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
作者: 心理空间 / 39647次阅读 时间: 2016年11月18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lFfov5nhM

家长已经成为了应试教育体制的帮凶心理学空间5H4fv WNq%H

心理学空间P5G3u9XfM

我最近几个月才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女儿也在北大附小上学,接下来很快要面临小升初和初升高。我们所有同事一起在北大老师群里讨论教育、升学问题时,所有人都非常焦虑。

2BX{YO wK)L2p0心理学空间(A3wF5ru"M1UT

这种焦虑源于教育的现状,所有人都被这种价值观绑架,一开始教育就建立在一种恐吓和制造焦虑的基础上。如果你没有在0岁就开始起跑,如果你没有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考上最好的大学,似乎人生就是非常糟糕、可怕且失败的。它绑架了所有人,尤其是父母,投入无数的金钱、时间,逼迫孩子去参加各种课外班。不参加,你在升学考试中根本就没有机会,因为考的内容只有在课外班才会讲,而课外班的费用越来越昂贵。北京已经要到1200元甚至2000元一个小时。

3l$ZX!GT"P$e s3wg P,F0心理学空间D8qX-wnpZd

这些补习学校是中国的特色,并且有的居然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但问题是,所学的这些东西真的有用吗?所谓的奥数、奥赛对今后的科学研究究竟有没有帮助?很多北大的物理、数学、计算机、生物教授都告诉我说“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3M/| S']*]#J0

:B5`y F6L0但是在高强度的焦虑下,家长们同样被胁迫着成为了应试教育体制的帮凶。心理学空间*x%BX-R e,X

心理学空间I}aJ;sy}6b

我们逼迫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课外班,他们所有的休息时间、周末都在参加补习,我们摧毁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我们摧毁了他们的创造力,因为所有的学习都要按照标准答案进行。作为一个北大老师,我最痛苦的一件事情是,我发现现在即便是北大的同学在上课时,都非常安静,很少有人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因为所有人都被奴化教育,一定要服从标准答案。心理学空间4wMCX$DD:A

Y*St&}bq#{RR0而这里面最糟糕的结果还不是创造力的消失或奴化,更重要的是,亲子关系会破裂。心理学空间;R&s1^:A7M/d6`pp:rk

)eb[3{Kx0我很多来访者是学二代、官二代、富二代,他们的父母也都非常优秀,但是这些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非常糟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被逼迫学习。亲子关系破裂、所有同伴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前面说的“提高一分,干掉千人”),那么他的社会支持系统瘫痪掉,又没有价值观,这可能是导致现在年轻一代越来越脆弱的根本原因。心理学空间BY~h{b+G}cd

心理学空间:{et,^?bpL U LV

心理学空间C%Ijq3k

wdAZfR1u3OgV*PG0当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也已被扭曲,要如何教育孩子?心理学空间'JND-k$]kH7D

心理学空间6@*MRhU^1}r{ ns

家长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是不是被一些商业的宣传,或者走上纯商业道路的教育者影响?前两天我们还讨论到,很多优秀的北大研究生甚至博士毕业后,没有去做一线的科研,而是为了更高的报酬、为了北京市户口,去中学当老师,去教怎么解题。我们都会觉得有一点可惜,或者可笑。这代表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心理学空间'f XZ1^Ok v+j?2[

心理学空间D XGU&o

当我们成年人自己的价值观也已经被扭曲时,我们怎么去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还有多少真、善和美的东西给到他们?心理学空间5i%u:^8{:y rV

心理学空间5hf?Z9n5Hn

值得我们反思和自我探索的一个问题是,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东西是什么?我们活着、存在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我究竟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我来说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重要,还是我内心的平静、幸福、自我肯定更重要?

A/dF R!Yj2fl0

*D$`2bl"bA#D6H b P0我们需要先理清自己的价值观,自己探索清楚这个世界上的真、善和美,才能够给予我们的孩子更好的影响。

WleW$l|'K;Y:p0心理学空间,e)Z)W$w5?/o4`S? u

我们无法一下子就改变整个教育系统,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保护自己的孩子做起:

X1w wy*cXB8q,b-zD0

jeM$_9YL7E5i0至少不要去做成绩不够好就贬低和否定自己孩子的事,你要知道,ta身上还有很多美好和优秀的地方;

hB6i&^t,x.[D? iG0

r+N$[)^Y,x0接纳孩子的一切,努力帮助ta去学习和感受真善美;心理学空间$x o$oNV0p.j*i[D

3w)vc I|)i0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和评价ta的唯一标准;

;l j:Q6N&|f(o a?_0心理学空间II,?eS-E\2`

如果有可能的话,去寻求一些其它的教育模式。比如说我和我的很多同事都在考虑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其它国家接受教育。心理学空间YC"DZQ(d'[

,pX&sj$[ F3H0我也在跟北大的同事、领导讨论说,如果应试教育体制不改变,接下来会发生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学生选择在国外学习。当然,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真正好的解决方式,我们可能需要一起努力来推动教育的改变。

P5[k:B}$Q/J0

(vD$Z)? w!AJ{m0心理学空间W:`)vy$f#Zc

7h*D.Hf*t d:W;{&^-tq1J[0如果你正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如何自我调整?

!@T"r'g#}n0

H1NSI;|0在目前这样的应试教育车轮的碾压下,我觉得大概不太有完全没有受到影响的学生。这样的说法可能并不全面,因为我没有调查整体同学的状况。如果今年暑假我能找到实验,我会把最近两三年获得的几十万数据做一个统计。心理学空间#@.b~x)R.X

心理学空间O.zl|s)? z

对于一个人的抑郁和自杀,最有预测效度的就是ta对生命的价值意义和学习的价值意义的判断。心理学空间4x.diwk%u

(l a F4Exga f2E3D0教育是有两极分化的。那些所谓考场上的失败者,他们可能会进入所谓的价值观判断中“差”的学校,比如高职院校,他们已经在过去的学习中被足够打击,所以一定意义上来说他们出现自杀、自残、严重抑郁的比例反而会降低一些,因为他们已经完全否定和放弃自己了。心理学空间;n:j t3n'q

N b%w|6h+@}0而那些所谓绩优的学生,我想北大清华代表了绩优生,很多县可能一年甚至几年才会有一个考上北大清华。这样一些所谓最优秀的学生中,典型的“空心病”也非常常见。

&pi4zey3`J0

m4De@&qi,A4U0他比较轻的表现是迷茫,我不知道为什么学,但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别人出国我就出国,别人要有好的绩点我就要有好的绩点。但有些同学会发现绩点高又怎样?无非就是找一个好的工作,找好的工作又怎样?无非就是多挣点钱,多挣点钱又怎样呢?那时候“空心病”就发作了。所以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不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只不过“空心病”严重到自杀的现在还是少数。

-n3X C5y7k7]&S0

O"n2w iN;?0有人问,自己正是在这样的应试教育环境下长大,父母也曾经只看分数,以至于脱离了学校之后,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都与工作挂钩,常会自我怀疑,该如何调整呢?

9c%}SSP0

tewz'Z+` d0首先我想说,关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也在探索当中。正因为遇到了很多这样的个案,而且用传统的心理咨询方式真的很难有帮助,我才做了这样的探索,所以我并不能说我现在有非常成熟的办法。

xFX!xm0心理学空间.TJ9x:Fr4OF?5b4a-h9U

但我想自身价值的多元化应该是解决途径。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是在于眼下的利益或者一个好的工作、多挣一些钱、有一个北京市户口,这些非常现实和功利的目标之外,我们还有其它的意义,比如说我可以创造,比如我可以助人,我可以有利他的行为。

'kp:y%jZ XO0

-O4y2]Ay9e#{0有一项非常著名的美国格兰特研究,从1945年开始,跟踪当年毕业的哈佛大学学生,到现在为止跟踪了70多年的时间。从中你会发现对于幸福感最有帮助的是亲密关系,除此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利他行为。所谓利他行为后面的文化内涵,或者说人性的内涵就是我们的共情能力,我们可以体会到别人的痛苦,所以我们帮助别人解决痛苦,就会使自己感到自己有价值,也会让我们感到轻松和快乐。

e.j'`2V z(zi\0

*a%zk9T!u1M!Y0总之,一个人的价值可以在多方面体现,我们自我和谐、自我肯定,这个大概要比单纯靠学习成绩和金钱来肯定自己要有用得多。心理学空间'Xy P h;t0?`.p W7{

3`$sT{)p2?0心理学空间t&~cjlSgJ

心理学空间!_'^'t/{)oS8y#i

“空心病”的定义和主要表现心理学空间2VyVr S{m!r

` |bbF[8A#x0注:它不能算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诊断标准,但却是我过去三四年间通过接触这样一些同学不断总结出来的共同特点,他们往往是非常优秀的孩子,或者说是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e#} w c\(PP0

F)RkVW }c5X5x0“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也许我可以把它姑且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大概有这么几点:心理学空间2T%G6b C5zt

心理学空间Jrk:RM6c

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它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同学或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l;p_8F6G-VZ0心理学空间 x~Q,i+k"I8ZP

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他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和成就,这些成就似乎是一种瘾,一种毒品。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L\:p&J3sf0~0心理学空间j#W |Y }N vF

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需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丈夫、好妻子。但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也非常疲惫不堪。心理学空间+Z/~C$Yj {8v

心理学空间qYU,BB,a;v9j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我们有很多个案,在国内最好的精神专科医院治疗,用了所有的药物,甚至用了电休克治疗,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效果,也就是说看起来生物因素并不是导致他们问题的主要因素。心理学空间,RA(W#H6X gBWm9v

心理学空间"K}2E l;cz$r

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所以他们倾向于不用那么痛苦和惨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比如烧炭、自缢、服药。

Ci n*WT?Fd.W _0心理学空间'^HI$NpkaCS

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他之前已经有过尝试自杀的行为。心理学空间H4`? |2[:X;?7e

心理学空间w#Aj'a0B#`

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你会发现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不错,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不是那种典型父母离异、早期依恋、早期寄养的问题。

W:q#H2i"@!c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自杀事件为何不应该被广泛报道? 徐凯文
《徐凯文》
时代空心病——功利化应试教育之祸»

 徐凯文


北京大学副教授
临床心理学博士
精神科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
创伤治疗危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