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辞汇
作者: 精神分析词汇 / 96313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2月2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 p$Z&RBf0心理学空间G}@Kx,s5`0cxS W

21.对真实危险的焦虑 realistic anxiety心理学空间a+l#b\:~

心理学空间8{E0G:\'`)v u

佛洛伊德在其第二焦虑理论的架构下所使用的词汇(Realangst):主体在面对一个对其构成真实威胁的外在危险时所产生的焦虑。

Nl/j+L&Zvn!R%w0心理学空间Zk |l?&b"b#iU1e&` i

德文Realangst一词于《禁制、症状与焦虑》一书中被提出。它或许会引起众多误解,我们提出之法文对等词正试图消明这些误解。

n'So gr#O3t0心理学空间K;ko"?y BQQ

1.在Realangst 这个字中,Real是名词;它所设定的并非是焦虑本身,而是其动机。与面对真实危险的焦虑相对的是面对欲力的焦虑。对某些论者而言——特别是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欲力唯有在可能激起真实危险时才会引起焦虑的产生;然而大多数的精神分析师都坚持一种产生焦虑的欲力威胁存在。心理学空间$d%`6_;Mbg2g

dg^E(K5LRN6f.O02.angoisse devant le réel(对真实的焦虑)此一译词具有以下的缺点:它会让人以为焦虑的动机是现实本身,然而事实上问题却是在于某些情境。这正是为什么我们建议翻成angoisse devant un danger réel (对真实危险的焦虑)。心理学空间8X]Ju:tMSb*C

心理学空间3iAP}(q*ZZ

在不进入佛洛伊德焦虑理论的前提下,必须注意,angoisse 这个法文字并未精确地涵盖德文以及佛洛伊德用法中的Angst一字。如同ich habe Angst vor…这些日常用语被译为: j'ai peur de…[我怕…]。害怕——具有特定对象——与焦虑——没有特定对象——这个经常被认可的对立,并不精确地对应于佛洛伊德的区分。

_ Ln;QrEL8k0

2k OU;x`022.(回溯性)取消undoing (what has been done)

I0_jEfl&d1P0

Aab8q)a0主体藉以竭力促使过去的思维、话语、姿势、动作不曾发生的心理机制;为此他使用一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思维或行为。心理学空间i`'V%lQB\dZ'V

心理学空间 b0@8FK t x3Z Hc

此处所涉及的是特别构成强迫[观念]型神经症特征的一种带有“魔法”样态的强制力。

[~#]k4H4\;[(R0心理学空间3D&D$V,sRu0I;q%P)US

佛洛伊德在《鼠人》一文中约略描述了取消的现象;他分析“……两阶段的强制行为,前者为后者所扬弃……它们真正的意义在于再现了两个几乎同样强大的对立运动之间的冲突,就我迄今所经验的而论,始终是爱与恨的对立”。

I#y6RdR?0

'i\.E-E5AeV0在《禁制、症状与焦虑》中,佛洛伊德以Uneschehenmachen一词(就字面的意义而言:使未发生)来表现此一程序;连同隔离,他将之视为一种构成强迫[观念]型神经症特征的防御,并将之形容为魔法过程;他指出它如何特别在强迫性仪式行为中运作。

o&?O},M@v}$q9c,s[0心理学空间@Q3^O D)u#N [

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在她所列举的自我防御机制中,提及回溯性取消,一般而言,它在精神分析文献中也是被定义为自我防御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回溯性取消以相当多样的形态出现。有时一个动作被另一个直接对立的动作取消(如“鼠人”将一块他之前为了防止他女性朋友的车被碰撞到而撒开的石头,重新放回路上);有时同一个动作重复,但带有相反的意识或无意识的意义;有时取消的行为被它企图抹除的行为所感染。费倪雪(Fenichel)所举的例子说明了最后这两个形态:某人自责浪费钱买报纸;他希望藉由退还它来取消此项支出;因为不敢这么做,他想买另一份报纸来求得心安。然而报摊己关;这个人因此将与报纸等值的钱丢到地上。佛洛伊德用“双相性”(diphasiques)症状来指称这几个镜头:“一个执行某种禁令的行为之后紧接着另一个停止或取消前者的动作,即便后者无法执行其对立面”。心理学空间|-u,uX'A g

心理学空间'_w^&IB5o)uC)j

将回溯性取消归类为自我防御机制之一的作法引伸出下列的评注:应否将“第二期”视为防御的一个单纯产物?临床实例的多样性导引出细致的答复。我们知道,欲力动机事实上经常在两个时期中作用,尤其是在爱/恨矛盾双重性*的形式之下;甚至往往较能凸显出欲力胜利的是第二期。如同费倪雪所提出的例子,真正形成症状整体的是整个举止。

;TIjM4o P!uo.r)C0

+LU1Hq7Y-w,mQu'b0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依据这个观点,佛洛伊德——在一个尚未强调自我防御机制的时期中——似乎认为,防御行为只出现于将运作中的整体二度地伪装起来的合理化过程中。【《一强迫型神经症病例评注》1909】

O5zP;V@:B0心理学空间 yaiS3Mj|[2P

最后,或许于此可得出两种看法,虽然它们只作为诠释的两个层次,或精神冲突*相互对立的两个层次:其一强调欲力间的冲突,于其中最终可发现爱恨的矛盾双重性;另一者将冲突定位在欲力与自我之间,后者可与它所提防的欲力之对立欲力相互结盟。

}&~:{'O Zr3l0?D5x0心理学空间(al.y3bB8G0`7w Z}

*:人们或许会问,是否不应将回溯性取消的机制与十分普遍的正常行为连接起来;撤回断言,弥补损失,平反被定罪者,藉由甚至可被预期的否定(如:“千万不要以为……”)来减弱某个想法、话语、动作的重要性等等。心理学空间-iDm E Xa:kJ

心理学空间b%n%r b+SV5W_k l+[

尽管如此,必须注意,在所有的这些例子中所涉及的是某一行为的意义、价值或结果的减弱或取消。病态意义下的回溯性取消所针对的是动作的现实本身,目的在于将之彻底消除,彷佛时间并非不可逆转。

Fh*{5})D5St;|W0心理学空间 e1?q.`^3fq*~9e7I!P+d

无疑地,这样的区分或许显得有些简略:透过运用对立的意义,主体难道不是甚至企图取消行动本身?然而临床指出,强迫[观念]症患者并不满足于撤回投资或逆投资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如是的过去事件(Geschehen)之不可能的取消。

x9|`\`K0

B w{ }`+D,L023.丧失性欲aphanisis心理学空间!NKfS K)^z$d~*l.g

mj1Kn0_y I0厄尼斯特·琼斯(Ernest Jones)首先使用的词汇,指性欲的消失。根据琼斯,丧失性欲对两性而言都是一种比阉割恐惧更为根本之恐惧的对象。

jk2V!g*`c q.["}0

]h4H%R3} oz'[3e/W0琼斯在关于阉割情结的问题上引进希腊文的áφávīóīç(使消失,消失)。【琼斯,《女性的性之早期发展》,1950】据他所述,纵使是在男人身上,阉割并不等于性的废除(例如,“……很多男人希望被阉割,除了其他理由之外,也因为一些情欲的理由,所以他们的性当然不会随着阴茎的舍弃而消失”。如果这两者会有混淆的倾向,那是因为对阉割的恐惧(除了是死亡观念的具体表现之外)是一种更广泛的丧失性欲观念的其体表现方式。

#f/cq0}K'|V0心理学空间,] e'H/IY5r(? i_

而在女人身上,则是从她与爱恋对象分离的恐惧上,可以析分出丧失性欲的恐惧。

dH~U"wC*{U0心理学空间 N"h? lJ+h/_nQe

琼斯将丧失性欲的观念引进他对女性的性之研究架构内。佛洛伊德是将小女孩性演化的重点,与小男孩一样都集中在阉割情结与阳具优势上;琼斯却是试图以较特殊的方式来描述小女孩性的演化,他将重点放在一开始便已有着特定目标及行为的性上面。

;Y9` IDDy!U2L0心理学空间#f \`y5F#ep?

因此,根据琼斯,小女孩与小男孩之间性的共同点较不在于阉割情结,而是在于更根本的丧失性欲。心理学空间GI+i(c3MUg

心理学空间e{&E9A`5q

24.精神装置psychic或mental apparatus心理学空间5daq2Me`0I!F

[VA7Vd0该词强调佛洛伊德理论所归诸于精神的某些特征:其传送及转化特定能量的能力,以及其差异化为多个系统或审级。心理学空间4S&I"S1V$_

B m%?xLM*o%r0佛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透过与光学装置的比较来定义精神装置。据他所述,他尝试:“……透过剖析精神运作,并将每一个别的精神作用都——归属到该装置中的一个构成部分,以便使精神运作的复杂性可被理解”。

%CQ*Vib6L0

([8M;X/M]5Y0这样一段文句引申出若干注解:
| x)zZG2~L01) 当佛洛伊德提到精神装置时,他暗示着某种布局、某种内在配置的观念。但他不只是把不同的精神作用联系到某些特别的“精神场所”上,而且还指定它们一个既定的秩序,由此导出一个一定的时间序列。这些组成精神装置之不同系统的共同存在,不应被当成具有解剖学意义,而成为一种大脑区位理论。它只意味着刺激必须循着一个由不同系统的位置所决定的秩序行进。心理学空间k%c x'dd,L

E` pg.LQ02) 装置一词暗示着一种任务,甚至一件工作的观念。佛洛伊德选用的解说模型乃借自某种反射弧的概念。根据这种概念,反射弧会将所接受到的能量全部传递:“精神装置必须被设想成犹如一个反射装置,而反射过程则是所有精神运作的模型(Vorbild)”。心理学空间B5c-o LG

E%s8Z ?1Q3`;L5c0分析到最后,精神装置的功能是将生命体的内在能量尽可能地保持在最低程度(见:恒常原则)。而将精神装置差异化为许多次结构,则有助于构想各种能量的转变(由自由状态到连结状态)(见:精神工作),以及投资、逆投资和多重投资的作用。

F9TF%{,GV&n0_ M0心理学空间\ Zo4sk

3) 以上这些简短的注解显示,对佛洛伊德而言,精神装置的价值在于作为一种模型,或如他自己所言,一种“虚构体”(fiction)。这个模型可能是物理学模型,如在前述第一篇文章或在《精神分析纲要》第一章中;此外,它也可能是生物学模型(如《超越快感原则》第四章中的“原生质囊泡”)。对精神装置这个词汇的评注,牵涉到对佛洛伊德后设心理学及其相关隐喻之整体评价。心理学空间'r$vs"fi,U.x

心理学空间#Hq:n GT(H

【译注】心理学空间?F{BsG:DY/z
虽然佛洛伊德自己将德文Psyche (精神,希腊字根)与Seele(心灵,德文字根)视为同义字,但法文《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著作全集》的译者为凸显佛洛伊德文本中可能的脉络连结,仍区辨地将这两个词汇分别译为psychisme(精神)与ame(心灵),并进一步确立这两者在使用上的差异:心理学空间W'} My`\-vM

心理学空间jn7Eko4O

1.对立关系: seelisch 通常与köperlich (身体的)或leiblich (躯体的)对立;而psychisch(精神的)则与physisch(身体的)或materiel1(物质的)对立。心理学空间0I sHU?L-z

心理学空间,R w;d_tQD

2.复合关系: psychisch 通常修饰Instanz (审级)、System( 系统)、Organisation(组织)、Topik(拓扑)、Repräsentant (代表)、Vertretung (代理)、Apparat(装置)等词,特别是Energie(能量);而seelisch (心灵的)则修饰Akt( 行动)、Leben(生命)、Phänomen(现象)、Regung(动势)、Tätigkeit(活动)、Vorgang(过程)、Zustand(状态)等词。

"@ | C:I@b0

*ou,G'Z"n/el0n0本《辞彙》中译根据上述原则、判准,并视上下文,将Psyche/psychisme与Seele/ame分别译为“精神”与“心灵”。
-e[b(g/z~"C i_0相关问题的讨论请参阅以下资料:贝托罕《佛洛伊德与人之心灵》,葛诺浮、何依《神秘,佛洛伊德思想之对象》,戈登史密《当佛洛伊德看到海》。

|` |h2ZB\t#~0

2|g@(_R1p025.后遗性,后遗的,后遗地deferred action,deferred (形容词)

Siulo+r0Q/_0心理学空间 dR9j8t M\e7?i

佛洛伊德在有关精神时间性及因果关系的概念上经常使用的词汇。指以前的经验、印象、记忆痕迹,后来将会依据新的经验,以及因为进入另一阶段的发展,而被重塑。如此一来,它们会同时被赋予一个新的意义以及一种精神效力。

#_,H{9o!RPm ~.IY0心理学空间q}4VnG/e-V2B7g

佛洛伊德经常反复地使用nachträglich (后遗的)一词,并且予以强调;而这个词汇的名词形式Nachträglichkeit (后遗性)也出现得很早。这表示,尽管佛洛伊德并未予以定义更未赋予它一个整体的理论,但对他而言,“后遗性”这个观念属于他概念体系中的一部分。贾克•拉岗(Jacques Lacan)的贡献正是在于他引起人们对该词重要性的注意。此外,关于这个词汇,由于法文和英文对佛洛伊德的翻译都未采用单一的对应译词,以致令人无法辨识该词的用法。

d LWe y0心理学空间 I)g9aE0@\Wc&v?

我们在此无意提出一种后遗性的理论,只简要地强调这个词汇在佛洛伊德精神时间性与因果关系概念上的意义与重要性。

PLB I5a5Da p o0心理学空间6^"[V*M/Yu _ x s

1.首先,这个观念不容许一种概约化的诠释:将精神分析的主体历史观念化约为一种只考虑过往对现在的作用之线性决定论。人们经常批评精神分析将人类所有行为与欲望都化约为儿童期的过往,并且随着精神分析的发展,这个倾向日趋严重;精神分析师们不断地回到更早的过往事件,对他们而言,人的命运在生命最初几个月内,甚至在子宫内,就已决定……。

s.~bM\l0心理学空间5I4ki\C-f,Y&v

然而,佛洛伊德一开始便指出,主体会后遗地重塑其过往事件,并且正是这种重塑赋予了过往的事件一个意义,甚至一种效力或致病力量。在一封1896年12 月6 日致弗利斯(Fliess)的信中,佛洛伊德写道:“我正在研究一种假设:我们的精神机制是由许多层理所构成,当中现存的记忆痕迹材料有时会依照新的处境受到重组,一种重新铭记”。【《精神分析起源》】心理学空间4N(Q$J N&tZ~5M#b^

*y#K&D7?o)AYD;V9VW02.这种观念可能会导致某些看法,认为精神分析中出现的所有现象均处于一种回溯性、甚至是回溯性错觉的影响之下。例如容格(Jung)便论及回溯性幻想(Zurückphantasieren):据他所言,成人会在幻想中重新诠释其过往,而这些幻想同样也构成他当前问题的象征性表达。在这个概念上,对主体而言,重新诠释是一种借着遁入想象的过往以逃避当前“现实要求”的方法。心理学空间1d9q!D&gj,V8z*gy2vF;[

心理学空间*W-iZ[6}8d8v4}p

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后遗性的观念也可能呼应着哲学上所强调,而后被不同的存在精神分析流派所沿用的一种时间观念:即,意识会依照其“计划”(projet),透过不断的意义重塑来建构其过往。

|X!G+A{A rk$e0心理学空间t.]\I$GL;X6}C,X

*:相较之下,佛洛伊德的后遗性概念似乎更为精确;其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Wj | t]:t-t01.并非整个实际体验会被重塑,而是只有某些在经历时未能完全被整合入一个具义脉络的事件会选择性地受到重塑。创伤性事件便是这种体验的典范。

6j+U@-f+q9V&_g)F0

.|C \`|&?02.后遗性重塑会受到某些事件、情境的突发或是器质组织的成熟所催化。这些事件、情境或器质组织的成熟,使得主体得以进入一个新类型的意义(significations),并对其先前的经验重新加工。心理学空间 OcTO5A)hV1Z

心理学空间L(P1Xm6t"C

3.由于人类身上性的发展含有时间上的差距,因此特别易使后遗性现象产生。

\2Z+~9ET.DL8F.z8uS0

wqWv H}0佛洛伊德在许多使用到“后遗的”(nachträglich)一词的文章中,阐明上述这些观点;特别是以下两篇:

+}:KLq5`#F$p^?5@#t0心理学空间}Q,lHq#T!T

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当佛洛伊德研究歇斯底里的抑制时,他自问为何抑制会特别针对性?他举例说明抑制预设了在时间序列上完全分隔的两个事件。时间上的第一个事件是由一个性场景所构成(被成人诱惑),但对儿童而言,这个事件并没有性的涵意。第二个事件与第一个事件有一定的模拟性,可能是表面的,但这一次,由于其间青春期的到来,性情绪可能会被引起。主体有意识地联系于第二个事件上的这个性情绪,事实上是由第一个事件的记忆所引起。自我在此无法采取正常的防御(例如,透过注意力的方式来回避)来对抗这个造成不快的性情感:“注意力被导向知觉,后者通常是使不快感释放的机会。[然而]在此,并非知觉,而是记忆痕迹毫无预警地释放出不快感,当自我察觉到时,为时已晚”。自我于是采取抑制:一种“病态防御”模式,在其中自我的运作是依照原过程。

p/gZ;?5ob;t0

6C)g(i#G LC0可见,抑制在此的一般条件是“青春期延迟”;根据佛洛伊德,这是人类性的特征:“所有的青少年都有某些只有在真正的性感觉出现时才会理解的记忆痕迹”。青春期延迟使身后的(posthume)原过程成为可能。

BkT,fj1W0心理学空间eL)d1^7CM#\_kOJ

就这个角度而言,只有第二个场景才会赋予第一场景致病的效力:“一个受到抑制的记忆,是后遗地才成为创伤”。因此,后遗性的观念与佛洛伊德最早对防御观念的研究——诱惑理论*——有密切关系。

!D#WB{jTL!Y3FJ0

L"M!i+Q\WX8k0人们可能质疑,佛洛伊德稍后发现的儿童性(sexualité infantile),恐怕使这个概念失去其所有价值。对此种质疑最好的答复是《狼人》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同一种后遗过程一再被援引,但时间则挪前到童年的最初几年。这个后遗过程,是佛洛伊德分析狼人致病的梦以及这个梦与原初场景*的关系的重心:狼人“……在四岁作这个梦的时候[才了解性交] ,而不是在他看到性交时。直到作这个梦的时期,由于其成长、性刺激(sexuelle Erregung) 以及他对性的摸索,他才后遗地了解一岁半时所接收的那些印象”。在这个儿童神经症的病史上,正如佛洛伊德所言,梦是引发恐惧症的时机,“……这个梦,赋予了对性交的观察一种后遗的效力”。心理学空间/IsV7^ m

0D2cfl*H+sV+C9I0佛洛伊德在1917年对“狼人”的观察报告增补了两篇长论,在其中他显得为容格回溯性幻想的命题所撼动。他承认,由于在分析中原初场景是一种重建的结果,因此这种场景非常可能是主体自己建构出来的。虽然如此,他仍然坚持知觉至少提供了迹象,就算只是狗在交配……。然而,特别是当他显得不再强烈主张以这个现实基础——如此脆弱禁不起查证——作为根据时,他提出了一个新观念:原初幻想——一种此-中(en-deçà);一种最终奠基幻想的结构,同时超验于个体的体验与想象物(见:原初幻想)。心理学空间;a)| ?7He-e

心理学空间H^/BPrV%o{

*:上述我们讨论的文章均显示,佛洛伊德Nachträglich 的概念不可被化约为一种“延后的行动”的观念(若后者被理解为一种可变的时间间隔,其起因为一种刺激与反应间之和[sommation]的效应)。但英译《标准版》(StandardEdition)中有时采用deferred action 这个翻译,便可能造成这样的解释。《标准版》的编者所根据的是《歇斯底里研究》中的一段话,其中,关于滞留型歇斯底里*,佛洛伊德提到,在某个时期“后遗地消除累积创伤”。在此,后遗表面上可能被理解成是一个延迟的卸除,然而对佛洛伊德而言,这是一种真正的加工,一种“记忆的工作”;它不是单纯地卸除累积的紧张,而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心理运作:“她[病患]每天都重新经历每个印象,为之流泪并自我安慰,可说像是在聊以遣时……”。因此我们认为,应该透过后遗性的观念来澄清弭除反应*的观念,而非把后遗性化约成一种狭义经济论的弭除反应理论。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odern Conflict Theory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从地形说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