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为主义的儿童心理学
作者: 朱智贤 / 2356次阅读 时间: 2016年11月28日
来源: 《儿童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V OB0^%hK8|

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华生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后,这个学派一直在心理学,包括儿童心理学研究中保持着强大的势力,它的强调S—R的简明而又富于实用主义的观点,它的强调环境作用和实验方法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外貌,都对西方的心理学界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第一,这个学派只能很好地研究一些较低级的心理过程的发展,如感知觉、动作、情绪等等,而把思维、语言、智力、动机等等统统排斥于研究课题之外。第二,这个学派的S—R公式虽然简单明了,但却非常粗糙、贫乏,缺乏一种系统的、深刻的理论。由于这种原因,各种以“新”行为主义作为旗号的学派先后出现。这些新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承认S—R之间有一个机体的内部过程作为中介,而不是S对于R的简单的、直线的决定作用。关于这些新行为主义派别的评述不是本书的任务。在这里只想指出对儿童心理学研究有较多影响的一个学派,即以斯金纳(B. F.Skinner)为首的这一派别。在属于这一派别的比乔(S. W.Bijou)和贝尔(D.M.Bear)等人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工作中,他们标榜自己的观点是自然科学的发展观点,他们声言只研究那些可以观察的行为,而不研究他们认为不能观察的东西(如动机、冲动、欲望等等)。他们根据S—O—R公式,主张研究操作性的(operant)行为,即根据对儿童过去历史和现在情况的了解给以刺激,以引起所要引起的可以控制的行为。为了控制儿童行为的发展,在进行研究工作时要考虑四种条件的变化:

RRUw I6I{0 心理学空间}^V%b#P p/A;d

(1)第一基线水平,即儿童在实验操作以前的状态,例如小学一年级新生上课时的不安定、下位子等表现;心理学空间S N8w"{2k4t&H}A'ON

"NN2D&c9B%zV6w/g0(2)第一实验期间,即给予一定刺激(如指示儿童坐好并加以强化),观察儿童行为的变化(与安静坐下的关系);

,x\ivU8Z}1~0 心理学空间4gwv i)_ xn

(3)第二基线水平,即取消第一实验期间所给的刺激,以检查第一实验条件的作用(如不加指示和强化以观察对儿童安静坐好行为的关系);心理学空间[9Mn \S ywo

心理学空间!d0qc%a+~1i%T)A

(4)第二实验期间,即把第一实验期间给予的刺激再度给予儿童,从而确定第一实验期间所给予的刺激的作用。

/R*XN"x4q B@7} }+e/Vq0

BLV G`0根据以上的实验处理可以画出儿童行为变化的曲线,找出行为变化的规律。他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各个方面(感知、运动、语言、学习、情感等)的发展。

]W/^A fb&[0 心理学空间-_8g-hdK R _

新行为主义儿童心理学根据斯金纳的思想,特别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instrumental)条件反射和积极的有步骤的强化。所谓工具性条件反射和巴甫洛夫古典的条件反射最大不同之点在于:条件反射(如动物学习开门跑出去的行为)是它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的,无条件刺激(如食物)对条件反射起着积极的奖惩作用,即强化作用,使条件反应不断在改进。而巴甫洛夫实验中的唾液反应(条件反射)则和学习关系不大。而且,新行为主义主张为了形成和控制一种行为(如儿童学习词汇),还必须有大量的、及时的强化。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或机器教学就是根据这个观点提出的。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软件程序编制的需要,髓着儿童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的要求,新行为主义的这些观点和技术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但他们把人和动物等同起来,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观点则应当坚决加以反对。

*h G[%MB/b,S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瓦龙和巴黎学派 朱智贤
《朱智贤》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儿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