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初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
作者: 朱智贤 / 2562次阅读 时间: 2016年11月28日
来源: 《儿童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oM;p E n9h1Z0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是在成人的影响下,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一定条件下产生的。

9r i(uu6Q8`j'[0 心理学空间4qX*NA%[

1岁儿童还不可能有道德判断,也不可能有意地做出什么道德行为。1岁以后,在儿童与儿童之间,就可以看到各种积极的和消极的关系,这可算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初级的表现,也可以算是道德行为的最初的形态。

p-zdOj0

jnHHl0根据观察,1~2岁儿童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qu W5C(gQ"sY.MA0

WH,`,OR_0(1)不良的相互关系,攻击性的动作,如夺取玩具;防御性的动作,如哭泣。

8V]d\uw0AA&c g0w0

vZ.S5Xd G)N"J0(2)良好的相互关系:情绪上良好的游戏关系;共同游戏,如使用某些玩具的共同游戏;配合其他儿童的动作,如以自己的行为动作去配合或帮助其他儿童;儿童对别的儿童的评价。心理学空间%`,O7qN$LGD

]h)P%T} \3j }:X0防止儿童间的不良关系的发生,培养和巩固儿童间的良好关系,应当是婴儿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Tl8Sq~5Wy6kQ"F0

'r~ r-]+a wo0`[-v6o0儿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是在儿童掌握言语以后才逐步产生的,而且也多少包含着一些意志行动的成分在内。当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良好的行为的时候,成人就有愉快的表情,并且用“好”“乖”这些词给以阳性的强化;当儿童做出不良的行为的时候,成人就有不愉快的表情,并且用“不好”“不乖”这些词给予阴性的强化。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就能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从而养成各种道德习惯。以后再遇到一定的类似的场合,儿童就能不加迟疑地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来。而对于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例如,当两三岁的儿童看到别的孩子有新奇的玩具的时候,一方面很想拿过来玩,但是又觉得强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这也就是儿童道德感的源泉。心理学空间E(V'S VH

)J(uH\,j0_MP0婴儿的道德判断,也是在跟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的。凡是成人表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儿童便认为是好的行为;反之,凡是成人表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儿童便认为是坏的行为。因此“好”“不好”是儿童最初的道德判断中的两大类别。3岁的儿童已经能把人分为两类:好人和坏人。

0r(o0v ]o c0 心理学空间2n hR7|$xS#m

应当指出:婴儿期的儿童只有一些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萌芽的表现,决不能作很高的估计,也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原因有二。心理学空间v0t~;pR,J:Sg,O xw

心理学空间v!}z^FZV4}d

第一,儿童还不可能掌握抽象的道德原则,企图用抽象的道德原则影响儿童,显然是不正确的。成人只能用简单明了而具体的事例来使儿童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心理学空间S x~!Vt

w[wSb$b+SIo0第二,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也是不稳定的;经常需要成人加以鼓励和督促。例如,当儿童看见别的孩子折花的时候,他正确地提出警告说:“妈妈说的,折花就是不乖。”但是也可能过了一会儿,他、自己也忍不住地折起花来。心理学空间zZ6o{(gH2`

x Z*^si"m,R{ Vh#i&A0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用合乎儿童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心理学空间 q8A4R@L)B9M&G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朱智贤
《朱智贤》
学前儿童的一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