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家庭治疗师晚间演讲:如何处理儿童和青少年的依恋障碍
作者: Mirko Zwark教授 / 11386次阅读 时间: 2015年10月28日
标签: MirkoZwark 依恋理论 依恋障碍 中德家庭治疗师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q@2f]/F#`r0

tg.}G^6w{A0
“第七期中德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第一次集训晚间演讲
主题:“如何处理儿童青少年依恋障碍”
主讲人:德国 Mirko Zwark 教授
时间:2015年10月26日19:00--20:30
地点:同济大学中法中心
主持人:盛晓春
翻译:王皓洁博士(德英中三语)心理学空间Y:L` hJ
心理学空间4n1?w te~

[v6Ph(Fz{0

_r@S e&P3O,{&c0Mirko Zwark教授【德】简介

N"K#VmK1lf|7]0心理学空间uF*u}lh;d

Mirko Zwark博士,80后德国系统式治疗师、咨询师、教练,经济学和心理学双学位,他参与过德国海德堡小组研究项目,博士论文获得过德国系统式治疗协会优秀研究项目。父母和姐姐都接受过系统式治疗培训,祖传的系统式治疗家庭。心理学空间i'C*DU W]6j#E6PNB

_9n\2gi%J\/Y-J0依恋理论
B,b X lF#|Lp1l0
n;Q/\g'LtX0依恋理论绝不是孩子行为的唯一解释,这是看待孩子和他的父母关系的一种观点。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是完全不同的。作为系统家庭治疗师,我认为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有用还是没有用,有帮助还是没有帮助,都取决于这个行为所发生的情境。
/nx;m:H!~&y/\r0心理学空间n}*b@.E d9j P/c5t
依恋的定义:持续养育一个孩子的照料者和孩子的关系,它处于情绪之中,并把人跨越时空地联结在一起。依恋被内化并且一直带在我们身上,然后用这种特质去跟人建立关系。依恋对我们发展个性认同非常重要。Winnicott曾说过:我看见什么,我被怎么看到,我就是这样的人。心理学空间:DL6z,n7U U5O

8r;x"j3p$lG[Q}0大咖1:JohnBowlby(1907-1990),这位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并不是内驱力/性冲动/力比多驱动他成为某个样子,他和照料者之间的互动也非常重要。他强调早期孩子和父母的分离会对孩子造成较大的伤害。如果孩子有成长的问题,父母应回忆自身的养育过程中有没有受到创伤,因为他们在成长中的行为模式内化了,养育自己孩子时又将模式重现。Bowlby他自己早年也经历过分离创伤,给他的理论奠定了很好的实践基础。
/u4o4g"d'DD/c8[i2aA;do0
n*p5v lt0大咖2:MaryAinsworth(1913-1990)认为,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基于生存,完全不是自由的选择,而这成为他探索世界的基础,如从小缺乏安全感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她最出名的研究成果就是不同类型的依恋模式以及安全感。她身怀传奇的经历,还幸运地巧遇Bowlby并合作发展了一些理论。心理学空间&?%E C6J4Bi
心理学空间OH5Iw!m8EU
大咖3:罗伦茨的理论:对孩子的成长,至少必须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连接,照料者必须能帮助孩子降低压力,提供安全感。
&JGl'|2Q@b0
:W/I7etf8V^p2?1iA0Z0
rhY l0bN+h$VgZ0依恋理论的核心: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持续性以及敏感性的照料非常重要。依恋关系和其他关系有本质区别。安全感就像一个加油枪,孩子在成长中如果得到了照料者很好的安抚,他才有更多能量去探索世界。依恋理论研究的领域是,它怎样进入我们的心理活动,并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案例1:只会用“你要坚强”安抚孩子,其实是从小父亲对待自己的方式形成的自动模式。心理学空间$e`| g2j w/?m
心理学空间'W\!qo0N]8sn
听起来像常识的事情,真正要做起来很难:
SE,O&R3e['H%CN01.感知: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成年人第一个要做的事情是要看到他们,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心理学空间X T^F-M
2.解释:第二件事情是我们要正确地解释它们。比方说最基本的需求,是不是害怕、饿了、痛不痛。心理学空间7P^8{C(Oz
3.回应:我们还要正确地作出回应。不做“直升机父母”,相信孩子能很好地处理伤害的来源。心理学空间cKhs1A8]K6H y
4.即时:第四,家长要及时地作出反应。当事情一发生,你就要作出反应。
;{M3mMH*X:xgEm~0
Q ~2K,W:LS \,v*I-G0测量依恋
.f"^){cqz3T p0
MR6W%UEH4K1`O0测量依恋,首先要造成不安全的环境。Ainsworth的压力的实验性情境:孩子和母亲被观察者带到房间,妈妈看杂志;一个陌生人加入;稍后妈妈暂时离开房间,陌生人留下;孩子怎样和陌生人互动?过后妈妈回来,陌生人离开,孩子又可以探索世界;之后明确告知孩子妈妈要离开,孩子单独呆在房间;陌生人返回;最后妈妈回来,陌生人立马离开。这个实验不断提升孩子的焦虑程度,可以测量孩子怎样和他人互动。而孩子要参考妈妈的表现,来判断陌生的情境是否安全。心理学空间@*|sr#W}(S

.g U(v!_XZy B0通过这个实验,Ainsworth把依恋关系分为下面几类:
%_9l.O M+pd!b01.不安全-回避型的孩子。很快开始探索世界,对母亲很少有情感上的关系,和陌生人关系走得很近。心理学空间Ma J Axz:M
2.安全依恋型孩子。能够从妈妈那里获得安全的感觉,妈妈回来时又能重新探索。心理学空间/FY UC&Ve
3.不确定-矛盾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不去探索世界,妈妈回来时充满攻击性,无法承受分离。
,t \y5Xy0fa2T04.不安全型、不确定型的混合,孩子惊吓到极限,通常以前都有些创伤。心理学空间)G;IT NJBb

oW^:?+d s E0另一项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妈妈或照料者的行为:
,[d2Q?q6[7GO)H01.不安全的回避型的母亲通常会觉得不舒服,他们自己也不愿意接近孩子。
P&nD%X `,H HVd02.安全型依恋的父母,通常比较平衡,能给孩子安全感,也可以刺激孩子出去探索世界。心理学空间&g(]+LA0u#q2U
3.不安全、矛盾型的孩子,母亲通常不太稳定。心理学空间#A7WI On{ J8Z#Cy
4.混乱型的父母,本身就给孩子造成了焦虑。
7oTrd1c.p3J2{.n0
o\ |[8j2x,e0df0当我们运用这些理论养育孩子,家长要寻找平衡,一方面要给孩子安全感,一方面要给孩子去探索。如果一个父母过度照料自己孩子,给他提供一个安全港湾,不去探索世界,难以让他建立自尊;如果你只注重让孩子出去闯世界的话,孩子一直在外漂泊,也没有休息,这件事情对他已经太难了,没法去胜任。心理学空间 Q2c0o?i~'\.?
心理学空间 _}9C;C]+g8w$Cc
依恋关系的可塑性
'\ z Z6O+Z0心理学空间 u Y6tr*ytT
早期的依恋经验能形成我们稳定的内在工作模式。案例2:夫妻中一个是不安全-回避型依恋,另一个是安全型依恋,治疗中有耐心一切就好解决。结论是,生命中的前三年至关重要,会让一个人形成对他人的信任、自我控制的感觉,能有克服困难的动力、智能发展的能力,奠定情感的基础。“你已经有了一些东西的时候,你更有可能去获得更多的。”心理学空间S i1g ?4H8i A z
心理学空间6T9f9Dwn+V)~2Z4j|
而给予新的体验,甚至可以调整人们的情感体验。有时治疗师可以重新当来访者的父母,给他们带来成长的改变。德国学会最近常讨论家庭的可塑性,即孩子有多大能力去应对生物、心理学上成长的风险和挫折。统计学家发现这些孩子们至少需要有一位稳定的连接者能给他们安全感、信任感以及自主性。这是一种很好的代偿方式,如果孩子没有很好的家庭环境,他们一旦遇到一个良师之类的人,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T Ej@5o0
M?2fnOfh;H;z9s5T!^M;P0可塑性或弹性实际是父母教会孩子怎样应对困难,孩子成长的幼儿园、学校也非常重要,不是单纯给孩子提供安全感,也要让孩子承担责任,两方面要平衡。有时当来访者讲述小时候有多惨,可以让他想想他和曾经给过他安全感的人的关系,如果那个人就在这里,此刻会对他说什么?来访者可能说,他死都死了,还会说什么呢、我会说,你跟他很熟啊,你可以看到他,他也会看到你,他也知道你,你也了解他。心理学空间:P&tQ$@K[b}

{Y*r|(K0弹性的重要方面:心理学空间i%^X u#x;[L'N
1.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学空间~8S C-CkD
2.自我效能的信念;心理学空间an2?B$@ G)@3b
3.现实的、积极的自我的看法;心理学空间2a}(^U*e vc
4.能够自我调节的能力;
5F$\D;\-M]05.处理问题的动力,以及寻求帮助的意愿和能力;心理学空间u5r2[+XF6[2q
6.整体上对生活都充满了积极的观点。心理学空间tm GuS"o^kH)qn
心理学空间(\eT)Y(vY L&E0E:k0@
心理学空间%L L4f+C6y:P
临床实践
@agh*G3s Q'E0心理学空间)y3P"Qyx hj5Y xBG
1.探索家庭里每一个成员的依恋模式、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0u&gE,]4`Z+^'?02.看家庭里对于你的需求的讨论是否开放,应激时怎样处理。小时候形成的行为准则并非不可改变,首先需要去帮助他质疑这种模式,并且引导他,就当下的需要去作相应调整。心理学空间h;Sv,Ty3o
3.就怎样和孩子寻找连接的需求打交道。心理学空间8b.R-|5D H1PYEP
4.让来访者表达和建立良好的自尊。案例3: 3、4岁的女儿对镜子里的自己充满自信。我们经常丧失了这种能力。我们需要以资源取向,一方面觉得自己挺棒的,一方面又能接受批评。心理学空间4e"RI c8e\K/z
5.了解孩子过去的历史,探索这个家庭曾经遭受过的创伤。
*qbun_ Ko$X06.了解家庭和朋友的社会网络,外面的社会资源。
)_A@Y le%R1f c{07.了解家庭结构,是否缺失父母的权威。心理学空间MTL9ZHL1B:l _
我要再次重复,这一切都关乎平衡,如果有太多的责任,孩子就不能像个孩子了。
Zj.TR&Oo(u$T0
uR3}/Kl0结束语:“生命并不是握着一手好牌,而是要打好一手烂牌。”
9[6U-IR ? R0心理学空间2[V0?w-jh7@
心理学空间 o(o*F6D6Uc
现场问答
yH6P$w9M4q0
;I,j!L)]7rJ0问1:谢谢,请问一下现在生命中已经没有安全感了,应该怎么获得安全感?
.rK~kCp0答:请来挂我的号(笑)。心理学空间Tna1Ii3t
心理学空间 r\'H[ ] O6T W
问2:请问在德国的婚前,生孩子前期,有没有对新生的父母有过这样的家庭教育?心理学空间_J b2\;?8{t
答:有,但非常少。德国人也会到其他城市找工作,周围兄弟姐妹父母不在一个城市,需要依靠自己。心理学空间!b4l:Iv4xd
问+:中国有古话,问渠哪得清水来,我也想说一句,从源头上来看,怎样教会做父母。谢谢。
^u3z|AP4~0心理学空间3R*yi8erVT,R

Vl6R"]*} F0问3:有没有这个统计,有成就的人,是不是一般是安全型的人?比例是多少?现在社会上有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笑)。心理学空间 c[Z1U X6t1Q
答:我没有统计过,但我有这样的假设,至少在德国社会,我们更多的不是靠以前那样靠关系打天下,更多是市场化,能不能赚钱,比如看心理医生,要用钱解决,用钱解决生存,能够激发自己的能力,依靠个人,需要很多安全感,所以这样来看,可能安全感多可能更多成功吧。所以说从这一点说,我非常同意刚才那位同事的呼吁,在早期帮助父母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帮孩子建立良好的环境。心理学空间-o BD~p'P"`%M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MirkoZwark 依恋理论 依恋障碍 中德家庭治疗师
«家庭治疗词汇表/术语表 家庭治疗案例/术语/讲座/微课
《家庭治疗案例/术语/讲座/微课》
中德家庭治疗师晚间演讲:女性安全感与家庭治疗»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