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里维埃的婴儿心理发展理论及其应用
王礼军,孙国俊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年1月第1期
摘要:琼·里维埃是英国著名的女性精神分析学家,克菜因学派的早期重要代表。她遵循克莱因客体关系的范式对婴儿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做出了系统的梳理和概括。建构了完整的婴儿心理发展理论。她以客体关系的发展为主线,按焦虑和幻想两个主题,详细描绘了婴儿心理发展的全貌。她对伪装的女性特质的分析,开启了考察性别问题的崭新视角;她对嫉妒妄想的剖析,深化了对嫉妒的认识;她对消极治疗反应的探讨,提供了攻克这一难题的切入点。
关键词:琼·里维埃;婴儿心理发展;女性特质;嫉妒妄想;消极治疗反应
琼·里维埃(Joan Riviere,1883-1962)是英国著名的女性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学派的早期代表。她是弗洛伊德作品的早期主要英译者之一,也是弗洛伊德最为认可的英译者①。同时,她还是克莱因理论的最明晰的阐释者和传播者。作为英国精神分析协会的创始会员,她担任《国际精神分析杂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的英文翻译编辑长达15年之久。里维埃以客体关系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弗洛伊德的某些研究主题,并在弗洛伊德的理论框架下,总结了以克莱因(Melanie Klein)为代表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在儿童精神分析领域的新发现,详实描述了婴儿期(从出生开始到2或3岁)的心理发展,建构其独特的婴儿心理发展理论,包括婴儿心理发展阶段论、婴儿焦虑发展论和潜意识幻想理论。她以婴儿心理发展理论为指导开展分析与治疗实践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疗效,进而衍生出新的儿童精神分析观点,推动了儿童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
一、婴儿期的心理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生来具有一种原始自恋(primary narcissus)。里维埃赞同这一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正是这种原始自恋导致客体关系的产生。她整合弗洛伊德的自恋观与克莱因的客体关系观点,将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无客体期、分裂的客体关系期和整合的客体关系期,形成其独特的婴儿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一)无客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