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的使用》中摩西与一神教之意义
作者: 《温尼科特转》343 / 5794次阅读 时间: 2017年2月01日
标签: 客体的使用 摩西 温尼科特 一神教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z5]0A5P'd1y/m c

在《使用》的系列论文中,《摩西一神教》之出现与父亲作为第一个从一开始就是完整的人之概念相关联。
b!}YM6d2e&o swu0心理学空间3dn&nJ|

S2mhJ1vq6Uuh0心理学空间6A8bD(q8e Rp*U

;s;U Wt6A2myjP0温尼科特而言,父亲前所未行的出现,乃是出现在死亡的阴影中。我们很容易会猜想:是否在失去整合(integration)的威胁下,他转向一个曾经是整合的典范案例?

R1R;vB-ym7J%gOV)z-K0

7h e g,a ry0若我们参照艾勒丝·格鲁布利奇-西米提斯(IlseGrubrich-Simitis)关于弗洛伊德晚年有关摩西的作品之讨论,便会发现这一点饶富趣味。弗洛伊德本人认同于摩西,且将独立的价值置于一切之上。他一直未能处理他小弟弟死亡的早期创伤,以及他母亲对此的反应。温尼科特的兴趣以及弗洛伊德自己的兴趣,将他们两人联结在一起。

j.k h6|7d0

$o'g+\sqJV#K y0

n#S)sg Z%NO0心理学空间1M%[Km9TmJS,Z

格鲁布利奇·西米提斯也提到荣格,弗洛伊德的摩西的乔舒亚,因此为温尼科特对荣格——他的孪生兄弟——的兴趣,提供了一个推测性的联结。某种程度上,温尼科特关于《使用》的系列论文是其作品的高峰,对父亲的兴趣在极度的胁迫下在他内部迸发发,在他一辈子费尽心力逃避之后,他终于能够认可(译按:父亲角色的位置)。

zBXG+W(n e0

R3T*nr9e9di0在他们生命尾声时,这两个男人皆分亨了对分裂的兴趣[弗洛伊德关于分析中的建构(constructions in analysis)与恋物癖的论文,温尼科特的男性与女性元素],显示了他们努力维持完整以对抗止将他们撕裂的力量。而摩西正是他们各自转而寻求支持的堡垒。

k P"@X#X0心理学空间d[7@o i%U.u's

心理学空间,UGN.{ZC l O
心理学空间 |@#u`/j1q}Lb

1^ W9e1L6Q@,zt0

%~k'o&R ? z3K%y:A0关于《摩西与一神教》,格鲁布利奇·西米提斯写逍:“可以正面地解读为一场在极端的胁迫下所做的白日梦。”纳粹的进展构成了对存在的威胁、下颚的癌变以及年岁的增长。心理学空间2uH/X'g @

Wu{ kR ?"_(B0在温尼科特的论述中,将注意力集中于父亲——第一个完整的客体——会滋养出完整性或许可以存活此一令人心安的观点。

o0U`[U X1nIj0

8Rb7b U8y$Xh0对弗洛伊德而言,他最后的尝试也是将创伤与官能症的驱力模式联结,以统合这两个不相连的观点。

1[%? x)\'qV0

&OKT~Ve:[+E2D0心理学空间[:P.q$|#`D

心理学空间7G"R,F)SX

“在朝向生命的尽头时,他自己也处在一个创伤性政治现实的苦痛压力下,在他对摩西的研究中,他或许也感觉到一种需要,必须将外在的病源因素拉回到理论的最前线,以填补乍看之下可能会被认为的他理论的漏洞。”格鲁布利奇·西米提斯如此写道。心理学空间4x jiBe U[

[R+Z-oKz,d*A0她引用“早期自我的损伤”(自恋的屈辱),并认为“核心的致病因子”甚至可能“只是早期的情感关系"(emotional relationship),最终可能导致不利的结果,包括“自我永久性的改变”。

~o ~3EQx6}X Vgx0心理学空间$p.] M8\.F

她继续:“无论如何,这些论述亳无疑问地与当代关于自恋的创伤病源、性倒错、边缘性及精神病性心理失常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一致的。”这里又是一个可以与温尼科特联结的点。心理学空间 i#@ Bd(X9Y.f

心理学空间D"Mo0T6MC"Y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认为海洋体验(oceanic feeling)是宗教信仰的源头,但弗洛伊德并不接受这个观点。相反地,她写道:“他(将宗教信仰)归因于人类于孩童期时普世的无助感,以及一种相应迫切但具有结构的对父亲的渴求。”

4ox(_Z N7Ed8M!s0

0_+p a)qh \0罗兰或许指的是他转向摩西,而且.如我们所见,温尼科特亦然。父亲的力量是否仅基于他原初的完整性,或者是当中的什么别种元素,例如力量的真实物理属性,以及男性面对外在世界时的心理?父亲,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抵抗着失整合(disintegration)的威胁。这里我们想起安娜·弗洛伊德对温尼科特说的,她从未见过她的父亲陷于抑郁心理学空间G iq$x/f7@S t

%~ a bSie0心理学空间2V\3{ zpW@Fb-{
心理学空间9F({,CL7k
心理学空间-u}'p(`#c X3]j

f\GG-H0格鲁布利奇-西米提斯继续:“一神教对于人类渴求视觉表现这件事上有着严厉的态度。借由对影像的禁制——也就是,排除了‘看见’,摩西式的一神教(Mosaic monotheism)强化了智性的高度发展,引领向内的凝视。如此从周边知觉抽离注意力的结果之一,实际上可以说是从感官刺激转移至驱力之中,即发现了心智,以至于打开了无形的领域,那正是精神分析的疆土。”心理学空间:D*a"N"V6g y'A-z

心理学空间GT C+Y| Lj

[}u)Blk ~[0心理学空间;kTr%R,D'{n

温尼科竹是一个视觉型的人,是一个会涂鸦的人.他关注的是外在的角色.首先是母亲,其次是所有他以儿科医生的身份所看到的。他坚持一条和用纯粹内在精神来诠释官能症起源的路线不同方向的思路,不过,走到尽头,他仍然能结合这两条路。在一封1909年弗洛伊德写给荣格的信中,他写道:"如果我是摩西,那你就是乔舒亚,将能占领精神医学的应许之地,那是我只能从远方瞥视的。”心理学空间eQ3U9` J`2n"z

1H{2~BR0温尼科特与荣格产生共鸣,他同样有着抑郁的母亲,也被允许占领应许之地。他关于精神疾病分类的论文可以当作这一点的补允说明,在这篇文章里谈到精神分析对精神医学做出贡献。

h*G4HO&qHNG+L0

2t#B4s@yf-l7\0弗洛伊德被引述如此写道:“在我身上有些理性主义的也可能是精神神分析性的思想转折,抗拒着不要被那此我还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被影响、不知道是什么影响着我的东西所驱策。”

(Ut7p(wm|/n u0

7Gu.LZD4Uz7f&_U0这跟温尼科特形成反差,他曾经写过和某个病人谈论马匹却不知分析将被引领到何处的故事,而且他也认为、重要的是先享受沉浸其中,接着才着力分析。玛丽恩·米尔纳关于绘画的书中也如此写道:“创造力是被摧毁的,如果在行动之前过度坚持要知道在做什么的话。”

"Vf~ S\.O0o3Z0

/k.R$[y9r&U0
4@r6{^V5v)e X0心理学空间t5^$p8_.g

\3IJ:t?%p OR0

&Tpe"Gi{&JX0总结摩西在弗洛伊德晚期思想的地位,格鲁布利奇—西米提斯写道:”他(弗洛伊德)个人在幼儿全然依赖的发展阶段的失落经验,使得心灵的伤口始终没愈合、成年后不时在他承受突如其来的焦虑时浮现,这早在与荣格关系出现危机时已现,但在纳粹的威胁下尤炽。两次危机皆迫使他强迫性地执迷于摩西的图像、摩西象征了他的理想自我(ego-ideal)。理自我在那样的时候被高度地灌注,因为它被认为是抵抗依赖的保证。”心理学空间8]%J6m)`-S&XrF

S|4Q |Z)fl0
hJ5L%d[ YfT/l-?H0
{ eP0T {8EsS(Y2@v0心理学空间"?|[6g U!B*{7f

L u!bXd"d"f5Ok#d0因此、温尼科特晚年的处境因重病而恶化。他将自己对客休使用的关注延伸至弗洛伊德讨论摩西的著作中.在弗洛伊把的看法之上加上了他自己关于父亲作为第一个完整客体的想法。他的观点阐明了摩西在弗洛伊德心中的角色:抵抗依赖的保护者。这里的依赖,根植于早期创伤,而且是持续的威胁。无疑地,温尼科特在这里史无前例地对父亲的讨论,显露了他自己对死亡的恐惧。

a4hRN6b3HI2e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客体的使用 摩西 温尼科特 一神教
«儿童攻击性的精神分析式解读——温尼科特的攻击性理论 温尼科特/溫尼考特
《温尼科特/溫尼考特》
用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来说明自我的扭曲(1960)»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