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测验(FTT) 在儿童个性测量中的应用
作者: 李育辉 张建新 1  / 8431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2日
来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年 第 16卷 第 10期 标签: 童话故事 FTT 投射测验 李育辉 张建新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C3qVkv5q5c(R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年 第 16卷 第 10期心理学空间p6O0g3N(A7}L Ob
·综述·童话故事测验 (FTT)在儿童个性测量中的应用 X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00101) 心理学空间 n(h&uk5IE4@

心理学空间{+^c#dd,HO0d

李育辉 张建新 1 心理学空间z7[4i-T\:b_.~~

心理学空间)Q,MwvTs8])Z

投射测验的回顾投射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等不自觉地安放到外部对象上去的一种心理操作过程,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深层动力机制,常常不为个体所意识。投射测验是用没有固定意义的测题引起被试的反应,借以考察其所投射的人格特征和深层心理机制[1]。

r/l/{ @X0

A+g(@fyg01921年出现的罗夏墨迹测验引起了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界的极大兴趣,并被广泛应用。但是,关于罗夏墨迹测验的争议也最多,支持者认为它能够探索人的深层心理、把握人的整体人格;批评者认为它不具备心理测量学要求的信度和效度,不能有效地预测行为。此后,心理学家们深入地探讨了投射形成的机制,关于投射的理论逐渐完善,又出现了主题统觉测验、语句完成测验、绘画测验、班达完形测验、逆境对话测验等。在最近二十年,以TAT为代表的主题统觉测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告诉我一个故事测验”[2] (TE2 MAS , Constantino , Malgady和 Rogler , 1988),罗伯特统觉测验(RAT , Roberts , 1982) ,家庭统觉测验(FAT,Sotile等人,1991)等。

SS3Rcp:}0

7Y7K+u^;Gl'k0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投射测验对于内隐的行为或潜意识历程特别敏感,它能引起许多被试者的广泛而多向的主观反映,并使被试察觉不到测验目的[3]。但是,大部分的投射测验都无法进行客观评分,也难以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并且缺少常模。本文介绍的FTT则是比较成功的一个。

1g)YP5SUjy"O0

0PY4} Je02 童话故事测验 (FTT)心理学空间/A$O6@%E];`0k}

'n8T @`6p `(}*`r0童话故事测验(The Fairy Tale Test , FTT)是由希腊心理学家C1 Coulacoglou在1992年编制的。研究结果表明[4-5],FTT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投射测验,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临床评估技术,还可以作为跨文化研究的工具。与以往的大多数投射测验相比,FTT在结构、客观评分方面都有着不少优势。这是吸引我们引进FTT的一个重要原因。

iv'?1gqn?wo0心理学空间lb3_+s*u _

FTT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空间B/Qy ede U o

心理学空间l1f,?&SU {\xp

FTT建立在心理动力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8nZ&_*R7P f(W#B4X0

B9h au)No.i0长期以来,儿童对童话故事的迷恋一直引起各个领域专家的研究。童话故事包含了普遍的真理,反映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比如爱、友谊、嫉妒、支持、暴力、死亡和再生等。善与恶的冲突是绝大部分童话故事的主题。Freud(1900)认为童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心理最原始的部分。对童话故事的研究表明,童话故事与梦境有相通之处,象梦境一样,童话世界中使用大量象征符号,体现了儿童在生长发育的特定阶段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和焦虑(Roheim , 1953)。Hans Dieckmann ( 1984 )提出,童话故事表现出了人们的主要情结,也反映了人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的典型方式。Kaes (1989)指出,童话故事有三个功能,即连接,转换和中介。童话把主要和次要心理过程连接起来;它把无意识中的幻像或潜意识中的冲动转换成有条不紊的叙述,使隐含的形式和象征转变成为有声的欲望;童话还起到了躯体与社会环境间的中介作用。童话故事还间接地反映了儿童可能采取的防御方式 (Cramer , 1992) [6]。

QU3O4n!^ {9q0心理学空间 ?k5t.t:P4D7DzQz|

临床研究表明,童话故事可以作为一种投射工具使用[7,8]。Ekstein(1983)把童话故事作为一种对精神分裂症儿童行为训练的工具,发现这样可以建立与儿童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使治疗更为有效。Dieckmann(1986)发现病人采取“积极想象”方法所讲述的故事揭示了其内心世界与固定经验、强与弱之间的深刻联系,他认为童话故事可以作为一种临床的诊断工具。Terens(1976)对童话故事和罗夏墨迹测验进行了比较,指出童话故事可以用于人格评估。童话故事也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连接现实与虚幻的转移空间,在故事中儿童可以构建自己的内心世界[9,10]。心理学空间(ZrL/L1N&I u

#mwxjL`*Oli0对各国童话故事的研究表明,不论文化背景有何不同,童话故事中都会出现反映儿童自我与环境危险(如《小红帽》)、亲子关系(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强权与弱者关系(如《巨人和他的花园》)等内容。因此,研究者们认为,可以用《小红帽》、《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和与巨人有关的童话故事,进行儿童个性的分析[11]。FTT就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D"i%E s O,P3N@,B0

m zi'f%P!z7f zX;T[0FTT的目的心理学空间9Z1Ty*A)z9Q+g

v*AYah5t qk*IH \0FTT可用于7至12岁儿童,具有多种功能:可帮助治疗者评估儿童的个性动力系统,不仅提供儿童个性特质的信息,而且提供个性特质间相互关系的信息。由于FTT在正常儿童的大样本基础上进行了标准化,它还能评估儿童心理发展变化,以及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近来,FTT还被用到需要特殊教育的儿童身上,如学习障碍儿童和轻微智力迟钝者(Tychey等,1993; Carina Coulacoglou , 2001)。心理学空间;At7ls*u!L R c%IP

心理学空间Hg}EC

FTT的内容和结构

X|-r1{d1H@E0

e&r6t;m(k.ux0FTT使用图片作为刺激材料。它由七套(共21张)卡片组成,包括五个童话人物(小红帽、大灰狼、小矮人、女巫、巨人)和两个童话场景(小红帽故事场景和白雪公主的故事场景)。测验中这些人物来自一个或多个童话故事。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并非一目了然的。孩子们通过指认这些方面,而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冲突投射出来。每个童话人物有三张图片,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测验开始时的不安。开始X该测验已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希腊编制者签订版权协议,FTT在国内的修订、印刷、出版、发行均由心理所全权负责。心理学空间U[+c^9HNx

W6kk(n+a0 心理学空间I0D?K+b

心理学空间#h'{c;g'Em%E;G e

测验时,儿童可能难以说出童话人物的思想和感情,因此会反应平淡。等到面对第三个人物形象时,他们就会感觉自在多了,因而也会做出更有意义的反应。另外,孩子们更喜欢进行选择。让他们只看一张女巫的图片,并解释说她有多恶毒,这可能很困难。而让他们在若干女巫图片中选出一个最坏的女巫,对他们来说更为容易。心理学空间.rT:EF3s;C Xy\'W

心理学空间'` t F/B V!_`

在三个相同的人物形象中,有两个贴近童话书中的插图(如多尔的故事书)和电影形象(如迪斯尼影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而第三个人物画成在童话故事中不太常见的形象。这样编排刺激图片的目的在于能够获得更有意义的刺激或者更为真实的反应。两个童话故事场景均按照情节开始、发展和结束三步曲画出。小红帽和小矮人的图片是彩色的,其它图片都是黑白的。呈现每一幅图片后都会进行提问,例如针对“小红帽”的三张图片,向儿童问:

t;b|A%b7A6{qz0心理学空间e1F,p'R"C Q0oG

“每个小红帽都在想些什么?”“哪一个是童话故事中的小红帽?为什么?”心理学空间oB!c{TW

6w)j*h,zC2o Y0j0“如果你是大灰狼,你会选择吃掉那个小红帽?为什么?”

%KH Bv~#qL0心理学空间Te%AAJ'z `4@I*R

这些题目主要是用来评估个性特征,如焦虑、抑郁、攻击性等,并进行定性分析。FTT共考察25个人格变量(见案例),定性分析则包括那些不能量化的内容,如防御机制、压抑和替代等。

v!^6na%x0心理学空间c(l k`-x'S

FTT的施测及评分原则

C-B x go!Ju|G$E s9WQ0

?&Z;S+jb!^"zAr.n u0⑴施测说明心理学空间a*Tot]k"FB

l9O,lL.^'p0FTT的使用者应该具备心理动力理论和心理测验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熟悉有关童话故事心理分析研究的文献资料,并阅读过大量童话故事。使用范围限于:(1)用于儿童诊断评价目的;(2)用于教育和训练学生的目的;(3)用作研究工具,同时必须考虑到道德和保密问题。心理学空间unp4Y6Oc5KL

心理学空间]0r#Mu8f S$C;t s

完成全部七套卡片约需45分钟。对胆小、退缩的孩子需要给予鼓励,可能费时长一些。另外,有些孩子做出的反应太复杂,时间也可能会超过1小时。

;Y|-?E5j-u"g3eSD0

d qk&?fq0^0FTT为个别测验,一次测验一个儿童。开始之前,测验者都要了解儿童对童话故事的熟悉程度。受测儿童一定要熟悉童话故事,特别是《小红帽》、《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和含有巨人的童话故事,如《杰克和豆茎》、《大姆指汤姆》、《勇敢的小裁缝》等。如果孩子对上述童话故事不熟悉,可让其回家先进行阅读,过一两个星期再来测验。在测验开始之前,最好让孩子把故事简单叙述一遍。另外,测验者应与孩子建立融洽的关系,使儿童的反应更加自发而真实,以便揭示出无意识的过程。测验期间的儿童行为可能提供出有关特殊问题的线索,因而有助于对结果的分析,非言语行为也应被当作对测验的反应来解释。因此测验者要对测验期间发生的任何躯体动作予以注意,如不能安静地坐着,烦躁不安,姿势和面部表情等。

C6k)Yt5m,Wcu.X0

N2u?2?(pi0在进行测验时,必须注意提问要符合儿童的年龄发展阶段的理解力,要确保儿童完全了解测验者的意思。把儿童的回答完整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里以便分析。

f&\,www-iY4oj0

7A8Yf$ZW }A0⑵记分和解释原则

@xce\B'G3s0

d |?(n1na0定量解析:测验者一定要先把儿童的回答全部看过一遍后,再来给各种变量评分。重要的是搞清楚孩子认同哪个童话人物,这才能保证评分的正确。很多答案内容反映出不止一个人格变量,就需要在不同的人格变量下记分;在一个答案中,如果一个变量被提到不止一次(不同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只需给一个评分。测验者用这种方法逐个进行评估,赋予分数。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化T分数,以便比较FTT测验中的个性变量,并纠正量表分布的偏态。心理学空间:KR)U(~%^ N)iu,f!P#S

lu8@H5k%S$m.MF$x0定性解析:定性解析通常要比定量解析丰富,因为它能分析那些不能量化的内容。当然,这种分析含有一定主观性,测验者的理论背景和临床经验会对解析产生影响。定性解析还包括对测验期间被试者行为表现的观察。儿童对FTT测验的反应可能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情绪的波动,新近生活事件,以及测验者的个性。这些都要求测验者的仔细观察和丰富经验。

9n;W,pU.YJX0

L!oD%i rg6`0下面是一个具体案例的FTT分析过程。

,R @:r9O lPa0心理学空间)GO!?.D5^bq

Z,男,9岁,北京中等偏上经济水平家庭的独生子。据Z的母亲反映,Z经常闹情绪,喜欢顶撞父母;在学校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太融洽,老师说他爱出风头;经常撒谎,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独处。他在FTT中各项变量上的得分如下:

,z\w sZ0心理学空间|lu%wh(F#J2z-z8M

心理学空间0m o!VK"XSDX;aB
FTT变量   原始分数 T分数
?:@Er#R~&s)S0矛盾心理    6  59.1心理学空间A!B'pcWh\Ao vZ
物质欲望    11 113.7心理学空间?ANZ t
对卓越感的追求 8  67.7心理学空间pPk a+{5\+lL#Ip
支配攻击    2  55.2心理学空间:K8p h7pKn
财产拥有感   4  99.4
e"ZXWS~l0t0报复攻击    9  43.9
2q*rmJ k0防御攻击    9  46.7心理学空间0hW^S5_} _
嫉妒攻击    3  61.7
/Df+T1D5`\Y?s_0A类攻击行为  4  49.7心理学空间&j&o+C v4[
恐惧攻击    5  46.8心理学空间|TYfrhD0`h
口头攻击    5  69.4心理学空间 n"H~9Tq
口腔需求    4  47.3心理学空间$XuBXdu:V
助人欲望    9  45.2心理学空间B j k N(S)h/oR\H
归属需求    9  42.4
-n6? ^YVL q7ErXO2e_0焦虑      5  51.4
k i^TE0dT#?9n0抑郁      9  49.9
^n'k$J F3v+EK0情感需求    2  64.7
!]-Tl}mY o `h0与母亲的关系 -2  26.7
0D d;~o7`A0B2^0故事内容一致性 43 45.1
u%}-la,\0自尊      1  54.8
5z _X5G_'m WA%IFL+V0重复回答    9  43.2
GB-i)}0b4s@r)h0道德      9  42.3心理学空间Fs!bD4oWt` Q
被保护的需要  9  42.4心理学空间)PMrj2\ wG
性关注     3  55.8心理学空间:dQ(}f/H \,@B
怪异回答    9  89.9心理学空间&]Z+P6{'mw

心理学空间[#@+C6tx;b~

显然,Z在“物质欲望”、“矛盾心理”、“对卓越感的追求”、“财产拥有感”、“支配攻击”、“嫉妒攻击”、“口头攻击”、“情感需求”和“怪异回答”这几个变量指标上的得分偏高,而在“与母亲的关系”上得分偏低。分数模式表明,该儿童有获得包括金钱、玩具以及过富裕生活的较强欲望,同时对于身边物品有强烈的占有欲,喜欢自我表现,攻击欲较强,情绪容易反复,有轻微的自恋心理。另外,“怪异回答”还反映出其个性深层的内部冲突和精神病态倾向。“与母亲的关系”这一变量得分较低,揭示出其母子关系不能满足儿童,亲子之间没有良好的依恋与沟通;而在“情感需要”上得分偏高再一次证明了现实生活中家长爱和情感的付出并不能满足儿童。对Z在FTT进行的定性分析表明,该儿童在情感上比较压抑,渴望被关注,用否认和拒绝作为自己的防御机制。可以看出,对Z的分析与其母亲的反映情况十分一致。心理学空间*@B+hcP#j x

心理学空间F']Xw ieK|%L X

3对FTT的评价心理学空间.B%O/y4a5t]

5s&bd M+}(S2yOL/O0目前,我国用于人格评估的测验大多是自陈式问卷,如MMPI、16PF、EPQ等,这些心理测验容易受到受测者的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另外,大部分的测验采用言语测验的方式,不太适用于儿童,特别是低龄的儿童。投射测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不足,但是由于其分析过程的主观性以及结果的不能量化,人们对其信度和效度产生了怀疑。在这种情况下,FTT的出现一方面填补了儿童个性测验的空白,一方面也在结果中加入了定量分析,从而可以进行客观的评分,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Carina Coulacoglou和Paul Kline(1995)报告,FTT的重测信度为014至018,评分者一致性信度为016至019。这表明,FTT作为一种投射测验,其稳定性较高。另外,他们还检测了FTT的因素结构,从25个变量中分离出八个因素,通过考察与CPQ( the Children’s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 , Porter&Cattell , 1975)之间的相关,证明FTT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12]。对FTT与SIS(theSomatic Inkblot Series)、FDT (the family drawing test)三种投射测验的比较表明 ,它们在描述个体躯体症状和人格结构之间关系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13]。心理学空间U;] Pv+C9_3r q2s

心理学空间E&wf,|S Xug? ]$[

作为一种儿童个性测验,FTT的可操作性很强,在国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已在俄罗斯、巴西、希腊和德国等国家进行了修订和推广。法国的心理学家Tychey和Claude(1993)用童话故事测验对早期母子关系被剥夺的青少年进行了人格分析,指出该测验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4]。FTT可以评估成长过程与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影响,适合作为一种人格的跨文化研究工具[5]。在我国,对投射测验的引进、修订和编制较少见。同时,暴露出心理问题的儿童越来越多,各界都在呼吁及早对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校正,这些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诊断工具来了解广大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发展状况,FTT的引进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心理学空间oJ5FoN.Zj-[

*u'sHS5~*U0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R4ihBt4Y

心理学空间&i*o8]Bp

1郑日昌,蔡永红,周益群1心理测量学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1531心理学空间)LnQUa

心理学空间!Zc,HR_

2  Rosemary F , Raymond DG1 Critical re2 view of the TEMAS: A step with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matic apperception in2 struments1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 1999,36 (1):21-301  心理学空间(Gf-ZFZb

心理学空间\Ga'Q2d&v

3  Petot JM1 Interest and limitations of pro2 jective techniques in the assessment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1 European Psychia2 try,2000,15 (1): 11-141  心理学空间lF2[]#{ Z%B0d/Q

心理学空间soTGX*I

4  Tychey , Claude1 Primary maternal depri2 vation , good internalized object , and pre2 psychotic states in adolescents : A compar2 ative approach using the Fairy Tales Test1 Archives de Psychologie , 1993 , 61 (236) : 49-651心理学空间!g} V-kE#L@ |8W

心理学空间/A#k(_T[S

5 Coulacoglou C1 The cross cultural and clinical values of fairy tales and the Fairy Tale Test1 Journal of Projective Psycholo2 gy and Mental Health , 2000 , 7 (1) : 27 -381  

2Bj{ |2XPL*O0心理学空间"ZH~XV4b]

6  Pirkko S1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ego defenses1 Psychiatria Fennica , 1995 , 26 : 165 -1721  心理学空间 Ae3a$eLTQ+b s5H%QRP

心理学空间&UnYqB

7  Franzke E1 Fairy Tales in Psychotherapy1 IN : Hans Huber Publishers , Inc1  心理学空间-C T9bq%d*^.{

心理学空间5j*s+BoX1^b,y

8  Lafforgue P1 A clinical experiencee around psychosis1 Art et Therapie , 1990 , 36P37 : 133 -1441  

m'G e9WD%rB0

qI.|4JJ;Q09  Herman L1 Good enough fairy tales for re2 solving sexual abuse trauma1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1997 , 25 (5) : 439 4451  

!Z#FeN*rr0心理学空间$bn)VQ;z5sH;rpa

10  Robinson J G1 Fairy tales and teaching family therapy1 Journal of Family Thera2 py,1986,8:383-3931  

Kn#JF"v h0

@.{VW%g#jyxb[011  Dieckmann , H1 The favourite fairy tale of childhood1 Journal of Analytic Psy2 chology , 1971 , 14 : 474 -4821  心理学空间2RF]L2RV-B1wb:cN

心理学空间$_Mn,{&R-U|&KZ

12  Coulacoglou C , Kline P1 The fairy tale test : A novel approach in projective as2 sessment1 Journal of Projective Psycholo2 gy,1995,40 (2):10-311  

9mqB1^1L;B6oXP0

{ j W|e(_[T013 Coulacoglou C , Tchinou A , Michopoulou A1 Personality assessment of children with psychosomatic symptoms : Two case presentations1 Journal of Projective Psy2 chology and Mental Health , 2001 , 8 (2) : 149-1521责任编辑 唐宏宇 心理学空间yQ8}#W.X z1m7Qj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童话故事 FTT 投射测验 李育辉 张建新
«没有了 心理实验\统计\测量方法\研究方法
《心理实验\统计\测量方法\研究方法》
E-Prime在心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曾祥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