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的自我表露与孪生移情
朱一峰 作者: 朱一峰 / 3678次阅读 时间: 2018年4月04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分析师的自我表露是指分析师向来访者表露他的个人信息,包括想法、感受、情感、生活等。在人本和存在主义疗治疗师通常支持自我表露。心理学空间-|0NmK |#Vk

沙德利(2000)年在她的研究中谈到了自我表露的不同类型:心理学空间,r%H@;tS ^+W'{[m

亲密互动型:治疗师在治疗中开放地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来回应,经常会设计到自己目前或过去的问题。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党治疗师怀孕的时候。但是可能一些女性治疗师相比男性治疗师而言,运用自我表露更多一些。

Sa*Bt l N!hI.h+W0

反应的回应型:语言或非语言表达的回应是为了治疗师关系中情感的连接,而不是为了展示治疗师在治疗室外的个人生活体验。例如,治疗师可能因为来访者所说的某些事情而哭泣。希尔发现这种类型的自我表露对治疗效果特别有价值。它将使“我-你”类型的情感连接得更好。

dcEQ!w0c#|w0

控制回应型:治疗师通过有限制的自我表露过去的经历、轶事、非语言的感受或文字上类似的感受来保持微小的距离。这样治疗师就可以认真地选择哪个故事或哪个元素对病人是最有价值的。心理学空间S(L}IN ko

反映的反馈型:治疗师提供了对来访者问题的印象,或询问一些展示自己某一个观点,但是很少分享个人的信息或强烈的情感反应。这可能是在课堂上所教的标准行为。(《治疗师的自我运用》)心理学空间 h?H4xo^

而在心理动力学传统中,不同的学派存在的绝然相反的态度。荣格学派的定位表达了对自我表露的更广泛的兴趣,二在光谱的另一端的克莱因学派和经典精神分析可能很少表露他们自己。

a.dCqy,O4lm0

作为“精神分析先生”的科胡特在其自体心理学中总体上也采纳经典精神分析的态度,他说“弗洛伊德移情神经症的分析中对于分析师适当态度的描述,一般而言也适用于自恋人格障碍的分析。为了和个案建立一种‘恰当的关系’,弗洛伊德说‘不需要做任何事,只是给他时间’……”(《自体的分析》1971)。但随着他的另我移情概念的发展,自我暴露在有些时候会作为孪生自体客体的形式呈现。

1g.J&z%yY }4T9o0

1971《自体的分析》中,科胡特将孪生移情作为镜像移情的一个子类型,发展上依然较原始:“夸大自体较不原始形态的激活,是自恋灌注的客体被体验为像夸大自体或和它非常相似,……疾病指针的治疗式退行的特征是个案认定分析师不是他,就是与他很相似;或分析师的心理组成像他,或与他相似。“在这种孪生移情更多是在潜意识层面的,借助客体来展现自己的夸大部分。心理学空间WA w2}c*l#Mv

而在1984《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中,科胡特将孪生自体客体作为一个与理想化自体客体、镜映自体客体并列的一种自体客体,发展于潜伏期,不再只是借助客体来展现自己夸大部分,而是“需要体验存在本质的相似性”,而不在局限于夸大自体部分。“有些人主要通过感受周围围绕着孪生自体客体来获得支持。作为一群体验为与他本质上相似的人中的一员而感到强大和统整“。

v@j|? d-L:ZtQO0

创伤专家Doris Brothers认为,我们越体验他人为与我们相似的人,我们就越能预期他们会以互惠的方式与我们互动,这种寻求相同性类似于自体心理学家所熟悉的对孪生(自体客体)的需要。而创伤者难以再体验到这种相似性。这种孪生需求也在咨询中获得修复。Brothers举了个例子,当一位倾向于迎合男友的女性来访者与她工作了三年后再次表现出对新认识的男友的迎合时,Brothers指出来访者自己的观点本身很有见解,并不需要用男友的观点来代替自己的观点。来访者反应很愤怒,问Brothers为什么不能看到她男友的聪明,为什么不能喜欢他?Brothers在反思后向来访者承认她之所以难以接受来访者与男友的关系形式时因为咨询师自己正在努力克服为男人改变自己的倾向。来访者听了这个解释后说,知道咨询师也曾经挣扎于和她的相似问题让她的羞耻感减轻了。

9q:^1D \ Py+vYP5H0

但正如Greenberg(1995)所说:“一方面我们有自我表露让自己失败的证据,自我表露确实破坏了我们尝试进行的分析。另一方面,也有证据表明我们所公认的最好的临床治疗师,他拒绝暴露自己,也确实破坏了我们正在尝试进行的分析”(《治疗师的自我运用》),在自体心理学临床中也有些情况反而破坏了移情(或者说,自体-自体客体关系)。例如,如果来访者当下主要需要的是在发展一个理想化移情(特别是在咨询初期),咨询师的自我表露,特别是对自己不是那么优秀的暴露,可能过早地伤害到理想化移情,造成来访者理想化移情创伤。心理学空间A6Gb'F0R0T?

例如《自体的分析》中L小姐,一位天主教徒,在咨询初期初期做了几个“包含一个属灵的、理想化神父的形象”的梦,分析师听后的回应中说他自己不是一个天主教徒。这被个案视为一种严厉的拒绝,并导致分析的困难(在咨询的两年中难以于咨询师建立有意义的客体关系)。

J Q#V:G:NW0

一位同行,在与一位偏理智化、不太容易表达情感的来访者工作了60多次后的一次咨询中,来访者表达出了对咨询师的咨询工作的认同和效仿。这位同行一时不知如何反应。恰如科胡特所描述的“分析师被个案理想化时的不舒服,特别容易发生于党理想化来得又急又快时,也即党分析师意外被俘获、且没有时间在情绪上预备自己去面对个案突然的自恋的理想化力比多突入其来投资时的反应”。此咨询师一方面在自恋张力下,另一方面想尝试示范表露负面情感,因此选择了自我暴露,承认自己对于赞扬不太自然。而来访者的反应是失望和生气。心理学空间u5j*vJ r#e(p

关于孪生移情自体客体的发展线心理学空间H1u0H7fh S

在《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中,科胡特说“我正指出的事实是:我们用来创造和维持自体而需要和体验到的意象经历一个终身成熟、发展和改变的过程。我们必须区分(1)古老自体客体(a)早年生活的正常需要,(b)后来持续的需要,或者慢性地存在于自体障碍中,或者被动地在那些不是自体障碍的人的特定压力期间;以及(2)成熟自体客体,我们所有人从出生到死亡为了我们的心理生存都需要的”。那关于科胡特早期和后期的孪生移情(自体客体)概念的变化,也许可以看作是孪生自体客体的发展线上的早期和后期现象。孪生自体客体需求在早期(前俄狄浦斯期)更多追求的是夸大自体的孪生,而发展到潜伏期,则需求的是感受到人的本质上的相似性。

2w6fu X*u&w HS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人们为什么喜欢魔术? 自我
《自我》
睡眠与抑郁»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