情绪在心理结构中的位置
作者: 心理空间 / 9890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月0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Ks$i(l7QQ }0  情绪在心理结构中的位置

k3Z:p#oY0

;`5?e$K8qX1B0第三,表情发展进化到人类显示的第三个结果是,面部肌肉运动反馈成为情绪体验的激活器。

tw%c1m GO)t0

F"p+E r*E%hG6g7@6`0关于情绪发生的原因,达尔文早已指出,面部行为既是情绪的后果,也是情绪的原因。他说:“通过情绪的外显表情,可以强化情绪,也可以削弱情绪。”达尔文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进化的观点评述的。而近年来,根据神经解剖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面部肌肉模式化运动建立起的面部―脑的感觉反馈,是引起能感受到的情绪──体验──的原因。

'~D/P9k{3P0 心理学空间 f(x)oI8K

詹姆斯的研究把情绪的原因解释为身体变化,基本上指的是内脏变化,而忽视了骨骼肌系统在情绪发生上的作用。特别是兰格着重指出,内脏腺体,如血管舒张的扰乱变化所引起的分泌活动是导致的情绪体验的原因。这就使詹姆斯―兰格情绪的内脏反馈理论统治情绪心理学长达80年之久。

Q(R9] i D-Pq0 心理学空间(J!DG1iVM2B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奥尔波特(G.Allport, 1897―1967)独树一帜,修正了内脏反馈理论,提出由躯体神经系统支配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受纳器的刺激所产生的输入冲动,附加到表征为情绪的自主系统核心,而产生分化的情绪。此后,开始有人研究横纹肌系统所携带感觉信息的后果,从而涉及面部肌肉运动反馈机制的研究。心理学空间 Z uH)Q(TE)I7JY

心理学空间w0i"o|+T*JJ xW

汤姆金斯(Tomkins,1964)认为,情绪基本上就是面部反应。他提出,当来自面部行为在脑的感觉反馈转化为意识的形式时,就构成了情绪体验或情绪觉知。他认为,具体情绪是先天模式化的,这些模式构成面部反应的定势并储存在皮下中枢。面部表情反馈经过脑内天然通路再达下丘脑,携带在那里储存的情绪信息,传递到大脑皮质,就产生情绪意识或情绪体验。汤姆金斯的论断的根据在于,面部肌肉运动及其反馈的神经过程,远比内脏反应来得迅速。他认为内脏活动在情绪发生中只起第二位的作用。内脏活动只是面部表情和情绪发生的伴随物。按照汤姆金斯的观点,对表情反馈的觉知就是先天程序化的情绪的主观体验。每种具体表情就是一种具体的情绪,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主观体验形式。心理学空间 s9}$s-Wj

心理学空间Z:v w%I [R

伊扎德把汤姆金斯的理论加以系统化,他所建立的分化情绪理论提出如下假设:(1)情绪是一个过程,它在意识里持续存在;(2)情绪在内外情境事件作用下,进行着有选择和有组织的功能加工,改变边缘系统和感觉皮质的神经激活状态和活动模式,从而产生分化的情绪体验;(3)面部运动模式是整合情绪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单独表情成分不能产生情绪,它是同神经过程、主观体验三成分的整合构成的;(4)来自面部反馈引起的边缘结构和皮质的冲动支配下丘脑,下丘脑储存先天的情绪模式,在情绪分化中起作用。心理学空间!@%z-at wb??

(A;mU3S.wa^9V {0伊扎德(Izard, 1977)按照他的理论,提出了情绪是在下列神经过程中产生的:(1)内外情境事件引起边缘系统和感觉皮质兴奋,改变神经激活水平,影响下丘脑;(2)下丘脑―基底神经节激活具体情绪的先天模式,通过第七神经,组织由皮质运动区调解的面部表情神经信息,导致具体的面部表情;(3)面部表情运动经三叉神经传导面部受纳器的冲动,经后部下丘脑,达到皮质感觉区;(4)面部反馈的皮质整合产生情绪体验。这就产生了表情与情绪相联系的面部反馈理论。心理学空间FZ [0G,f#lU#?

w6X(z6l@s~a0近代神经解剖学提出,皮肤的低阈机械动觉感受神经元,在面孔部位的激活是“内导反馈”神经兴奋的来源。一定数量的低阈机械动觉感受神经元有通向内脏的内导通路,它们起着激活血管活动的作用。此外,神经解剖学家提供了清楚的解剖学基础,来说明面部和内脏相协调的内导输入到丘脑和大脑皮质的先天神经通路。由于面部肌肉运动是模式化了的面部定势,它向脑的反馈所产生的知觉带有特定的体验色调,这就是情绪的发生。面部表情的发生在微瞬之间十分迅速。这个过程具有反射的性质;从刺激作用到体验发生,其所经历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所能把握的。就像感觉传递一样,它的速度以微秒计。因此,人们经常意识到的不是面部肌肉运动的神经感受,很少去注意皱眉或嘴角上翘的活动,人们觉知的往往是发怒或快乐的体验本身。

?0S4l |W2e`G_]0

@2b7oI-Ew Y0那么,自主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起什么作用呢?詹姆斯的理论是毫无道理的吗?从面部反馈理论所描述的神经通路看,从刺激事件的出现到情绪的发生,经过丘脑―下丘脑系统。情绪性刺激的性质,其最初在皮质的选择性加工和它所引起的注意,都足以通过边缘皮质和下丘脑以激活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和副交感系统的活动,它的反馈所产生的内脏感觉,即“内脏反馈”,也就是人们感受到的呼吸急促、心跳、出汗、肌肉颤抖等肌体反应,都参与到情绪发生中去。尤其在强烈的刺激事件作用下和强烈的情绪发生之中,有机体的整个生命系统都被卷入。处于高度兴奋的快乐或愤怒、强烈的恐惧或悲伤状态,有机体均被高度激活、生理节律异常活动的内导反馈,才使主体意识到自身的变化。内脏感觉附加在情绪上,比瞬间发生的面部肌肉运动更明显地被主体所注意,也容易把它归结为情绪感受的来源。这似乎可以解释在詹姆斯时代提出的假设的合理性。

ek Ud wh0

^xt4w Q8fN*R6u0然而,情绪机制是皮质―丘脑系统、面部肌肉―血管系统、下丘脑―内脏系统的整合活动。这是毫无疑义的。只是在分析各机构的功能时,应当区分它们各自的作用。按以上的分析,“面部反馈”对情绪的激起比内脏反应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而“内脏反馈”对情绪的持续存在和强度方面比面部表情起更大的作用。情绪一旦被激活,内脏反应,特别是内分泌系统的参与,加强和延续情绪。这是因为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不能立刻得到恢复,从而维持和延续已发生的情绪。内脏活动经常是情绪发生所必需的。

MTsqx1d ik0 心理学空间,{:i!e'v t{mJ,pM#r

尽管如此,面部反馈理论坚持内脏反馈在情绪的发生上起第二位的作用,认为后者是情绪的伴随物。这一观点的重要根据之一在于,面部反馈是有特异性的,它为各种具体情绪的激活从性质上提供资料。这一点是内脏反馈所达不到的,人们迄今还没有得到内脏反馈特异性的具体模式。但是无论如何,面部肌肉运动模式确实是各种具体情绪发生的首要因素,但是面部表情在支持和延续情绪状态中并不能取代内脏的功能。

c'e#{1e#X@C^t0

;V fqg5i0(二)体验心理学空间:]"i'H&V&j

G4[W LZ3[0每个人都亲自感受过快乐或悲伤、痛苦或忧虑、愤怒或恐惧。感情体验似乎是一种纯主观的东西,是一种带有独特色调的觉知或意识。如果说,表情是情绪的外显行为,那么体验就是情绪的内在心理成分。由于体验的内在主观性,对它难以客观地去认识,对它的言语描述也难以详尽。现在让我把它放置在发生发展中去了解它的性质,可得到一些概念或印象。

%}|fWx0

I$_ H2B;t+v0z kh0第一,从发生上看,感情体验就是脑的状态。心理学空间r E[S$[/Y/j~ s

nV%dG/XN {0情绪是适应的产物。动物在进化中所获得的本能性趋避行为,导致在进化的每一阶梯上,都会在脑的过程中留下痕迹。在脊椎动物神经系统形成管状中枢之后,神经过程在脑中留下的痕迹具有感觉的性质;它所留下的感觉状态就是感情体验的最初来源。

I*_ ? gh0 心理学空间+lN u[]*v+f:M-v*b}

这里所说的感觉痕迹,不是指特异神经通路所传递的感觉(sensations),而是指非特异性神经通路所传递的感受(feelings)。特异神经通路的感觉皮质整合产生知觉和认知,非特异神经通路的感觉皮质整合产生感受和体验(feelings and experiences)。特异神经通路和非特异神经通路都需要神经激活的支持,并且在皮质整合中产生情绪感受(emotional feelings),以及与认知的相互作用。这样的认知系统和感情系统的相互作用,无论从种系演化来说,抑或从个体发展来说,在不同的进化和发展阶段,是在多水平上进行的,如感觉水平或认知水平、意识下水平或意识上水平、非语词觉知水平或语词意识水平等。因此,情绪体验可以以一种感受状态(feeling state)存在着,也可以以感情体验(affectional experience)的形式存在着。当把它们描述为感情体验时,常常已经达到为主体所意识到,并达到一定的感受色调(feeling tone)或享乐色调(hedonic tone)的水平了。

l6H3G7w x!i e0 心理学空间;`)o7}1Vk${,u PKe,OG

情绪和认知是不可分离的。当我们说感知和认知时,是指对外界事物的属性和相互关系进行加工;当提到感受和体验时,是指体验到的感受色调。应当明确地指出,人们体验到的具有一定感受色调的感情,才是我们所研究的情绪或情感的核心问题。心理学空间"w2h6g2C(M%Q

6`5X"q;F$r0“feelings”这个词通常译为情感。在文学作品里,人们常常把稳定而有社会内容和道德、文化价值的情绪称为情感。如维护社会规范的道德感,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感,把这些蕴涵着社会价值的体验和感受称为情感。情绪和情感是同一过程的两方面。情绪标示着包括神经生理生化过程的心理活动,也包括这一过程的外显表现──表情的功能与机制。而情感更多地代表这一过程的体验、感受方面的功能与机制,也包括其神经生理生化机制。

f;zzJWg~%W0

KO$U'Zg NHv0以上阐述了从原初的脑的感受状态直到为人类所意识到的感情体验,是一种多级水平的心理形式。它既存在于动物,也存在于人类;既存在于成人,又存在于儿童。这里举一婴儿实验来结束这一段论述。一项实验研究报告了从4个月婴儿中观察到由兴趣体验为中介而发生的感觉选择定势。实验向婴儿呈现人的面孔和几何图形,测量婴儿的眨眼反射和心率变化。结果显示:面孔刺激比图形刺激引起婴儿心率下降更多,眨眼运动振幅更大。作者认为,婴儿对诸如母亲面孔所引起的感受状态,是以母婴先天生物联系为基础的亲近倾向所引导,并影响他们的选择性知觉活动和信息加工而引起的。这种脑的感受状态具有感情体验的性质。心理学空间e bbyc!U3l

} V`\?%Ef+W0第二,情绪体验和外在表情是先天一致的。心理学空间gBO1g;E

0M1H@!f9r)O @N*{0前文阐述了基本情绪的表情是在进化中获得的先天预成的程序化模式,也说明了面部肌肉运动的内导反馈是情绪体验的激活器,而且,情绪体验的最初形式不过是脑的痕迹状态,它带有感受的性质诸论点。虽然人们首先观察到的只是婴儿的情绪反应或表情,如愉快的微笑或愤怒的大哭,但可以设想,注射痛引起的哭声必然伴随着痛苦的感受,母亲出现时引起的微笑和活跃反应必然伴随着愉快体验。因此,得出结论说体验和表情二者具有先天的一致性。心理学空间8]Q5V?i0T

6xR#o6bX TIKN M\0但是,从作为一个在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人来说,体验和表情都有习得的性质。尤其当揭示任何感情体验所蕴涵的社会内容时,必然地要把它看做认知的或社会的构成物,甚至表情和体验之间的联系也被认为是习得的。这一论点从常理来说最易为人们所接受。但是我想强调的,恰恰在于同构造论的作者埃夫里尔(Averill, 1969)的观点相反,应当认为表情和体验的不一致才是习得的。社会人际之间因情境、因人而异的复杂交往、文化背景,风俗礼仪等,经常导致人们修饰、夸大或掩盖某些表情,其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体验和表情之间的差异,而这些正是认知和感情相互影响的结果。心理学空间6e9`;Q#@]5g D ~#A;^

U6n,sU&{%Ed0上述论断并不排除,人们体验着的许多感情同他们的表情自然流露相一致是在社会中学习而来,它反映着人际之间的感情联系。然而我所介绍和阐述的理论只是从情绪体验和表情在发生上的先天一致性。心理学空间GB!@.@:Qjb

zfQ)~Q"}k3s\0情绪体验和表情协调一致的先天预成性可以用许多实验来证明。例如,婴儿早期的味觉辨认是用来作为情绪体验的先天标志。味嗅刺激引起厌恶情绪,不需要认知表象或认知调节就能被激活。味觉所需要的神经操作,只在皮质上进行感觉登记──在脑内印上痕迹──就足以去激活厌恶表情和回避行为。苦味的感觉监测引起呕吐,疼痛引起哭泣等都是感情―体验先天预成的例证。心理学空间!V]8RaG8N$y`

心理学空间R-H-^6y7_2G2R

从神经生理学水平上提出证明,可以认为,味觉辨认的神经操作在脑干水平上进行,早期的厌恶表情的定位也在脑干。条件性味觉反应,如吃药的呕吐反应,就需要边缘系统参与以维持其感受的动机作用。新生儿时期边缘系统神经纤维髓鞘化还未完成,但它已能传导冲动,这有助于在脑干整合早期的嗅觉反应。卡迈克尔(L.Carmichael)曾经提出:母性遗传中有一种“预期功能”(anticipate function)的规律,指明有机体在心理上具有以后作出适应反应的机构,它的功能早在它必须实际起作用以前就发生了。这种“预先适应性功能”可能适合说明情绪系统的发生和机制。

,~!^MR~%kh${ x o0

ST F3@L;X'Gy0表情和体验的一致与不一致,在后天的学习中是多样和多变的。随着儿童自我意识和言语能力的发展,儿童对情绪和体验的认知和自觉能力也日益更多地受意识的支配。这对情绪驱策认知活动和认知影响情绪两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R u(sPX%e9c0

@njt uI/b+@0第三,情绪体验的具体属性是不变的。心理学空间-s*h%li3AYw

心理学空间.A;q j p}Xa$U

每种情绪体验在人主观上感受的享乐色调是不同的,但它们各自所特有的那种感受色调是永远不变的,愉快或悲伤对地域、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来说,那种体验本身是一样的。人们经历的情境事件,虽然不同,它们所引起的快乐或悲伤体验的感受并无差异。这种情绪体验色调的不变性来自表情―体验的先天一致性。新异情境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危险,它所引起的警觉表情和体验经常代表着同一意义,这个特定的表情和体验也总是同一的。在高等动物和人类,情绪得到发展和分化。而表情的分化过程也是主观体验分化和形成的过程,它们是同步的。表情成为先天性固定模式,体验也具有了先天的固定色调。

`*?5{!Dv t4G`0

N,lDS+qT.\0情绪体验的不变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服务于适应功能,它为有机体提供基本的有效线索。以疼痛效应为例,痛苦体验提供的线索使有机体采取回避或逃避行为,而痛苦体验永远以同样的色调出现。这就是体验的不变性的适应价值。无论是婴儿表现的本能性痛苦反应,或是老年病人已具有极大的忍耐疼痛的经验和能力的时候,痛苦表情和体验都是表达人自身处于不良状态,要求别人予以注意和关照的催化剂。如果痛苦,或者厌恶、惧怕等体验所提供的基本线索的感受色调是可以改变的,那么人们将在逃避威胁或危险时无所遵循,无所依赖以作出判断,而增加遭受伤害或致命的机会。正是情绪表情和体验的适应作用对人们在语词水平上的判断中起着先驱的、直接的、迅速的调节作用。

v-t(pb_Z zLh0

?&Zk!P/C0情绪体验的不变性不仅服务于那些接近于自然的适应过程中,而且在具有高度社会价值的人群交往中也是如此。例如,助人行为、对遭遇不幸者的同情、支援和保护幼小和弱者,是人类的社会行动和行为方式。然而,表征这种人类社会特性的成员继承或获得这些感情或行为,乃是以人们感情体验的不变性为心理基础的。在世界范围内对巨大自然灾害的同情、支援和人道主义精神,首先需有其意识形态上的依据,而且是人类社会更本质的特征的反映。消灭核武器的谈判只有在真正的和平愿望而不是在互相角逐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达成协议,企图只靠人的同情心是办不到的。但是作为人类来说,人们之间有共享正性、负性情绪的不变的体验的可能性,是促进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文明习惯的建立的心理前提,人们之间在感情上无法相通,也就无法相互理解。霍夫曼(Hoffman, 1978)对同情的研究指出,同情的感受成分的不变性和稳定性,是利他行为的心理(感情)基础。同情体验与利他行为是一致的、相协调的;表情为同情体验提供人际间的社会性刺激,同情体验启发利他行为。感情体验的感受色调的不变性是人类的天性。社会应当利用它,以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水平人们之间的感情交融和理解。

+o d|?f2za0 心理学空间:FYB!X:p3| ytXh

第四,情绪体验具有监测的功能。心理学空间!G&@)X8PV_

u6F6h4O4N8A0感觉和感受有什么不同?让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截肢病人痊愈后的疼痛感觉应当已不复存在,但仍有时产生被截断部位的疼痛感。一般解释为这是截肢痛的记忆痕迹作用或幻觉的作用。那么,是什么刺激诱发这个记忆痕迹或幻觉的?是语词意识吗?为什么语词意识或人的主观态度愿意去做这件事呢?很明显,回忆截肢痛是痛苦的,病人未必愿意去回忆它。所以全部的回答在于,感情性的感受功能持续地起着动机的作用。截肢所引起的感情体验,包括担心、忧虑、痛苦、烦恼等感情体验的持续存在,是激活截肢的记忆痕迹和痛觉,是人的感觉状态对所起的监测作用过度敏感所致。

y j7Si%`3eR*g0

^Zq n.s)x'c{0普里布拉姆(Pribram,1970)提出情绪体验是一部“监视器”的观点。他认为,体验是一种感受状态,它在脑中持续存在,具有检测自身的功能。心理学空间'x5n[dv#f|`M&i8c

%K;D1g%ma~}0传统观点把情绪只看做暂时的应急现象,认为情绪体验以认知的形式存在,它只属于觉知范畴而忽略了情绪有强度上的差异。实际上,情绪感受有不同的觉知水平上的差异;它可以存在于高强度的觉知水平上,也可以存在于低强度、低水平的心境状态中。急剧强烈的情绪不能长时间持续存在,但低强度的情绪以心境状态的形式为特征。这可以由以下两点来证明。心理学空间j:k6fXGj1Z!k2O;W

h sLovB-B0(1)前语言阶段婴儿没有命名情绪的能力,但绝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情绪感受。情绪感受可独立于认知,它不必然由认知构造图式所引起。感情体验可以存在于意识而不被语词所标示。心理学空间M!O5^DU+G,T

心理学空间4U"F{7h i

(2)情绪感受可以由直接的神经过程诱导出来,它在意识里表征为一种持续的“感受流”。帕佩兹的边缘叶概念就是“感受流”的神经基础。皮质下网状系统激活的边缘结构和丘脑结构,包括特定的激素水平和神经递质水平,决定着“感受流”的持续存在。不过,感情过程在性质和强度上的变化,依赖于情境刺激事件和神经过程两方面。感受体验所携带的感受色调(怒、怕、快乐等)反映着环境事件对机体的意义,也影响神经激活水平,双方的结合在脑中维持的状态,肯定地说,可影响其他心理过程,这就出现了感情体验的监测作用。我们通常所说的心境,就是由认知和神经过程所诱导的一种持续的、低强度的“感受流”。它就是情绪感受或感情体验在脑中持续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E(`:CJ-]'S5^'qa0 心理学空间7dbnyGp

如果我在前面所陈述的命题可以成立──肯定情绪是一个过程,它可以在感觉―感情水平上发生,相对地独立于认知,以低觉知水平在意识里持续存在──那么,情绪的脑的过程是以什么状态存在着呢?如果说,在语词水平上进行的认知加工主要是知觉、思维、问题解决等过程,那么,可以在未达到语词水平而相对独立于认知的情绪过程,有没有它自身的加工过程呢?这是一个开始为人们所思考的新问题。如果关于情绪的信息加工的概念可以成立,那么,仅仅提出情绪的监测作用的概念就很不够了,尽管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迄今尚十分新颖的概念。心理学空间|(Y8P*CH

UL` W7lS%a3L2k0伊扎德曾经提醒人们注意,信息加工概念和认知概念不能等同,信息的携带和加工在生命过程中有多种存在形式。例如,以蛋白质为载体的生物信息以大分子脱氧核醣酸进行基因编码,产生遗传程序,这是在生物化学水平上进行的信息加工。这种设想使人推论,感情过程可能也有它自身的信息、加工过程。肯定情绪是一个过程,就意味着它不是静止的、刻板的模式,不是静止地监视或影响其他心理过程。而且不要忘记前所论述过的,感情附加于本能内驱力上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些均说明感情过程本身的动态加工性质。心理学空间cem r%b-\

心理学空间jMJZ&O }\x

心境就是一种持续存在的感情状态,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个过程的心理方面就是体验。人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特定感受体验,它的维持或改变都受它自身的加工所支配。在受激素分泌为主要因素制约的心境,其自身的加工使其能量和情绪色调的改变对身体器官的影响可以波及到身体的健康;在受认知因素为主所制约的心境,其自身的加工使其能量和情绪色调的改变可以加强或阻断认知的加工。因此,无论受身体生理因素为主导,或心理因素为主导,这类加工都可进入语词意识或在语词意识之外进行。感受状态本身就是一种意识。

)qkBV6K ~0 心理学空间`@S3NQl _qA

以上对表情和体验的详尽分析,是为了说明情绪这两种成分在情绪过程的运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表达情绪操作的实实在在的过程和意义。从这里引申出,情绪在人的心理生活中不只是单纯的一种反应,也不是认知加工的单纯结果。情绪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心理学空间:O'|.TQxWbr#}n

心理学空间 X:`e"^~mIr L

参考文献

&{6F6wun i0 心理学空间2ccs.y/T+{|o

孟昭兰,郭淑琴,陈丹萍,林京辉(1985).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二).心理科学通讯,2,7~13.

{2H g!f/}-vo0

qf,? R w!M$j#[m4C0孟昭兰,阎军,孟宪东(1985).确定婴儿面部表情模式的初步尝试.心理学报,1,56~61.心理学空间6t1O k?w}tn

心理学空间.^C @$DE/iFCr

孟昭兰,J.J.Campos(1984).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心理学报,3,231~239.

}G:g0Ku0

"HVO$L CB)F7d0王垒, 孟昭兰 (1986).成人面部表情及其判断的初步探讨.心理学报,4,349~355.

*fV h(sc wIl0

1EVXC Is0Averill, J.(1969).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psych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during stress and emo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 83-102.

6s8b;cQ'v(C*LX0 心理学空间4N;rkNh g%f-|2d

Bower, G.(1981).Mood and memory.American Psychologist, 36, 129-148.心理学空间5zz5t2c C)]

心理学空间%O3L.K+A~$m%_ I

Campos, J., Barrett, K., Lamb, M., Goldsmith, H.& Stenberg, C.(1983).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In P.Mussen (General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2.New York: Wiley.

T+H+gF:Z)Z0 心理学空间(g-th'QJ]-Ls$T

Darwin, C.(1872).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London: John Murray.

3_LqOf*A0 心理学空间TYR0ON

Ekman, P.& Friesen, W.V.(1976).Measuring facial movement.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nd Nonverbal Behavior, 1 (1), 56-75.心理学空间v+?u0u m-Y

心理学空间)t}&X.C)Zh

Hoffman, M.(1978).Empathy: Its development and prosocial implications.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25, 169-217.心理学空间5V(Us,f6s"u1lX

:y XJZ4`%SV0Hull, C.(1943).The principles of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 theory.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O Vd,H}H*K0 心理学空间q j | s6b v#m9R M

Isen, A.(1984).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affect in cognition.In R.S.Wyer & T.K.Srull (Eds.), Handbook of social cognition.Hillsdale, NJ: Erlbaum.心理学空间"\w#g4Ca o

VG Ar"J5dtPv,K k0Izard, C.(1977).Human emotions.New York: Plenum Press.心理学空间os)A K3?

A;\'j%G%@"pF0Izard, C.(1978).Emotion as motivation.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26, 163-200.

B-QG'Ffc \5y0 心理学空间I8~U ypAZ+rc

Izard, C.(1985).Emotional development: A theoretical approach.Unpublished manuscript.心理学空间M1u3]0B @_

,z.Hz @hI1p0James, W.(1890).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8f[V p$f k%wj r0

.a;x&`Vm6F0Langer, J.(1969).Theories of development.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心理学空间8^yQ-bp Z(h W

心理学空间H-b5S1L"z

Pribram, K.(1970).Feelings as monitors.In M.Arnold (Ed.), Feelings and emotions.New York: Academic Press.心理学空间LMyN)Y6jd&])b

心理学空间])vk)k z sK

Sroufe, L.(1979).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In J.Osofsky (Ed.), Handbook of infant development.New York: Wiley.

3iw*_G0yeg0 心理学空间z5^{^k

Tomkins, S.(1970).Affect as the primary motivational system.In M.Arnold (Ed.), Feelings and emotions.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 S7d D{UA@fZ6}p+U0 心理学空间)JT"v;|(S5Y7sl

Tomkins, S.& McCarter, R.(1964).What and where are the primary affects? Some evidence for a theory.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8, 119-158.心理学空间%w*{BAh&Io(f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现代科学心理学主要派别的情绪观 孟昭兰
《孟昭兰》
情绪的组织功能»

 孟昭兰


  孟昭兰先生是我国情绪心理学研究的开创者。情绪研究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见证。其一,理智与情感是公认的(无论是学术性的还是通俗性的)人类两大心理领域。有时甚至有“情大于理”的情况。有理智而无情感,那是冷血的。正是理智与情感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才使人之所以为人。孟先生在情绪心理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正是情绪与理智的相互关系。其二,我曾接待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一位著名的从事认知心理学的教授。我告诉他,我研究的领域包括情绪。他很感慨地说,这是最后剩下的心理学家还没有很好地研究,也是很难研究但十分重要的领域。听到这话,我心里更感觉到孟先生在国内开创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