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理论的拓扑学转变 新书简介
张涛 作者: 张涛 / 7739次阅读 时间: 2015年12月18日
标签: 出版社 弗洛伊德 国际 拓扑学 心理治疗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无根树以无为根。
8H:rCH0B.aV8t0
——张三丰
_2` NzQ%^0
-x/}.}|2O:G0
(g3xgo e0

w1G)DbQ \0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合作密切的Karnac出版社(该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精神分析各派以及心理治疗的书籍,标志着当今该领域的前沿),这几天出版了一本拉康派的精神分析书籍: Jean-Gérard Bursztein 的The Top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Freud's Theory【弗洛伊德理论的拓扑学转变】,我们下文根据书的目录进行介绍的同时,加入了一些我自己的注解性的导读。心理学空间B4`+yEH#Eg*A

心理学空间i*t5P)|0^&w6z

心理学空间MK1R4Hd io

该书共有13个章节,以精练的数学式语言简要写成。也因此,很多章节内容前后呼应,必须反复阅读,各章节的理论假设与推论相互映衬,如同数学教材般。

ri4Ms(T0

 心理学空间 py;}5a h8za?5s _

0H%h2tK ~,wL5|0第一章讲述两个主体基本位点:无意识与意识的不停转换的基本莫比乌斯结构。心理学空间o)DY.y!?k](`6~v

Ny]X"ci4}.}*J0第二章讲述弗洛伊德《自我与它我》基础上发展的主体空间理论,该章节分为五节分别阐述孩子如何从母亲的对象a出发,建构博罗米结的结构:即该结构如何透过四个维度的织物产生主体结构。该结构如何构成隐含的主体空间,发展出语言的无限性,并且为何阳具能指处于该语言下意义延展无出限性的根基处:再度触及弗洛伊德无意识的双性性问题——性别如何在主体身份认同中登录并且形成原初压抑。这也触及一个根本问题,即人之为人首先是人与动物的差异(文化与自然的哲学议题),进而才是主体的性别问题如何与该压抑相关。心理学空间)|C0ih{%M

心理学空间h!Q m x-U1M3y

第三章精神分析临床的特殊性,展现了精神分析本质性的临床概念,由此出发,得以确立精神分析的工作的辩证法,该辩证法立于转移和假设的知识之上,而与心理治疗有别。此前2008年Karnarc还出版了他的关于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差别的书的英文译本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sychoanalysis and Psychotherapy,对这点有很深入的讨论,所以本书并未深入。

m1O:[h%@Uk0心理学空间)~zT6T8T ]UV7dKks

第四章,无意识结构与症状的关系,阐释了已经建构的无意识四个维度,如何在三种基本的结构(神经症精神病和倒错症)中产生症状的假设。心理学空间4dA K9S)IxL@

心理学空间 S}D+l;Kxmn?

第五章无意识乱伦激情与根本幻想分为五节,从弗洛伊德最精要的Emma个案(《科学心理学大纲》1885年)出发,讨论基本幻想如何构成创伤性,并且这个创伤性如何透过能指关系,事后在青春期发作,由此性冲动如何透过能指链条,跨越时间构筑成精神症状的弗洛伊德最初设计得以以拉康后期发展的拓扑学来清晰阐释。心理学空间OUi2d,G:p&t

Qi5}]L/];Q!h[0第六章享乐理论中死冲动理论的转变:因为弗洛伊德后期提出死冲动,与早期的性冲动的快乐原则有所矛盾,导致其过世后理论分为两大派别:坚持死冲动的客体关系学派,对俄狄浦斯情结进行修改;与坚持快乐原则,但以自我如何防御作为基本的自我心理学学派。心理学空间(Q;K#P6Ax!P

@3Af+yDh)P9B0然而,拉康透过享乐理论的构建,以拓扑构型来阐释“前俄狄浦斯”问题,避免简单修改俄狄浦斯情结作为根本性压抑的构成物,也以此坚持精神病和神经症的完整区分(由于客体关系对俄狄浦斯的修改,前俄狄浦斯的精神病与建构俄狄浦斯的神经症成为连续谱,导致当前临床中所谓边缘人格组织的“发明”,作者明确表示:边缘的意思非常清晰:是分析家并不清楚这里差异的边界,而跟主体本身无关)。拉康第三个研讨班开始就坚持精神病和神经症的决定性区分,是从长期精神病的临床出发的,这重新使得精神分析的精神病理论不被精神病学家所嘲讽。因为在拉康之前的精神分析家的精神病个案(尤其客体关系四君子:克莱因、Rosenfeld、Hanna Segal与玛格丽特)经常被精神病学家嘲讽说:一旦有个精神分析家说自己治疗的是精神病个案,我们就知道那一定不是精神病。

b,Q6s;d D]9|L)_$V y0心理学空间n4C l8{0kE

享乐的理论因此支撑了如何构成俄狄浦斯情结的压抑,却维系有一个死冲动的弗洛伊德早期的惰性原则的结构,这个理论是拉康第十一个研讨班发展的力比多的拉曼达神话,后以物理学电磁斯托克斯定理一笔带过,未做解释,本书则对该定理如何描绘对象a如何构成享乐的质(透过数学的动力系统)而走出冲动理论的困境有简要解释。

$d8CT U4~"T8z"T0心理学空间8f-]1EH;h+C^?'`

第七章大他者享乐概念下的受虐问题重构对弗洛伊德未完成的受虐问题,以及妨碍分析结束的负性治疗反应进行了讨论——负性治疗反应的定义是,在分析完全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分析推进,症状却复辟而且极度恶化的奇怪临床危象,该危象如何在大他者的享乐下形成亚级经济型结构。心理学空间_sQFLOm+?

心理学空间f$@7TEx*])b|];~

第八章四维结构下的症状,这里继续从享乐的熵(弗洛伊德最早提出的熵的概念讨论死冲动)解释内因性抑郁,同样构成亚级经济型结构,然而与之前不同,该结构涉及精神病的主体结构,进而促使作者提出以不同拓扑构型来对不同享乐的主体结构的亚型进行阐释的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分支(精神病的理论、内因性抑郁的理论、神经症的理论、治疗的理论、父性功能的理论、无意识双性性的理论、主体四维结构的理论)。确定对分析家行动的核心:转移,并且最终说明父亲功能的理论与临床理论的关联性,分析家的角色以及需要对分析者引入的关键项。

O|4| R2m1[0

] F D }'}fZ_H0第九章讨论心烦焦虑与抑郁三个主题,因为这三个主题都潜在具有无意识幻想构成内在冲突的基础,是典型的外显症状。

F K;fW"@t0

P&zqi&nl!Ar@zS0第十章,次级自恋:这一章透过四个小节讨论力比多如何在阳具能指和父亲的名字这些构成关系中,与次级自恋联系,正是该处使得无意识的内在冲突显性,分析的工作将缩减次级自恋为目标,该目标的抵达在于能指的切割功能,这里是拉康派分析家行动的核心。

*L0]wD ` M!E&N0

k;L9p8JC |l1I#L:A0第十一章转移,讨论弗洛伊德透过精神分析发现的与心理治疗有本质差异的这个转移,如何涉及到整个分析框架,以及分析临床的目标。

4^ M/t5b8YP O0

i z ^'e|"pq0第十二章是本书的核心,透过前面各种根本性的理论铺垫以及一些基本的临床现象,本章的9个小节每一个都不可分割,构成分析家工作的核心:治疗中主体的转变过程。本章以分析逻辑进程出发,该过程首先在于分析家的倾听如何开始于分析者的请求,进而透过无意识主体的能指工作,由此得以建构转移,后者在退行的工作下去到基本的乱伦幻想构建的主体根本性的异化,在这里,作者再度回到前面铺陈的理论制高点:博罗米结,透过该处涉及的次级自恋与享乐的熵,主体如何处于原初压抑的拓扑学上,不断生成症状。正是这点,分析与任何其他心理治疗不同,将促进分析者认识自己的欲望,以便穿越根本幻想,从而从大他者的请求的债务走出,得以重建自己的命运,这是主体性的根本,也是无意识的重复性与超决定下的主体选择,该选择决定了欲望的伦理。由此症状得以转变,同时,会谈的结论时刻抵达,分析家一方面促成转移瓦解,同时帮助分析者与症状(圣状)认同,该认同与之前的次级自恋的外显症状有别,乃分析者了解欲望和幻想的辩证法之后,主体选择的结果,如何离开乱伦和弑父幻想的基础上,同时避免想象的异化下构建符号性的欲望,主体从专有名词,缩减为普通名词。也就是说,主体终于完成阉割,接受自己降生后必死的生命,不再认为自己多么特殊,如草木一般生生死死为常态,但却因此坚定了自己的根本性的存在:欲望,这里则是和草木动物根本不同之处(张三丰称为无根树),人因为以无为根,他可以反向超越命运,构成主体性,这是人在无意识重复性下的唯一的自由。为了该主体性的根本认同的欲望出生入死,拉康称为比死更强烈的欲望。这里奠定了人的尊严(dignité)。【1】心理学空间UgG3cF#w)a4O_

4_'^VC&}'K\0心理学空间a_,I/eM+]#`

4_:b;s?j3?3o fe0心理学空间5p+U'kVJ!X,i
心理学空间H3ztC1Q ~Nx

,T5n I5hV0心理学空间;a&YL V:Ez.RA

第十三章:精神分析数学科学,这是作者毕生研究的核心,这里提出一个关键化的问题,即在分析所指涉的独特的主体性那里,如何能够以共同的一门语言(即作者提倡的精神分析数学语言)来描绘,又不失去主体性。任何非数学语言都会因为能指的功能,在主体结束分析后必然产生学派分歧,这阻碍了精神分析家的训练和传递。要抵达这样的真理,又避免能指效果而导致误解的只有一个学科,即数学这门处理实在的语言能担保,并非因为它作为其他硬科学的基础(即产生其他科学般的公度性和标准性),而是因为"无法度"本身乃是理论数学研究的根本核心,而该无法度性正暗合精神分析主体性的源起特质,在欧陆哲学传统中,即实在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即无极而生出的道。

,vbz&f3].b/Dcwv0心理学空间a(LWL'm\

这点延续了拉康对真理和知识问题的思考(这也是欧陆哲学一直反思的核心议题),1主体的真理与能指世界的知识迥异,2主体的真理位于实在与性欲的知识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根据前文,找到数学的对应特质,那就是数学的基础数论的理论中,前者可以比拟为高中课程的数论,后者则是康托尔后的数论。

:QB+d#oWUJ f0心理学空间7b\0P:V$zgp0L

 

,I'c)q#[Oz0心理学空间-jx;G D!]%[

【1】孟子之人性本善意义在此,或曰“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知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LD7L'}0u S0

!ZGU#O,@5n@0心理学空间*bqj \;H9{T

心理学空间 E? j#^r3Gj,[+I

we(BO MX$O6_ M*?0

[+g C:?v,va%e+W]0心理学空间4X5x Iw1kd'x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出版社 弗洛伊德 国际 拓扑学 心理治疗
«从弗洛伊德克莱因到拉康理论中的FruStration概念考证 拉康学派
《拉康学派》
專訪拉岡嫡系弟子霍夫曼:精神分析的實踐»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