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被亲情支配的春节焦虑
作者: 张天布 / 4732次阅读 时间: 2017年2月1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a0kR*v]X0大家好,今天是农历丙申年,腊月二十六号,再过四天就是大年初一了。这大过年的,我们也该歇歇了,所以今天咱就不是一定要谁给谁上课的事,我们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就聊几个与过年有关的心理话题。

1@%Ql%s$o X0[t&M}6Z0心理学空间 d:}vF/e"\.z4I$C

1 过年的记忆心理学空间'F J$Wti?Te

d)G(_ a"? hj0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刺骨,围炉夜话,把酒畅谈。你看这是多么有诗情画意的一幅景象啊,这一幅画面似乎是一个遥远的幻想,但确确实实曾经真切的发生在我的童年。我小时候,一到了放寒假,过年前我一般都是在我舅家赖着,跟我外婆待在一起。与我的几个表兄弟们打打闹闹、嬉戏玩耍。晚上我们就围坐在油灯,当时还是点油灯的。油灯一点点光亮之下,大家围绕在热炕上,用被子捂着腿,然后就听大人给我们讲各种各样的古今。说故经、道故经,故经说给小孩子听。心理学空间#?SKbQ

~#I[ }S0外面天冷,也没啥事,也没有现在的微信,也没有电视。这样一晚上、一晚上大家在一块说东道西,谈南畅北。在寒冬里头交流着人和人之间一种非常有气息的感情。这早上一起来,我们几个兄弟就趴在被窝里头,探出来头喊着,让我外婆快把那个烤好的热红薯递过来,然后趴在那一边啃着红薯,一般在被窝里面掐猫逗狗,你揣我一下,我掐你一下子。大家玩的都很热闹,这时候我舅舅早上起的早,需要下地,或者是去外面干活,或者我父母他们早上干完活出门回家的时候,看见这一帮小孩还在被窝里钻着,就吆喝着快起来起来起来,还在睡觉呢,都几点了?我们钻在被窝里头就是不想起。这时候我外婆就会出来给我们打圆场,我到现在记忆里头都还有那些清晰的,老人家说过的话语。她说:“这寒冬腊月的,老牛老马都要休冬,你把娃叫起来干啥,别吆喝,叫娃多睡一会儿。”

0w+_k6_pR0

)\6i"^#SDq;{0现在回想起来这幅画面,这个记忆中的情节,我就在想,我外婆那个人多智慧啊,给了我们这帮孩子多好的共情,什么作业、学习、干活,都是狗屁。统统都让位给这些孩子们无忧无虑的这种嬉戏打闹了。所以从这幅画面里头你就会看到,几代人在同样的一个生活荧幕画面里头,那种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状态。这是一段我自己的经历,因为要说今天过年的话题,坐在那沉思、冥想的时候浮现在我脑海的一幅画面,意象,跟大家分享一下。

v;z X{ b!S8u+{b4F0

qZ5bma02 过年事情多,会让人心烦意乱:

3U!q$Z,Z LKP0

~8[YA3W4Y$W qy0我们今天要说一说关于过年的事,过年的话题。其实每年过年春节前,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媒体:有平面媒体,音频、摄像都来采访关于过节交流话题。年年都说,这个话题我都有点不好意思说了,一到过年就看到张天布在这里跟人家讲过年焦虑。所以我就问今年还要说吗?但实际上你会发现,去年的那拨人,可能当时还有点印象;今年还有好多人依然没有意识到,或者依然还在忍受着过年的各种心烦。

O%w7c b(a]FR.@.F0心理学空间4g-H6qy!R PG2o r

因为春节来了,很多平时你不想见的人,这会儿不见也躲不过去了,你不想说、不想提的事,现在也得有一个说法了。一般在我们医院的门诊,都会嘱咐那些焦虑、抑郁的病人,进入腊月以后、春节期间别停药,坚持吃,坚持住,吃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咱们再考虑减量减药、停药的事情。为什么?看似休息了,过年了,按说过节高兴,但实际上由于节日的到来,使人和人之间接触变的不可回避了,所以很多麻烦就带来了。心理学空间ub CF/Aq

cwZ-o9e5M0来糖心理讲这个话题,也是因为最近与咱心理圈的年轻人交流的时候,他们提出来:张老师说说过年的事吧。我说这过年的事有啥说的呢。一开始其实我并没觉得过年有什么特别的话题要说。这帮年轻人说,你可不知道,我们其实过年烦着呢,你不信你看,我们有这些烦恼你看看。然后他们就把他们同道朋友圈里头,那些吐槽的事情、心烦的事情,截图发给我看。我仔细品味了一下这些味道,哎呀,我觉得年轻人也真不容易啊,真的还是有些苦,有些酸涩的。最重要的一个话题是什么呢?就是过节回家的时候,好多年轻人要面临被家人们、亲戚们关心了。大家关心你,这一关心,关心出了好多烦恼来。

#Us.w:x3|8^Pn0心理学空间"IUf&S$h

3 所谓的逼婚是怎么回事?心理学空间5s0Zo o)J|5M

心理学空间X(Vz,W(F,ZI1i

好端端的过节过年,难得一见的团聚,怎么反而弄的大家都不高兴呢?这真的好像是我们常说的这种,见不得离不得。比如说,现在网上、手机上看到的,一到过年前大家老提所谓的“逼婚”这个事,逼婚这个事是怎么回事,谁逼谁啊?婚姻大事按说是自己的一个正常的需要,所以就是该怎么着怎么着,怎么出了一个逼婚这样的事呢?所谓的逼啊,就是有点不情不愿的意思。就是我被别人、被另一个人、被他人好像外力强制着,胁迫着,这种感觉,这才叫逼的意思。那你说能在婚姻这事上逼你的,一般都是谁?外人肯定干不了这事,外人干这事遭讨厌,可能还会得罪人。就有些不怕得罪人的人才跑来逼你,往往都是咱的父母,咱的舅舅、姑姑、叔叔、阿姨,都是咱自己家人。所以你说这里面,有啥对或者不对啊?也说不上谁对谁错,只是大家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话题,处理的方式恰当不恰当而已。

HI&\If7r_0心理学空间;to rO2k]4L)Z

3.1 从年轻人的角度看这件事。

]%tT_eJs O0

4t DCxH!n1v0作为年轻人,他们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情,这种状态,觉得自己的生活被搅扰,很困惑。好像自己心理上,独立的边界遭到了别人的冲撞。亲不见外,别人也不可能跑你家冲撞,都是自己家里人,他冲撞你的时候,跟你谈这个事的时候,是不是你自己有一个,扛得住、扛不住的问题呢?如果这个事本来心里头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烦恼,可能有不如意,可能不愿意跟人讲,有你的秘密,或者现在暂时不便于往外透露的状态。但是他那边非要介入,就可能会导致你感觉到很为难。所以在应付这个局面、这种情景的时候,看你这个人的心理能力。你心理能力要是强一点,这种事你就扛得住,就能对付得了。对付过去了呢,这件事还显得是一种亲人之间的关怀。以后年久日长了,回想起当年还挺好玩的,那是生活值得回忆的调料。

I ]On `'? ~0

#tnPA/c%w&N?+C[V0但在当下你就是扛不住,有时候还把你弄的火上头,就这样爱恨情愁,纠结就出来了。那么如果一个人处在这个状态下,作为儿女面对自己的长辈,面对父母、亲人,因为个人的事情(其实婚姻大事是自己的事情),被他们烦,被他们过渡介入,一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景。

!PS-U-_n;h v v M7t4t0心理学空间4eh-g v/qW7Fgb

不同的情景都意味着什么呢,你自己也可能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情绪状态,有可能就像刚才说的扛不住。扛不住有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很愤怒,为什么会有愤怒感?这个愤怒往往可能会是来自于那种被人侵犯,或者被人小看,或者被别人忽略,或者是别人控制。那种感觉上来的时候,就很可能会伤及到一个人的自尊心,影响到一个人的自恋,所以就会产生愤怒。

4{7x%Z'C^2s)Xlo0心理学空间\6BJ"e$U

还有一种情景,会产生拒绝的反应,想逃跑、不想回去,甚至回去转一圈赶紧溜了,就是这是一种拒绝的反应。那么拒绝的反应往往可能是来自于什么呢?是你不想撕破这个脸,你又不想跟他待着,近了以后难免磕磕碰碰,所以你想维持一个边界,这是维持边界的一种方法。怎么办呢?礼节性的回去转一去,转完赶紧撤退,找个借口走了,工作忙。别人把你惹毛了,你还发火了,或者你扭屁股跑了、走人了,你就心安理得的走了?大过年的,你就走的那么痛痛快快?我了解到大部分人在这个时候,其实走的并非很痛快,好多人为此又有内疚感。为什么会有内疚感呢?说明你还是一个好人,你还是一个好孩子,说明你心理还有一些孝顺。心理学空间Ks(So?)D/\6?F

心理学空间QJ;^ij

但是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可能也不会发火,也不拒绝,也不会走开。他会很有宽容,很有容量的、胸怀很大的,他们能够去接受父母,去接纳长辈的这种絮叨、烦恼,甚至他们过分的一些唠叨等等。他们能够接得住,“接得住”可不是一般的能力,这可能是意味着一个人的内心,不把自己当孩子了。因为他不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所以在他的潜意识里,不会强烈的认为我很弱,我很容易被人控制,很差,很容易被他人侵犯,没有能力去抗衡。心理学空间:h7R J8gDO

心理学空间,VibYo4U*s

如果他内心真的是一个对自己很自信,很淡定的人,那他就不会觉得我是一个孩子,我其实我跟父母一样,甚至比他们还有力,我看到他们这样着急,是他们自己放心不下的原因,不是我的问题。这是一个标志,是一个能力的体现。有些人就觉得,烦死了烦死了,咱中国的父母都这样,亲戚、姑姑,七大姑八大姨都这样,这都是咱的文化不好,咱这传统文化有问题。心理学空间*M4s^GMrF

!axe?.L4Q0是不是就中国这样,西方人就不这样?西方人就不干涉儿女的婚姻、恋爱,人家才不操这心呢,真的是这样吗?我以前可能也会这样想,但是后来我跟老外过了个年,跟他们好几个家庭在一块住过,我才发现他们有很多地方跟咱们相似。跟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心理学空间![_{%vC$^

'y2g-V H$u Ju0(故事一)

u,w3P)J0z} aN7|0

7z,R*A-J_"E ?0我那年在德国的时候,是冬天。去了后很幸运,因为很快就到圣诞节了。圣诞节往后就是元旦,紧接着就是春节,春节我就回来了。所以我在那年历经了西方和东方过节、过年。我的这个朋友,也是老师,他们夫妻俩比我年龄大,夫妻俩有两个孩子,大女儿上大学,小女儿上初中。在圣诞节前,就像咱们腊月,就开始进入过年季了。圣诞节前那天晚上,这个老师跟我说,咱这有一个朋友,家里头女主人今天过生日,他们家里要开家庭音乐会,你跟我一块去,看看我们德国人过节自己在家怎么折腾。我很高兴,我说那行跟着你去看看。

&DvZ2M:]r }"D$N S _!q0心理学空间 ]~s"b9a[(D6I+ya

去看了,很好玩。这个家里儿子是音乐学院的,德国小伙子高大帅气,浓眉大眼,鼻子高高的,带着几个同学,在客厅里支起架子,摆开架式开始演奏了,来的基本上都是朋友。因为他的朋友圈也都是知识分子为多,所以一个个都很熟眼,大家都很静悄悄的坐在那,家里大概有30、40个人。我在后排坐着,咱那个老师跟他爱人两个,就在我旁边。这音乐会演奏到半中间、节目之间切换的时候,有中场休息,就看这对夫妻两个人很有意思,跟他爱人把手这样一推,说你去打电话,他老婆说我不去,我打电话她不接,你打,然后两个人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心理学空间*MD:\.\G

心理学空间)k.gu!VNl{

最后还是她妈妈去打电话了:喂,你过来一下吗,这边好热闹!我听着,就好像在劝谁来呢。然后不成功,电话交给他老公。老公又开始打,哎呀,这边好几个朋友,演奏什么什么曲子,非常地棒,人也很多,在那又劝了一会儿,那边看意思是不来、不去。电话一挂,我说估计这俩是给女儿打电话,叫她女儿来,女儿不来。音乐会散场了以后我就问:你们俩刚才是不是给你们老大打电话?他说是啊,他说我们大女儿就跟今晚这个小伙子,是青梅竹马,从小两人是同一个幼儿园、小学、中学长大的。我们两家人走的这么好,一直就觉得这两个孩子就是一对。没想到这一上大学,两人不来往了。他说到这样,我就哈哈大笑了,我说你们也这样啊,你们做父母的,为儿女婚事也是这么操心,也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他们说:做父母的嘛,都是希望儿女有一个好的婚姻、好的生活,能够美满。这是一个故事。心理学空间X|XM;Ky%c#FL

(\ fP*x-M-H0(故事二)

$Dco]#D'{]0P0心理学空间'Q,O Lf|@

还有另一个故事,也是父母跟儿女之间关系的事。也是个外国朋友,他老人家已经退休了,退休以后,按说可以啥事不干。也有社保,有养老金,收入也挺高,不用再缴税了。但是这位老师,还经常发挥余热,带带课,做做督导,有时候还在私人诊室里接一些个案。我就问他,您退休了以后,日子过的也不错,家里条件都不错,您好像也没啥太大的负担,您是不是很看中退休后继续工作带来的这份收啊。他说是的,我本人不缺,也不需要这些东西,但我实际上有点事。然后我们就聊天,聊着聊着他就说了一些他家里的情况,才知道他的一个女儿是个艺术家,艺术家在西方,要想成名、想出头也是挺不容易。已经30多岁了,还很忙碌,不断办画展,搞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是收入又很不稳定,所以这个老爹也就继续在支持女儿,经常补贴她。心理学空间@@i8bij2wF

i,Wgc7k8~R-Y0这两件事情,把原来那些我以为的“西方父母跟中国父母完全不一样,人家多么独立,多么不干涉,多么自由”完全刷新了。原来没经过这些事,我对外国人、中国人之间的差异完全都是听别人说,看别人写的文章、鸡汤给灌的。但是那些鸡汤是不是那个味道,其实有时候还得自己做鸡汤,原汁原味才好一点。所以我看到这些现象以后,就不再那么想当然的认同东西方家庭的差异了;而让我回归到家庭和人生朴素的立场来体会:其实东方人、西方人内心深处,在对家庭、对生命、对亲情,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k _]_M1kF$a9G0

I N {TSV3K"|0我也在想,为什么在我们心里,或者在我们很多人的观念里,有很强烈的所谓西方父母跟中国父母不一样的观念。从心理上我在猜、在感受,也可能是所谓的鸡汤里西方父母的方式,暗合了我们自己心目中的期待,是一种理想化。我们宁可信其有,宁可让它完美。其实西方人与我们肯定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这种不一样,到底是什么样,可能不一定是我们想象的样子。现实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不一样”是不是我们脑海里的一个幻想?这点跟大家分享,我也不知道标准答案。

hq,M)UR%`3E8}![0

fW0D.x"O NYI!A!v03.2 父辈的态度和方式问题:心理学空间a'Zc$D#Dm{

心理学空间uX6B bD%i(f

再回到我们自己家里来,说说我们几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年轻人在家,有时候跟老年人,上一代人之间确实在过日子、结婚生子,养育孙子、孩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可能来自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原因,或者因为生命周期的原因。比如说对于年轻人来讲,青少年来讲,人生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成功、成就,事业辉煌、声明远扬。就像马斯洛自我需要的层次——自我实现,那是最高的需要,最高的层次。开个玩笑:最新的理论发现,最低的一层需要是什么,是有wifi。最高的层次是什么?是自我实现。

[W$hg_7E0心理学空间&UHK4t$l/KA/P

自我成就对于年轻人如此重要,那是因为在他自己的人生里程中,他还没有经历过、体验过这些成功的愉悦和胜利的辉煌,所以那些目标是他值得期许的,能够成为他生活的动力,生命的动力,也可能成为为之奔忙,为之不惜付出,不惜劳累的缘由,这个可能成为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P(]+x&C`})?0心理学空间`$P!k-u!y

那在经历过岁月这些沧桑的父母们来看,生活最重要是什么?人上年纪以后,经过高山,知道什么是平地,知道什么是真实的、踏实的、幸福的生活,所以他认为生活最重要的,不一定就是成功,不一定就是在风口浪尖,他可能认为重要的生活就是安逸、安稳,与亲人共处。人到年纪以后,就会知道生命很珍贵,生命、家庭、家族的延续是很珍贵的,所以他就期待平平安安,名利只是身外物。

oUJ1S-kJ0

(@:VG(x"Ml2Z0一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感受是不同的,年轻人说名利只是身外物,这只是一个理念,是一个认识,是一个想法;但是老年人说名利是身外物的时候,是包含着一种沧桑体验的。所以对于父母这辈人来讲,儿女已经成人了,对他们来说可能这个时候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含饴弄孙,含饴就是饴糖,嘴里咬块糖,弄碎给孩子喂糖,逗着孩子玩,逗着孙子玩,这是最美妙的生活啊,这就是在两代人之间,对生活最美好的状态的期许是不一样的。所以人家着急了,问你结婚,问你对象有没有,啥时间能抱孙子,你说人家错在哪儿了?问邻居的子女问的着不,问不着,只能是在自己儿女身上来落实这些事。心理学空间bnT)f8h

I^m` }n w$PO0但是你要含饴弄孙,要颐养天年,就该理直气壮,不分青红皂白就去要求儿女,颐指气使?不是那个意思,我们说其实每个人人生每个阶段都是需要成长的,都是需要内省的。作为父母这个年龄的人,也该知道就算你固然有权利,你固然有期待、要求,也是对生活美好的期待,合理的要求,但是也要有跟儿女交流的方式。大多数时候父母把人惹急了,自己还蛮委屈,他说我说的都在理,我都是为你好啊, 我给你出钱我还错了。心理学空间b U){]6rEm ss

0o@+p3Z {0这个时候你要知道,就算是想抱孙子,那孙子还人家的儿子,谁是主角嘛。跟你儿女说话,你要知道给人家产生什么样的感觉,这个也很重要。有些父母跟子女说话的时候,会给子女产生一种被理解、被关心、被支持、被扶持的感觉。一样的事,不同的人说出来是不一样的。话不一样,让人听了也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就会让人感到被扶持、被支持。有些人就不,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些话,从他嘴里出来咋就那么不好听呢?因为他跟人家说,会让人感觉到被控制。让人觉得好像他是来讨债来的。做儿女的,就有点觉得欠你的,怕你了。就赶紧跑吧。人家成了被逼债的感觉,人家当然要走了。心理学空间 Y]"i.ED+c?

心理学空间Q"}$e CNR3f8x

所谓的逼婚这件事,严格讲也没有什么对错。都是一家人,都为一个好事。结婚娶妻生子这都是人生正常的流程、环节,谁想害谁吗,不是的。这就牵扯到怎么看待这件事情,交流方式的问题。作为儿女来讲,也要反观,你是不是成熟,是不是心胸宽广,有没有心理上的能力去化解这件事。作为父母来讲,你可能要求在理,在理的说法、策略,你的关心、关注人的方式,是不是到位,是不是恰当,这是互相之间的事了,都挺不容易的。

!{4SG%[:\(b0心理学空间,_!B&E9p']6Aq$X

过个年就是团圆的时候,我们也期待着,希望每一个家庭都美满,圆圆满满,团团圆圆,都过一个幸福吉祥和谐的节日。今天聊这个话题,其实我有些是专业上的思考,有些是生活的经验,分享一些经历,给大家一些启发。今天在网上听我神侃的,也很多饱学之士,有很多人理论功底扎实,就请多指正。还有十分钟,咱们还可以再互动互动,如果哪位有高见,也可请你发上来,我替你念一念,让大家听一听。心理学空间7I/T)D!C'I

心理学空间ow X:ne!v G#p5y

心理学空间o9q!h;h#g+Zt
(问答环节)

y0g9mk,E*}0心理学空间A`9ChJ7W

问:请问面对父母过年不停的追问,我们该怎么回答和应对。

P a_n&aS0

+q?wLltx"a@0答:其实按咨询师套路来讲,我不能替你回答,我可能会问,那你怎么想呢,这就显得有点矫情了,咱不那么说。你现在的这事,假设我是你的话,我怎么来回答?我就会告诉他:首先我非常能够体谅你对我的关心,我知道你这是为我好,是为咱家日子好。你一定得先说这话,把它接住,给父母共情,然后再讲,我是在认真考虑这件事情,而且现在事情有进展,有些时候进展可以告诉你,有时候不太便于告诉你。心理学空间mr8s.^7R(iV3o7P$~

9z {E4u`0紧接着还可以再告诉他:其实我觉得你们对我的关心,也可能是由于现在我不在你们身边,你们希望有人陪,希望生活充实一点,给你抱个孙子。这件事我努力。给他点保证。人老了,年龄大了要哄。这个时候很有意思,哄是什么意思呢,咱就从客体关系角度讲。人年纪大了以后,他反而变的对儿女有依赖了。从辈份上讲,从现实讲他们是父母,但是随着年岁增长,你是顶梁柱,你处在中流砥柱,他们是下降了,反而对你这个客体更依赖了。所以你要理解、体谅、共情到,对你或者对孙子的这个客体依赖的需要。所以,先接、先理解,知道关心是对的,然后我可能有不便的地方,有一些事情还没有处理的很好,不便于跟你讲。第三我知道你后面有一个更深的需要,就是不愿意孤独,是需要有人陪伴。大概就是这个思路吧。

&B4c#pm2D0心理学空间*D0L T5I1pLPB

问:您刚说到这种问题只会问自己家里人,我经常被邻居大妈问,有没有生孩子,被同学的妈妈也问。买菜的时候遇到也问,不止是亲戚问。心理学空间/x g`0Ii6P |

*~.pm,S;kuz0答:那说明你邻里关系好,说明你可能还处在一个传统的社区,或者传统的文化背景圈子里、人际圈子里。我们知道那是传统,啥叫传统,我是这样思考的:咱们在农耕文明的时候,人们群居一村一村的,以土地把人们固定在一个地方,这样他们形成一个群落。那么这个群落之间因为地域、环境、空间等等原因,他们相互之间就很密切,但是这样就会使邻里、亲戚关系在界限上,变的不是很清晰,人际之间边界并不像在城市,现在工业社会边界那么清晰。这些邻居,同学的妈妈,包括你买菜遇到亲戚问你,说明一点,没把你当外人。那你怎办呢,你认不认呢?你不认同的话,就保持距离;你要是认同了,他们这种担心,有时候是对你的关心,有时候是他们对他们自己儿女事情担心的投射而已嘛。

i'i1e-|@XB,R0

m+jnA+GKA(U0问:我的抑郁比较重,容易焦虑怎么办呢。心理学空间]+`9aqoAU9S

心理学空间-VED+fE*f f9O

答:大过年的,如果你抑郁、焦虑情绪非常重的时候,咱们在这也没法做评估,你最好找一个专业的医生去看一下,最近快过年了,门诊可能人不是很多了,大夫号比较好挂,去看一看,如果真有事的话早点处理。心理学空间(e2tsq7f'w|2b0]-^

心理学空间 M2oM/{? s2B

问:我们可以先理解父母的愿望,然后提我们的看法。我想提问,俄狄浦斯情结,我老想不通这个问题。

%N'cW8PeLam0心理学空间-ZG m$Pf6D3NJ2d5k

答:俄狄浦斯情节,这是一个大话题。这个话题我今年,2017年3月份开始要围绕着俄狄浦斯情节话题,做一个系列微课,每周一次,大概要做20讲,甚至后面可能还会多,我正在写这个稿子。作为一个专业的主题,我已经探索研究大概有将近十年了,我一直在这个方面做一些储备的资料。我可能会从不同的维度上来讲:就像刚才讲这件事情,生活中的一个现象;或者我们从一个临床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案例,暴露出来一些症状特征来讲;也还可能会从一些文学、医学角度去解读;也还需更深远一点,从神话、传说这些地方来解读;包括社会现象等等。这个主题后续会有一个系列的讲座,都在糖心理,是一个系列微课,欢迎大家来捧场。谢谢。心理学空间 t#@(h8s~Y[ hS B

心理学空间2`C }\1kl

今天晚上时间到了,就跟大家聊这么多,鸡年马上就到了,雄鸡报晓,祝贺大家新年愉快,阖家欢乐。今天就到这,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接着聊。谢谢,过年好,向你的家人也问好!

;x8M}P5G9v4~R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qrcodeqrcode

«心理治疗警惕“赤脚医生” 张天布
《张天布》
张天布 第六届中国精神分析大会演讲: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化认同与危机»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