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情绪研究的新方向
作者: 陈丽 / 9996次阅读 时间: 2015年10月17日
来源: 心理科学进展 2015年 23卷 10期 标签: 背景掩蔽技术 刺激聚焦 体验聚焦 无意识情绪 阈下情绪启动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无意识情绪研究的新方向

/Al)^N5oz u0

k@m)J|&w0

:u*[&P7iC4F f0
陈丽 1,2 陈侠 3涂燊 4张雅如 5张庆林 1

0G"_&T3a8Rp0心理学空间9Uk7NG8q$x*I

(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心理学空间%B_'z M7gC.\H X
(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400065) (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 610064)心理学空间R$s+pqx\m*R
(4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南充 637009) (5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重庆 400700)

7L?sW3aix3Ij0心理学空间 o7H0p3wQ/SY

S9]J6Z{Zm B0心理学空间8t]9v3t9mHD@H/q1j,c

摘要

;F*q"I%[ J0首先介绍关于 “无意识情绪 ”的两种概念。接着介绍可较好地对该两类无意识情绪概念进行整合的无意识情绪信息加工模型 ——Wiens模型(Wiens & .hman, 2007), 分析了 Wiens模型中 “刺激聚焦途径 ”与“体验聚焦途径”两条途径下的无意识情绪的基本观点、相关实证研究、分别面临的研究难题或受到的质疑 , 及不同途径下无意识情绪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指出 , 传统情绪理论下情绪的意识属性或可与 Wiens模型中体验聚焦途径下情绪的无意识属性互为补充 , 相辅相成 ; 无意识情绪研究的新方向是体验聚焦途径。最后 , 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K8@ksh/|*M0

%U(x'JAI&U0W0关键词无意识情绪; 背景掩蔽技术; 阈下情绪启动; 刺激聚焦途径; 体验聚焦途径

a}9wMS9|1U E0心理学空间6P{1?v5~`

分类号B842

)H3{U"Hz8EX1BS0

+udJl[MO0传统心理学认为 , 意识经验是情绪的必然成分。但 Freud (1959)却主张, 人类心理过程 (包括情绪过程 )并不必然都发生在意识经验中。他的一些案例表明 , 意识经验并不是情绪的必然成分。这启发了后来者对情绪的无意识过程所进行的研究。 

zt`1c@#U {0

!}:^$H*^.zA0MrFd01情绪过程:意识与无意识心理学空间p8wQ'? s:\3hS'E8}&@

心理学空间@:x\X}

1.1 情绪的意识过程心理学空间Ce6J PK m

心理学空间3YA}l-?"b

早期的情绪理论是詹姆士 -兰格情绪学说 , 由詹姆士与兰格分别于 1884年和 1885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主观体验是生理变化的结果 ; 不仅强调情绪的 “生理改变 ”, 也强调对这种生理改变的“主观体验 ” (即“意识”)。当代的情绪心理学家继续强调情绪的意识属性。如 , 当代有名的情绪心理学家 Frijda (1999)就认为 , 感情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快乐或痛苦的经验 ; 这就表明 , 情绪在本质上应该就是有意识的。再如 , 著名情绪心理学家 Clore (1994)主张, 主观体验是情绪的一个必要条件 ; 因此, “情绪永远不可能是无意识的 ”。而 Panksepp (1998)也曾认为 , 所有真正的情绪反应 , 在其本质上都应该是可意识的。

(I/F#M{8@/g%gY0

(j)VqKe O01.2情绪的无意识过程

}8h4QZ:|'}]0心理学空间-D6L5[|FO\

 Cannon (1927)对詹姆士-兰格的情绪意识学说提出质疑 , 认为情绪过程并没有大脑意识中枢的参与。他的研究表明 , 分离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外科手术不会引起情绪与行为的改变。Cannon的观点激发了对情绪神经回路的研究 , Papez (1937)提出, 情绪神经回路包括下丘脑、前部丘脑核、海马和扣带回皮层。 Papez的研究指出:大脑的意识中枢 , 在情绪过程中并非必不可少的结构。心理学空间z2['R+~8X hC d

6H ?)cp |PG0国外的后续实证研究证实, 人类情绪加工的确可在被试对该加工进程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 (Dolan, 2003)。早在 1996年, LeDoux (1996)提出的神经模型就指出 , 情绪刺激可得到快速及自动化的加工处理。 Sebastiani, Castellani和 D’ Alessandro(2011)发现, 个体能对无意识感知到的情绪刺激作出评估。 Smith (2012)的研究发现 , 包括恐惧脸孔在内的多类情绪脸孔 , 均可在早期阶段得到无意识水平的加工。 Yang和 Yeh (2011)的实证研究表明, 情绪词汇可得到无意识水平的加工。 Tamietto和 de Gelder (2010)指出, 许多情绪刺激都可得到无意识水平的加工。新近的研究表明 , 无意识恐惧脸孔即使在非注意的条件下也可得到加工 (Wang et al., 2012)。总之, 目前国外研究中已有丰富的证据揭示:所有的哺乳动物 (包括人类 ), 皆可对情绪性感觉刺激(以下简称“情绪刺激 ”)进行无意识加工(Panksepp, 2010); 对情绪刺激的“无意识加工”, 能够在个体身上诱发出本能性的情绪行为 (instinctual emotional behaviors) (MacLean, 1990)。这就对传统的情绪意识理论形成了挑战。

9rJv@5Q B+{o(M(@0心理学空间3|rZ ^!H ~ b:o

心理学空间&h"htR2B!gD m T3m

上段中实证研究的关注重点在于个体是否意识到大脑对情绪刺激所进行的加工。 “对情绪刺激的无意识加工 ”是一种个体意识不到的包涵了注意、知觉等认知过程的心理加工过程 , 可能会诱发出个体的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或生理反应。若该种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或生理反应为实验者所记录到 , 那么, 无意识情绪就发生了。如 , Wyer和 Calvini (2011)指出, 对情绪刺激的无意识知觉 (unconsciously perceiving), 可以诱发出一种自动化的感情反应 , 且该种感情反应还可以对个体随后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在 Wyer等的上述例子中的感情反应就可被视为无意识情绪。

%j S1_0t,\/h0心理学空间 {DJ N*[B&Q)e

因此, 若个体虽然没有意识到大脑对情绪刺激所进行的加工 , 但实验者却记录到个体后续的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或生理反应 , 那么, 无意识情绪就发生了。

5]~Lv)T)uPL`pj"t0

7J@0E:K`7lZ0在国内 , 无意识情绪研究也开始得到关注 (如:杨薇, 方平, 顾凯, 2011; 张晶晶, 许远理 , 2010; 张旭, 陈劲, 桑标, 2009)。廖声立和陶德清 (2004)明确指出, 情绪刺激物的阈下呈现及掩蔽呈现, 分别是无意识情绪启动的两种方式。目前国内对无意识情绪启动的研究 , 多集中在采用情绪刺激物的阈下呈现这种方式 , 且获得了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 吕勇等(吕勇,张伟娜, 沈德立 , 2010)关于面孔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 ERP研究结果表明 , 较之于高愉悦度面孔作为启动刺激的条件, 低愉悦度面孔作为启动刺激条件下的 N1和 P2的波幅显著更大。李甜甜、吕勇和张伟娜 (2012)的新近研究表明 , 阈下情绪启动效应不但与启动刺激的效价有关 , 且与启动刺激的唤醒度有关。周萍和李兰(2008)的研究指出 , 阈下情绪启动中的积极情绪效应优于消极情绪效应。蚁金瑶、钟明天、罗英姿、凌宇和姚树桥 (2007)关于情绪图片的阈下启动效应研究发现 , 在阈下情绪启动中存在“负性偏向 ”。李兰、黄柳双、肖丽辉和周萍 (2008)关于图片和词语阈下情绪启动效应之比较的研究发现, 汉语词语与图片对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启动功能是相当的。而蒋重清、杨丽珠、刘颖和 Bel-Bahar (2008)的研究发现 , 阈下负性情绪在儿童和成人中所引起的判断偏向是相反的。柳恒超和许燕(2009)的新近研究则表明, 阈下正负情绪的启动 , 会相应地影响被试随后的人际判断。此外, 目前国内也有研究采用情绪刺激物的掩蔽呈现这种范式。如 , 郑希付 (2003)的研究指出 , 掩蔽图片刺激可产生明显的无意识情绪启动效应 ; 且无意识消极情绪比无意识积极情绪的及时启动效果要好。这些研究发现 , 同样对传统的情绪意识理论形成了挑战。

A^!z g'Y'psK0

6R u7xJ&RD$[H0上段中实证研究的关注重点在于:实验者对视觉情绪刺激物进行阈下呈现或掩蔽呈现 , 以便让上述情绪刺激处于个体的意识水平之下。研究者们通常认为 , 若让视觉刺激处于个体的意识水平之下 , 可导致个体对该刺激的无意识加工。如 , 徐茜和蒋毅(2012)指出, 当由下而上的情绪面孔刺激的视觉输入过于微弱时 (即微弱到已处于个体意识水平之下的程度——笔者注 ), 会导致无意识情绪面孔加工。心理学空间8l8It? u1x|X{3U

9\5fh,HD0综上所述, 若个体虽然意识不到情绪刺激的输入(从而导致个体对该情绪刺激进行无意识加工), 但实验者却记录到个体后续的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或生理反应 , 那么, 无意识情绪就发生了。这就是传统意义上 “无意识情绪” 的概念。心理学空间No#r,j*t1Gr/KW]7O3w

S,yu3y&Lm8W01.3 对“无意识情绪”概念的拓宽但是, 现存的其他研究, 却提出了有别于上述传统意义上“无意识情绪”的新概念。心理学空间T ZUiX"m4JQ?

心理学空间'Lx:N?(R7s,ln

比如, Winkielman, Berridge和 Wilbarger的一项研究(2005), 就对传统 “无意识情绪 ”的概念进行了拓宽。 Winkielman等在此研究中提出 , 当情绪经由行为或生理测量间接探测到 , 且个体没有相伴的可意识情绪体验 , 这类情绪的发生就是一种无意识过程。虽然该项研究采用了背景掩蔽技术结合阈下情绪启动范式 (Winkielman et al., 2005), 但该研究的关注重点却在于对诱发情绪的测量上。该研究的具体实验流程如下。

A7z4WN ~AS#RF0心理学空间 k3f*@-~(V

首先, 请被试对其动机状态 (饥渴及饥饿 )进行评定; 接着, 给被试阈下呈现一系列情绪性表情图片 (愉快的 , 中性的及愤怒的 ); 然后, 请被试对阈上呈现的中性脸孔图片进行性别判断。在完成性别判断任务后 , 被试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被试先对自己当前的情绪体验 (心境及唤醒 )进行评定, 再进行饮料消费或饮料价格评估。另一组被试的顺序则相反。研究 1中, 被试被给于一瓶果味的饮料(如果他们愿意 , 可以将其倒入玻璃杯中进行消费 ); 研究 2中, 被试被给予一个盛着少许果味饮料的玻璃杯 , 他们被要求从中尝一小口后再对该果味饮料进行价格评估。在上述两个研究中, 被试的情绪体验都无任何变化 (即:在阈下呈现愉快面孔后 , 被试没有体验到显著更多的积极情绪; 在阈下呈现愤怒面孔后 , 被试没有体验到显著更多的消极情绪 )。研究 1的结果表明 , 较之于阈下呈现愤怒面孔组的口渴被试 , 阈下呈现愉快面孔组的口渴被试所倒出并消费的果味饮料显著更多。研究 2的结果表明 , 较之于阈下呈现愤怒面孔组的口渴被试 , 阈下呈现愉快面孔组的口渴被试对该果味饮料的价格评估也显著更高。这些结果支持了 Winkielman和 Berridge (2004)早前的观点:由阈下情绪刺激及果味饮料消费行为所推断出的口渴被试的情绪反应, 是无意识的。

u9IS l)eQv[!Qx0

.JOmP+cK0心理学空间2z)C5ur6h_1K7YN

`]$YzC7Th0上述研究表明, 若个体能够提供可信的情绪进程信号 (行为信号或生理反应信号 )来表明所诱发情绪的确发生了 , 同时口头报告没有情绪体验 (feeling/mood)的改变(表明该诱发情绪未进入意识水平), 也可证实无意识情绪的存在。这就是拓宽后“无意识情绪”的新概念。心理学空间8WcaT`c&O

0N?'q*{Ec0已有的一些关于精神障碍中情绪异常的研究 , 或可有助于理解及验证上述 “无意识情绪 ”的新概念。例如 , Mograbi, Brown, Salas和 Morris的研究 (2012)表明, Alzheimer症患者在对相关的任务操作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 , 可对关于失败体验的感情效价进行无意识加工。 Herbert, Herbert和 Pollatos (2011)则指明 , 述情障碍 (alexithymia)可能损害了个体产生有意识情绪体验的能力 , 从而, 述情障碍患者的“弱情绪意识 ” (poor emotional awareness)可能令其难以体验自己的情绪反应。 Moeller等人(2014)的研究则表明 , 可卡因滥用 (cocaine use disorder)者具备 “减弱的情绪意识 ” (diminished emotional awareness), 这可能令患者体验不到自己的情绪反应或情绪行为。而 Lysaker等人(2011)的研究支持 , 表现出了受损的语词记忆、加工速度及执行功能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 对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均无法察觉。杨蕾静等 (2013)则在一篇综述文章里面总结指出 , 视觉纹状皮层被损毁的盲视患者 , 以及通过接受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掩蔽范式等技术手段而产生瞬时盲视现象的正常被试 , 能对呈现在盲区的视觉刺激的情绪效价进行无意识知觉加工, 却不伴随任何意识视觉体验。心理学空间G!_7K S cd0EZG

心理学空间;LW9O'cjvc#c j P

1.4 两种“无意识情绪”概念的共存

)yM`I6M^"?_ T0

5p;B4h.C1p2rS"a@*xO$P!D0作为研究之河中一朵浪花的无意识情绪信息加工模型 (Wiens & .hman, 2007), 可较好地对上述两类无意识情绪概念进行兼容并包 ; 且可揭示出传统意义上的无意识情绪研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意识情绪研究的新走向。因此 , 我们接下来对 Wiens的无意识情绪模型进行介绍 , 并对 Wiens模型中两条途径下的无意识情绪展开探讨 , 以期可进一步辨明无意识情绪的根本属性和有效研究方法。

_,wnb?O m})Wya0

,Z0t'_^ t/e02无意识情绪过程的理论模型 —— Wiens模型心理学空间1E f:Ga'y%Oc

心理学空间+d*h9v;ei I"F

心理学空间.Y!? W0X\M[g

心理学空间P*z H:O` F6A

心理学空间 g5aS2o~kZ

(G:RCq)ca4?(aF(UX02.1 Wiens模型简介

_4G$U;XBS,lo w4e4b0

!eX(lo]c#V?'r0所谓“Wiens模型”, 即 Wiens与 .hman提出的关于无意识情绪的信息加工模型 (Wiens & .hman, 2007), 它表明了关于无意识情绪的两种含义: (1)被试意识不到情绪诱发物, 如:不知自己 “为何生气 ”。

|!Us\ @0

l;@`*`1};FVg0(2)被试意识不到被诱发情绪的发生 , 如:不知自己“是否生气”。

g(Kv,My0心理学空间f }:vDs g5FO;j

H$vA~$n0

d/Y)Vw`~0
图 1 无意识情绪的信息加工模型 (译自:Wiens & .hman, 2007)
心理学空间Pm"I Z2B%EuT`

心理学空间ae ft{kz/@

图 1中“X”表示外部情绪刺激的输入(stimulus input)。根据图 1所示, 人类大脑的无意识及有意识加工机制, 会对输入的情绪刺激进行评价 (evaluate) 和估量(appraise), 这是情绪进程的核心机制 , 会影响其后的情绪体验 (feeling)、行为和生理反应。 Wiens和 .hman指出, 研究者虽不能直接对情绪进行观察 , 但可从外部情绪刺激的特性及被试的情绪体验、行为和生理反应方面的改变来间接地推测情绪过程。情绪体验、行为及生理反应之间 , 也可彼此交互作用(Wiens & .hman, 2007)。心理学空间j1F1Oa F

心理学空间g)|gR'uxn

心理学空间|(Ru'f N.st#wQ

心理学空间0W)j]p%LMwwX T

如图 1所示, Wiens模型中具备两条证实无意识情绪存在的途径。第一条是 “刺激聚焦途径 ” (stimulus-focused approach):操控情绪刺激的输入以消除个体对情绪刺激的意识 ; 当被试意识不到情绪刺激的输入 , 但实验者却记录到个体后续的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或生理反应 , 即可证实无意识情绪的存在 {可对应于上述传统意义上 “无意识情绪 ”的概念 }。第二条是 “体验聚焦途径 ” (experience-focused approach):不重视情绪刺激的输入进程是否进入意识 ; 而强调个体能够提供可信的情绪进程信号 (行为信号或生理反应信号 )来表明所诱发情绪的确发生了 , 同时口头报告没有情绪体验(feeling/mood)的改变(表明该诱发情绪未进入意识水平 ), 即可证实无意识情绪的存在 {可对应于上述拓宽后“无意识情绪”的新概念}。心理学空间z;_r2[&e

心理学空间L#kVx;VT

Spack和 Miller (2008)指出, 情绪过程往往伴随有面部表情肌系统、骨骼肌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等身体器官活动的变化。而 Nummenmaa, Glerean, Hari和 Hietanen (2013)则从个体对这些活动变化的感觉的角度总结指出 , 情绪过程通常还会伴随有一系列躯体知觉 (somatosensory)反应的改变。结合 Wiens的无意识情绪模型 , “刺激聚焦途径 ” (stimulus-focused approach)下的无意识情绪所相应的躯体知觉反应的改变 , 可能会得到个体的主观感受。因为在该途径下 , 虽然被试意识不到情绪刺激的输入, 实验者却会记录到个体的 “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或生理反应 ”, 从而支持 “该诱发情绪所相应的躯体知觉反应的改变可能得到个体的主观感受 ”。比如, 刘亚﹑王振宏和孔风 (2011)在一篇综述性文章里就概括指出 , 有些焦虑抑郁的发生并没有相关的诱发刺激。心理学空间l)V5wL?+S tI%Y%v

心理学空间 s1j+Hw4gQ

而 “体验聚焦途径 ” (experience-focused approach)下的无意识情绪所相应的躯体知觉反应的改变 , 则可能得不到个体的主观感受。因为该途径下, 在个体身上所诱发的情绪未进入意识水平 , 个体口头报告没有情绪体验 (feeling/mood)的改变, 从而支持“与该诱发情绪所相应的躯体知觉反应的改变未能得到个体的主观感受 ”。例如 , Winkielman等的研究(2005)发现, 由阈下情绪刺激所诱发出的个体的情绪反应, 未得到个体的主观感受。心理学空间Ny]vi|G

'L3v/Y*VaN$l{0心理学空间o`p&n,Y2J'~a:l:Ij

心理学空间$N7m d^(xN

心理学空间0K/d`m!~:@/P

心理学空间0['g2I"Bb

2.2 Wiens模型下的刺激聚焦途径心理学空间U4gjI-u@}[[(]

D*s:^ rIj q(ZE0郑璞、刘聪慧和俞国良 (2012)指出, 对个体情绪进行实验室条件下的阈上诱发是当前对传统情绪进行研究的标准方法。如前所述 , 廖声立和陶德清(2004)提出, 情绪刺激物的掩蔽呈现或阈下呈现, 则分别是无意识情绪启动的两种方式。与之一致 , 采用刺激聚焦途径去研究无意识情绪的实证研究 , 一般运用掩蔽技术或阈下情绪启动范式。此外 , 由于刺激聚焦途径的关键在于消除个体对情绪刺激的意识。所以 , 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采用掩蔽技术与阈下情绪启动范式相结合的方法, 以求更彻底地消除掉个体对情绪刺激的意识。下文将重点介绍这类研究。

oJ }e*J%y4JN I0心理学空间o(M~S9n_?

N)Z3e'\U,I]&bc0心理学空间 \-v:?2kP!|%^1V

`h0n^;?@4]2b\0心理学空间$nBd)TX6~'}1w1}lk

2.2.1背景掩蔽技术及阈下情绪启动范式心理学空间R{TX~Z

心理学空间K\"C ['h6n-w

掩蔽技术主要包括背景掩蔽、三明治(sandwich)掩蔽、能量掩蔽三种范式。它们的原理和目标相同, 而其中背景掩蔽应用最广泛 (Wiens & .hman, 2007)。此处重点介绍背景掩蔽技术。据 Carlson和 Reinke (2010)定义, 背景掩蔽技术中最初呈现的刺激 (即启动刺激 ), 很快被接着呈现的刺激 (即掩蔽刺激 )所掩蔽。 “掩蔽刺激 ”被认为会干扰感觉皮层中关于 “启动刺激 ”的加工进程 , 由此阻碍甚至取代关于启动刺激的表征 (Enns & Di Lollo, 2000)。Hendler等(2003)提出, 采用背景掩蔽技术确可有效操控对情绪刺激的意识水平。Pessoa (2005)指出, 受掩蔽刺激呈现 30 ms, 则达个体意识的“阈限”; 在情绪启动刺激的呈现低于 30 ms的条件下即可能诱发出无意识情绪。

.Yvih8G/q8On `0心理学空间'^U8R0fy(L!h l(z

而采用阈下情绪启动范式的大量研究 , 则证实了“阈下情绪启动效应 ”的存在。阈下情绪启动效应指:个体先行加工阈下所呈现的具有一定情绪意义的刺激后 , 后继加工也易于蒙上相应的情绪色彩(吕勇等 , 2010)。Li, Zinbarg, Boehm和 Paller (2008)采用 ERP及背景掩蔽技术研究 “阈下情绪启动效应 ”, 发现较之阈下愉快面孔启动刺激, 阈下恐惧面孔启动刺激在 145~175 ms期间诱发出更大的枕部 P1。Gibbons (2009)的 ERP研究, 采用情绪词作阈下启动刺激 , 呈现 17 ms, 结果表明, 唤醒度高的情绪词才能诱发出 “阈下情绪启动效应 ”。Lu, Zhang, Hu和 Luo (2011)的相关研究则发现:阈下呈现的积极或消极面孔刺激 , 影响到被试对后续阈上呈现的模糊中性面孔的情感评定, 且对 N100, N300及 VPP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Jiang和 He (2006)发现, 阈下恐惧面孔会激活杏仁核腹部的区域。 Carlson和 Reinke (2010)指出, 受掩蔽的阈下恐惧脸孔所诱发的空间注意会对个体的相关行为起到一种促进作用。而 Duan, Dai, Gong和 Chen (2010)的研究则证实 , 受掩蔽的阈下惊奇脸孔会激活右侧杏仁核及右侧丘脑。

Jk GvH?(h0

(}`"\6d ]0

&Hv7}*Br:|0

z/PQ$]r0心理学空间5_6_:W^ [5]q

I I@tHhHk"^Y02.2.2刺激聚焦途径受到的质疑心理学空间w;WEoVjF)^y)_

心理学空间2k;m8F q,T(T _ mS,B

早在 2003年, Pessoa, Kastner和 Ungerleider (2003)就提出对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质疑:由于背景掩蔽技术及阈下启动范式未能完全排除意识参与, 导致有些看似为阈下水平的效应 , 本质上由被试对受掩蔽之阈下刺激的残留意识引发。他们的一项研究通过测量行为以评估个体意识水平 , 采用信号检测理论 (Signal detection theory)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结果却未得统一的恐惧刺激客观阈限值:一些被试 (36%)虽不能意识到 33 ms的阈下掩蔽刺激 , 更多被试 (64%)却能意识到 33 ms的阈下掩蔽刺激(Pessoa, Japee & Ungerleider, 2005)。 Pessoa的研究 (2005)证实, 即使在非常短的时长内(如, 17 ms)呈现情绪图片刺激, 仍可能提供大量信息促进部分被试对受掩蔽恐惧刺激产生意识 (或产生部分的意识 )。而在大量关于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既有研究中 , 阈下掩蔽刺激的呈现时长都远远超过了 17 ms。

:X8];P^:]*Ws8b0

g(ocj7] [0上述质疑, 直指这样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上述“背景掩蔽+阈下启动 ”范式中 , 究竟该怎样去测量阈下受掩蔽刺激的意识水平或意识程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 就涉及到该范式下的 “意识水平测量”的问题。心理学空间,s)O#m K s(qEsb)w

F6a4^3h f}6V'} @ l)QK0Dienes和 Seth (2010)提出, 可通过若干行为的或基于大脑的测量方式对意识水平进行测量。具体落实到无意识情绪研究领域 , 探测被试对受掩蔽阈下情绪刺激的意识水平 , 则包括主观测量与客观测量两类测量方式。主观测量(subjective measures)是指, 采用被试自我报告的方法 , 测量被试是否意识到受掩蔽的阈下情绪刺激 ; 客观测量(objective measures)是指, 通过考察被试对受掩蔽阈下情绪刺激的辨别力 , 测量被试是否对受掩蔽的阈下情绪刺激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意识 (Wiens & .hman, 2007)。

-?S)r \SK@0

.}R4L#iUsm1h6Z]uL|0目前, 上述客观测量与主观测量两种方式之间存在激烈争议(Snodgrass, Bernat & Shevrin, 2004)。

MBc!_)[x l&`3M0心理学空间MGCHC

支持客观测量的研究者们认为:主观测量更容易受被试的反应偏向的影响 , 仅有客观测量可将被试的辨别能力与反应偏向区分开 , 并且客观测量不会受被试的反应标准的影响 , 因此客观测量更受欢迎。心理学空间d*x {Y;B)g.\

心理学空间J"K,C`9u/Z L

根据信号检测理论 (Signal detection theory), 个体在识别 /探测任务中 , 具体反应受其辨别能力与反应偏向的共同影响 , 唯有客观测量能将被试的辨别能力与反应偏向区别开来 (Wiens & .hman, 2007)。此外, 主观测量主要采用口头报告法, 被试可能会不愿表述其主观上不确定的知识或难以通过语言描述的知觉 , 因此可能在 “意识水平 ”的测量上不及客观测量灵敏。心理学空间*G e [u#uo

心理学空间`{v4F E+i

但支持主观测量的研究者们指出 , 意识在本质上具有主观性的特质 , 由此对客观测量提出质疑(Bowers, 1984)。这类观点认为:一项有效的意识测量, 应捕捉到 “注意 (noticing)”而非“知觉 (perceiving)”。客观测量的结果主要取决于个体的辨别能力 , 该测量方式将个体自我报告视为受反应偏向干扰的无关变量而加以剔除 , 但因为客观测量仅仅鉴别出个体的辨别能力 ——即知觉 (perceiving)而非注意(noticing), 却忽视了意识的内在特性——主观性 , 因此不可能成为意识的有效测量方式 (Wiens & .hman, 2002)。此外 , 客观测量法的理论假设如下:当被试的操作处于随机水平, 他们就无法意识到掩蔽刺激 ; 当被试的操作高于随机水平 , 他们就可意识到掩蔽刺激。但是, 这一理论假设已经遭到来自关于脑损毁病人的研究的挑战 (Wiens & .hman, 2007)——脑损毁病人们的操作即使高于随机水平 , 他们却依然意识不到掩蔽刺激。

Y8ptL6I,Xc0K0

)SD5aP6] |0意识, 在哲学、现象学及心理学的本质意义上, 均指主观的经验或状态。意识的客观测量法所受质疑 , 正在于其恰好漏掉了意识过程最为核心的层面——主观体验; 其能聚焦于辨别能力的显著优势, 却也正是其根本劣势 ——因为恰恰因此忽略了意识的主观本质。如 , 对疼痛体验 (也即 “疼痛意识”)的判断, 显然不能基于个体是否客观地辨识出疼痛的诱发刺激 , 而必须考察他们是否主观地体验到 (即意识到 )疼痛。在主观测量支持者们眼中 , 客观测量正是 “南辕北辙 ”:研究意识过程 , 却不测量被试的 “内在”状态(Szczepanowski & Pessoa, 2007)。

v|(Z,T*v\;Z$aJ0

P(`s y6\%B-[^4[2Y0心理学空间-wb-G-Q(}UA

G s^t@.|Jd0上述争议表明:在背景掩蔽技术中 , 想要精准测量被试对阈下受掩蔽刺激的意识水平 , 迄今还是一个难以取得一致认同的难题。这不仅由于已有的两种测量方式 (主观测量与客观测量 )具有各自的局限 , 而且由于在不同的实验中存在测量环境的差异、测量范式的差异、测量重复次数的差异、被试主观态度与意图的差异等 , 从而导致被试对阈下受掩蔽刺激的意识水平不断变化 , 很难得到一致的结果。

7bEk6H]0

5m?0BWjI5L0总之, 刺激聚焦途径下的无意识情绪研究 , 由于被卷入了一个长期存在的争端 ——该途径下的无意识情绪 , 本质上可能由被试对阈下受掩蔽刺激的残留意识所引发 ; 且这类研究还存在目前尚未得到解决的 “意识水平测量 ”的技术问题 , 因此, 采用刺激聚焦途径所取得的无意识情绪研究结果, 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在“意识水平测量 ”这个难题得到完全解决之前 , 对无意识情绪进行研究的“体验聚焦途径”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心理学空间w:l E/|1{2t,V Jc;G#t

心理学空间)a RF4me7]5P c

2.3Wiens模型下的体验聚焦途径心理学空间"s*Dqkols:|?.y5D

心理学空间[b ^8^+Ec

oE ?Y*@@ Q u0

+z;n;E[-}U.r2[!c6o02.3.1体验聚焦途径研究的关注重点心理学空间x,vB!V HP%Y(g

心理学空间 yWU#Xfd B A w

心理学空间3[9yZ hpyNh

*G|}1EM|^9L"~0心理学空间8M%a:c$v8Mt{1I7^

心理学空间3T1|;z"~1Y7PO w

对于体验聚焦途径而言 , “背景掩蔽+阈下启动”范式仅仅是多种可供选择的实验范式中的一种。因为根据体验聚焦途径的概念 , 即使采用阈上呈现的情绪刺激 , 从理论上来说 , 也可诱发出无意识情绪。因此 , 在体验聚焦途径的研究框架内, 研究者们即使选择了背景掩蔽技术与阈下情绪启动范式来诱发情绪 , 他们也不再关注阈下情绪刺激的输入进程是否进入意识 , 却转而将关注点放在对诱发情绪的测量上 (Wiens & .hman, 2007; Winkielman et al., 2005)。心理学空间*oSu`d/t

心理学空间 A&Vn|8vd"b

如前述 Winkielman等人的研究 (2005), 就将关注重点转移到对诱发情绪的测量上 , 而不再如传统无意识情绪研究那般重点关注于情绪刺激的输入“是否有意识 ”。新近国内有研究 (Chen & Zhang, 2012)也采用这种体验聚焦途径去研究无意识情绪, 以避开对阈下受掩蔽情绪刺激进行 “意识水平测量”所遭受的质疑。

%v"\J q.@*P0心理学空间\9I"}5j#l,b$UM

2.3.2体验聚焦途径中无意识情绪的测量方式心理学空间d&~(Pxy _%s)R

H^~@sEq;O0前述刺激聚焦途径的研究注重对情绪刺激的意识水平控制 , 因此十分重视 “情绪刺激 ”的意识水平测量。但是, 在体验聚焦途径下 , 情绪刺激的意识水平测量不再重要; 而关于被试的“情绪反应”的测量则被置于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心理学空间`j q8H2y+E0x Ck

G'[~/r^"]6D0对被试的“情绪反应”的测量, 包括主观测量与客观测量两类方式。主观测量方式指口头报告法或情绪评定量尺。 Kassam和 Mendes (2013)发现:要求被试报告自己的情绪状态会对其关于情绪场景的身体反应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 主观测量方式一般需与客观测量方式结合使用。

iKx\!QY,g-Z0wr0心理学空间}I,T.~6f\9DQ

对被试的“情绪反应”的客观测量方式 , 是指通过某种独立于行为反应偏向的测评方式去采集与情绪相联接的行为指标 , 以及运用 fMRI及 EEG/ERP脑电监测技术等去采集与情绪相联接的神经﹑生理指标 (Pessoa et al., 2005)。为获得与情绪相联接的行为指标所采用的测量任务通常与实验条件无关 , 但能揭示个体的情绪状态。 Bechara (2004)的研究证实:个体在特定情绪状态下会有特定的决策风格、认知偏向及环境感知等行为特征。另外的研究也发现 , 情绪进程可调节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Almeida, Pajtas, Mahon, Nakayama, & Caramazza, 2013), 情绪对决策、注意分配及规划等高水平认知功能均具有特定的影响 (Harlé, Shenoy, & Paulus, 2013)。只要在特定实验条件下测量到被试在客观行为任务中表现出与特定情绪状态相对应的行为﹑神经或生理特征 , 我们就可推断某种特定情绪状态已被诱发。如果对已诱发的情绪状态 (通过上述客观测量方式确定 ), 个体不能在意识层面加以察觉 (通过上述主观测量方式确定), 即可据体验聚焦途径而推断该诱发情绪为无意识情绪。

*QV+EQnj3M C)yUa0心理学空间 l-H-Q5a'jV{

另外, 目前已存关于无意识情绪客观测量的一些行为指标 , 例如, Murphy和 Zajonc (1993)在一项研究中发现 , 无意识情绪一经诱发 , 便会影响到对无关标靶图片的判断。 Winkielman等人 (2005)指出, 无意识情绪反应可与动机交互作用 , 从而改变被试对客体的价值评定及行为反应。这些研究都给出了特定实验条件下的关于无意识情绪客观测量的一些行为指标。心理学空间|+Ic ~O[

6v D0^&o X%d0对无意识情绪进行客观测量的神经指标则更为丰富。例如 , Kunst-Wilson和 Zajonc (1980) 的研究表明 , 右侧杏仁核能对无意识情绪刺激产生快速反应。 Ottaviani等人(2012)指出, 无意识恐惧脸孔对杏仁核的激活已得实证研究的支持。 Lerner等人(2012)在一个双目竞争实验中也发现, 无意识的恐惧脸孔显著地激活了杏仁核的腹区。这些研究都给出了特定实验条件下对无意识情绪进行客观测量的一些神经指标。心理学空间 _SV A%R4t5n-\b

#`e%V Z-N |pYN[-h&?0

4M TL"\8F0心理学空间 \m+x*rxdk

此外, Winkielman和 Schooler (2011)强调无意识情绪状态伴有独特的生理改变 , 从而指明对无意识情绪进行客观测量具有明确的生理指标。无意识情绪的生理指标主要包括:眨眼频率提高 (表征惊跳或逃避反应 ) (Hamm et al., 2003), 瞳孔放大 (Tamietto et al., 2009),以及心律改变 (Ruiz-Padial, Mata, Rodríguez, Fernández, & Vila, 2005)等。

v+@.r?6Y:kPu;C0心理学空间,HL:u1R@-^6k)n_Zb!TX

2.3.3 体验聚焦途径下无意识情绪的本质

I&A1Uqb\y0心理学空间 H a$t U`)f

当被试的情绪反应经由客观测量被间接探测到, 但主观测量结果却表明被试没有相伴的情绪体验时 , 体验聚焦途径下的无意识情绪就发生了 , 正如 Winkielman等的实验所表明的那样 (Winkielman et al., 2005)。但问题是 , 如果仅仅利用间接的测量来证明某种情绪的存在 , 其实质究竟是什么?这是否由情绪强度 (emotion’s intensity)的差异导致? Ruys和 Stapel (2008)提出:当情绪非常强烈 , 被试通过察觉自己行为和身体反应就能体验到情绪 , 这就是传统情绪理论下的可意识情绪; 当情绪十分微弱 , 可能导致被试意识不到自己微弱的行为与身体反应 , 这可能就是体验聚焦途径下的无意识情绪。由此看来 , 体验聚焦途径下的无意识情绪与传统的可意识情绪也许并不矛盾, 它们可能分属于情绪加工过程的两个互补的方面或两个不同的层次。这支持了柳恒超和许燕(2008)的观点——心理学研究中意识和无意识之争, 并不是谁要否定谁的问题。综上所述 , 传统情绪研究所强调的情绪意识属性, 或可与 Wiens模型中体验聚焦途径下情绪的无意识属性互为补充, 相辅相成。当然, 这种推测还亟待将来实证研究的证实。

PYf6Z4diT,F%s_&[0心理学空间X#^C(A`C_^'p+y8^\&s

3 未来研究展望心理学空间PY+Z:v)Iu9i

心理学空间/N,D3H;i!|_ i&E1\

首先, 在实验室之外的日常生活中, 绝大多数情绪刺激都是缺少背景掩蔽并阈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 , 在这种情况下 , 作为无意识情绪研究新方向的体验聚焦途径 , 或许的确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例如 , 如果使用可意识的情绪刺激诱发出了个体的无意识情绪 , 就可更为有效地影响个体的工作、学习的态度 , 及影响其消费决策与行为。当然, 这种操控策略应当在符合伦理原则的基础上慎重采用。再如 , 体验聚焦途径下的研究还可以用于人们的心理健康服务。 Lane (2006)揭示, 当个体不能在意识层面对环境诱发出的负性情绪进行加工 , 这类负性情绪就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 并损害健康。因此 ,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 “可意识的情绪刺激 ”是如何在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 诱发出无意识水平的负性情绪的?为了保持心理健康 , 人们究竟该怎样有效地应对这种由可意识的环境刺激所诱发的无意识负性情绪?

9h*BXH4E.C-V1k n r0心理学空间z%b#_5bN5]7ke

其次, Morris, .hman和 Dolan (1998)认为无意识情绪启动只存在于杏仁核 , 将来的研究有必要探讨 , 无意识情绪的大脑加工机制究竟怎样?是否的确仅限于杏仁核? Davidson (2000)的 fMRI研究表明:前额皮层 , 前扣带回和顶区皮层是和传统情绪功能相联系的主要脑区。那么 , 和无意识情绪功能相联系的主要大脑区域 , 与上述关于可意识情绪功能的大脑区域 , 是否具有重合?有无什么联系?目前国内关于无意识情绪大脑机制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 , 在我国开展无意识情绪大脑机制方面的研究, 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Ec&`aY(f0心理学空间8xez%LQ"t(XNl

第三, 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关系的探讨一直是情绪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 (廖友国 , 2009),因此, 将来的研究有必要探索:正性无意识情绪与负性无意识情绪之间的关系, 究竟如何?

:r Ic]2k0心理学空间(nUtT%m

第四, 众所周知, 现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中有许多是属于情绪方面的问题(张旭等, 2009)。因此 , 无意识情绪的研究对于理解心理障碍, 心理治疗及人格等方面均具有实际意义。比如 , 将来的研究可以探究 , 较之于正常个体 , 无意识情绪的启动模式﹑反应模式在情绪性疾病患者身上是否会体现出什么不同?是否可以将其发展为对情绪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工具或手段?无意识情绪与个体社会适应的关系又究竟如何?

O ]Uu7a;OW}yr0心理学空间m2y2n'H-gY3ik h

此外, 将来的研究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对前述情绪异常的研究 , 比如, 是否可以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某些相应的脑区功能的改善 , 而引导该类病患恢复对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察觉能力?心理学空间B*w {L[5r(HR

+hi(G#Q vC%A!W0第五, 钟建安﹑张茜﹑李黎和钟建平 (2013)研究了无意识情绪对建议接受的影响 , 结果发现 , 较之于中性情绪 , 无意识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均会促进个体对他人建议的采纳 , 但无意识消极情绪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将来研究有必要广泛探讨无意识情绪对其他一些认知操作的影响 , 比如, 无意识情绪对创造性的影响究竟如何?无意识情绪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作用究竟怎样?无意识情绪是否会有助于学习动机的培养?心理学空间lr\3Je#Ao X

z!A4AjS6P J U[0心理学空间`M?'g?idz'}

$Y ^!qG:P_1C6g8D\+}8^0最后, 情绪心理学家们还有必要深入探究: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了有意识情绪的出现 , 又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了无意识情绪的出现?无意识情绪产生的内在机制究竟怎样?与传统可意识情绪产生的内在机制之间有何异同点?是否具备联系?体验聚焦途径下的无意识情绪 , 与传统的可意识情绪之间, 是否的确存在某种“互为补充, 相辅相成”的关系?

S%?y#?;B y0心理学空间y0O7e!i,@3Q)^z

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3vF:qgh*Y

{J V:H3G#Gw0蒋重清, 杨丽珠 , 刘颖, Bel-Bahar, T. (2010).阈下负性情绪引起儿童和成人相反的判断偏向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1), 9–13, 23.

3S1N)f ]/Wb0心理学空间/]XD#A R#I

李兰, 黄柳双, 肖丽辉, 周萍. (2008).图片和词语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比较.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5), 495–497.

{$I1dd'YrAM7\0

w1L7ncDn#S7iJ0李甜甜, 吕勇, 张伟娜 . (2012).高低唤醒度情绪面孔的阈下情绪启动效应.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9(3), 86–88.心理学空间0Q*t/Nm0k5Ll

x4k)A$_Q.f/`T0廖声立, 陶德清. (2004). 无意识情绪启动研究新进展 . 心理科学, 27(3), 701–704. 廖友国. (2009). 负性情绪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 4–7.

,_N^ ?or)ws ]6ot*nP^0

H%P u ~u0柳恒超 , 许燕. (2008). 情绪研究的新趋向 : 从有意识情绪到无意识情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43–52. 柳恒超, 许燕. (2009).阈下情绪启动对人际判断的影响 .心理学空间(? sfy#o6]r

心理学空间H2@X9u!Y"t'W3hC"o

心理学探新, 29(2), 66–70. 刘亚, 王振宏, 孔风. (2011).情绪具身观 : 情绪研究的新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19(1), 50–59.

!l$lq*N(Ox Z0心理学空间:h3u2w3H&Y_K

吕勇, 张伟娜, 沈德立 . (2010).不同愉悦度面孔阈下情绪启动效应 : 来自 ERP的证据. 心理学报 , 42(9), 929–938.徐茜, 蒋毅. (2012). 无意识的情绪面孔加工及其潜在的神

`6RhF9\.GF%fhF J0心理学空间dFM/Pu\-A q

经机制. 科学通报, 57(35), 3358–3366.

Qq)f4O\-H~0

-Hn$m8e CN@0杨蕾静, 严璘璘, 何金峰, 曾国芬, 严晓晓, 尤思书. (2013).情绪盲视研究现状及展望 .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 (电子版), 3(1), 57–60.

\4W3xL7Z)y#H0

P3u9Rg8rPu'_3b3o g uq0杨薇, 方平, 顾凯. (2011). 无意识情绪研究综述 . 科教文汇, (10), 176–176.心理学空间A.Q)R?!y/VZ hm;U

心理学空间&xS%u&EPh:g5Z

蚁金瑶 , 钟明天 , 罗英姿 , 凌宇, 姚树桥. (2007).情绪图片的阈下启动效应.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5(3), 304–307. 张晶晶, 许远理 . (2010). 内隐情绪实验及脑机制研究进展 .心理学空间/U {yD'm&ef

0P\c~!r/L0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14), 2748–2750. 张旭, 陈劲, 桑标. (2009). 正性情绪词与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32(1), 176–177.心理学空间no2DGTB`x

心理学空间k1e)r E6gQ I:P

郑璞, 刘聪慧, 俞国良. (2012).情绪诱发方法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1), 45–55.

/H#_3z&D&n1iTx0心理学空间 B xRQ9G)S8a0G

郑希付. (2003). 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刺激启动效应 . 心理学报, (3), 352–356.心理学空间 j _HZ6r-{

O)PD@` ?D%l r0钟建安, 张茜, 李黎, 钟建平. (2013).无意识情绪对建议接受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 19(1), 42 –49.

8[7GXa!?v0]yE0心理学空间;J8U#Z`+_,e p;TQ

周萍, 李兰. (2008). 情绪启动: 一次阈上与阈下启动研究的实验报告. 心理科学, 31(5), 1272–1273.心理学空间m3T }HX#L

心理学空间h8z8~(oi

Almeida, J., Pajtas, P. E., Mahon, B. Z., Nakayama, K., & Caramazza, A. (2013). Affect of the unconscious: Visually suppressed angry faces modulate our decisions. 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3, 94–101.心理学空间;tW5V9ZL/ZH$n

z&?nhA0Bechara, A. (2004). The role of emotion in decision-making: Evidence from neurological patients with orbitofrontal damage. Brain and Cognition, 55(1), 30–40.心理学空间/g1MvQ0_y)n3^S

&K8a9` Wvv0Bowers, R. M. (1984). On being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and informed. In K. S. Bowers & D. Meichelbaum (Eds.), The unconscious reconsidered (pp. 227–272).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_(B8K9zU2wt5a0心理学空间1VYVHS^0To

Cannon, W. B. (1927). The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and an alternative theor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106–124.心理学空间 MN%r8I$?"M

心理学空间gV!R$p+R6HGW`]

Carlson, J. M., & Reinke, K.S. (2010). Spatial attention- related modulation of the N170 by backward masked fearful faces. Brain and Cognition, 73, 20–27.

F+U#D6g1h!T0心理学空间B oT)h9K

Chen, L., & Zhang, Q. L. (2012). Generalization effect of conditioned sadness: An Innovation of the approach to elicit implicit sadness. Review in Psychology Research, (1), 20–31.心理学空间oe+| L&`SV'_J0@

心理学空间.Y-O wv0J:f` P

Clore, G. L. (1994). Why emotions are never unconscious. In心理学空间4a up(n1]5~O_

心理学空间FW!bm!p

P. Ekman & R. Davidson (Eds.), The nature of emotion: Fundamental ques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心理学空间2b@v cyD4YT

!nTb DHz#a2t9r-^0Davidson, R. J. (2000). Affective style, psychopathology, and resilience: Brain mechanisms and plastic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1196–1214.心理学空间1K5]9Tjts*W

zv9a+R&dH|0Dienes, Z., & Seth, A. K. (2010). Conscious and the unconscious. In G. Koob, R. F. Thompson, & M. Le Moal (Eds.), Encyclopedia of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pp. 322–327). New York: Elsevier心理学空间(d w+u`6W]V

3QUQ/Y.yB Iw0Dolan, R. J. (2003). Emo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Science, 298, 1191–1194.心理学空间u)P(j4h4|vd

心理学空间5Nkz]:f'G:X

Duan, X. J., Dai, Q., Gong, Q. Y., & Chen, H. F. (2010). Neural mechanism of unconscious perception of surprised facial expression. NeuroImage, 52, 401–407.心理学空间O3N:MXO:Ug~/C

m;CLT/}K5KT zBj0Enns, J. T., & di Lollo, V. (2000). What’s new in visual mask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4(9), 345–352. Freud, S. (1959).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J. Strachey心理学空间%@c/H _p],f

%`e R!Zw8r{2c3J0Trans.). New York: Bantam Books.心理学空间F&T hR/f Ov*c

2p/{8u-mCN0Frijda, N. H. (1999). Emotions and hedonic experience. In D. Kahneman, E. Diener, & N. Schwarz (Eds.), 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心理学空间[{5Ji3p9R'Xr*T3Rj N

心理学空间N_Jq j_W(`

Gibbons, H. (2009). Evaluative priming from subliminal emotional words: Insights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lated to anxiety.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8, 383–400.

W8M`^JJ0心理学空间EX6f$Tx|

心理学空间8k"k6J^OWH*K

4fK}4oM-mo{@0Hamm, A. O., Weike, A. I., Schupp, H. T., Treig, T., Dressel, A., & Kessler, C. (2003). Affective blindsight: Intact fear conditioning to a visual cue in a cortically blind patient. Brain, 126, 267–275.心理学空间[.wY]r/d.T]

T8PK{/U v+T3vB0Harlé, K. M., Shenoy, P., & Paulus, M. P. (2013).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s on cognitive control: Feelings and beliefs—where do they meet?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7, 1–16, doi: 10.3389/fnhum.2013.00508.

azH7q]z4A$P0

)MBT(G,i D-j:X'j a0Hendler, T., Rotshtein, P., Yeshurun, Y., Weizmann, T., Kahn, I., Ben-Bashat, D.,.... Bleich, A. (2003). Sensing the invisible: Differential sensitivity of visual cortex and amygdala to traumatic context. NeuroImage, 19, 587–600.心理学空间OvmT~ p Au1h"E

&h-Y)}W0I I7k'j0Herbert, B. M., Herbert, C., & Pollatos, O. (2011).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oceptive awareness and alexithymia: Is interoceptive awareness related to emotional awar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9, 1149–1175.

4O/H0^8o9G0心理学空间G O0h5tm/{|

Jiang, Y., & He, S. (2006). Cortical responses to invisible faces: Dissociating subsystems for facial-information processing. Current Biology, 16, 2023–2029.心理学空间HyI7}mb

giMy$V9mC/Y0Kassam, K. S., & Mendes, W. B. (2013). The effects of measuring emotion: Physiological reactions to emotional situations depend on whether someone is asking. PLoS One, 8(6), e64959, doi: 10.1371/journal.pone.0064959.

0cme6]Uw9g0

'YY'wAC(o3DU0Kunst-Wilson, W., & Zajonc, R. (1980). Affective discrimination of stimuli that cannot be recognized. Science, 207, 557–558.

)M)`'{([$z*g$d$A0

&opa3Y bqA FV&N}0Lane, R. D. (2006). Theory of emotional awareness and brain processing of emotion.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1287, 116–121.心理学空间ol sx'l

心理学空间8q^vOll0{:S}gj

LeDoux, J. (1996). The emotional brain: The mysterious underpinnings of emotional life. Phoenix,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a.hg\DUR0

Ak$X/x'IR/ZYh!n0Lerner, Y. L., Singer, N., Gonen, T., Weintraub, Y., Cohen, O., Rubin, N., … Hendler, T. (2012). Feeling without seeing? Engagement of ventral, but not dorsal, amygdala during unaware exposure to emotional face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4(3), 531–542.

u{ u:O Z/p2YU {0心理学空间.s(|LY6E~

Li, W., Zinbarg, R. E., Boehm, S. G., & Paller, K. A. (2008). Neural and behavioral evidence for affective priming from unconsciously perceived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trait anxiety.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 95–107.

6Mb t/i {9V s@'M0

7m!V3s E?S0Lu, Y., Zhang, W. N., Hu, W., & Luo, Y. J. (2011). Understanding the subliminal affective priming effect of facial stimuli: An ERP study. Neuroscience Letters, 502, 182–185.心理学空间 Rviyv"Fbz&A z5K

心理学空间p~!k'O cx)E

Lysaker, P. H., Gumley, A., Brüne, M., Vanheule, S., Buck, K. D., & Dimaggio, G. (2011). Deficits in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one’s own affects and those of others: Associations with neurocognition, symptoms and sexual trauma among persons with schizophrenia spectrum

5L5xo1AZ1N;Yk kt G.G0

"otTO sPQn0disorder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 1183–1192. MacLean, P. D. (1990). The triune brain in evolution. New York: Plenum Press.心理学空间H3Uy}(Z.P%W

xq ~/kg.e0Moeller, S. J., Konova, A. B., Parvaz, M. A., Tomasi, D., Lane, R. D., Fort, C., & Goldstein, R. Z. (2014). Functional, structural, and emotional correlates of impaired insight in cocaine addiction. JAMA Psychiatry, 71(1), 61–70.心理学空间-]&_ UWDj/A

5OV4Y4y {$t9?0Mograbi, D. C., Brown, R. G., Salas, C., & Morris, R. G. (2012). 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awareness of task performance in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psychologia,50, 2075–2084.

2Df e+M'p.|"pwe*h0心理学空间/A6t+O"b@AP

Morris, J. S., .hman, A., & Dolan, R. J. (1998).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emotional learning in the human amygdala. Nature, 393, 467–470.

v/_OFp V5A0心理学空间 @*Q d({IX

Murphy, S. T., & Zajonc, R. B. (1993). Affect, cognition, and awareness: Affective priming with optimal and suboptimal stimulus expos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 723–739.

0q"PkF#H5o@0心理学空间}F,Tun V0L1H m

Nummenmaa, L., Glerean, E., Hari, R., & Hietanen, J. K. (2013). Bodily maps of emo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1, 646–651.

eoKQ"C8O0

i w3_4sx@m{0Ottaviani, C., Cevolani, D., Nucifora, V., Borlimi, R., Agati, R., Leonardi, M.,.... Brighetti, G. (2012). Amygdala responses to masked and low spatial frequency fearful faces: A preliminary fMRI study in panic disorder. 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 203, 159–165.

aR9S5{ v?0心理学空间$@6E_~L&U

Panksepp, J. (1998). The periconscious substrates of consciousness: Affective states and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the self.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5, 566–582.

5OOj/i ?B r-a0

#{djW EQtSN4s"v0Panksepp, J. (2010). Affective consciousness in animals: Perspectives on dimensional and primary process emotion approache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7, 2905–2907.

$}[x%tkl Dx ^0

VWyo E)a0Papez, J. W. (1937). A proposed mechanism of emotion. Archives of Neurology and Psychiatry, 38(4), 725–743.

UIh-yYN0R~^5J0心理学空间1r2G }w)a5yq)?h0V9j

Pessoa, L. (2005). To what extent are emotional visual stimuli processed without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15, 188–196.

_5D*]s5D.W+y/Fp0

mE9w.x&}5] P0Pessoa, L., Japee, S., & Ungerleider, L. G. (2005). Visual awareness and the detection of fearful faces. Emotion, 5, 243–247.

?4mPF-f0]0

v-L2hJT&v)WBya[0Pessoa, L., Kastner, S., & Ungerleider, L. G. (2003).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attention: From modulation of sensory processing to top-down contro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3, 3990–3998.

9u!uo%PKqT ?Z0

sjQhn.pWK0Ruiz-Padial, E., Mata, J. L., Rodríguez, S., Fernández, M. C., & Vila, J. (2005). Non-conscious modulation of cardiac defense by masked phobic pi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56, 271–281.心理学空间s}2_;K,w

心理学空间)cI-qln

Ruys, K. I., & Stapel, D. A. (2008). The secret life of emo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 385–391. Sebastiani, L., Castellani, E., & D’ Alessandro, L. (2011).心理学空间HYyL\9I%v#X

'Dy4hay fC:w{0

/T0UV C&S}0心理学空间C:C]0_ wT

Emotion processing without awareness: Features detection or significance evalu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80, 150–156.心理学空间(g7nq8Me i

心理学空间?*}hb,JH/r4F\'V

Smith, M. L. (2012). Rapid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expressions without conscious awareness. Cerebral Cortex, 22, 1748–1760.心理学空间NofVxZ-O

IGq:m,R+r;ur0Snodgrass, M., Bernat, E., & Shevrin, H. (2004). Unconscious perception: A model-based approach to method and evidence.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66, 846–867.

*O/Ea9l @J7E0

GV&Gv+R;fg0Spackman, P. M., & Miller, D. (2008). Embodying emotions: What emotion theorists can learn from simulations of emotions. Minds & Machines, 18, 357–372.

;g It.lA0心理学空间ku-N7F _&K{)f

Szczepanowski, R., & Pessoa, L. (2007). Fear perception: Ca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awareness measures be dissociated? Journal of Vision, 7, 10, doi: 10.1167/7.4.10.

&n1r;T$d/rD4zn JY0心理学空间O]3m}4RV3i

Tamietto, M., Castelli, L., Vighetti, S., Perozzo, P., Geminiani, G., Weiskrantz, L., & de Gelder, B. (2009). Unseen facial and bodily expressions trigger fast emotional reac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6, 17661–17666.

h Nq%R3~.as$e*Z O0

b fpDZl5R!n#mkE0Tamietto, M., & de Gelder, B. (2010). Neural bases of the non-conscious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signals. 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 11, 697–709.心理学空间9yA yqU2M*or S

心理学空间I,J ]'N6h]

Wang, L. L., Fu, S. M., Feng, C. L., Luo, W. B., Zhu, X. R., & Luo, Y. J. (2012). The neural processing of fearful faces without attention and consciousnes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science Letters, 506, 317–321.心理学空间 uJi7L)B h

v&A%Q"@Y8M0Wiens, S., & .hman, A. (2002). Unawareness is more than a chance event: Comment on Lovibond and Shanks (2002).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28, 27–31.

)b4B n7p-hECAj k0心理学空间 C D5T+Xw [

Wiens, S., & .hman, A. (2007). Probing unconscious emotional processes: On becoming a successful musketeer. In J. A. Coan & J. J. B. Allen (Eds.), The handbook of emotion elicitation and assessment (pp. 65–9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心理学空间n0vsR#H

心理学空间a&B5O P^{*n1[fl |

Winkielman, P., & Berridge, K. C. (2004). Unconscious emot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 120–123.

ms\.|JxMs9p0

x(uk8]7V%P0Winkielman, P., Berridge, K. C., & Wilbarger, J. L. (2005). Unconscious affective reactions to masked happy versus angry faces influence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judgments of valu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 121–135.心理学空间8Q{_gU!oe

F/^0})dq0Winkielman, P., & Schooler, J. W. (2011). Splitting consciousness: Unconscious, conscious, and metaconscious processes in social cognition.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22, 1–35.

)X9g~rm n0

!Jh,Ec$J,f!fI:ZI&k)H4Pu0Wyer, N. A., & Calvini, G. (2011). Don’t sit so close to me: Unconsciously elicited affect automatically provokes social avoidance. Emotion, 11, 1230–1234. doi: 10.1037/ a0023981.心理学空间+Y a p%S7Os

@It%on0Yang, Y. H., & Yeh, S. L. (2011). Accessing the meaning of invisible word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 223–233.心理学空间YNT*F9}(ty.Uu

#MEP},~-Q3ch6z9X,~0

5c!X[n ?i'Qi C0心理学空间pk9Hzl%Qz FdA G

The New Approach to Study Unconscious Emotion心理学空间7We:h5i |se

心理学空间J/m#r#b C sl9E

CHEN Li1,2; CHEN Xia3; TU Shen4; ZHANG Yaru5; ZHANG Qinglin1心理学空间,sF5a*]*jrt[

O#n'|&Q:LM:nJ0(1 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SWU), Ministry of Education, Faculty of Psychology,

COIj j2S9i0

,h hEwF0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l)G9Z@X ^!A0心理学空间@ c0y|:g*@!B

(2 Institute of Teachers’ Education, The Second Teachers’ College of Chongqing, Chongqing 400065, China)心理学空间.FK Qwr]

心理学空间7l(`wd*p2w0u,Zo

(3 The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China)心理学空间9s&Zo&Zh%Z

&l?8x8C+v#b Y,m%o-R0(4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9, China)心理学空间!KT(t'L*M7H

心理学空间G_0A;s(S7c~n)^*O

(5 Th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Chongqing 400700, China)心理学空间O_M JWR1F$Gu D{

{O)mS{u"k0

)B"h } r/i&is0心理学空间Ib sb1U @ v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unconscious emotion has developed from addressing subliminal emotional stimulus to emphasizing unawareness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To integrate the two different paths to explore unconscious emotion, Wiens model, 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of emotion was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Wiens model, there exist two parallel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 unconscious emotion, which are “stimulus-focused approach” and “experience -focused approach“. The core ideas, empirical studies, theoretical debates,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and the essences of unconscious emotion along the two separate ways were then reviewed. It is implied that by nature 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ness of emotion might be complementary rather than contradictory to each other based on Wiens model. And the new approach to study unconscious emotion might be the “experience-focused approach“.The applic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research on unconscious emotion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unconscious emotion; backward masking; subliminal emotion priming; stimulus-focused心理学空间UBK%Q,`M

心理学空间 fq F9UR3|"FOHz

approach; experience-focused approach心理学空间*Y } M'Ilpi

心理学空间n)ef B"{8\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背景掩蔽技术 刺激聚焦 体验聚焦 无意识情绪 阈下情绪启动
«自尊的名词类型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旧事为何重提?——忆旧、叙事与自传记忆的功能研究及其整合»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