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作者: 不详 / 13899次阅读 时间: 2010年3月24日
来源: 转载 标签: 本能 本我 超我 弗洛伊德 自我 人格结构 instinct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本我 id:心理学空间?7Jcv [

6{2}Y8a9E6Xiy*S0  為個體與生俱來的一種人格原始基礎,是主要心裡動力的能量所在地,日後分化出自我超我的母體;行為動機只在追求生物性需要的滿足與避免痛苦。心理学空间1XsJ!EbV R:c
  本我不能忍受任何因緊張造成的能量上升,並會立即的用一切手段來降低這種緊張的能量,恢復系統原有舒適、穩定的低能量,即稱作「唯樂原則 Pleasure principle」。
1XU~.x;?J)jy0心理学空间$PZX"L!Nf U1IJ9gv
運作的方式有兩種:心理学空间fjJjS k"C p
a)一種為天生對刺激之生理反應如打噴嚏等之「反射動作」;心理学空间dsN;L` h I
b)另一種為處理較複雜的心理反應,當緊張的能量上升時形成一種可以消除該緊張之物體之影像以釋放該張力 (discharge tension) 稱作「初級歷程」。心理学空间&@[;FVY e @
Freud將本我稱作「純綷的精神現實」它對客觀現實沒有任何概念。心理学空间.r3{:k-^J Y-pE
心理学空间'e ],[)JDX!b tK)k1K
自我 ego:
2A;D6[eu UA0
)E%wTwW3KG;R0  自我的出現是來自有機體必需去面對及處理外在現實世界受現實的需要;在飢餓沒有被滿足前,人們必需去想辦法弄到食物,這意味著他必需去分辦他憶中食物影像與真的食物之不同,並將之轉換成可以協助他找到外在世界食物的知覺。
,J&v1aP7Q0ULU+M;uT0
Ydcx;\\0  自我遵循「現實原則」並以「次級歷程」的方式運作;「現實原則」的目的在於保持可滿足需求之客體被發現前之緊張狀態,「現實原則」所講求的是效果不管經驗是否真實存在,而「享樂原則」只對經驗到快樂或痛苦感興趣。
X!k"@1@f a&V0心理学空间 X2EZ],TtA ~
  而「次級歷程」,是一種現實的想法,控制認知及智力等高級心理歷程。主要功能為符合現實環境調節本我之原始需要,及抑制不能為超我所接受之衝動,與調節本我與超我間之衝突。
xV:eM:E c4n9{0
!PcW'mx{,^Mv0  自我可以說是人格的總經理 (executive),因為它可以說是行動出現的管道,但它仍無法脫離本我的獨立存在。心理学空间7meLkZ~ M!n
心理学空间)\Qr4C \IwP/@
超我 superego:心理学空间x U,O5s J}U
心理学空间Y\L'x_uN
  來自社會環境中經由獎勵與懲罰的歷程而建立的是傳統道德及規範的代表,如個人的行為與超我的自律標準不符,即會受到良心的譴責。父母的道德標準會內射成超我的次系統叫「理想自我 ego-ideal」,良心透過讓個人感到自豪或罪惡來獎勵或處罰他。心理学空间0DG4F$|]:X!{'s
心理学空间S1SK?,hzy
超我的功能有三個:
2?n,R [JazJd0
g%tx}d!bI [0(1) 抑制本我的不被社會接受的衝動特別是性及攻擊等 。
X[$S7lX0(2) 勸自我向善。心理学空间0q&WQ,I} H+m G Z0\
(3) 努力表現成熟卓越。心理学空间8@\} n]I+C$A7O@wA
藉由超我的形成父母的控制被自我控制所取代。
l-r6^!C.nz4z)HX,i)Va0
.jq"A+~ [0心理学空间H+Qgfh%~|
人格的動力:心理学空间/j M|9YJgFU
本能 instinct心理学空间K4a|b\)h

u^Z.T4wH*L&~K f'm F0定義:-為一種來自生體的內在興奮 (somatic source of excitation)之先天的心理表徵(psychological representation) (p39)。心理学空间q$sh N.u4o)H

d/e3x*dQ8jn0該心理表徵叫做期望 (wish),而由它所發出的生體之興奮狀態稱之為需求 (need)。如飢餓的狀態來自身體組織缺乏養份,表現在心理上即成為一種對食物的期望。本能被視為人格的驅動因素,它不只驅動了行為的發生,也導引了行為的可能方向。換句話說本能藉由增加對特定刺激的敏感度撰擇性的控制了行為的方向。心理学空间$Y gF \]&g V5M

pXZP `*h }ak0特徵:
B9?$a WS#_0起源  a source:為身體的需求及興奮的狀態心理学空间g(~5l0nM-^
目標  an aim:目標即在消除上狀態
D"? K3UW c"GiZ"x0客體  an object:達到客體即可滿足之假設
{voR~I0源動力 an impetus:其力量及強度心理学空间hdM|hEun
心理学空间bNBd*K
種類:心理学空间 v,H!A Th}
生的本能:目的在求取生存及繁殖後代,如餓、渴及性等歸類於此。
7x$S;r1TU c+O0死的本能:衍生出攻擊的驅力 (aggressive drive),是一種自我毀滅的轉向外界的替代客體所發展出的形式。
8A5q"M w{-RU0心理学空间;[u1IP4dn
心理学空间8I7|0`#I,u(P
精神動力能量的分配:心理学空间8m1G0o.@&@ M8s&pX
       人格的動力係由三我的能量分佈所組成,能量的總合是有限的情況下,其中一個我的能量提昇其它兩個相對的必需減少,除非有外來的能量加到整個系統中。心理学空间| ~%l8EZ[Y

@#p8{(Zkp0  最原始的狀態下本我持有所全部的能量,用以進行反射動作或期望的滿足之「初級歷程」。將能量運用在滿足本能的行動或想像上叫本能的 Object-choice或 object-cathexis。在本我中的能量是非常的流動狀態,而當自我缺乏力量的來源時會透過 identification 的方式向本我借,這是 Freud 學派心理學最難懂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心理学空间i.N;s9] N&[
心理学空间a+s9B-WJ\3j0J
  為了滿足需求人們必需學會將心理與外在世界加以配對稱之為「次級歷程」,這將內在心理表徵與物理現實加以配對,即有一外在的東西對應於心裡的東西即稱作identification。心理学空间qSXqL\arv
心理学空间 C+l@!z}`#W@ X
  當自我捕取到足夠的能量,它可以將之用於滿足本能外的其它心理歷程如記憶、判斷、區辨等的發展。
)l1b&qNI)W:~N9gO0
o1tyXm3O0  有些能量會用於抑制本我的衡動及非理性,這個抑制的力量即為 anticathexes。
4?:Qe.`,wp,m%Z0心理学空间6_?D0C3vwEL.c
  而自我的能量會整體的考量自我中的喜好、偏愛與態度而轉換一個新的 object-cathexis,而並非直接滿原始的需求,如餓時不只是可以吃的東西,而會找喜歡吃的東西或餐館,將能量用到其它目的上。而 identification 的機制同樣的將能量轉換到超我的系統,大部分嬰兒的第一次 object-cathexis 來自他們的父母。
2xg,FL1Hg9i$F5p ` s/g0心理学空间$x7V)_n/Ov sh
       外在環境提供了對象可以滿足及令我們快樂,但同時也蘊藏了令我們挫折及恐懼的情況,當自我 (ego) 無法控制外在情況時就會產生焦慮。心理学空间Y2Yz} \:? b2g+S

A0ha5A {1S{-z;IV0  焦慮有三種形式,即「真實的 reality」、「神經性 neurotic」及「道德性 moral」的焦慮。
)d7GZ+Q)U/?-m[0心理学空间m-Z/fv&t
真實的焦慮來自對外在環境的恐懼,並進一步的發展出其它兩種焦慮;心理学空间 eu%g|&k)B8Nb3g/x"O
心理学空间"U${G P;ny Jc w
(1)神經性焦慮來自對被處罰的恐懼,
3f0y%e f%y6pq_'d,Cm1\0(2)而道德性的則來自對良心所產生的罪惡感的恐懼。
C3A@)d?j8JEUE]0
cRc'a3C1n|0  恐懼如同飢餓或口渴一樣是一種會引發緊張的狀態的驅力,它的目的在對個人提出可能造成立即危險的警告,當它無法被有效的處理就會形成創傷(traumatic)。
"lw4y\1C0
+ls6c4hi Vy7H!r0  事實上日後所有的焦慮都來自「出生創傷 birth trauma」的原形。當 ego 無法以合理的形式處理焦慮時,就會退回以非理性的方式來處理,或著我們稱作「防衛機制」。心理学空间+W$t*Ib0k:a
心理学空间XkGHW[}7j
心理学空间"?+w+] n Y&G|
人格的發展:
w8L ts2i6t*]0      人格發展於對四種主要緊張來源的反應:
&n T,EZ;_:pl$^0心理学空间$TF-YX{
(1)生理成長的歷程
F%s6V/zC4Uf0(2)挫折
N d u4`Itr(l0(3)衝突
;aU0Q3i,c7|9e0(4)威脅
p/| ]vZf0B mf0  而人們被迫去學習新的方法以減低來自上述來源之緊張狀態,而這樣的學習即為人格之發展。「認同 identification」及「置換 displacement」為個體學習解決挫折、衝突及焦慮之的兩種方法。心理学空间r F _ aG'N&I BEO
心理学空间0K:aI c-j#Cgz+d6J7s
認  同:與倣效 (imitation) 相似,但表示較長久人格上改變。我們選擇那些比我們更能成功動滿足自己需求的對像,無庸置疑,大多數的認同在潛意識發生,除非它也是意識所認可的。
Pp1uM^9UA0q+p0置  換:除非壓抑的出現,否則當一個來自本能的原始 object-choice 因內在、外在的障礙無法被滿足時,另一個新的 cathexis 將會形成出現,而另一個較高等的置換為昇華。在兩種因素下會導致置換的發生(1)置換的對象與原始對象的類似性(2)原始的對象受到社會的禁制。心理学空间yz:H(qx.Su
在過度焦慮的壓力下自我有時被迫採取極端的策略稱之為防衛機轉。
ghR4]/}{`0心理学空间pC0Q6G fu
基本的防衛機轉有:-
4~8U+K c8]LT/Q-F0
Q\d)[8~h2G0(1)壓抑(repression)、心理学空间:f})h3F-` }
(2)投射(projection)、心理学空间9g%B;mE[f3o'@rc
(3)反向(reaction formation)、
m6^#f(tC_7T0(4)固著及退化(fixation and regression)。
h{.N_.D aJ0心理学空间 k qf9x;pt+g
所有的防衛機轉有兩個相同的特徵:心理学空间T q"I4{/L%L[w
(1)它們否認、偽造或扭曲現實。心理学空间4L)_-K:e5? {V2Q,~~U
(2)它們在潛意識中進行。心理学空间Qo#rN5oh4b'U
心理学空间gdn-A$yV$e
人格發展的階段:
v8D|(NIn R!H0(1)口腔期、
)C6KH:t E#\!T*D*a(_0(2)肛門期、心理学空间+lkyua KI
(3)性器期(包含了Oedipus complex Penis envy Castration complex等情結)心理学空间Ed M*vc ov
(4)兩性期。
Z!hI3n@ m N"E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本能 本我 超我 弗洛伊德 自我 人格结构 instinct
«没有了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