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效应”造就夫妻相
作者: 新京报《新知周刊》 / 7118次阅读 时间: 2010年3月31日
来源: □瘦驼(山东 生物学研究者) 标签: 变色龙效应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HTML clipboard

+cp2f7a(xm0最近一直忙着张罗自己的婚事,不断听到有人夸我们俩有“夫妻相”。听多了,心里依然免不了动辄“一喜”,同样也免不了从生物学的角度回头看一看“夫妻相” 这三个字。心理学空间 t} |(O@)g"T i!U,K

心理学空间#w)e3G.DUJbO ry

当过爹妈的人都知道,几个月大的婴儿就像一面镜子,你冲ta笑,ta就笑,你冲ta吐舌头,ta就吐舌头。再观察下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这种行为无处不在:会议室里,boss端起茶杯喝了口水,马仔纷纷抬手抓杯子,没带杯子的家伙开始摸嘴;听两段小沈阳,口音就跟着人家跑到“那疙瘩”去了;最最常见的莫过于人家困了打个哈欠,过不了几秒钟,自己也不争气的来了一个。心理学空间2`_JD%Dxj

M6F^F| M!T%`0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别人动作、表情、口音乃至呼吸频率和情绪的“变色龙”现象如此多见,可是对它的科学检验一直到1999年才诞生。这一年,在美国《人格社会心理学》杂志上,来自纽约大学的恰特兰(Tanya Chartrand)和巴夫(John Bargh)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在这篇名为《变色龙效应:感知——行为联系与社交互动》的文章里,两位来自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

i OS5p`0

4Z2yAT}!B%G7vNc0在第一个实验中,随机选出的小白鼠们(他们都是纽约大学的学生)被告知进入一个房间,房里有些从杂志上剪下来的照片。他们要做的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挑选照片。小白鼠们进入房间干活的时候,房里还有一个“托儿”,看上去也在做同样的事,但也在做些小动作——要么是挠脸,要么是抖腿。隐藏的摄像机记录下来了一切,观看完所有的录像后,恰特兰和巴夫发现,小白鼠们会明显的模仿“托儿”的动作,跟着“托儿”抓脸或者是抖腿。

+L$cgx.a5m\w0心理学空间*o%BM,A-s:vg4sh/R

在第二个实验中,小白鼠们被要求跟同伴(也就是那个“托儿”)互相描述他们挑出来的照片。在一半的测试中,当小白鼠们发言的时候,“托儿”便模仿小白鼠的非自主动作、表情或者是情绪;而另一半测试中,“托儿”不露半分声色。测试结束后,小白鼠们得到一张调查问卷,被要求描述刚才交流的顺畅程度以及是否喜欢这个同伴。结果不出意料,小白鼠们更喜欢那些爱模仿自己的“变色龙”。心理学空间6OX1K;m t1K6N,@

t?.}prn&j.i0第三个实验至关重要。小白鼠们先填了一张心理学量表,目的是测验他们的“同理心”水平,通俗地说就是看看他们是不是那种富有同情心,爱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人。然后这些小白鼠们被放进第一个实验的场景里。结果,科学家们发现那些更具有同理心的人明显更容易模仿别人。心理学空间d$CP$R;E.c

心理学空间4_!|aIP(f6@h/`j

结论很明确,人是“变色龙”,人爱“变色龙”。“变色龙效应”让世界更美好。心理学空间}&aT_ U1E

5f;UPJzQ*`K0别以为这种“变色龙效应”是造物主给人类的天赐。去年8月,《自然》杂志发表了美国动物行为学家葆可讷(Annika Paukner)等人的文章《卷尾猴对模仿它们的人类表现出好感》。葆可讷和同事发现,与对那些不直接模仿猴子行为的人所作出的反应进行比较,这些猴子会更长时间地观看模仿它们行为的人、花更多的时间接近这些人,并会和这些人更经常地进行互动。这些研究人员还证实,人类的模仿动作赢得了卷尾猴的钟情,而非只是因为熟悉度或是猴子所感知的对其的关注性的增加所致。卷尾猴会玩儿“变色龙效应”收益颇多,不仅使它成为最为人所爱的动物之一,而且让它们成为了动物世界里的“工程师”——巴西的一群卷尾猴会用石锤和石板砸椰果,使之跻身动物界中少数熟练使用工具的成员。(这个场景可以在BBC最新大作《生命》中看到)如果卷尾猴不喜欢模仿,这样的行为很难传承下来。

T.L_Q%bA{u0心理学空间dB/_0pV)z/Tv O

“变色龙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最浪漫的实例莫过于“夫妻相”——那些越来越像的恩爱夫妻其实就是长时间互相默默模仿的结果。心理学空间4~q)A!B6U+G

心理学空间 \A M;Si qr7r


J#J |3y*Nq0

$y(i%c'`7w-P'@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变色龙效应
«女人撒娇促进心血管功能 爱情婚姻
《爱情婚姻》
有一种防卫机制叫幻想——也谈“剩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