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理论分类体系的反思与建构
作者: 姜永志 / 9919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月16日
来源: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Vol. 22 标签: 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ec oV)Y)Z0西方心理学理论分类体系的反思与建构

c5z!xUNj x)[0

&O:E;V6~Cs'Mml0姜永志心理学空间1yM){%J(jl+\.D.?Y

心理学空间"s gd6J0o[%EB5H*\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Vol. 22心理学空间 Q y*z0WN#xj

y)ttb/X3|2df(]0E5X0摘要当代心理学不仅在研究对象上存在着分歧 , 而且在理论和方法论取向上也是四分五裂 , 以至于很难用一种逻辑标准将各种理论体系进行归类。西方心理学大多数采用的是时间逻辑分类标准 , 将理论体系的发展变化通过时间线索呈现 , 这样的理论分类虽然能帮助我们理顺理论流派的发展脉络 , 但我们往往因无法比较而抓不住各理论流派的主要特征。近年西方理论心理学界提出以因果关系逻辑为标准的理论分类体系 , 将心理学理论分为机体中心论、环境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和关系中心论 , 这种标准容易混淆某些相近的理论 , 出现理论的多向归属和无归属现象。文章提出以内容特征为指向的分类体系 , 包括意识中心倾向、行为中心倾向、机制中心倾向和意义中心倾向。这种分类标准能部分弥补因果关系分类体系和时间逻辑分类的不足。而进一步开发出能够适应理论快速发展变化的理论分类体系将成为未来理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一。

I,C j'q-]7qBC7R h0

i [@U8mu0关键词 心理学; 理论; 构建; 分类; 因果关系心理学空间a:f2] A7G9r7L;k

心理学空间3q3Ukgqtm

分类号 B84-06心理学空间?/]3@ Vm

心理学空间+o(ThaS"Ihh0J!El

1、引言心理学空间\r Nr4ekV6Y"K`s

}P$F$Rjv*qpCx ^&k0心理学在 100多年的发展中 , 已经发展和形成了各具形态的理论体系 , 且每一理论体系都较为全面的揭示某个时代人们普遍的心理现象 (Parker, 2009; 姜永志 , 2012; 叶浩生 , 2003, p.5), 然而心理学理论的庞杂使我们难以区分理论和理论之间的关系。按照传统的时间逻辑标准来区分 , 很多人习惯将心理学理论体系区分为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认知主义心理学等 (当然还应包括当代心理学有影响的其它取向 )。人们已经习惯了按照时间线索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分类 , 但是这样的分类通常会使我们混淆体系之间的联系 , 如认知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时间也存在重合 , 行为主义更是横跨了几个理论学派而仍具影响力。这样看来 , 理论的时间线索似乎并不能完美的揭示理论之间混杂的关系 , 尤其是当代心理学多元化发展趋势已经出现 , 心理学的社会论取向、生态环境论取向、文化论取向、神经科学取向等并行发展 (车文博 , 2010, p.50), 这使我们更加应接不暇。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 自古就存在自然科学倾向的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倾向两种竞争的取向, 它们在心理学体系中始终处在彼此竞争又难以隔离的状态。虽然实证主义曾因生态效度的问题不断受到攻击 , 但人文主义却同样因为解释力的问题 , 无法取代实证主义。在当代心理学理论体系中 , 以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进行简单的理论体系分类似乎是可取的 , 但这样又会出现方法的模糊交叉 , 因为实证主义现在也开始注重人文主义的现象学和解释学方法 , 而人文主义也在使用实证主义的调查和实验法 , 这种交叉又会使理论分类体系陷入痛苦的纠结之中 , 所以简单的二元分类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心理学的理论分类。

U:my `m v*T0心理学空间xb4aF@Z

受实证主义因果关系论的启发 , 西方理论心理学界提出可以通过因果关系将心理学理论进行归类, 通过确定因果关系在每种体系中的位置 , 史密斯(2001/2005, p.3)将其大致可分为四类范畴:(1)机体中心论体系 —因果关系以机体为中心 ; (2)环境中心论体系 —因果关系以环境为中心 ; (3)社会中心论体系 —因果关系以社会建构为中心 ; (4)关系中心论体系 —因果关系以关系为中心。按照这样的逻辑标准 , 大部分心理学理论都能以因果关系归为这四类中的一类 , 但我们发现这种分类仍使少数理论体系无法进行清晰的归类。如 , 近十几年发展的环境心理学主要关注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 , 但却使用相互联系的观点定义自身 , 既可以将它分为环境中心论也可以分为关系中心论。虽然这样的理论分类体系可以使我们明晰不同理论体系的归属 , 但我们仍为那些不能归为某种类别的新出现的理论取向而感到惋惜。因此 , 文章将在对四种因果关系分类体系进行评述的基础上, 试图以心理学研究内容为指向 , 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分类体系 , 作为对因果关系分类体系不足的补充。心理学空间'w r+C$^g)\b

g8B;d6zz.q02 因果关系分类体系的批判性反思心理学空间 w3F U$\ b6{+l k'I[wK

心理学空间 ne0k Kl&AZc

2.1心理学的机体中心论心理学空间'M:xF1T'K ^{5n8M+j/d

心理学空间3o$GH-E:s&i

机体中心论起源于 18世纪欧洲大陆的德国、法国和苏格兰的唯理论哲学。它假设我们生存在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双重世界之中 , 内部世界经常被转化为生物基础尤其是大脑 , 然后产生行为, 而且这种行为是自身引发的 (夏基松, 1998, p.248; 杨鑫辉, 1998, p.87)。机体中心论通常可以用伍德沃斯 S→O→R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 这一公式能够表示与机体中心论相同的因果关系线性心理结构。其中 , S是引起刺激的环境 , 提供信息输入到 O (机体的大脑 ), R是反应输出或是行为。而 O也可以被称为经验、自我、信息加工、认知、伊底、动机、神经网络或其它介于二者之间的心理结构。这一体系可包括认知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 (主要是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 )等。就机体中心论而言 , 中介变量总被称为意识、心理、大脑或者信息加工而不是环境刺激。心理学机体中心论总是以诸如神经网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 (认知主义)、自我实现 (人文主义)以及本能(进化心理学和精神分析 )的假设开始其研究的 , 并根据这些假设来解释研究的结果(Goertzen, 2010)。认知主义心理学始终是机体中心论的主导者 , 它假设心理机制类似于计算机程序 , 而不是驱力和本能 (Goldman & de Vignemount, 2009; Wetterstein, 1975; 姜永志, 刘额尔敦吐, 2012)。人本主义心理学将因果关系归为自我, 而自我是由人本身的本能引起的 , 如, 强调人先天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它几乎没有给社会因素留有余地 , 具有典型的机体中心论倾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生物学和物理学的还原 , 将伊底(id)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内部驱力, 不注重主体之外的客体对人格的影响 (Steele, 1979; 郭本禹 , 2007)。虽然在弗洛伊德之后 , 精神分析开始关注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客体对人格的影响, 但这些理论也都受到了弗洛伊德或是驱力、或是本能、或是潜意识的影响 , 仍保留着机体中心论的某些特点 (Cabaniss & Roose, 2005; 高峰强, 2013; 郭本禹 , 2013; 王国芳 , 2013)。进化心理学引进了认知心理学的机制问题 , 认为不是行为被选择而是心理机制和本能被选择 , 强调每一种心理机制的生成都是生物本能对环境的适应进化而来的。这些理论流派的显著特征都是 , 都强调个体自身的内部驱力或本能影响个体的心理与人格。但是 , 这些理论似乎并不安于被归为机体中心论 , 如, 认知心理学也具有环境中心论的取向, 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论奉行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经验主义和操作主义 , 这就不可避免的使认知心理学与外部可观察的行为扯上关系。而进化心理学虽然强调生物的进化本能 , 事实上它也强调环境在生物心理机能进化中的作用。机体中心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各理论体系概括为具有某种典型特征 , 但它不具有随着理论发展而发展的灵活性。

j(J:JTTq^0

B"`0e(p/X^"v;Q)\,S`02.2心理学的环境中心论心理学空间$Z&j$D6Q?+rkK4^Rl

abD:@TQh0环境中心论延续了 17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对环境的强调 , 即环境是个体的塑造者和指导者 , 同时它也秉承了实证主义坚持将科学限定在可观察的事物 , 且只有经过经验证实才是科学的观点 (罗素, 1913/2008, p.18; 维特根斯坦 , 1945/2001, p.127)。环境中心论以观察开始其研究 , 并将观察到的事物归类为结构 (Droseltis & Vignoles, 2010;庄春萍, 张建新 , 2011)。环境中心论通常可以用 S→ R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 其中 S表示刺激 , R表示行为反应 , 但随后又提出可以用三个词语的依随事件 SD→RO→SR表示(SD=辨别刺激 , RO=操作反应 , SR=强化刺激 )的心理行为模式 , 这种模式成功的替换了早期简单的 S→ R行为模式。心理学环境中心论认为 , 行为是根据其后果 (强化原理)来选择的 , 由于强化反应的高度一致性 , 单个机体能够提供实现预测和控制的可靠性为材料。相对于依随支配的行为 (强化行为 ), 规则支配的行为是由说话者对依随的语言描述塑造的 , 而不是由实际的强化依随塑造。环境中心论通常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生态行为科学 (生态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统治主流心理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 始终坚信自己是属于自然科学体系 , 遵循着实证主义的方法论路线 , 通过可观察的外显行为推测人的心理。这可以通过行为主义的几个假设反应:(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仅仅是可见的行为 ; (2)心物二元论是无效的 , 唯一有效的只有物质世界 ; (3)环境是行为的原因。这三个假设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元假设体现了其对外显行为及其环境的关注(叶浩生, 2007)。尽管行为主义常被看作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的生物学研究 , 但行为主义从意识的关注转向行为的关注 , 确实为心理学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荣誉和辉煌 , 这应归因于其经验主义倾向的方法论。生态行为科学是另一个关注机体之外客观环境的心理学理论体系。相对于行为是无秩序的 , 仅有统计规律性的假定而言 , 社会环境与物理客体之间的共同关系使行为模式成为可预测的, 生态行为科学强调行为是行为的函数。它还强调是行为而不是心理结构提供了理解人们心理的证据 , 行为和其它环境事件一起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世界的因果关系 , 且行为与环境相互依存 , 不能被还原为其它水平的事件 (易芳, 俞宏辉, 2008)。虽然生态行为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过度关注环境背景而忽视个体差异 , 但它强调行为与环境的依存性 , 而不是单向的决定论 , 仍保持了很强的环境中心论观点。在对环境中心论的归纳中, 我们发现环境心理学并未入列 , 事实上环境心理学没入列的条件很简单 , 用 Carrus和 Bonnes (2005)的话说: “环境心理学是关心个体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学科 , 强调对行为与建筑物、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可见 , 在因果关系分类体系中 , 环境中心论与关系中心论在某种程度上经常会引起混淆。心理学空间8L6NWZ+bV5W0q

K9y4I&M,Bm+|3UY(^$tk02.3心理学的社会中心论心理学空间pG4OiVVRu

心理学空间1J:@Kow#z_*i H#^E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 18世纪对启蒙时代 “现代”思维传统的批判 , 它将人置于世界的核心位置 , 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 , 人能够运用他们的理性力量获得知识 , 推进人类发展。社会建构主义是社会中心论的唯一体系 , 是 20世纪后期后现代哲学发展的产物 (Martin & Sugarman, 2001; 汪民安 , 陈永国 , 马海良, 2000, p.150)。Gergen (2001)曾指出, 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最大挑战是需要从实证主义传统中解放出来 , 而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正是从“理性重建 ”到“社会建构 ”的范式转换。社会中心论可以用群体 →R这一形式表示 , R代表个体对世界的建构 (结果)。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来看 , 知识不是对实在的映照或反映 , 理论也不是经验事实的抽象和概括 , 而是一种社会建构 , 强调知识具有建构的特性 , 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 定律和结论都具有协商和建构的性质 , 逐渐解构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实证主义路线 , 它以一种社会建构的主体性取代仅仅注重依赖和重客体性的客观物性研究 (叶浩生 , 2008, 2009)。这种建构论的立场既消解了科学主义心理学也消解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 使心理学不再建立在物理主义的世界观和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之上, 也不建立在主观主义和现象学 -存在主义的方法论之上。在社会建构主义者 Bowers (2010)眼中, 心理现象既不是起源于外来客观的 , 也不是起源于自身的图式或范畴的主观 , 而是话语建构出来的, 心理现象只存在于人际互动的话语交流中 , 离开了社会互动和话语 , 就不存在什么心理现象。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建构心理学在反基础主义、本质主义、个体主义、主客二分的立场上 , 以心理是社会话语的建构的观点 , 为心理学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李增芬, 霍涌泉 , 2010)。但是 ,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对话语和意义建构的极端强调, 同时也将自己的理论推向了意义建构的深渊 , 使社会建构理论成为一种无限循环论证的心理学模式。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所强调心理是话语的建构的观点 , 同样使它容易被视为环境中心论或者关系中心论 , 对社会的强调事实上也是对环境和关系的强调 , 如, 人通过理性建构了心理和世界, 心理与世界的发展同样也建构了人自身的理性, 而这样一种无限循环的关系强调了环境和关系在心理事件中的作用。

/}/Kxw~ }.X F0心理学空间6H.[VO sZ9_G

2.4心理学的关系中心论心理学空间|-oJ$K4rA

9@r!n$VrZ:cy'czB.K0心理学的关系中心论 , 或者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情境交互作用中心论。关系中心论强调关系和相互依存而非线性因果关系 , 更不是环境或机体自身构成心理事实。它强调相互关系在心理事实建构中的作用 , 因而摒弃了机体中心论主张的二元论和还原论 (Goertzen, 2010)。这一体系通常可以用 S. R的形式表达 , 双向箭头表示外部刺激和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不是输入与输出关系 , 也不是线性因果关系 , 而是相互依存或相互作用的关系。无论这种关系是显显性还是隐性的 , 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的心理事实。关系中心论还强调交互作用的发生 , 需要在诸如环境、背景、历史事件等的交互影响下产生 , 而不是假设存在的心理、认知和本能中。关系中心论最典型的两个理论是辩证心理学和交互行为心理学 (也包括环境心理学和社区心理学等新取向 )。辩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 Riegel (1976)提出来的 , 强调应以冲突和矛盾作为心理变化基础的 , 应将个体与环境视为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 社会事件不单纯发生在个体或群体之内 , 而是发生在你两者的关系之中。 Anchin (2008)还认为 “我们必须运用辩证法远离机械论 , 否则人类的活动将失去意义, 所有的个体特征都将消失 ”。辩证心理学的核心在于, 声称个体与世界包含在一个 “个体-世界场”之中, 在这个 “个体-世界场”中, 个体和世界是统一的和相互依存的 , 整体各部分共同的发展与交互作用共同构成个体的心理事实 (Ratner, 1971)。交互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Kantor在 20世纪 20年代创立的 , 但直到近年才被关注。 Kantor (1976)认为, 他的相互行为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可观察事件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体系 , 而不是像其他心理学理论体系 , 将心灵、意识、记忆、思维、驱力、信息加工等抽象概念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该理论认为 , 在可观察的心理事件中 , 大量的相互依存的事件构成一个交互行为场 , 个体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心理事件的行为场。在这个交互行为场中 , 生物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文化因素都参与到了心理事件之中 , 在相应的交互行为场中 , 心理事件只能被本身水平的功能和原理来解释 , 不能还原为构成这一交互行为场的其他因素。

VQ'_,{8m [OX0

8~Pa+^WC.p0基于辩证心理学与交互行为心理学的相似之处, 关系中心论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共性: (1)强调双向性 , 传统心理学大多强调 S →R或者 S→O→R的心理反应模式, 但辩证心理学和交互行为心理学却试图用 S.R来取代传统心理反应模式; (2)反对传统心理学线性因果关系, 反对简单的将心理事件归结为内部因素 (心灵主义、神经元、大脑结构、驱力、思维等 )和外部因素 (历史文化、周围环境、客观他人 ), 认为机体中心论和环境中心论将心理事件简单归结为内部或外部因素 , 这种简单推论将心理事件还原成了神经网络、无意识冲动、动机、本能、驱力、社会和文化等机体内部或外部刺激 , 却忽略了 “个体在世界之中 ”这一命题 ; (3)强调变化是心理事件的主题。辩证心理学提出心理事件是由命题 -反题-合题-命题-反题……这样一个无限循环的发展过程构成的观点, 交互行为心理学强调行为场的变化决定了心理事件本身也将随之变化的观点 (姜永志, 2013a)。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 ,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承认, 心理与世界是处在相互作用中的 , 如, 作为机体中心论的认知神经心理学 , 已经开始关注文化差异对个体神经系统及心理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文化神经心理学的出现就是心理学关系中心论的又一例证(韩世辉, 2011; 刘将, 2011)。

)H[+L(OVb8U1v0

B%XH4A'@!t}$H}*w0我们也发现, 诸如叙事心理学和现象学心理学这样关注文本和意义的研究取向 , 并不能准确的归为上述四种分类体系 , 文本和意义明显趋向于社会中心论 , 现象学心理学强调意义行为是由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构成 , 心理事件不能还原为生物和物理事件的观点又使得它与关系中心论有着关联。尽管上述四种体系基本可以概括心理学各理论流派显著特征 , 但心理学的发展和变化 , 以及各流派的内部演变 , 都使这一理论分类体系难以适应现实要求。如 , 精神分析自弗洛伊德以来, 历经三次较大的修正 , 在经历了早期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建立各自的理论体系(励骅, 郭本禹 , 2012),卡伦·霍妮(1950/1988)社会文化学派对精神分析的外部指向的确认 , 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将精神分析确认为一种关系取向(王国芳, 2007), Schafer (1970)代替弗洛伊德元心理学的动作语言, 以及 Steele (1979)将精神分析与解释学融合, 新精神分析似乎达成了一个默认共识:即精神分析已经从驱力与冲突的内部指向 , 转为强调促使个体心灵愈合的外部客体及其关系的解释。其理论和方法几乎完全祛除了传统精神分析的本质特征 , 远离了它的生物学和物理学假设。按照因果分类体系的划分 , 当代精神分析既可以认为是机体中心论、环境中心论、社会中心论 , 还可以看作是关系中心论。心理学理论发展与融合趋势日趋显现 , 而这种理论分类体系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下文 , 我们将试图以心理学研究对象发展轨迹为逻辑线索 , 从研究内容上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分类 , 希望这种分类体系可以弥补中上述因果关系分类体系的不足。心理学空间y9F3Z/E-Q4Th*o

0D u+q(\"Y03心理学理论分类体系的理论建构

Q%QGwm%B0

dI!FC+{KS^7uT0通过对心理学史中心理学各大流派及理论的分析, 从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指向进行分类 , 可以将心理学理论体系区分为四个体系:意识中心取向、行为中心取向、机制中心取向和意义中心取向。这四个体系可以从内容指向上涵盖心理学发展中较大的理论流派 , 而且不会出现因果关系分类体系由于时间交叉而出现的模糊和混淆。虽然这种分类体系也会出现个别理论归属于两个或多个类别的情况 , 不过这种分类的方式却对现象学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和社会建构心理学 , 以及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等进行了较为明晰的归类。这种分类体系旨在弥补因果关系分类体系的某些不足, 并试图对其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超越。心理学空间!E,J;W*F C&h F

5A.y.S MR&S j'P03.1心理学的意识中心取向

/Pj+~rjA0心理学空间 \m!F@2J`e$O

意识中心取向是以意识为研究指向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 主要包括早期的内容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意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及观点, 这些心理学理论都将心理学研究指向机体内部的意识、潜意识或还原为大脑的机能 , 主张对心理现象的解释以机体内部作为出发点。在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门类之前 , 古老的哲学就通过思辨的方式探讨意识。唯理论者笛卡尔认为灵魂 (意识)是精神实体的属性 , 知觉、思维、意志、愿望等是意识的形式 , 是精神实体的表现形式。在笛卡尔的理论体系中 , 意识是一个只能进行自我观察的、封闭的内部世界 (笛卡尔 , 2012, p.105)。而英国经验论者洛克眼中的意识是一切精神现象的共同特性 , 它表现在观念、思维、情感、需要和意志行动中 (洛克, 2011, p.29)。对这些内容而言, 意识是一种共同的东西 , 是这些内容的共同特性。在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以来, 各心理学派都依据自己的立场、观点提出对意识的看法。张海钟和姜永志 (2011, p.28)就曾心理学各流派对意识的观点主张进行了归纳: (1)意识是一种灵魂观念的残余 , 是心理学还没有完全肃清的古老的灵魂观念的表现 ; (2)意识和心理等同, 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 (3)心理学不应研究不可观察和经验证实的意识 , 而应研究可观察和经验证实的纯粹行为 ; (4)意识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副现象 , 心理学研究主要是行为的活动过程 , 虽然也有意识伴随 , 但意识不起什么作用 , 只不过像人在灯光下所产生的影子而已 ; (5)意识是潜意识压抑后的释放物的观点。意识研究作为早期科学心理学最主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备受重视 , 早期的心理学将其定位为意识心理学也不为过。不管是冯特、铁钦纳、布伦塔诺对意识的关注 , 还是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关注 , 这些理论及其观点主张都将意识作为心理学领域最值得探究的心理现象。因此, 意识是一个观念会战的特殊战场 , 意识与心理的关系问题就在哲学会战与心理学会战的辩论中成为学术界无法理清的问题之一。意识维度是人类向心灵探究发出的第一声号角 , 这将为心理学历史中其他维度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和批判的基点。我们也发现 , 尽管以意识为研究内容的心理学理论都可以清晰的归纳其中 , 但当代认知心理学虽然将大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 , 以心理机制的生物学基础为主要研究指向 , 事实上它关注的一个方面也包含了意识的成分 , 不过从整体来看 , 认知心理学更多的还是倾向于机制中心取向而非意识中心取向。心理学空间%YS^C%N:i,e

4xXr Lw"^5b03.2心理学的行为中心取向

n9I*G?@0

9| kX0?9q6C0心理学的行为中心取向是行为指向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 它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 S→R取向的理论观点。行为中心取向的早期理论 (主要是指行为主义心理学 )都将心理学研究指向外显行为, 遵循实证主义主客二分、客观主义、还原论、机械决定论的理论预设和原则立场 , 对机体外显行为进行细致的研究 , 主张对心理现象的解释按照刺激 -反应的行为模式。后期理论部分的关注到了机体内部心理因素 (动机、意志和情感 )的影响 , 形成了 S→O→R心理行为模式 , 这可以看做是向机制中心取向的过渡。心理学的行为中心取向是人类向心理世界探究的第二声号角 , 行为主义在对意识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 , 形成了将意识排除出心理学后第二个维度。本着对自然科学精神的绝对追求 , 行为主义者只强调心灵的外显行为 , 抛弃了古老哲学和意识心理学对意识问题的极大关注。然而将行为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虽然具有明显的模仿成熟物理学的嫌疑 , 华生及其追随者在美国实用主义的土壤中 , 使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得到显著提升。新行为主义在对古老行为主义进行修正的基础上也引进了中介变量来缓解极端行为主义自身矛盾 (赫尔的驱力理论、托尔曼的目的行为说等), 秉承了行为主义典型的自然科学精神 , 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由行为向意识的回归(姜永志, 刘额尔敦吐 , 2012)。交互行为心理学与辩证心理学比行为主义高明之处在于 , 它们并没有明确心理因素对心理的作用 , 只是承认心理只有在 “个体-世界场”中才有意义 , 而“世界场 ”作为心理与行为指向的客观环境必然影响心理的变化 , 事实上它们可以被看作是类似于托尔曼行为目的说一样的行为主义新发展。心理学空间6tbF8K|I*pg8be

$g#\0_!}P4RQ$C03.3心理学的机制中心取向心理学空间V,P-A7bY k#fA%\

心理学空间/V5^a'y s%o

心理学的机制中心取向是以分析心理机制、社会机制和生理机制为指向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 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机制中心取向将分析机体内部信息加工机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 将揭示机体心理现象的生物学神经机制和社会心理机制为研究目的 , 寻求能够解释人类心理现象的客观基础 , 最终为建立人类普遍心理机制提供实证支持。心理机制研究由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人类学、神经科学和哲学六个领域的学科组成 (霍涌泉 , 2009,心理学空间V6Q4yK`*GW+k

心理学空间2`vk~P%e

p.147; 霍涌泉 , 梁三才 , 2004)。认知心理学作为认知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 , 对人类认知活动过程及心理机制进行了广泛探索。从广义来讲 ,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现象的生物学机制、个体认知的发生发展、以及对人类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和意向等。从狭义来看 ,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研究 , 主要是以个体心理结构与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 , 探讨人类心理的认知加工过程, 揭示人类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内部心理机制, 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作。对人类心理内部机制的探讨主要建立在以下六个假设之上:(1)人是一个符号运作系统; (2)人类的认知系统是一个多阶段、多层次的信息传递系统 ; (3)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有限性; (4)人是一个具有习得与发展有效认知策略的系统 ; (5)人是一个新旧图式整合、建构、重构而获得知识的系统 ; (6)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监控认知系统 (梁宁建 , 2003, p.87)。这些假设共同将人的心理看做是一个信息加工的内部系统 , 对这些内部心理机制的探讨成为机制中心取向的主要目标。

{#az N\;n0

:}"x.N)\8R0事实上, 机制中心取向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并没有统一的理论流派 , 而主要是以两种研究取向的形式存在: (1)以布鲁纳(Bruner)和皮亚杰(Piaget)等为代表的认知结构主义 , 从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角度阐述个体知识获得的内部心理机制 ; (2)以安德森(Anderson)和西蒙(Simon)为代表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 坚持以计算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并分析个体的认知活动的具体心理机制与规律。随着这两种研究取向的不断发展 , 它们显然已经成为了认知科学最为核心的分支学科 , 近年它们主要面临两大基本任务: (1)阐明人的大脑工作原理, 思维的本质, 探索人类智能的本源 ; (2)设计出具有大脑某些神经计算性质的人工智能系统 , 即神经网络计算机。近年来 , 认知心理学在与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影像技术相结合过程中 , 形成了认知神经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微电子技术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 为认知神经心理学对人类心理的机制研究提供了诸多技术支持。通过实验心理学与神经影像学的紧密结合 , 认知神经心理学从时间分辨和空间分辨的两个重要指标来考察人类认知的脑活动机制问题。根据哈瓦德的观点,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是采用高科技脑成像技术和计算机神经模拟技术 , 阐释人的认知活动、心智能力与脑神经的复杂关系 , 主要有神经影像学技术路线、心智主义路线、神经模块化主义路线和认知动力主义路线等几条研究路径。另外 , 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信息科学、语言学、教育学和哲学等多个学科建立的广泛联系 , 正试图从多个角度探讨和揭示语言、学习、记忆、思维、情感、社会行为等脑的高级功能 , 这种具有明显生物学特征的跨学科研究取向借助于最新的神经影像学技术 , 从基因-分子-突触-神经元 -神经网络 -神经系统 -心理现象-社会行为等不同层面揭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完整过程 , 正在朝着一门整合心智、脑与教育的 “超学科”方向发展。目前已在脑结构及功能与学习机制、脑可塑性与敏感期、文化和环境与脑学习机制、阅读能力与脑学习机制和数学能力与脑学习机制等几个领域取得丰富成果。从目前发展趋势上来讲 , 这一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取向, 也正使得来自脑科学的证据越来越被应用到广泛的心理与教育实践中。而从以上的讨论中 , 这一取向更多应属于机制研究取向。

-iL+b;O'O:e0

}lFS(q?Zhz0从认知心理学到认知科学 , 再到认知神经心理学, 机制中心取向将人类心理机制的研究作为探索人类复杂心理的主要表征方式。甚至有学者指出, 未来的心理学很有可能统一于人类心理机制研究的认知神经科学上 (Goldman & Vignemount, 2009)。机制中心取向与因果关系分类体系中的任何一种类别相比 , 几乎不存在重叠之处, 它可以精确的将研究机制的心理学理论流派划归其中 , 而不与其它分类相冲突。因而, 机制中心取向可以弥补因果关系分类体系 , 简单将认知取向的心理学归为机体中心论而造成的定位不准确。

OxTn:Pv0

_Q:R;obI N03.4心理学的意义中心取向

-a9u }_E(Q0

t0x7A E @k0心理学的意义中心取向是以意义为指向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 它将研究的中心聚焦于人与世界交互作用中的意义。它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心理事件的意义 , 强调在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解释心理事件的意义 , 认为纯粹的将心理事件还原来进行研究的做法是脱离人类现实生活的空洞的和无意义的研究。意义中心取向主要包括辩证心理学、交互行为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等分支学科。传统心理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 )将心理事件简单归结为机体或环境 , 这种简单的线性因果推论其实就是将心理事件还原成了神经网络、无意识冲动、动机、本能、驱力、社会和文化等机体内部或外部刺激 , 却忽略了“个体在世界之中 ”这一命题。对“个体-世界场 ”的强调展示出了心理学意义向度的 “个体在世界之中”这一命题, 即强调个体与情境因素交互作用中的意义 (Stam, 2000)。个体本身不能创造意义 , 情境本身也不能创造意义 , 只有二者的关系才可以创造意义。海德格尔(Heidegger)在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就是非理性的主观经验 ”的观点上, 追寻存在与此在的意义来否定主客体的二元对立 , 建立超越主观和客观的哲学 , 将人的主观性提高到了本体论哲学的高度。意义中心取向做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 它也没有统一的理论流派 , 而是在对心理学关注意识、行为、机制的批判基础上 , 试图建立要超越传统的意义心理学。霍涌泉和刘华 (2007)也明确指出 , 意义取向的心理学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大失误是在开始阶段从“意义”转向了“信息”, 意义概念被替换成了计算能力 , 而要还原心理学的原貌 , 使认知革命复归于“意义建构 ”, 必须使心理学植根于文化 , 围绕着这些使人与文化相联系的意义形成和意义使用的过程来组织科学理论。意义中心取向作为当代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全新视角或方法论范式 , 对主流的心理学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虽然现代心理学以认知神经心理学的机制探讨为侧重 , 但在认知神经心理学内部也已经分化出如神经现象学和文化神经心理学等分支学科 (陈巍, 郭本禹 , 2011)。在因果关系分类体系中 , 辩证心理学与交互行为心理学归属为关系中心论 ,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归属为社会中心论 , 现象学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却没有明确的归属。在意义中心取向中 , 可以将它们都强调文本和意义 , 而将它们分类到意义中心取向中来 , 这又整合了关系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 , 使各理论的特征更加凸显, 归属更加明确。

w&H ~ zA"jbS0心理学空间 K\8w6l O gm

4总结与展望

,z]#aot9s!}0d k0

1{P.|&LFP1m;~2p0当代的心理学, 不仅在研究对象上存在着分歧, 而且其理论和方法论取向都是四分五裂的 , 我们很难用一种逻辑标准将各种理论体系进行归类。从西方心理学史和中国心理学史的逻辑上看 , 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是时间坐标的逻辑 , 将理论体系的发展变化通过时间线索呈现 , 这样的理论分类虽然能帮助我们理顺理论流派的发展脉络 , 但我们往往因无法比较而抓不住各理论流派的主要特征 (姜永志 , 2013b)。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提出以因果关系特征为标准的理论分类体系 , 这种分类标准可以使我们清晰的了解理论之间的因果关系, 但是往往容易混淆某些相近的理论 (如生态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 )。在文中 , 我们根据心理学史的发展脉络 , 提出可以根据心理学研究内容指向进行理论分类 , 这种理论分类关注的不是时间顺序, 也不是因果关系 , 而是理论内容指向的特征, 通过对特征的比较进行分类可以很清楚明辨各理论的差异 , 便于对某一理论的具体掌握。在因果关系分类体系中 ,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理论因果关系界定不清晰而导致理论的多向归属和无归属现象。在以内容特征为指向的分类体系中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种多向归属和无归属的现象, 如, 机制研究只有认知取向的心理学 , 意义研究则迎合了后现代哲学取向后出现的现象学心理学、叙事心理学、辩证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而且这种分类逻辑在一定程度上还整合了机体中心论、环境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和关系中心论 , 使理论归属更加明确。但是, 不得不承认的是 , 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变化使得每一种典型的理论内部都时刻发生变化 , 如, 精神分析在弗洛伊德时代是机体中心论或意识中心论 , 但到了斯蒂尔时代 , 精神分析与解释学进行了融合 , 这时的精神分析显然既具备了机体中心论和意识中心论的特征 , 也兼具了意义中心取向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 , 就不能简单对其进行归类 , 否则又会造成理论分类的混乱。而明智的做法应该是以理论的本质特征为基础 , 对其进行以内容指向的分类而不是时间历史逻辑和因果关系逻辑。尽管我们所初步构建的心理学理论分类体系 , 能够部分的弥补因果关系分类体系和时间逻辑分类的不足 , 但这种分类体系在面对理论快速发展时 , 仍会显得捉襟见肘。因而 , 开发出一种能够适应理论快速发展变化的理论分类体系将成为未来理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一。心理学空间W!NA)X!xG

1B)i7I hSbT0心理学空间:dT#j8L[E6W

&D!]1yo4C#A,C3K0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U3JE)D"aH{$p

n(jFpeN }0车文博. (2010). 车文博文集 (第五卷 ): 西方科学心理学史 .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空间4GZhAP:['TE

*cPDY|#@0陈巍, 郭本禹. (2011).迈向整合脑与经验的意识科学 —Varela的神经现象学述评. 心理科学, 34, 1012.1016. 笛卡尔 . (2012). 第一哲学沉思录 (英文版 ). 北京: 中央编心理学空间oHJ\4Py.e"F

心理学空间+`0r|?R)o.k R ]1r f

译出版社. 高峰强. (2013).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心理学转向—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评价.心理研究, 6, 93.94.心理学空间,Z"^@5p{P

*jeK%w QISY0韩世辉. (2011). 文化神经科学 : 一个研究文化与大脑关系的新领域 . 见中国心理学会 (编). 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 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p. 745).北京: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空间R"d-`*x!YM

VsE&J0yM0郭本禹. (2007). 百年历程 : 精神分析运动的整合逻辑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 91.96.

S1gxhAs6uB0心理学空间T1s#e+ka&ev

郭本禹. (2013). 当代精神分析的新发展——精神分析与诠释学的融合.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85.91. 霍涌泉. (2009). 心理学理论价值的再发现 . 北京: 中国社心理学空间4wW.AQ \[-A!`3k?

(jz6~~K6C2M0会科学出版社. 霍涌泉, 梁三才. (2004). 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新特点 . 心理科学进展, 12, 152.158. 霍涌泉, 刘华. (2007). 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6(4), 111.117. 姜永志. (2013a).情境交互作用理论体系 : 辩证心理学与

:cD}trb0

9N0B7zRZr%^S8ubRd0交互行为心理学. 心理科学, 36, 496.500.

ls#\ E@n!Kc0

D6` b!jL`r2Y5k0姜永志. (2013b).近代心理学的逻辑演变与发展趋势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3), 46.51, 96.

]a3vGF#xqIl@qD0心理学空间|nJj'L^hH

姜永志, 刘额尔敦吐 . (2012). 近代哲学与心理学的逻辑演进——基于语言哲学的发展脉络 . 心理研究, 5, 8.12.

~%}Bfc$M~0

6s7D)g4B\:A9N-F T|0卡伦·霍妮. (1950/1988).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冯川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请调整本条文献顺序)心理学空间ltq-a z^*f X)?*L

心理学空间 f$gN] t+K/I Og Z2x#f

洛克. (2011). 教育漫话 (徐大建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请调整本条文献顺序)

zs,{.Bj f3`!g0

$S~k/L'FE Z1S0梁宁建. (2003). 当代认知心理学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请调整本条文献顺序)心理学空间7_%P `8jJqK/D

心理学空间urk@g!ree}

罗素. (1913/2008).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 (陈启伟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请调整本条文献顺序)心理学空间BQJ0d kqP/h

'Z2L i)E2z%v0励骅, 郭本禹 . (2012). 阿德勒心理治疗方法与当代心理治疗整合精神的契合. 心理科学, 35(5), 1267.1271.心理学空间`-X%} s!]Xf

心理学空间#{ncB/C'v {E}

李增芬, 霍涌泉 . (2010). 科学实在主义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 30(6), 3.7.心理学空间z"Wiuqc

at4wkctC0刘将. (2011). 知觉及其神经机制的文化差异 : 来自文化神经科学的证据 . 见中国心理学会 (编). 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 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p.744). 北京: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空间 M(G&o%P2D?s!oR

心理学空间 A,_jPA]u

史密斯. (2001/2005).当代心理学体系——历史、理论、研究和应用 (郭本禹译 ).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空间|8V1um{-|7df1g

.S.i8VTS-n0q u0汪民安, 陈永国, 马海良. (2000).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 从福柯到赛义德.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l&d1j `8d${ y*KO0

PYj{,Z6^*~q7Jm0王国芳. (2007). 克莱因与客体关系学派的创立与发展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 105.111.

0B&dLN3G&^&v0

-Y1kRL#FS\ s1u0王国芳 . (2013). 现代诠释学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解读.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92.98.

[)i,Y3Gva[9J?0

X3J\xN0aV1Px0维特根斯坦. (1945/2001). 哲学研究 (陈嘉映译).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心理学空间o` r?$t8D;A9H/i

心理学空间AP:~|4^G

夏基松. (1998).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K:T$Rri1Fjx5H N0

V)[8`$lgB0杨鑫辉. (1998). 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 .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心理学空间WcS(X%? Z:XCZ

心理学空间"K C9@zl

易芳, 俞宏辉 . (2008). 生态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 心理学探新, 28, 16.20.

R&F3O3@M jP0

f0k'r?6iZ"y x0叶浩生. (2003). 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学空间%E[]g9\

心理学空间|"`(k4d'bg `

叶浩生. (2007). 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心理科学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5, 62.67.

1D0t-c*T dpZ0心理学空间+Lp'G W2d/P

叶浩生. (2008). 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论蕴含 . 社会科学, (12), 111.117.心理学空间!C0]R)vQ.}K

8kLN8bv*J0叶浩生. (2009). 社会建构论与心理学理论的未来发展 . 心理学报, 41, 557.564.心理学空间!q3k3UJG,~ n8bf*O;?

心理学空间`5Qz~ ] ru

张海钟, 姜永志. (2011). 当代理论心理学概论 . 北京: 线装书局.心理学空间 u,j n9[!t

心理学空间;vU6G\6TGeO%c t

庄春萍, 张建新 . (2011). 地方认同: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19, 1387–1396.

/^bG-tqhL0

]!w&nWZ n)[ MX0Anchin, J. C. (2008). The critical role of the dialectic in viable metatheory: A commentary on henriques' tree of knowledge system for integrating human knowledge. Theory & Psychology, 18, 801.816.

2_6Ik/D q pq X0

9KG+~5H^EAI"{ P0Cabaniss D. L., & Roose S. P. (2005). Psychoanalysis and psychopharmacology: New research, new paradigms. Clinical Neuroscience Research, 4, 399.403.心理学空间 e5~1Qt%a2y

心理学空间 r?Pp RmSn'x.} k

Carrus, G., Bonaiuto, M., & Bonnes, M. (2005). Environmental concern, regional identity, and support for protected areas in Ital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7, 237–257.

a^ j[0V*F'k+d)s0

IX9} U0Cw u2\!@*W0Droseltis, O., & Vignoles, V. L. (2010). Towards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place identification: Dimensionality and predictors of intrapersonal-level place preferen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 23–34.心理学空间c \ EcX8N O6}

,|kU.Q-zc m.D'q0Gergen K. J. (2001).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a postmodern contex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803.813.

*r/bQY Y%o}}0

+C-{)LPSF*_.|3t0Goertzen, J. R. (2010). On the possibility of unification: The reality and nature of the crisis in psychology. Theory & Psychology, 18, 829–852.

8q3I.xd}fEL0

8vJ mh(L3@0Goldman, A., & de Vignemount, F. (2009). Is social cognition embodied?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3, 154.159.心理学空间~ r-AjneOB,F

心理学空间 aJ+\c^ b!XE%d

Kantor, J. R. (1976). Behaviorism, behavior, analysis, and the career of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Record, 26,心理学空间Z)g(FU2klT5J

心理学空间!W:yUU7r1J LtI*P

305.312.

A9|"TrE:@]0心理学空间-eF#p.P"jv(d!D%{9P8L

Martin, J., & Sugarman, J. M. (2001). Modernity, postmodernity, and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370.371.心理学空间/i g8| xa

心理学空间&~u?t TF

Ratner, C. (1971). Principles of dialectical psychology. Telos, 9, 83.109.

r __tEf4]0

9FA|6^E0\0Riegel, K. F. (1976). The dialectics of huma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1, 689.700.心理学空间+` Tr"L3i:]4I

心理学空间\!yb&D9yd0k N

Schafer, R. (1970). An overview of Heinz Hartmann’s contributions to psycho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51, 425.446.心理学空间-{K"@Ua

心理学空间;|+U U'Hs da

Stam, H. J. (2000). Ten years after, decade to come: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ory to psychology. Theory & Psychology, 10, 5.21

Q$Rg;B6i%WD0心理学空间0y,tzuAz{$n,q

Steele, R. S. (1979). Psychoanalysis and hermeneutic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o-Analysis, 6, 395.396.

w!qXs*G8rPAJ)|0

cn+D@9gH b(U0Wetterstein, J. R. (1975). The historigraphy of scientific psychology: A critical stud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11, 157.171.心理学空间e$G3i7DQ-Q!G5b

#L B'~#K#]0Walsh-Bowers, R. (2010). Some social-historical issues underlying psychology’s fragmentation.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28, 244–252.心理学空间Q Y)i2X,J

心理学空间.{2f Bo;C"FN e9j

Parker, I. (2009). Critical psychology and revolutionary Marxism. Theory & Psychology, 19, 71.92.

uQ Sl4U u*}0

8O*c$E.E ~N0The Refl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Western Theoretical Classification心理学空间M:~0Z`:SfE+{a

1X0R"Ae vz0Standard of Psychology

C2T8\ iW~ON^0

,|$F$l"kj*L1R0JIANG Yongzhi

&Pc1`&`,n-]0

-v-Ir jQS"h?@0(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 Institute of Ethnic Educatio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ongliao 028042, Inner Mongolia, China)心理学空间|^1J:b&K(f%e6R

8U3v&]rebL0Abstract: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was not only divided in research object, but also on the orient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so it is difficult to use a kind of logical criteria to classify the various theories. Western psychology often used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theory with time, This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theory can help us to hand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sequence, but e are often unable to catch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ories, due to it difficult to comparison. In recent years, western psychologists put forward on a theoretical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psychology based on the causality. They think that psychology theory can be divided into organocentrism, envirocentrism, sociocentrism and noncentrism, this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can make us understand the causality between theories, but often easily confused some relevant theories (such as ecological psych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his paper proposes a theoretical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psychology based on the content directivity, including the orientation for consciousness, behavior, mechanisms, and meaning. This theoretical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pay more attention is not the time sequence, also is not causality, but theory content directivity. In causal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 the most problems are that the multidirectional attribution and no attribution, due to definition is not clear of causality. This theoretical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can make up for insufficient of other two kinds of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Key words: psychology; Theory; construction; theoretical classification; causality

-qeS;s+a0

7S'}9~s)`(^)Z8L1bMc0(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民族教育研究所, 内蒙古通辽 028043)心理学空间g;g$I:?t&|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心理学
«约翰·缪勒的特殊神经能力说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人的生理和心理及人体生物力学特性»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