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 即罪恶
作者: 曾奇峰 / 16471次阅读 时间: 2014年2月25日
标签: 打孩子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1ao*@K4P$d4E0打孩子 即罪恶心理学空间 m KL1lAjc

心理学空间z)f'npGQBK ?e9|

来源:《心理月刊》心理学空间D;fb$E/T"I8p

心理学空间msm4R#E(Q

作者:曾奇峰

P3j8L2DO6t}0心理学空间Dj2O4y1}0]!f.GF

父母打孩子,稍作分析,可以找到以下几种原因:

.`r[4_g;L0

g,}1vx[})Ii N2b(_T0第一,是因为这样的父母无法用脑袋解决跟孩子的问题。想象一下,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这样愚蠢的解决方式,由这样的孩子组成的未来世界将会是什么样?我的想象之一是,每个国家,都不需要外交部了,外交功能直接交由战争承担。心理学空间8S&d7p'QL!Y9[P

心理学空间_9m(hCi+LYCP

第二,父母通过拳头让孩子听话,是在给孩子强悍地传达这样一个信念:你可以不屈从道理,但你得屈从强权;你以后作人,别人不听你的你就打他,一直打到他服气为止,如果遇到你打不过的人,你就听他的。

xhB+DT2x8s }4R(n0心理学空间6~v"yrAE*r.Z'H7B3f

第三,父母打孩子,也是在告诉孩子这样的信息:如果我们打不过你了,你也可以通过打我们来报复我们,让我们听你的。这不是臆测,而是事实:很多对年老的父母动粗的孩子,在小时候就经常被父母“动粗”,因为他们只学会了用骨骼肌“说话”。心理学空间&E:T} yA"]5~_(J

心理学空间eZ\wwr6x:m

现在我模拟采访一下打孩子的父母,看看打孩子后面有什么深层的动机。心理学空间Tk![,\-s4F S fa

心理学空间 Y6?R @kU*n$J#G6L

记者:你对孩子可以又骂又打,说明你是个爽快的人,也是个真诚的人——因为你想干什么就直接干了,没有压着憋着自己。那么你能不能也很真诚地说说,打孩子有什么感觉?很爽吗?

!T$`nEl$`zq0

Zb0u1_7W.m/^0父母:(在被逼问下犹豫再三)嗯,你说的对,打孩子有很爽的感觉,想打就打,反正法律的相关规定还没跟上来。不过有一点你说的也不对,我其实经常自己也压着憋屈着的,比如在外面对领导或者其他强悍的人,即使气得要吐血,也只能忍着啊……所以打孩子很安全,反正他吃我的喝我的,本来就欠我的,打了还可以减少他对我的内疚感,对他的身心健康很有好处呢。唉,有朝一日,要是可以随便打领导、富人、拳击高手等,那就太爽了。我想,如果我当了皇帝,那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子民,想怎么打、什么时候打,都看我的心情……啊,爽死了。心理学空间+JYQK]9aU!~4_

'E#W!\:zeL0记者:啊,您既能觉察到自己打孩子时的爽劲,还能这么勇敢地表达出来,实在让人佩服。那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会希望父母通过打你让你听话吗?

:j*\\ wgB%E m0心理学空间7AV#B}:[y-s4zF

父母:当然不希望,挨打是件多么恐怖、痛苦的事情啊。心理学空间B5SK0b q6H

心理学空间U2s~8F(Nwj/S

记者:那你为什么还要打孩子呢?心理学空间:~n7E^GO G7X

心理学空间O}&M |QS3f,Rm!}

父母:唉,其实跟他们犯没犯错误没关系。俗语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大家一直对这话有误解。这话的意思是,做父母的三天不打孩子,就像很久没搞娱乐活动一样。所以我们希望孩子经常闹点事让我们有机会施展下拳脚。我们打了他们,能量宣泄了,就不会在外面乱来了,这也算是孩子们为社会和谐作出的贡献吧。

(u t5X[~6{-G&w0心理学空间s'F2dNmt`Y H

记者:谢谢你的坦诚。我可以把你的话写下来,给那些打孩子的父母看吗?

8N$K"fCKv0心理学空间 MX.Kxj

父母:当然可以。不过可以事先提醒你一下,我们这样喜欢动手动脚的人,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很多情感体验的,所以他们看了也是白看。还有,我说的这些话会败坏他们打孩子的娱乐兴致……心理学空间f}A-z PyZ"P

心理学空间3G4z*};qh"n5z.Ow

S$X/sxF \p,o$t0心理学空间AE#J8^&rf"?%K4H

7jB!Jmr dj,JH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打孩子
«家庭中的快乐和罪恶感 曾奇峰
《曾奇峰》
你想要伤害有多深»

 曾奇峰

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首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曾在德国精神卫生机构进修两年。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1988年)。中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学组副组长、华中地区组长,德中心理治疗院(在德国注册的机构)中方委员之一,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精神医学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QQ:3046521800
电话:027-85308050
微信私号:zqfxl2014
微信公号:zqfxl2013
微博:http://weibo.com/u/2301865564


曾奇峰心理咨询中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