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恋到镜像—从弗洛伊德到拉康
作者: 姜余 / 53654次阅读 时间: 2010年4月17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OI O1~.i9d bu`02、弗洛伊德时期自恋的发展

0]cN'i'_aa&Y^ {0心理学空间br(\S&Xk}i

2.1 “自恋”概念早期的运用心理学空间.IuM W3u;?O V

心理学空间#qG0hquJ-q Q$\

《精神分析词条》中有这样一条注释:“在《为了自恋的引入》一文中的头几行,弗洛伊德宣称,他从P.nakce(1899)那里借用了这一术语,P.Nakce使用它是为了刻画一种性变态。在1920年弗洛伊德在给《性学三论》添加的一条注释中,他又做了这样的宣称:P.Nakce才是这个术语的创造者。实际上,P.Nakce已经很好地制作了术语自恋,只是为了评论H,Ellis的观点,后者是在1898年在与纳西斯的神话的关系中刻画了一个倒错行为的第一人。”心理学空间J!]jT_

心理学空间Esov?&f(@j2p/Z

在《精神分析词典》中有着这样的叙述:“直到十八世纪末期,术语自恋的使用对于性学家来说是为了以一种选择性的方式指示刻画为主体给自己带来的爱情的倒错。

{hz&P(k9q b x0

$o8[Nr#_0nj.g*T z \0“在1909年,Isido sdager在关于他自己的爱情方面,将自恋作为在同性恋中间的客体选择模式;由于他不再把自恋看作一种倒错,而是作为人类精神领域的性的发展的一个普通阶段,因此和Hnaelock Ellis区别开来。”

7O(^g:vRPX0心理学空间bPcbP.a#J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H.Ellis还是P.Nakce都是将自恋作为一种倒错来描述的。而Isidor Sdager虽然也是从同性恋的角度来谈论自恋,但其进步的一点是将它作为了人类的性的发展的一个阶段。

n9CX)C,m)s?W0心理学空间1sT%l];bq%v6d*rH

弗洛伊德当时也受到自恋(纳西斯神话)这个词本身意思的局限,和当时对自恋研究的影响,在他那里最早的考虑也是和同性恋有关:“1910年,为了考虑在同性恋那里的客体选择:‘把他们自己作为性对象的客体,他们谈论着自恋并寻找和他们相像的可以让他们去爱的年轻人,就像他们的母亲爱他们自己一样。'”这里的内容为以后的自恋埋下了几个伏笔:自恋是作为客体爱的一种;其次,对象是和自己相象的人;最后,同母亲的关系。心理学空间 }+iSg@ ]k

O4BI8l SL Y02.2 Schreber 个案对“自恋”的影响

i*X'W%[3N+X'C!s%H8o0

4`!c P'MW0但是很快,弗洛伊德便不再满足于以上的几个要点,尤其1911年在对Scherber个案的分析遇到困难之后。此个案中他是将妄想狂Schreber的澹妄当作对同性恋冲动的防御来解释的。虽然这个关于Daniel Paul schreber 的个案和杜拉(Dora)、鼠人(l’Homme aux arts,Emst Lnazer) 或者和狼人(l’Homme aux loups,Serguei Constantinovitch pankejeff)均不一样,因为它不是由弗洛伊德接待病人后而做出的,但是在1911年发表的《关于妄想狂自传的精神分析评论》却历来和前几个个案一样具有重大价值。它一直被所有的精神分析工作者反复评论、解释和争执。

^ O:w+{-R'q$i0H:PgE(M0

1k-k(x9[:X0出生于1842年7月,Dhael Pual Scherber属于一个典型的德国新教资产阶级的家庭,成员由法官、医生和教育者组成。父亲,Daniel Gottlieb(Gottlob) Mritz Schreber:(1808一1861)因为发明建立在健身体操基础之上的教育理论而著名。在他的在德国广泛传播的教材中,他建议改良人们的体质,通过创造一个新民族而医治社会的衰退。作为德国精神改革的一个狂热支持者,他是小块土地持有者的发起人,因此他也被后来民族社会主义者占据的社会民主党所支持。1858年Schreber的父亲遭遇了一个梯子砸在头上的意外事件后出现强迫倾向,三年后即1861年死于溃疡穿孔。心理学空间c8P/YRA!k5yd

{hn:Ec]5U3B01884年Dnaeil Pual Scherber被任命为Sxae地区的法官。在他作为候选人出席选举受到一些打击之后开始表现出精神障碍的征兆。因此被神经科学家Pual Flechisig所照顾。1893年他任职于Dersde地区的法官,但在七年之后遭遇停职及财产监管的打击。于是他编撰了《一个神经病患者的回忆》一书出版于1903年。由于这本书,他得以从精神病院中出来并重获财产,不仅证明了他不是疯子,还向法院指出了他的疯癫不能作为监禁的司法动机而被压制。1911年4月,他死于莱布尼茨的精神病院。几个月之后弗洛伊德开始编撰关于1903年自传的评论,那时他忽略了作者是否还在世的问题。心理学空间G NE%e.w,U

J0?"F yH$^/|#l0Scberber的回忆录表现了一个被上帝所迫害的男人的澹妄系统。长时间生活在没有胃没有膀肤的状态里,有时还“吞食自己的喉”,他认为世界末日就快到了,而自己将成为下界中央那些“马马虎虎作就的人的影子”中的唯一幸存者。上帝对他说一种“基本语言”(神经语言),并将他委以拯救的任务让他变成女人孕育新人类。不断被使他获得不朽的光线所再生,他被带到“天庭”,Schreber还被“神迹鸟”所追随,这些鸟向他传达了古代人类灵魂的“痕迹”。等待被去势而成为女人并被上帝受胎,他朝天空嚎叫反抗Flechagi医生的阴谋指责他是对他有过性侵犯的“灵魂杀手”。心理学空间 ygVQ%M Y"r&z

6~Q G!M`/H_0如果以前的个案都属于神经症的范畴,病人可以对分析家产生移情从而推动治疗的进行。而妄想狂属于精神病,这样的状况中,病人完全处于自己的世界中,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是割断的,因此移情无法产生。那么如何使用在《瘾症研究》以及《性学三论》发展起来的冲动、力比多理论来解释精神病的情况成为弗洛伊德急于要解决的问题。心理学空间@u6~\#flD

心理学空间6Pd'}I,m Im$?7P

对Scherber卓越的文字所着迷的弗洛伊德,研究了这个个案。和布鲁勒(Eugen Bleuler)和容格(Carl Gustav Jung)针锋相对的同时,他试图指出自己关于精神病理论的有效性。他在Schreber对上帝的嚎叫中寻找到一种反对父亲的表达,指出澹妄源于对同性恋的压抑,最后通过妄想狂的逻辑爱转变成了恨。

s,[5Z;u*cS&A1g0

|}9Q'T6k0“在1911年的Schreber个案中,对自恋的研究发现使弗洛伊德提出了在自淫和客体爱之间的确定的性的发展阶段。‘主体开始于通过对其自己,自己的身体的,如同客体爱一样的触摸’,这个确定了性冲动的第一次的统一。相同观点见《图腾与禁忌》。”

6\V6E AwP0心理学空间^ sV vCiO:Q

通过几年的临床积累,弗洛伊德认为有必要专门引入“自恋”。于是在1914年《论自恋:引论》中的开头,弗洛伊德就非常明确的表示,“术语自恋来源于临床的描述”,“描述为自恋的力比多应该在一个更加广阔范围内呈现,它应该在人类性欲发展的规律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个意义上的自恋就不应该是一个倒错,而是自保冲动的力比多的补充,一个属于每个生物的合理的手段。”心理学空间\sGX9@:iL

~*W)HzR:GF;_w02.3 弗洛伊德在《论自恋》中对“自恋”的阐释

5r9fvY8O9H0心理学空间YN5j7lmT.{ @

《论自恋》一文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容格在1912年撰文说,力比多理论在解释精神分裂症是失败的,因为性的病源论准确来说在妄想狂的个案中并不明显,并且他要求弗洛伊德接受一个在更广泛的范围中的精神能量,即力比多的去性化。然而如果力比多一旦被去性化,它就丧失了弗洛伊德赋予在它上面的临床上的所有价值。因此《论自恋》也成为弗洛伊德要澄清自己关于力比多理论的重要文献。《弗洛伊德英文标准版摘要》这样评论:“《论自恋》是最重要的弗洛伊德著作之一,而且可以看作是他的观点演化的巅峰之一。” 通过对早发性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他使用冲动和力比多理论来解释自恋:力比多从投注的客体中撤回,并且投向自我。心理学空间,b4`1v:RY3V+S

心理学空间,|!n U XA3`

当然不光是这样,在《论自恋》中弗洛伊德更是引入了“自我理想”,一个类似于后来的“超我”和“检查”的概念,为他以后的理论修改埋下了伏笔。心理学空间#bT6g|.u$\

心理学空间'|dhw2UF/H

《论自恋》第一部分:在不同情况下的自恋和该术语的来源。精神病临床工作者经常被基于患者的自恋态度所困扰,被描述为自恋的力比多的分配仿佛要更加广泛得多,并且占据了一个人类性欲发展的某个规律性的位置。解释这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自恋的动机,就是在力比多理论的假设下解释现有的早发性痴呆和精神分裂的企图上升起来了。力比多理论从我们的观察和对儿童及原始人的观点上得到加强。一个整体的自我不可能在个体身上一开始就存在,自我必须被发展。然而自淫的冲动是一开始就有的。因此肯定有某个新的精神活动加之于自淫之上,因而带来了自恋。

@:O-w!DW1Q0心理学空间n_N#MZ/Wy

第二部分:器官疾病,疑病症和性生活中自恋。自恋的研究方向中似乎存在着某些困难。抵达它的最主要的方式可能在于对妄想狂的分析上。疑病症就像器官疾病一样有着疼痛的躯体感觉,同时也有力比多对该器官的投注。也就是说,疑病症将其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力比多统统撤回投注到占据他所有注意力的器宫上。妄想狂和转移性神经症的主要区别在于环境,前者中被挫败(frustrtatoin)解放的力比多并没有以幻想的形式附着于客体,而是撤回到自我。而夸大狂控制了相应于后者的大部分的力比多,也成为建立在转移神经症基础上的幻想的内倾的对立物。这样一个精神功能的失败导致了妄想狂的疑病,同样也导致了转移性神经症的焦虑。因为妄想狂经常带来力比多从客体的部分脱离,我们便可从临床情形做出三种分类:1、代表着保持神经症正常状态的;2、代表着病变过程的;3、在瘴症或强迫性神经症之后,力比多再次附着于客体,代表修复的。“支撑”导致彼恋,“自恋”导致同性恋。心理学空间v)m{D0h p

心理学空间 HW,g&V!](A

第三部分:理想自我。如果力比多冲动与主体文化及伦理相冲突它们就被压抑。对于自我来说,一个理想的形成是压抑的生成因素。这个理想自我成了在儿童期为当时自我所享受的自爱的目标。牵涉客体力比多的升华不断促使冲动的方向朝向另外的东西而不是性满足。理想化的过程所牵涉的客体在主体的思想中被放大和夸张。一个特殊的精神机制执行着“看”的功能,确保自我理想那里的自恋的满足,持续观察当前的自我并用理想来衡量它。被视妄想以一种退行的方式表达了这种力量(看、发现、批评),揭示出自我理想的起源。自尊,视一种自我规格的表达方式。自尊的态度是为正常的和神经症人群讨论的。自尊和性欲(力比多的客体投注)的关系可以在两种情况被区分后表达:性欲投注是自我和谐的还是遭受压抑的。自我的发展是不断离开原发性自恋又强烈的回到这种状态。这个离开是力比多朝向自我理想的移置带来的;满足既是填满这个理想。性理想对自我理想的附着关系被讨论。自我理想不仅控制着自我力比多,而且很大部分控制着同性恋力比多,从而使力比多返回到自我。

5U+ov-K ``0心理学空间j2\ORl(p

2.4 关于“自恋”的几个重要概念的梳理心理学空间;S R%}+}"d E%Y

9XT?/I}+@(Kp6e02.4.1冲动 
sE6P7v1pP W0Trieb(德语);instinct或者drive(英语):pulsion(法语)

5l4I&HzWQ.A*s0心理学空间*O]7W(H%AN2}_

弗洛伊德在德语原著中使用了两个不同的词,一个是Tribe,一个是instnikt:后者专门指示通过遗传固定在动物身上的行为和种群的特征,前者被弗洛伊德用到精神的领域,因为它含有朝向目的和客体的不可克制和压抑的推力的意味。现在大多数中文翻译将其译为“本能”,是由于受到英文译作instinct的影响。我们这里还Tribe本来面目,译作冲动。在《精神分析词条》中对“冲动”一词的解释为:“在一个使机体趋向一个目标的推力(能量的负荷、动力因素)中构成的动力学过程。根据弗洛伊德,一个冲动有它在躯体兴奋(紧张状态)中的源泉;其目的是取消在冲动源泉中占统治地位的紧张状态;在客体中或者因为这个客体,冲动可达到其目的。”

s%L&i`G"V$]!_(l { Ot0心理学空间xB#[+n M K%VcJ;E

冲动第一次出现在1905年的《性学三论》中,弗洛伊德认为主体可主动避免由外部世界带来的兴奋,而内部出现的兴奋却无法逃避,这个兴奋成为了精神装置的原动力。弗洛伊德依靠性倒错和幼儿性欲的模型打破了当时流行的性冲动定位在生殖器上的说法,与此相反,他提出冲动的对象是可变的、偶然的,这和主体历史的变化紧密相关;冲动的目的是多样的,是局部的。那么对于这个产生内部兴奋的力量和卸载兴奋的推力该如何定位呢?它究竟是躯体的还是精神的?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的回答是认为它位于躯体和精神的边界上。心理学空间8Q*c2dQ!\CG

Y6DB\:H.{ d.P0关于冲动,它一上来就是以一个“性冲动”和“自保冲动”的对子出现。弗洛伊德的二元论一直保留着,到后期发展为“生冲动”和“死冲动”夕。20世纪初,在生物学领域占优势地位的是维斯曼(Wessimaml)的“种质”( elplasma gemrinal)“体质”(leplasmasomatique)理论。种质是作为种群的永恒的存在,而体质则作为为了传递永恒的种质而进行繁殖的短暂的个体。弗洛伊德受这种生物理论的影响,提出了冲动的第一个二分:性冲动是作为种群繁殖需要的,它绵延了人类存在的永恒的意义;自保冲动则是人作为个体的人的确认,并且为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8@0A[9l:Q0

WV%X)hJ&[0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说,如果性冲动和自保冲动是二分的,性和主体的存在之间拉开了距离。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自保冲动是非性的。但是如果自保冲动也有为性冲动服务的一面的话,它又有了一点性的内容。这里我们且按下不表,先来看看力比多。心理学空间_n!h1O Xb0R(Y

5Anb/[ \ }&p0 2.4.2 力比多心理学空间4F}/C HL/Ww!H

心理学空间/^(wR"Ix {/B)G:S

“由弗洛伊德假设的作为涉及到其客体(投注的位移),涉及到其目标(如:升华),涉及到性兴奋的来源(爱诺区的多样性)的性冲动的变化的基础。”力比多是一个类似于物理学中的能量的概念。性冲动代表着一个推力,它就是这个推力的能量;性冲动位于躯体和身体之间,力比多却是一个精神的能量。但是它是一个不可缩减为一个象容格设想的不明确不具体的普遍的精神能量。弗洛伊德在《论自恋》中强调力比多一定是性的能量。心理学空间Z8S1_0LI

Pla N4_*[~0其次,它作为一个数量的概念,虽然不可测量。“它的产物,它的增加或减少,分配或位移都为我们提供了解释观察到的精神的性的现象的可能性。”这样允许我们解释神经症中的精神病因。在自恋的概念引入之后,从自我力比多开始,数量的概念就占据了优势。心理学空间G-J%m!|2n S)F-o

j*R_%n| C.n0 再次,力比多从来没有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包含所有的冲动。在第一个“性冲动”和“自保冲动”的对子中,力比多是性冲动的能量,与自保冲动相对,自保冲动的能量叫做“利益”(interet);在第二个“生冲动”与“死冲动”的对子中,力比多又连同自保冲动站到了爱诺斯的一边,与死冲动相对。《论自恋》中,弗洛伊德通过对精神病的研究,承认了主体也可以把他本人作为爱的对象进行力比多投注。于是他第一次引入了“自我力比多”和“客体力比多”的区别。自恋的状态就是:(1)自我对自身的投注(原发性自恋):(2)力比多从客体上的撤回,并投注于自我(继发性自恋)。“因此我们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存在着一个自我的力比多的原发性投注,从那个地方后来的一些被给予客体;但是相对于客体投注的那些基本的持续来说,就像是变形虫的本体和从它那里生长出的假足一般。”并且,他在自我力比多和客体力比多之间建立了一个守衡:“一个被使用得越多,另一个就用得越少。”心理学空间 y~jnj z1L6Es

心理学空间Z:_l CsV

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自保冲动和自我力比多在自恋的状态中是混淆的。如同《论自恋》中说的那样:“自我力比多和自我兴趣在这里拥有相同的命运,并且不能相互区分。”这意味着什么呢?对于精神分析来说,自保冲动也具有了力比多的性质,即性的性质。心理学空间$f;Fa S#s"W6KD-O

心理学空间 N*\U"mb

另外的问题是:自我力比多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源泉来自哪里呢?究竟是来自于自我力比多中的那个自我还是自保冲动中的那个自我?

$Ej6m6m-K6G L,|0心理学空间6G$tz'S}-k?@

2.4.3 自我心理学空间$Qq.c sv&M

{.Z W1h ~]0 自我是一个相当难以描述的概念。它不仅表现在其功能和属性的模糊性、矛盾性、多重性上,而且前后期的弗洛伊德对这个概念的使用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总的来说,“自我是在弗洛伊德的第二个精神装置的理论中区别于它我和超我的机构。”

JL pJ CA0

3~[0Go&Yp$W!f0 “从拓比的观点上看,自我位于它我的要求、超我的指使和现实的强制的位置中的依靠关系中。虽然它被安置在中间人的位置上,被负载了人的整体的兴趣,它的自主性不过就是所有的关系。”

:u LmY S_0

%@ F;AZz Q@3L0 “从动力学的观点看,自我尤其表现在神经症冲突中人格的防御一极中;它起了一系列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防御机制由不愉快感情(焦虑的信号)的感知所激起。”心理学空间xj*Qs[rcthF

心理学空间nEk0k7n

“从经济的观点上看,自我作为精神过程联系中间的一个因素;但是,在防御的运作中,冲动能量的联系倾向被描述为原发性过程的特征所感染:它们采取了一种强迫的、重复的、不现实的方式。”心理学空间^]nWjTi b

W+i m}NE TPaP0 “精神分析理论试图在两个相关的异质的维度中考虑自我的性质,要么把它看作从它我分化出来与外部现实相联系的一个机构,要么把它定义为抵达了通过它我被投注的爱的对象的这个人的内部的认同的产物。”心理学空间*g|?*R\`0z

"WY1MfU0“相对于精神装置的第一个理论,由于它的防御性操作大部分位于无意识的,所以它远远大于前意识一意识系统。”

K%`G1?#PQ}_(i(q0心理学空间?p8P0J,\'UQ

“从历史的观点上看,在弗洛伊德那里自我的拓比理论是从他的思想开始,恒常性的呈现的一个抵达。”心理学空间e s f {~#ZT1w

5^"Dnhf\hZk0这里再看看《精神分析词典》中的“自我”:“在哲学和心理学中使用的术语,为了指示作为对其自身的意识和思考的客体的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早期将这个术语拿来指示意识的位置。自我在被称为第一个拓比,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的系统中间被划定界限。

r2MD~8[#d]$uA0心理学空间KT dgF5f Mr

“从1920年起,该术语改变了状态被弗洛伊德理解为在包括了其他两个机构:超我和它我的第二个拓比框架下的一个精神机构。自我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这第二个拓比(自我、超我、它我)产生了弗洛伊德教义的三种阅读的分流:第一种将自我理解为防御的和适应于现实的一极(自我心理学,安娜弗洛伊德学派,Anna Freud);第二种把自我浸没到它我中间,通过一个能指将一个自我和一个确定的我自己(主体)分割开来(拉康派);第三种在自我的或者客体关系的现象学中间总结自我(自体心理学,克莱茵学派,Melanie klein)。”关于自我,在《精神分析词条》中有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解读:1880年以前的研究让弗洛伊德认识到一个精神冲突的表达:某些防御对象的表象与自我无法调和。心理学空间n8K:D/[/Sr Fu

Q+A9VbI*|J01895~1990年他在治疗理论、防御冲突模型、精神机构的元心理学几个方面使用“自我”。那时的“自我”和“自我意识”联系紧密。《瘾症研究》中,弗洛伊德描述了无意识的病理学材料是怎样仅仅只能逐渐地攻克的。自我或者“自我意识”被指定成如同一条狭窄的小道每次只能让一个病理学记忆通过,如果治疗无法抵达抵抗的端点,这条小路也会被阻塞。在神经性的冲突中,一个表象同自我的不可调和性就从不同的冲突模式开始。这一时期弗洛伊德认为焦虑的信号直接同表象和自我的不可调和性相关。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间,弗洛伊德在他的元心理学理论中认为自我的一部分是感知系统的功能,是区别幻觉和现实。自我被他描述为神经元的“组织”:它被内源能量,即冲动,持久地投注,并易化神经元群的内部联结的通道;区别一个恒常部分和一个变化部分。正是这种投注水平上的恒常性允许了自我对导致幻觉的和激发起不愉快感情的原发性过程的压制。这个时候的自我既非个体的总和也非心理器官的总和,而都是它们的一部分,必须在生物学的和优先于生物学的精神的两个方面中的自我和个体的关系中理解。这个也带来了弗洛伊德在对“内”、“外”的定义的模糊性。而冲动是位于躯体与精神边界上的能量,在自我中被储存,所以人们可以认为弗洛伊德的“自我”是有机体的隐喻。心理学空间q z3X;H+~/L3H

心理学空间9~#W,ZJg y%g$hI

1900一1915年,自我概念位于四个方向的探索阶段:心理学空间'vCtj3z

心理学空间,XGEV?*U r(A

A.1900年参考的是梦的例子,并未在拓比分化理论中区分自我概念,也没有在能量的考虑中谈及自保冲动的概念。

t-bR;{&r;eP*p0

\_Q5v1X']E*uT?H0B.自我和现实的关系上没有一个真正的改变,但有一个重心的变化:精神世界既要呈现外部世界又要就主体而修改真实;现实原则和快乐原则的加入区分了原发性和继发性的过程;弗洛伊德给现实原则的强制以优先的支持,自保冲动提供了现实自我的能量基础;自我同前意识一意识系统的关系尤其是同知觉和运动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密。

g Y{#y*pV&a%N0心理学空间Mr b&y;ps

C.在防御冲突的描写中,尤其是在强迫症中间,自我是与欲望相对的机构,这种对立是由两类不同的冲动带来的。

w5dY p.pa`O0

l"GA-j K~ kE!i&\0D.将自我作为爱的对象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一个新的理解,尤其是在同性恋和精神病中。心理学空间8}Md KN(H `:C Y-iY

!]5m0P{t(B j01914一1915年三个概念相互紧密联系:自恋、认同、理想。心理学空间-N V1Db[[|I

心理学空间 \m@op1@ u K t

自恋的引入卷起了对自我的定义:自我既不是一上来就有的也不是逐渐分化的结果,它为自己的建立强加了一个“新的精神行为”;自我是一个整体相对于功能性的混乱而言,有性欲即自淫的部分;它把自己当做爱的对象,自己为自己提供性欲;自我当作客体的定义结束了自我同主体内部精神世界总和的混乱;动力学上,“自我必须被考虑为一个力比多的大水库,那里的力比多被朝向客体投递,而自我总是准备吸收那些离开客体而回流的力比多”,因此自我不仅仅是一个能量投注的通道,而且是一个力比多的永恒粘着的地点,并且它是通过这种能量负载的形式建立的;区分了客体选择的两种模式“支撑”(etyagae)和“自恋”。心理学空间"G CQtj4b9P

)H`LI Q"Qa4mg7s0在同一时期,认同的概念也丰富起来。

!Y~6u Ln0心理学空间#A6]d)[ MBdxhg ^I{ `

但是自我力比多和客体力比多的分类还不足以说明所有力比多的自恋的撤回,自恋的力比多有另外一个从属于自我系统的另外一个系统:理想自我、自我理想和超我。

~*YB'w`0心理学空间 x,a;@MmQL)j:yU

1920年的转折点,第二个拓比理论(自我是防御机构,超我为禁止的系统,它我是冲动的一极)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第一个拓比的失效。但自我重新组织了以前的一些功能和过程:以前的意识成为了自我的核心;前意识大部分被整合进自我;自我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自我被赋予了很多功能,但这些功能都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比如冲动和冲动的满足、看和合理化、客观的知识和系统的变形、抵抗和抵抗的消除等等。因此弗洛伊德一会强调自我的异质性,一会又强调它的独立的可能性。自我成为矛盾的强力间的中间人,面对着来自三个方面的危险,是三种力量的奴隶:外部世界、超我的严厉和它我的力比多。

X'e/h|F,z{0心理学空间3D9dvo)df

2.4.4 认同心理学空间.p _o"g'i1z0J |:I

;V l%d8O(sgf0精神分析中用来指示一个中心过程的术语,通过它主体在其发展的关键时刻通过消化或者侵占的方式,建立其或者变成,他周围的人的一些方面、特性或者特点。心理学空间 D"F;} ISh

心理学空间.~t5v`"T}

认同的概念在弗洛伊德的作品中,同其他精神机制相比逐渐地获得了一个中心的价值。通过这个操作人类主体才建立起来。这个演化首先是同处于中心地位的俄底普斯情结及其结构性影响的关系中,其次在第二个精神器官的理论中,从它我那里出发的几个机制由不同的认同过程而相互区分开来。

&N i|4O#m| _6T0

&Yc @mw&GSZ.M bbV0弗洛伊德在很早的时候既提及了认同,尤其是在关于癔症的时候。一些例如模仿、精神性传染的事情早已广为流传,而弗洛伊德由于考虑了一个当事人身上共同的无意识存在而走得更远:“认同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建立在一个共同病源意图上的占有;它表达了一个‘完全和·····一样’并和处于无意识中的共同元素相关。”。这个共同的元素是一个幻想:比如一个“广场恐惧症患者”无意识中认同于一个街妓,那么其症状即是对这种认同和这个认同所假设了的性欲望的防御。弗洛伊德还注明多种认同可能同时存在。心理学空间 X'lHp0{Gjj

y3KC V-o,\jY0后来认同的概念在以下关系中丰富起来:

&d1}(P2r!fV0

cbY8aqX@C d0A 1912一1915年间口腔摄入的概念被清理:《图腾与禁忌》、《哀悼与抑郁》。弗洛伊德尤其在抑郁(melanacolie)中主体在口腔的模式上认同于失掉的客体的作用,通过退行到具有口腔期特点的客体关系中。

qo%XNk(X0

LB:xBy0B.自恋的概念被清理。在《论自恋》(1914年)一文中,弗洛伊德将自恋性客体选择(客体按照本人的模式所选择)和认同(主体按照后来客体的模式所建立:父母、周围人)联系起来。心理学空间K&\u$y;k1pq

心理学空间IO7d'Hb;wr

C.主体关系中的俄底普斯情结的意义围绕着术语认同被刻画:对父母的投注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认同。弗洛伊德指出,在俄底普斯关系中,每个父亲或者母亲都既是爱的客体又是恨的客体,认同就在这样的维度上具体化了一个情结的结构。另外这种跟客体相关的双重性的存在也是整个认同建立的关键。心理学空间n@+r+A9`9IT5?

{kh6mZ0D.第二个精神器官的理论的制作见证了认同概念的丰富和重要性的增长:这些机制不再被刻画为登陆了各种精神形象、记忆和内容的系统,而是在不同的模式下客体关系间的剩余部分。心理学空间vwPUn]FY!Z n"`A

心理学空间[R2cW$w&_#T

1921年,弗洛伊德最终区别了三种认同的模式:心理学空间^*?NE ~ yi z+f

心理学空间9N#K[W)a)g

a)作为和客体感情联系的最初形式。牵涉到的是一种一上来既以双重性的食人关系为标志的前俄底普斯认同。

P_1B:f:Q6w'l+p0

_\:N\']B'P P0b)作为被抛弃的客体选择退行性的替代物。

I;r)c$F Y a ^gC{'j0

$w C0O b"wO8I A0^0c)在对彼者所有的性投注的缺席的情况下,主体至少可以在他们又一个共同元素的维度中认同于那个彼者(例如:想要被爱):通过移置,这是产生认同的另一个观点(癔症性认同)。心理学空间G%~W"x7Mu*}J

心理学空间+bvm*ckz3f

2.4.5 妄想狂心理学空间$` Z|7i*ul#U4\x9NL

心理学空间 sU]BmK!kJ;m4v

从古希腊语(pnaaroos,paar::反“eonrte”,noos:精神“esprit”)引入的术语。在狂怒和谵妄的意义上指示了精神病。在德国的精神病病情学中,由Johann Christina Heinroht在1843年引入。在法国的病情学中,是由Jules Seglas引入的。通过Wilhelm Griesinger,Emil Klaeplin,Eugen Bleuler和Gaetna Gatian de Clermabualt的工作,妄想狂连同精神分裂、躁狂一抑郁精神病成为普遍意义上的精神病的三大组成部分。其特征是系统化的谵妄,解释的主导地位及并无智力的损害。其中包括迫害澹妄、色情狂、自大狂和嫉妒澹妄。

/^,PY'TZ#Z2MQ0心理学空间1a#|qW%@Y6jU

弗洛伊德1911 年将妄想狂定义为对同性恋的防御。此后,梅兰妮。克莱茵和拉康发展了一个妄想狂的结构性概念,前者将其在客体关系概念的框架中同精神分裂联系起来(类精神分裂一妄想狂状态),后者将其作为精神病状态的本质。心理学空间QT-u7b`;M6_

心理学空间(B B~h(Gxc9Ci k

这种弗洛伊德很想把它比作一种哲学系统的疯癫形式,因为它逻辑的表达和近乎“正常”的理智,不仅在古希腊时被希波克拉底所描述还被众多的悲剧作家所刻画。直到十九世纪,精神病学德国学派的基础工作才在一个精神病基本分类中描述了这个术语。继Heinloth引入这个词之后,Gerisinger在一个器质性病情学框架中于1845年赋予这类澹妄一个名字:Verrukhteti(精神错乱)。之后,kraePelln用词“妄想狂”刻画了同样一个现象。心理学空间D;K5HmKC

+Du%]!Ln gm ^"J0kraepelin分类系统的新颖性在于对原来那些无序的病情学的分类和阐释。他区分出三大类精神病:妄想狂、早发性痴呆和躁狂一抑郁性精神病。在这个框架中间,Kraepelni将妄想狂定义为“依靠于内部原因及其演化,潜伏性地发展了一个澹妄的、持续性的并无法动摇的系统,并伴随思维、愿望和行为方面的清晰及有序性的交流而发生。”对他来说,妄想狂就成了一个“建构性的”病症,建立在基本澹妄和记忆幻觉两大基本机制之上,它们是迫害、嫉妒、夸大不同主体的制造者。这样妄想狂病人也就成为自认为是一个先知、帝王、伟人、创立者、改革者等等的慢性病患者。

3y^ H \7Q-{(|(Y0

A S} ]7|.{;d0受到这种分类系统的启发,弗洛伊德在世纪末的时候提出了另一个相似的机制,尤其是在1895年1月24日写给威廉.弗利斯(Wiheilm Flies)的手稿中。避开了分类的问题,并试图服务于病人而从当时德国的治疗学传统出发,弗洛伊德将澹妄性观念置于强迫性神经症的一边,并且给予妄想狂一个从其癔症性防御概念中过来的定义:“在经典形式下的慢性妄想狂,就是如同瘴症、强迫性神经症和一些幻觉混淆状态的一种防御的病源学模式。之所以有些人会成为妄想狂是因为他们不能忍受某些东西—当然要在他们的精神系统事先完好的情况下。”在这里他加入了一个投射的机制。根据这个投射,妄想狂病人防御一个不能和自我相容的表象,把它的内容投射到外部世界。还加入了一个谵妄形态的定义:“妄想狂病人爱他们的澹妄就像爱他们自己一样,这就是全部的秘密。”在一封1899年11月的信中,他又将痣症和妄想狂区分开来,指出前者是彼淫性的,通过认同于一个他爱的人表现出来;而后者是自淫性的,他把自我分成了好几个不同的人。心理学空间^B&h4?"s;Up6E0_%y w

y!S7Z5e:W Q"t*~o01911年弗洛伊德、容格和布鲁勒(EugneBlueelr),在精神分析对精神病治疗领域的影响方面的大讨论虽然以三人之间的分道扬镰而告终,却给予妄想狂及其后来的评论者一个重要定义。

*g4h4wXIq"d0心理学空间h\A |*Z

弗洛伊德没有像布鲁勒希望的那样建立一个新的精神病病情学,反而在精神分析的框架下给精神病一个和神经症、性倒错相并列的定义。在1911年的对Daniel Pual Schreber回忆录的分析具体化了建立在妄想狂基础之上的精神病学科。在弗洛伊德的经典术语里面,妄想狂成为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精神病组织的范例。就夸大澹妄、迫害澹妄、解释性澹妄和自淫而言,弗洛伊德还加入了两个主要要素:妄想狂后来被定义为对于同性恋的防御;妄想狂病人不应该再被看作精神病病情学意义上的精神病人。就Scherber,实际上弗洛伊德发展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观念:这个病人自己有的对澹妄的认识可能和由医师建立起来的为了解释疯狂而作出的理性的认识一样的真实。

es;x}+[ ~6D ~+iV F%[D0心理学空间3S(f-r-|(@1W e n_

2.4.6自我理想和理想自我

ghVl#R-_7n Z0心理学空间xqq3i/P Zk%`

在《论自恋》文中,弗洛伊德有这样的话:“这个自我理想是被现在的自我在儿童时代曾经享受的自爱(sel匆ove)的靶子。”①紧接着,他又说:“他不愿意放弃童年的自恋的完美状态,当他长大之后,他被别人的告诫和自己的批评性的评判的觉醒所干扰,这样他再也不能保持那种完美,他试图在一种新的理想自我的形式中恢复它。”心理学空间#|;pM!H&v6L

,pV.Gk0| x0但是拉普朗斯(LPalnahce)不认为在弗洛伊德的“自我理想”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区别。他对“自我理想”的解释为:“弗洛伊德在他第二个心理机制中使用的术语:由自恋(自我的理想化)和对父母的、对他们的替代的、对收集的理想的认同的集合造就的人格机构。作为第一个分化的机构,自我理想建立起一个主体尽力服从于它的模式。”

_4luL|+} i|6nZ0心理学空间l'O4`k_2b?.?%v

但是有很多的,尤其是拉康派的分析家认为在这里的两个术语是弗洛伊德故意的,“他(弗洛伊德)用‘理想自我’替换掉‘自我理想’的时候,是用新的形式使自我理想走在了前面。”②就自我理想和理想自我而言,拉康坚持认为弗洛伊德在《论自恋》中指示了两个不同的功能。“L,cIh-cI汾al,自我理想,是作为言说的彼者,同自我有一个象征的、升华关系的彼者,这种在动力学的操作中的关系既相似于想象的力比多又与它相区别。”③而理想自我,自恋的本质形式,建立在镜子阶段的动力学中,它术语想象的领域而后才变成一个“钦佩”或者是一个“梦。”心理学空间-r5g E;ai)^_/f!j` \

心理学空间&j |X a:b*i*p

在1914年弗洛伊德说首先,孩子是自己的理想,此时的自恋为孩子的全能感和大人对孩提时代的自恋的投射到孩子身上的澹妄,而孩子对这样的一种理想的放弃可以导致以彼者作为理想的出现。这个放弃却是由俄底蒲斯结构的开头,通过大人形象的插入,孩子对禁忌的服从而产生的。心理学空间,Ak;n.`X!Y&S

mC"plpQ01917年《精神分析引论》自我理想是自我的机制,它负责“道德的良心”,并且允许自我去评估它同理想的关系。

%tq Fv4`V k0心理学空间d6Up8E B)}

1921年《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给自我理想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自我理想和自我相区别开来,前者负责清理同自我间的冲突。弗洛伊德总结说“我们己经叫它自我理想,我们将它赋予自看、良心、梦的检查、压抑的本质性影响的操作这些功能。我们说它是原发性自恋的继承者,在它的内部孩子满足于他自己。”

RSF9v2m3`)H5gg0

6L)Mv ~,aK01933年,在《精神分析导论演讲新编》中,转变就完全完成了。第三十一讲《关于精神人格的剖析》时一个超我产生和功能的细节化表达的场所,是在具体化自我理想的标题下“超我也是自我理想的载体,并且自我根据它来衡量自己,竭力仿效它,争取满足它所提出的任何更高的完美要求。”弗洛伊德进一步说,“这个自我理想无疑是早期父母复现表象的沉淀,是儿童当时对他们认为父母所具有的完美性钦佩的表达。”

-Vi wn J#]1?0心理学空间8TL'yP@/gd

2.5 第二个拓比理论中的“自恋”的变化及这一部分的小结

d#r(t^-]0心理学空间(Xs%v VUv(e

弗洛伊德,这位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严格遵循这科学主义的道路,试图为精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寻求一个“科学”的表达。因此他使用类似于牛顿力学中的“力”的概念的“冲动”和“力比多”来翻译我们的精神能量。简单地将冲动的演化制作为以下图式:

uRo@/],IG0
心理学空间4zAk8~x)]?

                      ┏自我力比多心理学空间TlkkDN"gOpX
1920年之前┏ 性冲动 ━━ 力比多 ━━┻客体力比多心理学空间%_yN+t7B.d'~'F
       ┗ 自保冲动 ━━ 利益 intere
ZJe+Ln_5U0
g5] g n(p01920年之后┏ 生冲动 ━━ 爱诺斯 Eros心理学空间4Zs:Z:c7cM5N
       ┗ 死冲动 ━━ 达纳多斯 Thanatos心理学空间zn^8fK+V;zMN&m

&j RyZh,`4N0“自我”在1920年之前,弗洛伊德几乎把它当成一个有机体的隐喻,差不多作为感知意识系统来处理。在精神病和同性恋的群体中,自我是爱的对象,因而也引出了“自恋性客体选择”(客体按照自身的模式进行选择)和“认同”(主体按照客体的模式进行建构)的联系。把自我当作对象、彼者来爱的自恋的认同。

r7KLv+d|0心理学空间Mq6H&u ^sa

但是在第二个拓比之后,弗洛伊德完全改变了他的观点。在《精神分析讲演新编》中,他认为原发性自恋是以完全失掉周围的关系和以自我和超我的分化为特征的,在子宫内的生活为它的原形,或多或少用睡眠可以作为代表。同彼者关系上的自恋被弗洛伊德放在了继发性自恋的位置上。心理学空间 L C-R| g#O!B6H

心理学空间.]QzD q D

这个改变有三个原因:一,它我作为一个独立机构,在它中间的分化导致其他机构的产生的引入;二,自我概念的改变:强调了自我是从它我那里分化出来的,起的是适应和协调各种关系的作用:三,自淫和自恋概念的区别的取消。心理学空间2`o|O0YDH.zL

心理学空间8g}H4N]1K"GR

这样的一个改变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的问题:一个对外界完全没有任何开口的婴儿是如何将精神世界转向外部的?这样的一个转向是由生物学的发育带来的吗?

7YWE:[*YE3@J0

L }O:I U8^"t0在治疗学的平面,弗洛伊德仍然按照自己的理念,试图把精神病、妄想狂纳入神经症的框架,避免用精神病的话语来谈论精神病,而是用“防御”“压抑”等概念来理解妄想狂的机制。他也意识到这样的尝试有其缺陷。一,澹妄普遍地被认为是治愈的倾向,而这个幻想泛滥的状态不是压抑的后果;二,妄想狂病人有着强烈的信仰,这些信仰对他们来说是来自外部而不是内部的,因此也不属于压抑的范畴。因此“自我的分离”(Clivageudmof)是弗洛伊德在解释精神病和恋物癖时的重要理念。

.{`)AO z8pB8U0

p#i{hGdm5wyN0从上述一系列的分析到现在弗洛伊德理论的问题和焦点整个儿地集中到“自我”上面。“自恋’,,不论是原发性自恋还是继发性自恋,都是对“自我”的力比多投注。“自我”从和感觉一运动系统密切相关的并且类似于“意识”的概念一路走来,发展到后期的从“它我”分化出来的一个独立的机构,这个力比多投注意义上的“自恋”概念不再满足于弗洛伊德的解释。因此必须另外寻找其他的途径。拉康的镜子阶段理论正是在这个困境中滋生的。

3PLdB%m0心理学空间uu-{7FQ&xr4HX

我们在《论自恋》中发现了一个苗头:将“自我”作为客体的投注。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始终是执行着某种功能的自我,是意识的,是防御的,是起着调和作用的和几乎是实在的自我。它有着自己的起源、发展和某种结构。但是种种矛盾正是从这个实体性的自我中产生,以致于人们无法将各种变幻莫测的现象整合到这个自我上。拉康受着前人的经验的启发和结构主义带给他的灵感,从《论自恋》的文本开始,探索另外的道路。心理学空间3q6R?@+S-QY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1234567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介绍 拉康学派
《拉康学派》
The Ethics of Psychoanalysis»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