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客體關係理論:回顧與省思
作者: 李文瑄 / 12900次阅读 时间: 2017年1月14日
来源: 台湾精神醫學 第13卷 第1期 标签: 动力心理治疗 精神分析 客体关系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當代客體關係理論:回顧與省思
李文瑄
台湾精神醫學,第13卷第1期,1999·3心理学空间j;f2uW0qLud/`"?q

!F.Ef*[r0S3n\Xv.U0
心理学空间'i(~:h*m7RO&gp

客體關係理論乃當代精神分析學發展上異軍突起的一支,它源起於英國,而後在當代美國精神分析學界與心理治療學界發揚光大,也由於其對以往在心理治療頗感棘手的邊緣性及自戀性人格違常及精神病性格等患者有頗受肯定的治療效益,而使精神分析在精神醫學的領域中再次得到肯定 。本文作者嘗試對客體關係理論之起源與發展過程以及其各分派之要義做一回顧性探討,並與當代其他精神分析學派做一比較性說明。作者以在我國當前變遷社會易出現之病態人際關係與人格特質的情形而探討此理論與治療方法在國人之適用性,並期盼我國精神醫學界在當前強調生物精神醫學的同時,亦能考慮動力性心理治療的需求與重要性。心理学空间`0PfK0} k;\

qXA-raPWx0【關鍵詞】客體關係理論,精神分析學,動力心理治療

0[6\o2@-X:m k(_q0

9ZVR_,G;l'w;y0精神分析學源於奧圍的西格蒙·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他原是神經病理學家,而他由於其個人以催眠的方法在臨床上對歇斯底里的病人之治療,而發現其有其缺點,理由是病人雖症狀消除卻無法正地去瞭解自己,而後他轉向採用令病人自由聯想的方法,此乃精神分析的開端。他的原始動機—「神經科學與心珅學之問建立一座橋樑」,此構想表現在他寄給摯友佛理斯的一份文章「project」, 他瞭解以他所處的時代的生物科技之發展來瞭解腦與心理的關係仍有不足,故他放棄了在生物學七神經解剖生理有關人類的精神活動的變化機轉之究,而改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在臨床上湞接探究病人的內在心理深處。他經由不斷地在臨床對病人之觀察及個案治療經驗而發展出他的精砷分析理論在多年的臨床體驗中,他亦不斷地修正自己的理論,由原有的創傷模式(affect trauma model)修正圖譜模式(Lopographic model)。而後又修正成熟期的結構模式(structuralmodel)。

5Hh Kc(u Zi'`H0

Yd0nO7g[+Z0近入英國1962年諾貝爾醫學得主分子生物學家克里克,曾批評佛洛伊德足一個「創作力甚佳,想像力豐富的醫師,以現代的標準來看,他很難稱得上是一位科學家」國〕, 但白占以来人类瞭解自我及他人行動的基本動機的禰求,是從未消失的,精神分析乃是探究人類潛意識的一套有價值的力法,其乃一套與生物學相界面的心理理論及治療的技術,但其方法卻與現代科學講求實驗性操弄的原則格格不入,而面臨不斷的批評與考驗。心理学空间7Tm:S+zu T_

Zsy1Z,c0客體關係理論發展之回顧心理学空间7R*|&H{G`)Eo:{(a

心理学空间z+AtYd:CF4OD tU

佛洛伊德的學說自始即面臨許多的批評與反對,他的弟子榮格與阿德勒因無法認同其強調幼兒性趨力對人格發展的解釋之上继而相繼離开他,各自成一學派。而最後連保衛他的學說的委員會成員Sandor Ferenczi以及Karl Abraham亦因學理看法上的差距相繼與其意見不合,而後兩者即曾相繼是英國的客體關係理論起始者,Melanie Klein本人的精神分析師,也前後影嚮了Klein珅論之發展。心理学空间)H%o'y/xbBb%@

1XXQ:_|(QQ6t0英國的客體關係理論乃源恰精神分析大師Melanie Klein對傳統精砷分析理論的變革,Melanie Klein曾與Anna Freud有一番學派之爭,她為客體關係理論提了一個開端,而後經其弟子Wilfred Bion的再以補強而成更具完整性體系的理論與治療方法。又有被稱「獨立學派」者,乃指獨立於Anna Freud與Melanie  Klein之外的學派,其代表人物即W. R. D. Fairbairn提出所的純客體關係理論(pure object relations theory)他的弟子Harry Guntrip更延續而擴展其學說,而兼具小兒科醫師與精神分析師兩種身份的D. W. Winnicott更以動人通俗的語氣在媒體及各地演講而使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明顯在醫界及民众中被認知。

"fyIV!aC:[+X+]5r0心理学空间)Ln&_K$U/S_

Klein提出嬰兒時期的兩種心智狀態,即妄想分裂心理狀態(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與裝鬱心理狀態(depressive position)〔45〕,開始時嬰兒有幻想、焦慮而使用分裂(splitting)及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等防衛機轉,此乃妄想分裂狀態,而後幼兒漸意識到他所愛與恨的對象是同一人,而有矛盾與罪惡的耻感,而進入鬱狀態。Klein指出此兩種狀態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精神的退行狀態時又會交替出現。心理学空间,ukm;Sa^7_

8Y,[Ii:NA.P)n0Bion提出包容者(the container)及被包容者(the contained)的觀念〔6〕,其指出治療者在接受病人不安的投射性認同後,可以經由包容而修正其不安的情緒,再經由病人內射回去修飾後的投射體,而修正其內在的人際模式。

+o&f2k~G0R0

,_H6o ]@8a7r CL0Klein學派仍舊延用於Freud在本能性趨力的概念,但強調趨力在客體閱係中的角色,而獨立學派的W. R. D. Fairbairn所提出所劃的「純客體關係理論」則不再認為趨力的動機是快樂追尋,而認为趨力的動機是在於自我追求與客體的關係。

HBPl1g'~0

%G(_6Ae K R ?QSnp)l0Fairbairn的理論可以使人很明顯地區分出新佛洛伊德學派的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與內在客體闕係(object relations)的意義上的不同,他明白指出內在精紳結構之形成即個人幼時客體關係挫折的結果。他認為滿意的客體關係是不含內化的,不滿意的客體關係才需要內化而被控制的。他指出不滿意的客體關係可內分為兩种,即渴望性上體興奮性客體以及拒絕性上體拒絕性客體兩組,前者與焦慮性需求與渴望的情緒相關聯,而後者則與生氣與悲傷的情緒相腦聯,而滿意的客體閼係則留存在精神內在中,此乃中心自我以及理想客體〔6〕。

J,z%V/Q n0心理学空间gUl4hxU}$x

D.W.Winnicott的理論與Heinz Kohut的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有異曲同工之妙,Winnicott提出幼兒的「足夠的好母親」(good enough mother)以及「包含性的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才能成長良好的人格等觀念,及治療即要病人浮出真自我(true self)遠離假自我(false self)的概念〔8-9〕,其理論看似片面性而缺乏整合,實則乃以其強調幼兒與母親互動之發展理論為其根基的(10〕。他指出絕對依賴期的嬰兒有一種「全能」的感覺以自我中心,而在相對依賴期則漸以能接近現實與母親有部份的溝通,此時常需一些轉換性的客體如玩具、小毛毯、洋娃娃等以代替(可部份被操弄的母親),而後進入獨立期與母親成为二個獨立分開的個體。Pedder則更一步綜合了依附關係理論(attachment theory)與客體關係理論,指出嬰兒對父母的情感依附,可在內在形成「好父母」的意像而提供其人格的安全感與自尊心(11〕。心理学空间;m;z1\_-F5j

"o%}q0@)U0在美國Margaret Mahler以精神分析以及發展心理學的概念提出嬰兒需經由分離一個別化的過程(th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rocess)才能有心理上的誕生(psychological birth)〔12〕,其發展過程即自閉期,約在0-1個月。共生期,約在1-6個月,而後有分離期一個別化期,而此時期又分为分化分期,有約在6-10個月。練習分期,約在10-16個月,關係分期,約在1足25個月,而後有穩固的個別化及客體恆存(object constancy)的產生,其約在25-36個月時或需更久的時間完成,其發展的快慢有個別性的差異。Mahler提出的幼兒心理發展時期,影響當代其他客體關係理論學者甚大。

R"b'\5[m-`F.k0

Kc y$N3A SW}0客體關係理論在美國當代造成巨大的影響,其部份應歸因於來自南美智利的精紳科醫師及精神分析師Otto kernberg的努力,他整合了傳統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ego psychology)以及Edith Jacobson整合式的客體關係理論與Margaret Mahler所提出兒童精神分析式的心理發展理論以及英國的Klein的客體關係理論中他認可取者,而成美國式的客體關係理論(以英國式或美國式之稱謂乃發展地區的概約稱呼而已)。心理学空间#A0F5_5`t;U+XC

,OWJ,{6o]0Otto Kernberg可謂當前美國客體關係理論最具影響力的一人,Kernberg的一大成就是他以客體關係理論與方法在治療邊緣性人格違常以及相關精神疾病(他稱之為遏緣性人格組織「borderline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上的貢獻。(13-14〕。

4msgF;l0

[6N {Mt0`|0與當代其他精神分析學派之相關點心理学空间9}a!~6nh;x4M'H

心理学空间5^}DS0G_{5js6E

以下筆者將就其他精神分析學派之理論發展及其之精義,做一重點描述並將其與客體關係理論之相關點做一厄要比較與申論,以圖對客體關係理論的核心點有更清淅的瞭解。心理学空间-C8Y|(ay,C

zJn'f7u5A:J0U1\oB0自我心理學(egopsychology)

5R?!E?.}0

\i KTzV ud*q,v0佛洛伊德本身理論的演,進由主張精神內在有潛意識,前意識及意識的圖譜模式,進而修正主張精神內在有自我、本我以及超我三個成份的結構模式。在圖譜模式時期佛洛伊德強調對病人內在潛意識內容的尋求,其指出病人幼時的生活經驗會被壓抑在潛意識中,因在其進入意識之前有阻抗作用,也因而形成病人的症狀,在這個時期佛洛伊德治療了許多竭斯底理的病人,而佛洛伊德在其1923年的著作「自我與本我」(theEgoandtheId)心理学空间oh _f2\9h&| sx

心理学空间G3Cs_1E @[(K

〔15〕中,開始思想上有了明顯的改變,他認心理学空间qszV[`5N"p"i

K;W8v"O"e!I0自我負擔了對本我及實外界的調節功能,自我本身有意識亦有潛意識的部份,超我則潛意識的部份更多,本我則全然在潛意識中,超我其主要良心與道德感,會壓抑充滿衝動及欲望的本我,而其間則由自我來調節。

J V!m z$wr:V.D)Q9`0

dL'M:NNx#Bgh9I2J0佛洛伊德的女兒安娜佛洛伊德(Am珥Freud)接受其父親的精神分析,而她本身對兒童的精神分析有所專精,她在其著作「自我及其防衛機轉」(theEgoandtheMeehan-

A&v-T/n(fH8D0

#{1@ v/L3M%Y5Y&w,y O0•6.當代客體關係理論心理学空间d T9NM[+G%c:lx~e

心理学空间sg.G Nr3m

ismofDefense)中,更指出自我乃以防衛機轉來處理人際之間的許多困境,而強調自我在現實生活中的功能。HeinzHartmann進一步主張自我的自由性,他視自我是對外界適應的有機體,而不受本我及潛意識衝突的干擾。而後又有EricErikson以社會的角度來看人格的發展,而其基本上乃是遵循AnnaFreud與HeinzHartmann的自我心理學的腳步,加上社會互動的觀念而發展出來的理論。心理学空间g&ya~0Q1V&y*r

O@hOs!~m]&w0AnnaFreud的自我心理學理論在英國倫敦與Melanie的理論發生巨大的衝突,Anna主張自我的產生乃是由於自戀期的趨力經由挫敗而來,而Klein則主張自我的形成與母子之間的關係有關,他們當時在SylviaPayne的協調下簽下淑女合定(Ladiesagreement)'許可學者在初步接受自己學派的指導後可以選擇性的接受另一學派指導,而使當時在精神分析界一場瀕臨決裂的大風暴下因此得以和下心理学空间T*H%Wu.E"?Z-} h

wj/I"bxa:~0來。心理学空间Cs#R}2J%dD(K3S

心理学空间%vHe,YGxj)_ f

HeinzHartmann主張自我可以自主地與外界現實做適應,其理論已偏離了佛洛伊德趨力的影響,掙脫AnnaFreud心理防衛的概念,而愈接近客體關係理論的想法,雖然他們在基本上乃是不同的,因HeinzHartmann乃以自我主體,而很少提到自體(self)。心理学空间 t2~2\ T(L@ vE k/H

心理学空间'Z/E#T1I4E+jt*?%O

自體心理學(selfpsychology)

&m}y4x&Vm0

4w9B(c\z,c4G5t1]$[0美國芝加哥精神分析學院的精神分析師訓練師韓玆柯哈持(HeinzKohut19131981)'他曾任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會長(19641965)'然而他卻在自己治療經驗中發現其傳統的精神分析理論對病人之解釋得不到病人的認可,甚而使病情惡化,轉而瞭解到他所運用的理論架構與解釋對病人而言乃是格格不入,他稱此種對病人的解釋方式乃心理学空间,Ph \!j4m

心理学空间k-O^)s#[Z

「experience-distant」,而他覺得應操持心理学空间-A f ?c|:Y2G"Ct

心理学空间[ PW2u*[KU'h8G

「experience-near」的方式,即同理性地去心理学空间7he9SL$S

job#k.I1CU.uV0透視病人,即他主張在精神分析過程中應採用同理性傾聽(empathicattunement)的方式來瞭解病人之精神內在結構與需求(16〕,而漸次地他與其追隨者建構了自體心理學理論來

`~qe7c$@W0心理学空间2a;Y&ZgYT3N

〔17-18-19〕。心理学空间MY4T?4H!rm*]*E

.g h5|w~5CP0他提出「自我客體」這個名稱,其乃指外界的客體乃一個人內在的需求,人囚「自我客體」之滿足與回饋,而建構了穩定的自尊心與內在人格結構,當幼兒時期「自我客體」不能滿足或無適當的回饋時則會有脆弱的自尊,長大後易形成所謂的「自體疾患」("selfdis-order")。他起先是由在臨床上治療白戀件人

U8{zrP0心理学空间r6l8q2kK

格者而發展出其理論來,後來他將其理論推展至精神病,邊緣狀態以及精神官能症之瞭解與治療上包O〕。他提出三種需求,即鏡映作用(mirroring)、理想化(idealizing)以及孿生作用(twinship)。Kohut指出除了傳統精神分析理論上以由原發性自戀而傳送的趨力經過對客體的挫敗,而產生次發生自戀的路徑外,又有其所創的原始自我的自戀經由理想化以鏡映作用的過程,而以才能及技術來實現自我的目標以及理想與價值位1〕。而事實上self心理学空间&t-b4xAw$ORo4c.F

3{ j Pl!V0psychology與Winnicott及Laing等客體關係學者所談的理論基本上是相似的,他們均指出其病人幼時常缺乏適當地關照,因而強調照顧者及環境對具有病人之同理心與包容力之重

P4J5TZ0xF0心理学空间Dav;e"]C6V

要性。心理学空间-LhAeO1ay%l\4klt

o`'z3IUgdT0selfpsychology的創造者HeinzKohut曾和OttoKernberg就小孩的攻擊性(ag-gression)因看法的不同而引發學理上的爭辯。Kernberg認攻擊力在邊緣性人格組織的基本人格特徵上佔有很重要的成份,他的說法與治療方式即被認是衝突模式(conflictmodel)的代表,而Kohut則腮為攻略力乃是次發性的,其乃在幼兒缺乏包容性的環境下才跟著出現。GeralAdler受HeinzKohut的心理学空间 a'Q$k$U8[

心理学空间7b:mYp~6H(H

李文m·1·心理学空间 ngd6E$@

b/?i:r:Y'u z5G H,g2~0影陴而在治療borderlinepersonalitydis-心理学空间F(zMa~y1O

心理学空间wqHdP8FG

orders上與OttoKernberg冇不同的見解。

u0d6bAd0心理学空间f:N+Bgdj7A+d4A9k3]S

Adler認篦邊緣性人格的病人乃因其內在的心理学空间yj+D*qq6S2t q&e

e(x w+`E _ So0Ei0「空虛」(inneremptiness)以及「孤單感」(aloneness)而表現出來各種症狀,其上要是因篦幼兒時缺乏撫慰性的內射(sooth-ingintrojection)〔22〕。此點與Kernberg認笆幼兒時有過多的攻咿趨力(excessiveaggressivedrive)不同,而被認為是缺陷理論(deficitmodel)的代表。

8n4K-v9WJ"F }-am E0心理学空间B sM,X dH

依附理論(attachmenttheory)心理学空间*E8pM]~S~WkT:@

心理学空间@t+gqV u

JohnBowlby以其自創的依附理論」而成名(2325〕,他依據KonardLorenz的及11.F.Harlow等人對一些動物生態的觀察心理学空间4r.o*P'` pJ%}'R#[

心理学空间~`SG[

究,指出動物母子的親密行}J是一種天生的本能(instinct)'在演化的過程中,物種會演化出對其在適應環境上較為有利的母子互動邴態,換言之,母子的依附關係即是物種保護其下一代生存延續的方式,使其子女當有危險狀況出現,得以立即性地受到其母親的保護。Bowlby將此觀察究資料運用在人類的母子關係上而提出依附理論。他又提出幼兒的分離焦慮(separationanxiety)'此乃是 兒

&i,o1dA6V0

rWQe7MT%TK`/U`5{01rt對「失落」的一種恐權與害怕。他提出三種不同型態的依附關係,即安全依附(secureallachment)、焦慮抗拒依附(anxiousre-sistentattachment)'及焦慮逃避依附(an-xiousavoidentattachment)而不同的依附型態會漸次形成不同的人格發展。他更指出幼

;[({/SG.I)`!p9z0J0

$_{&y+A a6F}j(W0兒時期固然人格發展最屯要的時期,但人一生的牛活變化及心理治療亦會對其原有的心理模式產生影響及改變。

e? Q&i kX*t0

%B+u_S+Y7m"A1k0Bowlby的理論與芙國的Margaret心理学空间,B.VA1x-[8C&yebP

心理学空间/[U2|/A9{4o4xa

Mahler對幼兒發展的觀察有相似的地方,Mahler提出幼兒要經過分離一一個別化的過程才有「心理的誕牛」,即幼兒能在心理上感

B,C8?;n(h3Z G0

De*EP9X0受到自己與母親有別,知曉本身是分化而獨立的個體,而在此過程中幼兒會在爬離或蹣蹦步行離關母親不久後,即又會回頭來接近母親身邊,即有回來「再加油」的作用,此點與Bowlby所稱的幼兒只有在與其母親有安全感的依附之基礎後,才會進而向外去探尋另外的他人關係的說法是相類似的。Bowlby指出幼兒內心冇一「內在丁作模式」(internalworkingmodel)即其內在存有與本身與其母親且動的模式,而此模式可彩輕其往後與人互動的關係,此點與客體關係學者基本上的說法心理学空间^Q1|y0s]#h

c/g-?7Jo:K&mJ6Zr0是相同的。心理学空间XWH9jg|q

心理学空间s$U)H7I1tdz

Bowlby的理論可貴點在於得到了GeorgeBrown及Tirri!Ilarris(26〕,等人流行病學究結果之支持,更在::\1arryAins-worth的發展心理學究七得到佐 證

wj"Y#Hn!f0

4\ ]$f0S.c{0〔27-28〕,也由於他的學說得到f科學性的證

M5v(GZ @6C0心理学空间,@Mm3O;M8S{

據,而更易受人信服。他曾著文指出穩定性而良好的家庭互動是幼兒人格成長之基礎,而在當前社會中要健立合諧的家庭互動則崙要計政、政治、經濟活動等各方面全面性的配合才行,是心理 衛生工作很重要的一環(29〕。心理学空间^!RY-p | L0]SVZ

心理学空间-}:aoW._)q

Bowlby是一位精神分析師,卻主張用科學性,生物性的究結果來佐證粘紳分析的理論,此對其理論的發展提供了更貝科學件的一心理学空间2^S5d8f E!M4`

|y*I+}zq0條道路。心理学空间)]4F*kiiF

心理学空间}A$Ya%dF^.v5B/O4H

拉岡以語言詮釋佛洛伊德理論

lUu,l^(y(HVM0心理学空间 ?YHqq5fl|3@

常代桔紳分析發展上在歐洲的另一學派,即法國的雅克拉岡(JacquesLacan)所上導的學派(Lacanian)。拉岡反對當時興起的心理学空间${[n1],tiN+~h

心理学空间 \3U)]D+O

HeinzHartmann之自我心理學(egopsy-

C&o tu"\x/qD0心理学空间wuL7G7pd3deQ? @.}

chology)以自我現實生活之適應中心的說D心理学空间m;j8l4Ff]C8e

2S ? W+E"V0法,他E張回歸成熟期佛洛伊德理論,他以語

,q0?$u.uB0心理学空间7{T bH$T5y8X }

言學及結構上義的觀點來重新探究佛洛伊德的精砷分析〔30〕,他的會談採取「短約會」的缸長受到圉際精砷分析學界的排拆,但他的

*~#Sk@D0

(s^ZX2R6@lBw0.8.當代客體關係理論心理学空间MSJ/^@

心理学空间]*M H!W `!Xn

「回歸佛洛伊德」則給人注入精神分析一個新的概念。他強調人天生有欲與他人交往的本能,當此本能受挫時才會發生精神病症,正如黑格爾所言「人並非渴望得到客體,而是渴望得到那客體對他的關懷」〔31〕,此觀點與客體關係理論不謀而合。拉岡的理論在法國及南美造成重大的影響,他的理論雖深奧難懂,卻如猜謎般引人入勝,他本人亦在哲學界被列入結構主義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理論對法國當代的精神分析造成深遠的影響,亦引發英語系國家的學者相當大的好奇及究的企願。

3t8IA2}(L`4` p9l [0

*u6GH3Ig/HT0治療上的革新

${ T7h.D(@0心理学空间5IB v!a?.r

客體關係理論治療在基本上乃是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療,目前學者大都主張精神分析在治療上不必太局限在某一理論上,而視病人本身的變化及臨床上的運用性,在技術上保持彈性與可變性,雖然對一般精神官能症患者偏向以自我心理學的理論來治療,而對邊緣性、自戀性人格違常者則較偏向以客體關係理論或自體心理學的理論來治療,但在事實上,精砷官能症的患者在治療其焦慮問題背後基本核心的人格問題上,仍然常需以客體關係理論或自體心理學來加以運用之。而人格違常的個案在進階入現實生活的焦慮上亦需以自我心理學的理論來瞭解之。

Y0i \\4g&b0心理学空间 u/N dG6d1b

在傳統的精神分析上治療師的中立態度,以及對治療師對反轉移的忌諱在客體關係理論與自體心理學的治療方式受到重讀與修正。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適度地對病人採包容的態度以及同理心,才是正所應被強調的,而反轉移則成毘治療師暸解病人的工具,治療師可透過對自己反轉移的省思而瞭解病人的內心世界與其人際之間的困境偽2〕。心理学空间MZ_Fp u8} W+m

心理学空间:d,N U J f \ L

原本傳統精砷分析將分析重點指向伊底巴心理学空间w(UY"|;i\+B

{*Q+h q f0斯情結(父母子)的情形亦被強調母子倆人關係的伊底巴斯期之前時期(pre-Oedipalperiod)的分析所取代了,精神分析的領域更擴大而深入病人的內在深層之核心。治療上更活潑及人性化,其在支持性(supportive)及表達性(expressive)的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療間游走,時而給予病人支持及發揮同理心,時而給予病人解釋(interpretation)或面質(confrontation)視分析過程當時之需要而定,不再局限於一定的形式了。

{&H)Gx&W H&l0心理学空间@Z2XL7jxd7Yw

思:心理学空间,@l K8o^s B%G#X

/|,?a_A0精神分析的發展由佛洛伊德本身理論之演進而後在美國漸次發展出自我心理學(egopsychology),它強調的是自我的適應與心理防衛機轉,而在英國的JohnBowlby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theory)'則強調的是幼兒的安全依附,MelanieKlein革新而轉型的精神分析理論則由其學生WilfredBion將其發揚光大,而Fairbairn,Winnicott,Balint,Guntrip等人乃英國式客體關係理論的代表人物,他們強調內在客體關係對人格的影響

,?^^d*_.S0心理学空间~+aje8]N

主,趨力次發性,甚或不重要了。美國的OttoKernberg則在整合了英國客體關係理論與傳統精神分析理論上有一番努力與成就。在美國發展的自體心理學與英國的Winnicott等人的理論亦有相似之處,均指出幼兒與母親良好的互動的重要性。當代精神分析理論的變革可說是逐漸遠離佛洛德的趨力理論,而漸強

5N4{NA5FW`}4C0V0心理学空间8C@hOslnE*{

調幼兒之主要照顧者,即母親與其之互動關係

;}-fV2g*nj6QW"X0

.e ^+d3y {~0所形成之內在客體關係,對其成長後在現實生D

;`C r/X2D2w%zc0

-m)O9I+D\6[*S)f0活中之人際關係之影響。

{f,e2OV-b$k0

mT7??l3mf#I0有趣的是,各個理論之形成之初,乃隨開創者個人在臨床上所接觸病人的特色而發展出其理論架構來,Fairbairn與Guntrip的理論

mC-o7w#Td.i0

Y D(E\.P#t `H0李文瑄9.心理学空间;r,Yk l,k@[Cp

心理学空间g7B$bt9KTn

主要用於解釋及治療精神分裂樣人格(schi一心理学空间4r_%b|&{q&f0e

心理学空间e5IG5X*L(p6|XS)P

zoidpersonality)的精神病珅,OttoKern-

;]G2Ho:T~/kY0心理学空间sv%?m3g

berg則對遏緣性人格組織(borderlineperso-nalityorganization)之瞭解與治療有相當大的頁獻,而HeinzKohut的自體心理學原先及針對自戀性人格而發,終於發展成可以通用在幾乎所有精紳疾病的精神分析治療理論,客體關係理論不只運用在個別精神分析及動力性心理治療上,亦被運用在婚姻治療尊3〕心理学空间 XMx-@Y Dd|5[4K

心理学空间 T2S4D3E5C$_8g

家族治療國4〕、以及團體治療上值5-36〕。他們的特色亦由佛洛伊德的傳統精神分析以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complex)以父母子三人互動之衝突與調節為重心,上要以精神官能症篦治療對象的情形,走向以前伊底帕斯期(Pre-Oedipalperiod)的母子倆人關係之互心理学空间9Pi!oUo"V~U2n.s

1~)Fh:IZR(@0動及心理發展障礙上,而其治療重心亦轉向對邊緣性人格違常、自戀性人格違常及精神病患之精神分析治療上。整體而言,客體關係理論使得精神分析在臨床運用上更寬廣與豐富,而其治療技術上強調對病人之原始性心理防衛機轉,如splitting,projectiveidentifi-cation,idealization,devaluation等之暸解及心理学空间p4l9ZPq-P I7l

心理学空间V[ W H;@

在治療上的運用,且指出治療者與病人倆人之間發生轉移與反轉移關係的微妙心理互動在治療運用上之重要性。目前客體關係理論已深入動力性心理治療的領域中,而和自我心理學及自體心理學三者,合當代動力心理治療及動力精神醫學的理論基礎,使精神分析學在精神醫學上更活躍起來,且與生物精神醫學有相輔相成的功用國7-38〕。

VA C%g+N7J2HR0心理学空间}bj7WK7{$Y,pO2_

客體關係理論當接受科學性的檢驗,包括各派理論在臨床運用上是否有其一致性及共通性,及是否在其他領域,如神經科學及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上取得更多的支持證據,而目前已有許多研究指出精神分析理論與神經生物學的界面關係〔39〕。然而科學性客觀資料心理学空间u9^M)X:}'|YT*D

心理学空间OS6C6{ SM'e

與人與人之間微妙互動的同理性之瞭解是不同的,正如HeinzKohut所言,前者乃遠端經驗(experience-distant),後者則是近處經驗(experience-near),儘管在近代生物性科技的發展下精神醫學有了長足的進步,然而精神分析在瞭解人類深層的潛意識的意義上乃有其獨特的角色與地位,這也正是精神分析發展一百年來,雖不斷地受到批評與責難,其理論與治療方法亦不斷地被修正,但其依舊迷人的原因吧!心理学空间;A(\s qPd8p

心理学空间0^*L$D?j

我團當前社會在處於工業社會轉型期,現代化、都會化的的演變結果,社會多元化了,價值系統易生混淆〔40〕,功利主義抬頭,一切講求表面效率,而忽視了行事之道德與內涵,乃至人際關係疏離,社會支持體系薄弱,人情淡薄、笑貧不笑娼、因而計會亂象叢生,而生活適應不良、家庭婚姻失和、以及犯罪行心理学空间*JN7s#d Y

心理学空间e'D X1?&Lj K{

、物質濫用、行偏差、自殺〔41〕等問題日增。雖說我國在傳統上是重視倫理道德,家庭支持體系濃厚的民族,但傳統社會中常存的穩固親子關係及和諧的人際互動〔42〕,在當前社會卻面臨了嚴重的考驗,令人憂心重重。當前家庭中不良之母子互動型態,易形戊心理学空间,i7r6w^(S

2n"j0OnxK0具有自戀性及邊緣性之人格特質者〔43-46〕,而其在社會中亦易產生病態人際關係。在臨床上從事心理治療者,會比以往面臨更多的此類病患,其在社區中之盛行率據統計文獻在心理学空间.pK$Z*?_A4j/w3[;rZ

kH } q0SO_P.zd01.8%至4%之間〔47-48〕,而依Gunderson

2YEt2ko i[0心理学空间h(Z+I2K8dO7z

與Zanarini的統計其佔臨床病人的15%至

XPc n8C{:@0

9VI}w3m$W7h025%之多〔46〕。在預防性心理衛生的觀點上,根本之道應在於重視親子育與心理衛生的推展,以益成健康的內在人際關係模式

X Q~`Dw0

geH4YY \0〔46〕。然而幼兒時形成的內在人際動模式對其人格發展健康已否固然有其重要性,但在人的一生叩辱以經由心理治療或境遇的變化等而改變原有的內在不良人際互動模式,使人生重心理学空间"C"vN BA:B'{

X+jRs n/Gf;Wg!iK;S0·10·當代客體關係理淪

0wt7cPl],At0心理学空间3{ O Z/WE.u+^9W

新出發。心理学空间z$J(@ jYrY$fh!z6~

心理学空间8[7`M'B9}"_ fsv

日本福岡大學精神科授西園昌久曾指出亞洲人在心理治療上的特點,他提到在日本人的心理治療過程中顯示,與母親的關係是個很重要的關鍵,有指望被母親獻身相救的心態,表示日本人有與其母親之間相互依賴的傳統特點〔49〕。我國社會在臨床上運用此類理論仍有其與西方社會不同的特點,以親子之間關係依賴的強度而言,通常我國之子女對母親之依賴期較長,而子女對其人生之認同方向亦較缺乏自主性〔50〕,曾文星指出〔51〕中國人治療師與病人的關係之特點,乃是特別強調在治療開始時兩人關係之重要性,治療師要成病人的

0K8Z(\5T,P O0心理学空间UU/nn+{e~jl

「自已人」甚或是其「家庭成員」才行,同時治療師要維持其專家的角色,及成其家庭問題的調庭者,而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治療師成病人心理上所依賴以及需求的權威形象,病人因此而有文化性的移情作用(culturaltransference)'治療師亦可能因病人強烈的依賴性而對其產生負面的反移博作用,這些特點都是在治療關係中需加以注意的。客體關係理論之精神分析治療強調治療師與病人關係的重要性,治療師可以扮演好的客體,重新內化至病人內心,修正其原先不良的客體關係,己不再堅持傳統的中立態度,而採較同理關愛的態度,此似乎與我圉傳統文化下的醫病關係有相類似之處。

J#T!WMbgsK0心理学空间#\ Fo T6|*t!n/a^

..;j;,...

A*f2[ i1L0

#JAH-i0Gd0iillf]心理学空间 v2C8c(|7},p8~:D

心理学空间qz8| a!^9r ?j

本文探討當代客體關係理論之要義及其發展的過程,並與其他相關之學派做一比較,基本上客體關理論,己漸遠離傳統Freud所主張的性本能動機的來源的說法,亦不再強調本能在現實條件上受到自我與超我壓抑而產生症狀的概念〔52〕,而強調self與object的關

s,hn.LhQ0

7kpFy8X9^$y#^%U*Qr0係,且視self尋求object為一種「本能」o心理学空间Vl-MS j/o_

心理学空间z2N8A*P1`.I z

客體關係理論始於MelanieKlein,而其理論之發展有其時代的背娛值〕,其因提出心理学空间}9G*DZf2HXk0K

]y ga$~|,q? i0「內在客體」("internalobject")的看法,而與AnnaFrend有路線之爭(53〕,而同時有中間學派的學者之理論如Fairbairn,Winni-cott,Balint,Sutherland以及Bowlby等人,各家理論並非完全一致,但基本上己漸形成一個強調self與object的關係與及伊底帕斯時期之前時期的障礙對人格之影響的精神分析理論。

'\y;QE6A9{0

#~b+]*F td;{ P0客體關係理論的觀點使我們會對當前我國社會中易形成的人格特質,以及家庭易生危機,社會人際關係疏離,衝突抗爭不斷的情況,發出省思。我國學界應累積更多的個案心理学空间8| ^i J#X

心理学空间R rQI&|9~

究,而後得以修正西方的理論與治療方法,進而發展出一套更符合我圉社會文化及風俗民清的精神分析理論與治療及方法來,這是我們所深切期盼的。

/R SRriqI2_+fY5p0

;Oc:WqH0`0感謝所有接受過本人心理治療的個案,使本人從治療過程中學習很多也成長不少。心理学空间v#e%npe#|(D:Q

W5|)t,_C0參考文獻

9`| V$i8_3|0心理学空间@ { Z!dG;w} r(f

I . Freud S: Project for scientific psychology. In Standard Edition o[ the Comp le te Psycholo- gical Work s of SigmW1d Freud, Vol I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Stra chey J. Lon- don: Hoga1t h Press,  1966: 281 - 397心理学空间v `!r El+vi%K)qGc

:C6sjcJ/@$wAFo02. Cr ick  F:  The  Astonish ing  Hypothe s is —the D

I/] H8cs0心理学空间4xbTr,f1?

Scie nt ifi c  Search  for  the Soul.  New York心理学空间|~]h4@)E

心理学空间a2R-\t Y!uF2`

Touchston e Books, 1990.心理学空间z fqlO;r#P*M"i-M

9V'M;H] Z-Z{*j03. Aguayo J: Histor ic is ing the Or igins of Kle i- n ian   Psyc hoana lys is ,   Kleins   analytic    己心理学空间x,k+I~,c m

心理学空间2~@j#M7b]3fiO

2.

/@O'F6JV1MW0心理学空间Y Qn5u;k p

10

"K\j)tz#z%g0

L3t5V0dj0o2D(t0李文瑣 ·11·

w0PC{:}^5Q#C"K p0

p o%H@1\7x ?0Patro nal Relationships with Ferc ncz i , Abra- ham and  Jones,  I 914-1927.  Int  J  Psychoa n- al. 1997; 78: 11 65- 82.心理学空间%W8hV@/{j$|v"V9n5U

QqU8u}#j0W.I"fe&i5k04. Klein M: 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 isms. In: Envy and Gratitude. New  York DeU, 1946

b_ PK*b/j'ptE0心理学空间!b L@2rq&mZ7{9}

5. Klein M: Some theoretical conclusions re- garding the emot io nal lif e of the  i nfant.  In Envy and Gr atitud e,  New York: De ll,  I 952

tva+C)A G/S$a1Zr!T0

SZvNI6NP:[{N~06. Bion WR: Learning from Exper ie nce . Lon- don:  Heinemamn,  1962.心理学空间U;f g ag%h

?aC0@1`?*[ v$G07. Fairbairn R: Endopsychjc struct  ure  co ns i- dered in terms  of  object- re la tionships  .  In Psyc ho analyt ic Studies of the Personality London: Tavis tock , 1 952: 82- 13 6.

;X1M2t z }*\9u0

{ j2\ z0M \6]08. Winnicott D: The capacity to be  alone.  In: 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 tating  Environment. New  York:  Internation- al Universities Press, 1958.心理学空间+I Bq \~l;CW

心理学空间3k#q\Rp_ b

9. Winnicott D: The Matw ·atio 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t 965.心理学空间-KES)L M

心理学空间Iu r3f7D"R7th)``

JO. S umm er F: The work of D. W. Winnicott in Object Relatio ns Theories and Psychopathol- ogy.  A Comprehe  nsive  Text.  1994: 137-90.心理学空间;sJ_8s+b;H|O(A,n

心理学空间A$l'}?|G Gk

I I.    Pedder  J:  Failure  to  mourn   and  melancho- li a. Br J Psychiatry  I 982;  141: 329-37心理学空间6~0l+HE:C gB!mD&{y!?-B

m.D*W&dS)J0I 2. Mahler  MS,  Pine  F,  Bergman  A:  The  Psy- cholo gic 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5

$U3f2Pl,a(M0心理学空间$l ^,|2[z JX I E

I 3. Kernbcrg 0: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and Clinical Psyc hoanal ys is . New  York:  Aron- son,  1976.心理学空间#ml u2[Df,u|&Z

K:`)w(m ]QsT&}0I 4.  Kernberg   0:   Severe   Personali ty   Diso rders. 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心理学空间C j1jQ ?{,N

lLJCIgb]r0I 5. Freud S: The Ego and the Id.  In: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 holo gicol Wo rks of Sigmund  Frend ,  vol  19.  Trans- lated and edited by  strachey  J  London , Hoga11h  press,  196 l:   l -66.心理学空间\#Q7V7I{.p~ ~8l

心理学空间J`8oFv:S

I 6 .    Kohut   H:  Introspect ion ,  empathy,  and psy-心理学空间 ^&d9m)G4Z G#~?

心理学空间u!CaN{

cho analysis : An ex ai11in at io n of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mode    of    observation     and th eo ry. J Am  Psyc hoa naJ 1959;  459-83心理学空间ZW m-})yU t

"S/j6s3l4LBd&g017. Kohut H: The  Analysis  of  the  Self.  Ne\,  York: Internat iona  l Universities Pre ss, 1 971

7LV;]#W+W^0

WFl2?P+JR9Bk*r018. Kohut H: The  Res torat  io n  of  the  Self.  New Yo rk: Int ernatio na l U nive rsity Press, 1 977

$P2L@9wD gC0心理学空间y1c'Y7r F$R1K mv7~

19. Kohut H: How Does  An alys is  Cure?  Chica- go: Univers 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R*P`P BsUT#h0心理学空间~ae\1[vt

20 .  Baker  HS,  Baker  MN:  Heizn  Kohut( s  self psyc ho logy 叨 overv ie w. Am J psych ia tr y 1987; 144: 1 - 9

m j cy8] E@-B,P0心理学空间dwpV7d"A k4Rs

21 李文 瑄 " Sel f Psychology" 的理論與四 務。諮心理学空间W%]fv0@"E

$I+Y'^x.JN9I:R+A0商 與 輔 緝  1996; 131 : 27 30.

UNc"Zz.he/_"Z0

0QrA b x7Foh0VL9s022. Adler G: Border lin e   Psychopatho lo gy    and It 's  Treatment.  New  York:  Aronson   1 985.

N4D;{Y"m&pG0

{O[ s+H023. 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I . Attachm ent, 2nd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1969.

.@-|jK6Bv0

]H3[3g RNZ@024. Bow 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i·a tion: Anxiety and An 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心理学空间!k(xH$C&KDl;B%y

心理学空间4`)c*b|+{(s&m

25. Bowlb y J. Attachment and Loss Vo l.  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0心理学空间A rVm})f+}+]4q

2o#x5X+v oNY ?026. Brown GW, Harris T: The Social Or igins of Depression:  A Study  of  Psych ia tr ic Disorde1 in Women.  London: Tavis tock ,  1 978

qQoY?h'D*BE2i0

.Mz!nfR_G)j4b,A$Ko027. Ainsworth MD: The effects of  ma te rnal de- priva tio n: A review o( fi nd i ngs and con- troversy  in  the  context  of  research   strategy In: Deprivation of Maternal Care: A Reas - sessment of its Effec ts .  Public  H ealth  Pap- ers. Geneva: World  Hea lth Organiza tio n, 1962.心理学空间Ahvh [QR

心理学空间she4?[ s?

28. Ainsworth    MD:   Patterns of  infant-mother D

2g)OS}s9e0心理学空间ZeE ~y.k| ^7FlS

attachment:  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n de-

5?9E#V1~Z Z,y[y0

'K(JnZ&wQqW0velo pmen t.  Bull  NY  Acad  Med   1985;  6: 771 - 91.心理学空间6Q r~(rG'Y#f-P'@-F@s

心理学空间pF V$_zG0d6Rg

29. Bowlby J: The role of attachment  in  perso- nality    develo pmen t    a nd   psychopathology心理学空间9Y&C Z#B%xh!e

'MjY*Nd022.心理学空间,O&LX%b$\`-Ux0b

:K @N#J@}011心理学空间#\7Af)k(T

心理学空间7Q7fu)F#Q0^"O$B\;g$P

·12· 當代客體關係理論

!Z S7n*G)~@0心理学空间6RTqGm$j;NS.D8{

The Course  of  Life  I 989;  \'Olum  1: 229-70心理学空间!w8l&D4M \ z

心理学空间%k"v ^"at

30. Lacan J: Ecrits: a Selection, Tran .  A Shar-  idan.  New  York:  No rton, 1977.

6X)x#X;`W.g2c0

qk g ].q&zkq_031. Hcgal GWF: The phcnomc po lo g:)1 of spirit English translated by Miller AV.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V `$lnjN0

F7rAsiG|&C H I032. Heimann P: On Countcrtra nsfcr encc. Int J Psychoan al 1950;31 :8 1 - 4.

]e)M#D C0心理学空间A/o@f,?,Rg

33  李文瑄 客體關係婚姻治療- 其胛論與治療心理学空间 e2xIQ'Y-NV;]2z s

BE.X$U$v)Q n0實務之探討。台北市立療養院民國八卜六年年報。1998 : 63 - 8。心理学空间F[X$i^

心理学空间 Q3M |V i h

34. Sharff DE , Sharff JS:  Object  Re l a ti o ns Family Therapy No rthv ale , NJ: Jason  Aron- son,  1 987

"`v(R5{_M0心理学空间vQ7`B b6K

35. Ganzarain R: Object Relat ions Group Psy- chothcrapy.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89

i8h+iO,R9w0心理学空间Pu_(E:Jp WT q

36  李文瑄  在團體互動過程中 「似精  神病性焦慮」 的 體 驗。諮商與輔尋 1998 ; 153 :  22 -心理学空间5quFGd:j

心理学空间 ZBt%}`"I

4。心理学空间Am.j&`$p TI9\ZE

心理学空间W@k's R*N1R@2l UV

37. Gabbard  G  :  Psychod ynam ic  psyc hiatry  m the " Decade of Brain" . Am  J  Psyc hiatf)' 1992;   149: 991-7.心理学空间*N%f:ZSEW;u#R.F/I

"OC#TyE)r038. Gabbard   G:   Psychod) namic    psychiatry    in cl inic al pract i ce . DSM - IV edition. American Psyc hia tric Press, Inc. J 994心理学空间){L"z i7Is8hv.K8U+V

心理学空间_cYz.t)x,@$N]

39. Schore  AN:  A century  after  Freuc!s  project: is a rapproachmenl between psychoanalysis and neu robio logy at hand ? J Am Psychoan - al  1997; 45: 808-40

n(g3O#qd5n'l0心理学空间T|zsHb I5p&|

40 又崇一 中國傳統僳值的穩定與變遷。台北南

l1K&Sp$_;V$m-f0心理学空间WU$W QI-r-\!lz~

港   中央研究院民族   究所專刊。屮央    究院民族   究所。1972 ; 33:   297   30 l。

*V3@/x*c_.sM0心理学空间Nx2NW:qcn$u)RP

41 李文璸 自殺幻 想。 諮商與輔導 1996 : 127

U8{z{C|lP9q0

_ T'i3`{:^ \$G041   2 。

7Z.l[[u0心理学空间%nZ+q Xn d

42 徐靜   從兒   故弔看中國人的親子關係 。李亦

9c TO5A&Mg@0心理学空间5^:k(|B.bDYAs

固、楊國樞主編  中國人的件格( 初版),台北市 .桂冠圖鹵公司,1987 : 207   33。

q:MGr"e x!mZ0

8x1JDbs043 和nsle y    DB:    Deve lo pmenta l  Patho gcnc!> i and Trea tm ent of Borderl ine and Narc i ,-is - tic  Persona li ties . Jason  Aronso n Inc,  1989心理学空间 zm-Bwo&z.XO

心理学空间'd OQCq4L

44 李文 瑄  邊緣型人格違常 客體關係粘砷動心理学空间nXiab2J

t Qr\1Q7J@0力跟。屮華心理衛生學刊 1997 ;   JO   :   8 5-心理学空间2_&T+I+XR G(q7Hfe

心理学空间V5o yA+]3ps

93。心理学空间/p,OG:Q.a{4]H4AwLq

#p o2Qu;D~i045. 匕 asch C: The Culture of Narci!>Si!>m.  Ne\\ York:   Norton,   1978心理学空间(Sdi0[.B/x6ua#oWc r

心理学空间;d^Hp$K E

46  李又瑄 由溫尼科特的親子關係理論看當前社

:Ruo[@4tl:iC9N0

j,Z}rR8J0會病憊人格特質之形成。諮商與 軋IJ導 1 998 ; 152  :  14  6 。

"Y~O1W`!a`0

"D1L;y(qq}N n047. Gw 1dcrso n JG, Zanarini MC: Current O\ e1 一view of lhe borderline diagno s is .  J  Clin Psychia t,-y  1987;  48 (suppl 8): 5-14心理学空间E0S`\`j c}

心理学空间#Q.v-m'X-yJC

48. Swartz   M,   Blazer  D,   George L,   et  al Estimation the prevalence of borderline Per- onality disorder in the community.  J  Per-  onal Disor 1990; 4: 257 - 72.

}w/U QtK-H$ta0心理学空间G{+|9yFuQ9M2?

49 西   昌久   亞洲人的心理治療 幾個力法學心理学空间ld0|:{!MD

心理学空间G W z9QV;g)L/|4u

上的問題。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987 ; 3 21 30 。心理学空间}}o:]AAKL8s5C

v;t;Z:i"J%_050 曾文星   從人格發展看中國人件格 。李亦園、楊國樞上編 中國人的性格( 初版)。桂冠圖占公司,1987 : 235- 67。

U&sSI/d}0心理学空间7S@M O oxc'u3i2c'O

51. Tseng WS,  Lu  QY,  Yin  PY:  Psyc hoth erapy for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In Lin TY, Tseng WS, Yeh EK eds. Ch ine 沁Societies  and  Mental  Hea lth,  1995

K{*W)q0xj0

(i:i[v:jC?052  李又瑄 精紳內在結構與症狀形成。諮蒔與輔心理学空间4_)yfX1[ y!g

hpY4z})|0導 1997 ; 133 :  28 - 32 。心理学空间.ks2?UA\@t

心理学空间$i/c){+U"D(X

53. Hinshclwood RD: The elusive  concept  of'in- ternal object' (1934- 1943), its role in lhe formation   of   the   Kle in    group .    Int    J Psyc hoa nal  1997;  78: 877-97.心理学空间C/Uis6LZ

\&L:O L ~O012心理学空间'j5l`+@%J-a

4ZVJTy8YB0Abstract from  Overview心理学空间r;Davp4eI$j/UM

!A'[|-D0hK#PB RR0Taiwanese J  Psychiatr y Vol. 13  No.  I  1999·13·

ph2s.jMA~b0

[6Tth)XVkhL0Reflections on Contemporary Object Relations Theory心理学空间b[8H8F-S)?N;ki(Q

IV%R7g+R{%DP0, Wen -  Shiuan  Lee, MD.心理学空间2fgG\(Kd{x

心理学空间)E.\8[he,g1t

Psyc hoa nalytic treatments based on object relatio ns theory have shown good response in treatment to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s whom are used to be very troublesome in psychotherapy.  Object  relations  psychotherapy is now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 in psychotherapy. This paper tries  to revel the origin, evolutional  process and  expli- cit concepts of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and compares      it      with      other     contemporary

iukPi1?+b4]0心理学空间4P } _.h yDx1bt

psyc ho analyt ic sc hoo ls by litcrturc s review. It reflects that these theoris are focused on inter- personal  con 柘 cts  and  difficulties  which  has been a prevailing problem in contcmpora1:1 changing  socie ty.  Perspectives  on  the  fcasibil- ity  and  adequacy  of  adapting   thes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to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cw-rent clinical practice  arc  considered.  (Full  Text  in  Chinese)

TZ [8L/`O,K0心理学空间_q;l4E&k+@;D

Key words: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psychoanalysis, dyn am ic psychotherapy (Taiwanese J P sych iatr y 1999; 13: 3.......,13)心理学空间yr.l/tsG5MQ$h

心理学空间U7U$H8I+X

D心理学空间7X5}X5[ a)m

心理学空间 y.?0VrW$S8lg NcC

Taipei City Psychiatric Center, Taipei Medical College心理学空间n8t&IJy.F

心理学空间d&ZF!NX!]*\

Addrcs correspondence to: Dr. W.:n-Shiuan  Lee, Depa:i·tment  of Community  Psychiall")', Taipei Cit) P ychiatric

%T,A z5y'M7v!K x0心理学空间6^ yF7_s4UX

Ccntcr,309 Sung-der Road, Taipei, Taiwan

$S eW;A~a} N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动力心理治疗 精神分析 客体关系
«《鼠人》和《哀悼与抑郁》间的连结 客体关系治疗理论
《客体关系治疗理论》
儿童精神分析中的游戏治疗概述»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