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馥:当你的孩子拒绝上学
作者: 孟馥 / 23367次阅读 时间: 2016年11月05日
来源: 大学糖 标签: 孟馥 厌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s} c4wX6HI%z)I4Z0嘉宾: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孟馥。很高兴今天晚上能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与孩子不上学有关的话题。我知道很多的朋友早早就坐在那里等候了,谢谢你们。

CD:Id;k^t"|0心理学空间|_)??+J,r"Q9Y

大家都知道今年10月《亚洲家庭治疗大会》将要在上海召开。为此“大学糖”也主办了这次“生病的中国家庭”大型系列主题微课。一共有四个公益讲座。这四个公益讲座分别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来分析离婚、拒学、网瘾和婆媳关系,这四个当今比较热门的话题。借此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家庭健康,来关注家庭治疗。

0_$z:[DRnP:n{z1]0心理学空间j9cw!|"G7O8mx

今天晚上要谈的话题是:当你的孩子拒绝上学。心理学空间xXZ&]3[

心理学空间g8MAg3i|WK5W4wB

在我的心理门诊当中遇到很多不愿意上学的孩子。当陪伴这些孩子、家庭走过那些心路历程的时候,不断地体会到那些孩子的痛苦、家长的焦虑和学校的为难。也不断地感受到在陪伴他们走出困境的过程当中所获得的那种喜悦和成功。

(FV!hj E6[c0@0

_!J'K2{ QI,hg0这几年在临床工作的基础之上,也在家庭治疗的实证方面做了一些研究,我们把这项研究叫做“孩子是家庭的镜子”。这项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三部分:心理学空间:MxF;`(M zCu
1. 采用无创的方式对孩子的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包括心跳、皮温、皮电。
5Z-Ul(fXT02. 让孩子现场旁观父母讨论他们之间还没有解决的一些冲突,并且记录这些生理数据的变化。

){,|YY } k.Z6GN0心理学空间W Q*|!?+sW

3. 在后续和家庭共同探讨这些生理指标变化的内在含义。心理学空间H&Q~ NaD|#R

心理学空间#\ dSy9Z,V.}Q

主要的目的是评估在面对父母、家庭,那些还没有解决的冲突时候,他们的内在、父母,以及家庭之间的关系存在哪些关联。这项研究工作由国际华人家庭治疗大师李维榕博士来设计的,她的研究成果在2010年发表在国际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家庭治疗方面的杂志,叫做《家庭过程》。2014年李博士也获得了美国婚育家庭治疗学院所颁发的家庭治疗理论和实践的杰出贡献奖。

5y[a2|1JT|Cl rs"\"m0

A-]\gP{0有关这项评估工作,用在“不上学的孩子和他(她)的家庭”,所获得的数据和结果,我将在10月份上海召开的亚洲家庭会议上进行专题报告。心理学空间^ u@7d"Lkc

7Gv%s \7BH%J#~.y0

4\8y'H-H-N;j3x-L4HlP0

7fUN J7x.b:Q(? Y|0(正文)心理学空间 Z{&O.A%O

3eB"y5c)|0今天主要是想就孩子不上学的话题跟大家做一些简要的阐述。我今天想从两方面来谈这个话题:

+`;j&F$@4T-U0

P$VCS.s01. 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怎么样来理解和看待孩子的不上学。心理学空间yC_um TW J9@
2. 从家庭治疗的家度,怎么样去理解和看待孩子的不上学。

"}1\,Om{'b0心理学空间2N!?CrL}/N

下面我先讲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怎么样来看待这个问题。

r8a"N.x x!ql4l0心理学空间F Vr ^0E

孩子不上学它有一个专业的名称:学校恐惧症。主要是因为他的临床表现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恐惧,并且拒绝上学而得名的。实际上这个学校恐惧症是属于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范畴。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当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在那些智商比较高的儿童和青少年当中更多见,大概占到儿童青少年以情绪障碍作为主要内容来就诊的人数10%左右。也就是说在10个情绪障碍儿童当中,大概有一个是学校恐惧。心理学空间5S_3V(d%\1v

心理学空间S0FpQA%y/kE e

儿童情绪障碍主要是指在儿童发育的过程当中一些情绪问题,是以焦虑、恐惧、抑郁、强迫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所以这组疾病包括了很多种类,比如儿童分离性焦虑,儿童广泛性焦虑,儿童恐惧症,儿童社交恐惧症,学校恐惧症,儿童癔症,儿童强迫症,以及适应障碍等等。其中分离性焦虑、恐惧性焦虑和社交性焦虑是儿童特有的。心理学空间 G|*@b2\-H ~

心理学空间_%e~b4dA g

在国际诊断标准当中,儿童情绪障碍被描述为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以前大家把它叫做儿童神经症,但是由于儿童的情绪分化不像成人那么明显,所以就把它改为儿童情绪障碍。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病率在国外列位儿童心理问题的第二位,我们国家是第三位,排在前面的是儿童行为问题和发育障碍。心理学空间L-U1Wo7Of

心理学空间.sw T-t9o)\&ej

儿童青少年是一个生长发育当中的个体,所以它跟成年人不一样。他的情绪发育和情绪障碍都有他自身的特点。在这里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儿童情绪发育的三个特点:心理学空间O(fQEmd%~

+c3AM1|3U#H T4KI01. 儿童情绪发育主要是取决于于遗传,也就是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和他所处的环境,所谓的环境最重要指的是依恋关系的质量,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UVP7T&yu}A0心理学空间b5D udi,yN I

2. 主要讲的是儿童情绪发育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有些问题随着成长就消失了。

6m3h+FAH!M0心理学空间W }-z;LP$}d

3. 他的情绪发展受到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也就是说任何影响到儿童的认知和行为的一些因素,就有可能对儿童的情绪发展产生影响。心理学空间[5\iDq;w

心理学空间}"wlsMj RFh*b

我想介绍一下儿童情绪障碍的五特点:

qn7m)pnc&KO6V0

$nDkC8l l#m8L01. 临床表现比成人简单,往往以某一个症状比较突出,或者是以躯体的症状为主。
m-R*X(Af+V02. 在学龄前的儿童他的情绪障碍类型比较难以划分。随着他年龄慢慢地增长,他的临床分型才逐渐逐渐地跟成人相似。心理学空间[pnEt {dh/h(t'J p
3. 在学龄前期,或者是儿童期,情绪障碍的情况跟男女的性别关系差别不大。到了少年期以后,女孩子就开始增加了。就是在性别里面,女孩子开始多一些。心理学空间 ]7LtV8L adkH1i3N
4. 儿童情绪障碍的病程是暂时的,很少持续到成人。
w K^Y/v&GR05. 儿童的情绪障碍跟成人期的神经症之间没有什么明显的内在联系。它是否只是情绪正常发展趋向的一个突出化的表现,而不是一个本质上的异常。心理学空间 A F5| Bv}%[t

9B%R!]0|!O?0m q0当我们了解了儿童情绪发育的特点,以及儿童情绪障碍的特点概念以后,我们对儿童的情绪问题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对他的发展和愈后就比较乐观了。

*P"\&d'm/[[HM Fa0心理学空间+H_6Uyo BB b

儿童不上学,孩子不上学,也就是学校恐惧症。严格地来说学校恐惧症至今都没有被列为国际疾病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的方案和诊断体系当中。但是它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

rI!sD5[4b0心理学空间't,J$^b1e{

学校恐惧症的孩子通常临床表现主要是两个方面的症状:心理学空间U~&K9iMw!J2Ks.X

#O@5V#KG8N6p0Q8N0第一方面的症状,精神症状。他的精神症状以焦虑症状为主。学校恐惧症的孩子普遍存在着一些焦虑症状,比如紧张、焦虑、惊恐、躯体化。有些广泛性和分离性的焦虑。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伴有抑郁。

zP"YSm9lxD0心理学空间[*X)I RJ3c

第二个主要的症状: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些躯体上的不舒服,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比如说头疼、腹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等一些以躯体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心理学空间1L7N LuszWJ

/~Zp3R)S#i?;W|q0当孩子们以这些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时候,确实会给我们临床上的诊断上带来一定的难处,而这时候家长也会常常带着孩子们在医院的各个科室里面做各种各样的检查和治疗。

ek}2tpGS*_9D Y0

EP6f"c.e{R6_y0我的一个小病人就曾经以反复的咳嗽为主要症状,医生和家长都以为是肺炎,甚至在综合性的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发现不是肺炎,被诊断为神经性咳嗽,由呼吸科的医生转介给我们心理科,转给心理医生。有时候初期的时候为了达到不上学的目的,孩子会借助头痛、腹痛、食欲不佳,全身无力的主诉获得父母更多的同情和关注。到后来父母要求他上学的时候,就出现紧张、哭泣、吵闹、焦虑不安,以及各种躯体的症状和精神方面的症状。如果把这些孩子送到学校去的时候,也常常会产生一些退缩的行为:比如说低头走到自己的位子上,不跟同学打招呼,上课的时候没办法专心,不敢正视老师,没有办法回答问题,等等。放学以后他会如释重负。

6K%a5u sD,EO0心理学空间vz/\[%_JG

通常我们会通过以下几个标准来进行评估和诊断:

R {7wl(p0

p-I2M8un%QX6R01. 这种孩子上学非常困难,常常缺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还有连续很长时间不上学的情况。心理学空间P2kZr/y%L,p;Z
2. 面临上学问题的时候,他出现严重的不安情绪。包括极度地恐惧,发脾气、或者是抱怨,躯体的各种不适,等等。
'_BUT:y%hWW03. 不上学的孩子的家长是知道情况的,跟那些逃学的孩子不一样,有很多不上学的孩子是逃学,逃学的时候家长并不知道。而这一类学校恐惧症的孩子他的症状家长是知道的,而且家长也知道他不能够去学校。
Jqw/g!X*v04. 这种孩子他没有很明显的反社会的行为特征,比如说偷东西、说谎、破坏行为等等,这些没有。

9vM;Z&A.AE:u0

;Fn7Gq+QT b4k&x0总而言之,学校恐惧症的孩子他最突出的症状,临床症状就是拒绝上学。心理学空间|7d[ Mr+Q

心理学空间-f,Q!D6m"?

三个高发的年龄:心理学空间v_ ZR5f)z5x
(1)4到7岁,也就是说上小学、上幼儿园的时候,主要是跟分离性焦虑有关。
h|.c8z5MiS0(2)11、12岁的时候,主要是上中学,可能跟换了学校,换了环境,学业压力增大,功课增加,新的人际交往困难等等焦虑有关。
3y3Wq Q)|$@2jv0(3)14岁左右,青春期的时候,可能跟第二性征的发育,他对于自身的体相焦虑有关。心理学空间M*UL_7@0ZE*q

心理学空间R)V5t fl L!K9Y[L${

总归这跟孩子要离开家,离开父母,独自面对世界有关系。谈到儿童学校恐惧症发病因素主要是跟遗传有关,还有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也有关系。因为这一类孩子脑部一些局部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血流的改变和功能的降低。心理学空间CWs&r}|S.@ Oix"@V

心理学空间O9ps&c N Q&{)M

当然还有一些心理学的因素。心理学的因素我们主要是从几个方面来理解,来对不上学的症状有些解释。心理学空间/])jbR*]7`;E G5sdG

[u:{2n-S0精神分析的理论里面,它主要是觉得有这么几种情况:心理学空间h8y@2G(H{F
1. 他觉得可能是因为孩子害怕跟自己的父母直接发生冲突和对抗。从而通过对学校的恐惧来转移这种对抗。也就是说从父母违抗转向学校对抗。心理学空间)kd ]a']Zj1xzn'U
2. 可能这些孩子不上学是害怕离开母亲,害怕和家长分离。
7yCh:xmD1C(fv`03. 孩子不上学,潜意识想留在家里保护父母。

/_m(P9f4k7r1p0心理学空间{ `:vu.W%Gf

行为理论也有它的解释。行为理论认为学校恐惧症主要是一种反应性的、操作性的条件反射的一种学习的结果。可能这个孩子在学校会遇到一些事情,比如说遇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学业受挫,受同学的欺负,或者是遭受委屈等等。这样的事情发生以后,使他产生强烈的不安和焦虑,害怕会再次面对这种情况,所以有一种对这种情境有回避性的反应,希望留在家里。如果父母过渡保护,让他继发性获益,或者是过渡地强迫,甚至是粗暴地体罚,都会增强孩子的不上学行为。还有一种行为理论认为,可能是母亲、家长对孩子离开自己感到害怕、紧张、焦虑,所以孩子跟父母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紧张和焦虑。心理学空间*]wd0wM F k%B

心理学空间5|Z/Wv](~*Pv? x

发展理论讲到,正常的儿童他都会出现对学校有恐惧这样的行为。对学校恐惧其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一些孩子在反应的程度上、时间上超过了正常范围。这种超过正常时间和正常的强度,可能凸显出他不想上学的行为。如果被学校或老师采取粗暴的方式逼迫他,可能会使得这个情况变得更严重一些。发病可能也跟他的个性和特征有关,比如有的小孩子就比较胆小,比较怕事,情绪不太稳定。心理学空间~9Ac2~;F)c4M

心理学空间'E:dy7U$cKoKp

还有一些诱发的因素如,考试学校里没有考好,被老师严肃地批评,或者是老师的期望值太高,教养方式,或者是被同学嘲笑等等。

/WGZO t:xP0心理学空间9U-]X$~ f[ sZ#Ej

以上角度我们想从临床医学角度去理解什么是学校恐惧症,学校恐惧症有什么表现。诊断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它的因素可能会有哪些。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方面内容。心理学空间"i*M2_Z utj;q

心理学空间HJ3O5sam/j1E i

第二个方面,我们讲一下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怎么样来看待孩子的不上学。心理学空间0[ w Ty;s3] i&X

`G H].Y0家庭治疗认为个人的症状行为基于所在环境里面各种关系交织所产生的结果。顺应家庭系统目前的互动模式持续的外显出来的部分。通常家庭治疗认为在症状的背后隐含家庭潜在的,没有解决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家庭治疗认为个人的症状行为不仅仅属于个人,而是属于他所处在的整个家庭系统,尤其是当这个家庭系统出现功能障碍的时候,个人的行为问题,或者是症状就会出现了。就孩子不上学这个症状而言,可能一方面孩子的不上学,代表了他所在的家庭系统出现了问题。
hjZz9t x"P8o0另外一方面,有可能他不上学的症状,也维持了他家庭系统的某种平衡,也就是说孩子的不上学变成了是维持家庭系统平衡的一种策略。心理学空间tX*[kT9g

心理学空间TdFlFf4~1c1d

心理学空间/w9B ~;K(pX8x8H WX
(临床案例)

Q[ m8m4F0

dKp M6X*q-q N;s-\0案例一:

f;i(af jj|^0

&kTb0D5n/m0我给大家举个我的临床案例,我把这个案例起个名字叫做“妈妈的武士”。这是我几年前见到的个案。一个17岁的男孩,初一开始情绪低落,间断不上学、不出门。我暂且把他的名字化名为明明,他在妈妈陪伴下来接受家庭治疗。他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持续的阶段是不上学、情绪低落,也跑了很多医院,看了很多医生,先后诊断为注意力不集中,双向情感障碍。后来他还被诊断过精神分裂症,服用过很多精神科的药物,来诊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好转。坐在治疗室里他显得比较拘谨,身材很胖,外形看上去跟17岁的年龄很不一致。青春期男孩的特征他都没有。我的治疗室里有不同类型的沙发,他们母子俩人却选择双人沙发,紧紧坐在一起,俩人都挺胖的。

/f&i'o+R@0

gV!U9TX0明明最大的困难就是离不开家,怕上学。经常无故不去学校,上学盼着下课,下课盼着回家。离家在外的时候总是感觉到心神不定,浑身上下不自在。即便出门也是跟着妈妈出门。所以一天下来大概95%的时间都跟妈妈在一起。明明发病是在5年前,那一年他家庭里面发生了很多事情,先是妈妈因为疾病误诊造成了生殖器官的切除,然后提早病退。由于妈妈的疾病,夫妻的关系也受到一些影响,从而夫妻分居,再加上婆媳矛盾,使得夫妻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了。这个时候明明就开始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继而开始断断续续地不学。

O4F B#^,C9\gw&w9Z0

!wJB2C!Hm,M\x0他妈妈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照顾明明身上,夫妻互动也越来越少。由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孩子不上学,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夫妻之间又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关系就更加紧张。

4h,v `{ma._![0

K [\ Y4l0一年多前爸爸又出现了夜不归宿的情况。所以父母的婚姻就走到了破裂的边缘。这时候明明的症状就变得越来越严重,升级为精神疾患。他需要跟妈妈睡在一张床上才可以入睡,吃饭、吃药、洗澡都需要妈妈的帮助。可想而知一个17岁的青春期少年变成了一个孩童。他这样一个症状的演变也使得他妈妈没有办法顾及到其他,也使得他爸爸不得不每天回家来张罗给孩子看病。

2u-f J])d!]KK ]`O$?*S0

E3Z&S)qL0通过这样的一个个案,我们怎么看、怎么理解明明的行为。家庭治疗的角度认为,家庭当中的个体和成年之间是被强有力的互惠的情感和忠诚联结在一起的。孩子生来就如同海绵,吸收父母的讯息。即便父母心理最不被人察觉的忧虑也会成为孩子的不安,这是相互牵引的自动反应。也许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家人都没办法察觉,然而青春期的孩子离不开家总是有原因的。心理学空间 {/BCqoR3YL

心理学空间 C$\$QP x~7Fb

在明明父母婚姻关系的天平上,他的内心偏向母亲。治疗过程当中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站在妈妈的立场上,所以他是爱着妈妈的爱,恨着妈妈的恨。所以我视他为妈妈的武士,他为母亲而战。潜意识里害怕离开妈妈,害怕爸爸和妈妈的直面冲突,进而他留在家里保护母亲,所以他没办法去学校,离不开家。

-EG3@ob6m0

)P$H'_6a \0还有一部分是失去健康、失去婚姻、失去丈夫的母亲潜意识里也希望把孩子留在身边,留在家中。说来明明是一个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子,他把父亲完全排除在他的内心之外,他的精神世界里也就少了一个亲近、好感、信任、模仿和认同的父亲形象,进而他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加地空虚、紧张和焦虑。所以更加地不敢跟外人接触,更加不敢面对外部的世界。

&@O/P.\ PX*j0心理学空间'e-C+D D+BX(Z?4^

每个孩子都是忠诚于家庭的,当家庭出现问题的时候,尤其是父母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总会想尽一切的办法来分担父母的痛苦,来表示他们的关心。心理学空间C%N0^K(G

aNhY2x\4`9E0所有的孩子都很难拒绝这个诱惑,甚至会用父母最害怕的方式,也就是伤害自己的方式来生活。孩子也会扮演父母的照顾者角色来照顾父母,使得这种痛苦能够延续下去。

t1]%l1V3np_g0

7T/c D }TKS0曾经有一个来访的家庭,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聪明可爱。但是她就是不肯去幼儿园。当我们探究她的家庭冲突时候,她对我说:我们家最主要的问题是爸爸没有爸爸的尊严,妈妈没有妈妈的温柔。我们家爸爸、妈妈的角色颠倒。虽然这个小朋友只有五岁,但是她对她家庭的理解如此深刻,她一语道破,击中要害,令得在座的父母目瞪口呆。

r)[ f@u9H2G s kx0心理学空间cT9w ?:q.U+?

当然不是所有的父母、孩子都能够理解孩子不上学的问题。大多数家庭被不上学的症状所牵制、焦虑不安,甚至会发展出不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来使得不上学的症状被继续地维持下去。

At%h5z dn?0

8H'X#v'u&t0在当今这样一个焦虑的社会当中,充满各种的不确定性。比如说家庭里面没有解决的哀悼,夫妻没有解决的婚姻冲突,焦虑的父母,害怕分离的孩子,混乱的家庭结构,卷入父母冲突而三角化的孩子,以及代际之间界限的破坏,家庭的投射和移情,以及和原生家庭的关系,等等,都会导致出现一个不上学的孩子。

N(z'u2M R.E@0PS0

lLqNw`0心理学空间} k S#bt
案例二:心理学空间,U`*Wbl

心理学空间$e#?)I;P5h m }n1h!r{{W;b

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个临床的案例,让我们大家一起去分析理解孩子为什么不上学。这个个案是今年上半年现场访谈的一个个案,前后见了他们两次,我给这个个案取个名字叫“有希望才能活下去”。心理学空间B)G4C5a xW6i'M

vsy0i:{|nPR0这个家庭是个外地来沪打工的家庭,爸爸本来在超市里面做保安,后来因为身体的原因,只能靠推车摆摊做早点来挣钱养家。妈妈是个钟点工,一家四口住在上海的郊区。这个家庭现阶段最大的困难:19岁的姐姐不上学。家里面还有一个弟弟,一家四口。心理学空间!iE2| rU3g,q`)tc

y sY4t.o\P0这个姐姐从小跟奶奶长大的,和出门在外打工的父母关系很疏离,从记事开始,她眼里爸爸、妈妈整天吵架,父母不和。妈妈和奶奶、奶奶的家人也有很多纷争。所以她从小就立志要离家、上大学。两年前她以全省前100名的好成绩考到了上海一所非常好的大学。在别人看起来非常了不起,但是大一下学期就病了,被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分别住院两次,而且休学在家。心理学空间5A&K'Q@{g+r.z6_

心理学空间 VQk8j&EoE$sS M!g

第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是爸爸、妈妈和姐姐三个人来的。一走进治疗室,爸爸就说:你帮帮我们吧,女儿不上学,整天在家里摔东西发脾气,因为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跟我们吵架。对我们家来说孩子读书是我们家支撑下去的唯一希望。心理学空间\0\!S keng7mI

心理学空间3EL*Y D/oc"yN.G:Y%Y"r0d

一个长大离家的孩子,为什么又退回到家里边去了呢?对我来讲是一个好奇,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我就问那个女儿:不是考上一个很好的大学了吗?为什么就不上了呢?心理学空间$W3\)lF|B)@ W*j^

Yw5j X3YJZ*b0这个女儿就回答我说:对于其他的同学而言考到上海的大学是远走高飞,对我来讲不是,我不想离我的父母太近,也不想回到我们父母的手掌心被他们控制,因为跟他们在一起太痛苦了。

c S)VFveW jyH/]0

,g|9A#I)B/J0爸爸说:我20多年前就来上海打工了,吃了很多苦,不希望孩子走我们的老路,希望她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心理学空间!At&m0|"I6s;p!l+Oh

b'Et4qsP M.T0我说为什么这么好的愿望,而女儿觉得是一种控制呢?女儿说:爸爸、妈妈的婚姻是包办的,感情不和,他们总是在家里吵架,相互指责。家里的家具几乎都在争吵的时候砸烂了,这个家根本不像一个家。所以能躲出去就躲出去,能逃多远就逃多远。我说:你逃得出去吗?她说很难。因为妈妈很敏感,冲突的时候她会觉得所有的人都站在爸爸那一边。所以她会觉得势单力薄。她也总会发短信、打电话给我,就连家里的亲戚都会打长途电话让我回家去处理父母的矛盾。心理学空间.\{7cm&i-^ ZI+Z

心理学空间_\k`0B AuQ*[

那个妈妈赶紧补充说:上次大伯打电话让女儿回家是因为她爸爸要跟我离婚。

3a O9dL&f0

-[?C RDq6{@0我又问女儿发病的时候家里还发生什么?父亲说发病前父亲生病住院需要手术,最后妈妈又被查出是患了肿瘤。爸爸说所有的坏事都在我们家里发生了,就算写电视剧本也不会是这样。

Zy]2Ls0心理学空间&Ym`Ckc

当我们了解这个情况以后,再来看看这个孩子为什么不上学。他一方面是自己到了长大、离家的年龄。她有一个走出家门、远走高飞的理想。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一个纷争的家庭。父母病重缠身,所以孩子远行和忠诚发生了冲突。所以不难理解这个19岁的女孩子,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中所包含的内在意义。心理学空间(?McC*f'@

心理学空间3o^ \|u||,m

家庭治疗大师Jay Haley在《离家》这本书里也写到:离不开家的孩子都是忠诚于家庭的孩子,离不开家的孩子,大多有让他们放心不下的父母。更何况这样一个争吵不休,多灾多难的家庭。所以在这个家庭里面,父母觉得孩子读书是家庭继续下去的希望,可是父母不明白,父母稳定的婚姻关系也是孩子读下去、发展自己的希望。

\wF1H{.r9L0心理学空间,v;a/P4a?1K2VA

有人说,人的所有问题都是停留在某一个阶段,或者是时空的。孩子长大是一个跟家庭、跟父母渐行渐远的正常离家过程。离家的本质是孩子心理上根本的独立,而家庭没有解决的冲突,则是孩子离家时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和难题。心理学空间$P"n tsEu:E

心理学空间1lYzgbG/IT

拒学的孩子多半如此,所以我们家庭治疗的工作就是要和家庭一起去面对和解决这些未解决的冲突。帮助孩子走出困境,长大离家。

Of,VW%p9ZLm*qw!F0

/I)K h5X4o$bM.N0孩子真正的离家是指在心理上、工作上和经济上逐步取得独立的过程,既能区分出在原生家庭里面的自我,又能发展出同辈之间、家庭以外的亲密关系。既能和原生家庭保持必要的联系,又能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从家庭里面获得必要的支持。心理学空间;l:H;]u6ky%]

:m1v9_0~"yZ0对于大部分的孩子而言:守家不易,离家难。但愿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成功地跨出离家这关键的一步。无论从上幼儿园开始到上大学、走上社会,整个过程都是一个长大、离家的过程。

9`o D9`kL8?0心理学空间Y[Z3^6| ~


%ipdS,GqQt%_0(Question & Answer)

Mq*wFs*MPR0心理学空间p ^(`!^1?W

(问)两个问题,一个高二的学生,一个初二的学生,好象分别是两位家长提出来的。都出现了不愿意上学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对学校填鸭式的教育不满意。

~6x;B9Fl5M4t0

4tX.D2Cs'r(q0(答)对我来讲信息了解得不是那么多,我是想两位家长听到这样的微课以后,如果你们能够对孩子的厌学情绪,或者不愿意上学的现象多一点理解,或者换一个角度去理解的话,也许会更容易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因为我觉得现在很多的教育体制确确实实应试教育的成分比较多,但这是我们比较难以改变的。所以面对这样的体制问题时,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它,只能去顺应它。心理学空间+z|H0vk

F U/Q` t w1h(S1g~0最重要的是家长在遇到孩子提出不愿意上学的情况下面,能够多跟孩子交流,多跟他谈一谈,了解他不愿意上学的症状背后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当我们了解多一些的时候,可能就会对他多些帮助。

r!u,jK!dk*M&r#_0

,^] M ^)e%b5~0(问)一位听众说:夫妻间闹离婚,所以孩子不愿意上学。

a[B5X'Wsb0

Xi'd%VsQd+Fg0(答)我想孩子的不上学也是给父母处理婚姻问题的一个机会。所以我建议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最好带着孩子一起去找专业的机构,或者是找家庭治疗师去做些具体的工作。我在想,很多时候父母的婚姻可能没办法维持,但是在整个离婚的过程当中,怎么样能够照顾到孩子的感受,能够把对婚姻的解体造成对孩子的影响降低,降到最低。心理学空间!{/gK:X+c

心理学空间~ ~/?,q(H"Y'w'I

(问)还有些家长提出来: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办?心理学空间_"e(H4R;w!z1{!W*tsZ+e1|

| l%pu+X0(答)通常我刚才说了,小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通常跟他分离的焦虑有关系。也就是说跟妈妈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可能有些问题。所以我们也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如果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时间超过了一个月,甚至有很多哭吵的行为,那就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了。可以从更多角度去理解究竟孩子不上幼儿园是什么样的情况,慢慢地采取一些方式。

nN&K#d#w s0心理学空间jB0kf6F`5v/hV

(问)孩子不愿意长大是不是个问题?

dum&eAh0心理学空间%pjt,UTzzjtR)t

(答)我觉得孩子不愿意长大也有一定的理由。不愿意长大可能有两种情况:1.确确实实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应对外部世界的能力培养得不够,所以长大要面对外在挑战的时候,面对需要面对的问题的时候,他会感到焦虑和紧张。2. 并不是他真的不愿意长大,而是家庭里面有些需要他牵挂的问题,或者是一些隐患。所以他以不想长大的方式留在家庭里面。

:u1C5x V/\0心理学空间alfd A:Hv

(问)一位咨询师提出来说临床也会遇到这样的个案,所以他想问具体该怎么做?

k dU[x-JUqz^M0心理学空间X9p6RCJiI

(答)今天重点讲的是从家庭的角度怎么样来理解孩子的症状和意义。所以可能需要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症状本身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最重要的是怎么样去理解症状背后它所代表的家庭关系是怎么样的。所以需要跟这个家庭一起去工作,需要对家庭症状背后的关系进行一些探讨。

7HZ"Le[5vh0

3_*fcYYZ}3~0我想对很多不上学的孩子家长来说,孩子不上学确确实实是很让人恐惧的一件事情。大部分问题都是不上学的孩子该怎么办?从我的临床经验来讲,我看到非常多不上学孩子的问题,他们有的停留半学期,有的一学期,也有三年,也有五年的,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当他们走过这个阶段的时候,他们后续的发展也还是很好的。所以我想很多家长也不必太紧张、焦虑。有的时候也许你什么都不做,随着孩子年龄的慢慢增长,他对一些事情的理解、增加,问题会解决。心理学空间"g_2Q3| V(p(E

心理学空间:Ki/Z&\!J-}%X

(问)还有一个是孩子上高中,因为失恋而害怕去学校,这个问题怎么处理?

8[&Y$G9j*G6?dB,b/S0心理学空间+M)zmlp/`

(答)这是比较典型的问题。现在还是会有学校、老师、家长认为孩子的早恋是个很大的问题。其实从我们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对异性有特别的一些感觉,有特别的一些想法,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个情况。通常这个孩子的情感被列为早恋,而当作一个问题去处理的时候,就使得这个孩子陷入更尴尬的情况。心理学空间~M d:~_x-Vb N

心理学空间*A9~x7VST,^N1K^

所以当父母,或者是学校一定要去处理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当作一个大问题去处理的时候,就强化了这个孩子的状况,使他陷入更尴尬的局面。所以怎么样去淡化,怎么样合理地去疏导,怎么样去理解和接纳这个孩子特殊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心理学空间!J YzP G| wr

t t?:E,Z8G$R l0(问)还有几个是关于单亲家庭的问题。心理学空间Q0S2~*w1~*Whd

{LM5[B BK i2r0(答)单亲家庭里面确确实实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因为父母的分离,所以使得这个孩子会跟某一方的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这样一来,由于孩子和单亲父母之间的情感纠结,当他面临需要分离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困难一些。心理学空间Z2^ F4`/xP(G#Y

心理学空间3F#B {v{

所以面对单亲家庭我们需要有些支持性的工作,我们需要通过家庭治疗师的帮助,来帮助父母、单亲的父母跟孩子得到成功的分离。

x Zsr8d/dBpt0心理学空间 I^x9[M(S:w.O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面,他对父母的分离抱有某种没有完成的情结,会期待有机会父母能够重新走到一起。所以帮助他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是很重要的。

5pf-N;u4a5e8^0心理学空间e'R!B1f? Jm

(问)有的家长说: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很多他在学校里面的情况,跟同学的情况,包括自己的内心不愿意跟家长去交流,所以家长会很着急。

-M7C;@GN4H0心理学空间!IO{'u7~K Q

(答)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正常的情况。因为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关注点转向同伴,他需要跟父母进一步拉开距离。所以父母不要特别为孩子不太愿意跟自己沟通了,不太愿跟自己交流了而产生更大的焦虑和紧张;从而非得抓住孩子来进行沟通和交流,我觉得这时候父母这时候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安慰,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在家庭以外找到更多的朋友,去分享他们成长的经历,这可能对孩子离家的发展是重要的。

4g;} {sD{]!|S0心理学空间5][#[)^!p$^Dp

(问)有的家长说他们的一些孩子确确实实会有些具体方面的疾病:比如哮喘、气管炎,比较体弱多病。

T9G'VVG9z"|{I ^0

8C,T)x!x1nc^^;y0(答)确确实实有这样的情况,很多敏感的孩子不单单是很聪明,同时他们对很多事情也非常敏感,他们的细胞很容易被激惹。所以会出现一些躯体的症状。一方面是跟他躯体本身确实存在疾病有关系。还有一方面,在患病、就医、治病的过程当中跟父母之间相互的影响,会产生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从而导致他的躯体症状会变得更加明显一些。心理学空间q;y*mo Ev8v,f

*DZBp&y$s.O(T;bZ9r;{0因为时间关系,真的非常抱歉,我没有办法很完整、很详细地回应到每个人的问题,如果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浏览一些相关的内容和一些网站。也可以到一些专门的机构,向专业的人员进行求助。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很抱歉,只能回答到这里了。谢谢各位的陪伴,也谢谢各位的聆听,更感谢各位各位提出这么多的问题,我想如果有可能的话,请大学糖的工作人员将这些问题收集整理起来,在后续过程当中有一个解答。谢谢,再见!(结束)

JK:_/lvl1w4l5e4}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孟馥 厌学
«症状的功能和意义 家庭治疗案例/术语/讲座/微课
《家庭治疗案例/术语/讲座/微课》
中德家庭班晚间演讲201702 直面新时代教养孩子的挑战 by Liz Nico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