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作者: 朱智贤 / 3679次阅读 时间: 2016年11月28日
来源: 《儿童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 a:_nU'U0k0  我们承认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同时,又反对把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作机械的那种简单化的理解。也就是说,一方面,应当承认环境和教育对心理的决定作用,因为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应当承认环境和教育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原因(外因),亦即是外部矛盾。这个外部原因如果要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就必须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内因),亦即内部矛盾,才可能实现。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环境和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就无法起作用或不可能很好地起作用。心理学空间z2?O3c]

6S!YIf8@l0那么,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呢?

n}1@ e,|/_-|&F0

UH6b"KqY `0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目前还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包括广义和狭义的社会因素)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9l[/vO q0

jz2DFsGK&@0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心理学空间7GMAd@%x6]&D

9[F!h*gl;^+A;Z"]0第一,应当指出: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亦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离开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离开了儿童不断的积极活动,也就没有什么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可言。

/HjjrPh"q#z0

:T Dx*]%[ U0             —→新的需要(原有水平4)心理学空间;r J |,?)|

vDH+k{O'a0     环↑教

c?V'Gqe0

fbC7M]u(UFz0     境|育心理学空间Gi:bv-m9m Hk

!Il8n}+})D[om0             —→新的需要(原有水平3)心理学空间#]w/g;G}*p({X

$NOy lmB4e3N2\^0  环↑教心理学空间l2M;{G2w1K:K C

1E5u%[:ei-Z#n0  境|育

"cK(Nqg m0 心理学空间~ hoY-tyu6F/X2f9|

          —→新的需要(原有水平2)

i];sD*|p[s0

C(G7O/QkS9[,j0环↑教

$Ft!~+Da {0

&H'u"[9v|,E,^A5\6o0境|育心理学空间 k$HH wH%H

#x|w"xuN%};c0──

7A J-lX0u9P.^%V3^g0 心理学空间A$}$NoF ]j2^ t }

         遗传(原有水平1)

'p8c6a:G6EJ0

D[$HEtGG _0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直观剖析图

4`4@s1Em0

O'U dN,yog[0从原有水平1到原有水平4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儿童心理正是以这种不断量变质变的形式得以发展的。心理学空间o J9z2d+@

3m f6b,Oz6Fh2W d0儿童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是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在不断的积极活动中反映客观现实──反映客观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反映客观现实和儿童主体之间的各种矛盾。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就是这些矛盾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例如,当新生儿饿了的时候,就哭起来,积极地探索食物,这时跟他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就可能组成各种不同的矛盾关系。例如,母亲的乳头和母亲的指头在满足他的食物需要上,关系是不一样的,是有矛盾的,因此,在他的头脑里就产生不同的反映。也可能过些时候,要用牛乳代替母乳,这时儿童跟他的环境就产生了新的矛盾关系,这种新的矛盾关系也必然会在他的头脑中产生新的反映。因此,儿童心理的矛盾是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中客观事物的矛盾,客观事物跟儿童主体的矛盾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心理学空间:FO*z#d'{ qMa

]AXLf0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不但产生于儿童的活动中,而且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统一,也都是在儿童的活动中实现的。事实证明:7岁儿童如果继续留在幼儿园中,他在一定时候内仍保留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仍以游戏为主导活动,从而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形式等等。儿童及时进入小学和在新的生活条件下从事正规学习活动以后,就能更快地实现着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或转化。心理学空间 I7tm GS R m3qH c

心理学空间y}8m rL$V(q

第二,所谓需要,也是一种反映形式。任何需要都是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即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要求下产生的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需要这种反映和一般反映活动不同之处在于,需要是一种追求和倾向于某种事物的关系的体验,它是由个体和社会的需求所引起的反映和体验。心理学空间%~^7^K,\ f

P;K W$x5},[(X VL0需要可以因个体的要求而产生。例如,由于口渴这一生理上的要求,就产生对于水的追求和倾向。由于求知欲这一心理的要求,就产生了对于书籍的追求和倾向。需要也可以因社会的要求而产生。心理学空间"T[(U,fX~f`

eTR4w9h,[;@0需要可以属于物质方面(如对水的需要),也可以是精神方面(如对阅读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总是带有社会性的。心理学空间6a[b^/Vw lN4Hs

,_3hf"~MH-D)` p0需要可以表现为各种形态,动机、目的、兴趣、理想、信念等等乃是需要的不同表现形式。心理学空间`+S%}ar

心理学空间0Vx].sC/o A

需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经常代表着新的一面、比较活跃的一面,需要总是不断发展的,主客观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着,人的周围的事物变了,人的需要也就跟着改变。一种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另一种需要。心理学空间 M)S3N&_*dFG%PK Y

心理学空间Z:TVG3a3Se

第三,所谓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是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人们已形成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也就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水平或状态。从生理机制上说来,也就是已经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已经形成的动型。心理学空间FV:}]4K S

心理学空间/w&|ql!c

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经常代表着人的心理活动中旧的一面,比较稳定的一面。

JP3C4l+r+r~?0`,|0

Kg,l MU ^h~&j0第四,新的需要和已有的水平或状态之间的对立的统一和斗争,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p!Xb0akW0 心理学空间Q2`H/k#YI

(1)儿童心理上的新的需要和已有的水平或状态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的。这是因为,需要总是在一定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上产生的,换言之,需要依存于一定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例如,3岁的儿童,只有最初步的口头言语发展水平,因此,他只能掌握某些日常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来跟别人进行简单的言语交际,而没有掌握书面言语的需要。心理学空间2N4u1n%D` X!gR

7R xy)U~0N0反过来说,一定心理水平或状态的形成,也依存于儿童是否有相应的需要。例如,小学一年级儿童有了学习加减法的需要,才能逐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同样,只有儿童进入小学以后,有了掌握书面言语(阅读和书写)的需要,才会推动他努力去提高自己的阅读和书写水平。

/{ A8y?#Kd6u0 心理学空间E%~wI~0u:[

(2)儿童心理上的新的需要和已有水平或状态又是互相斗争、互相否定的。这是因为:新的需要总是否定着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换言之,心理发展的水平或状态总是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要。例如,一岁半左右的儿童,在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词像“爸爸”“妈妈”“娃娃”“球球”“帽帽”等等以后,自己非常高兴,周围的人也很高兴,但是跟着这种水平的形成,就会产生新的需要。因为单靠这些简单的词,并不能满足他进一步交际的需要。当他对成人说“帽帽”的时候,并不能使人了解他是要戴帽子,还是要玩帽子,还是帽子上脏了。因此,就推动他进一步去学会一些简单的句子。

0f7BX'Ct4TX(F0 心理学空间EI? BM#E\c

反过来说,一定心理水平或状态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原来的需要的否定。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形成了从事正式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因而,游戏不再像学前时期那样是他的主导需要了。这就是说,心理水平提高了,原来的需要也就逐步被否定了。在心理水平或状态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就会不断地产生更新的需要。

:a&a xJ!zx:C;wp0

p4i'N,S}cV0(3)在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新的需要跟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不断处于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中,这就推动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这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学空间8d|7f9|3M:gz4?

心理学空间+Z m*UO|yg

第五,对于儿童心理发展来说,内部矛盾是它的内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据。但是内部矛盾的运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一定的外因,教育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主要的外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辩证唯物主义在强调事物发展的内因的时候,决不把内因和外因形而上学地对立起来。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唯物辩证法是否排除外部的原因呢?并不排除。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Sl&tKOiN*I0 心理学空间Bp9P[(S9s M

教育这个外因、这个条件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发挥它的主导作用,就必须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新的需要和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就必须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这个内因,内因是发展的依据。外因只有充分考虑了内因这个特点,才能调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是说,外因离开了内因就无法起作用,更不用说主导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因此,所有的父母和教师,为了更好地按照客观规律进行教育工作,就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和研究儿童的个别特征和年龄特征。

l'w1o2b9NR~^r0 心理学空间._t-K5x#W

可能有人会问:把教育说成是儿童心理的外因或条件,是不是降低了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主导作用呢?既然说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为什么又说内因是发展的依据?究竟是教育起决定作用还是内因起决定作用?

T:b0Q:yME0

K.r~FCBoB%@0也可能有人会问:如果教育这个外因能够适合儿童心理的内因,是不是儿童的心理就立刻得到发展了呢?心理学空间)`8wP)wW`O,E

3hoe"x?-y|0这两个问题都属于教育和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我们将在相关章节详细讨论。心理学空间$z1[u%`k({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 朱智贤
《朱智贤》
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外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