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变成校园恶霸?
作者: mints 编译 / 4427次阅读 时间: 2019年10月03日
来源: Kelly Oakes 文 标签: 霸凌 校园霸凌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为什么孩子会变成校园恶霸?心理学空间 Gy4nw$[nBA
Kelly Oakes 文 BBS心理学空间a7r;}Q6N
mints 编译
\yhtl#K"Y9Z:C0
N1O#C0^o/T0心理学空间l0@Kgl
心理学空间e4k*kh(blZ\M
心理学空间 o[%P4Hc,A)q

O EC k,hTo0欺凌行为常常在童年出现,给受害者造成的影响可以持续一生。但是,到底是什么让孩子变成了恶霸?

uLP5o([\Y0

;Jod GA9q0RubySam Youngz在她10岁时被校园恶霸欺凌,打那儿以后,她经常会感到孤独和困惑。当时,她刚和家人刚从英格兰搬到了威尔士,那个恶霸不停的羞辱她的口音。接下来就开始嘲笑她的外貌。心理学空间N1G{,dxR

心理学空间P-no6A"O8nqV

她说:“对我来说,生活中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我到了一个新地方,我一个人都不认识,没有人喜欢我,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

:}5X4bhqKF0

EdO7I'|B0Yungz说,持续不断的校园欺凌行为让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发生了连锁反应,她开始尝试抽烟和喝酒,以此来应付痛苦。心理学空间&HR!uqmAE,[(K

+{cK-X g$uZ+[eD0她现在已经46岁了,直到去年,她才接受了欺凌对她的影响。

[K*g#@dtb0

-B2VK N&n@[1KX0“我觉得‘没有人喜欢我,所以我也不喜欢我自己。’”她说。心理学空间l j*k tJg

心理学空间/S fC:G-S

她的经历突显了一个痛苦的事实。尽管少年儿童天真无邪,心无城府,但也可能是最恶毒的欺凌者。他们的行为,也许很少受到我们随后生活中学习到的社会规范的约束,因此这些行为可能是十分无情、暴力和令人震惊。他们的欺凌行为对受害者的影响是终生的。心理学空间'r0}vX4NX)QA

,jG Y Uq"q001

XR-Zd(J:r.TU GW.q\0

!guz(pO[?C"];pB0是什么让孩子变成了恶霸?心理学空间p:FL&~-R7v7d

s5|j uXw$U0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教育学教授Dorothy Espelage说:“长期以来,研究文献认为欺凌弱者的恶霸只可能是一种类型。具有高度攻击性的孩子,他们的原生家庭有暴力行为,或者孩子长期遭到忽视,因而产生了自尊问题。”不过,现在这种观点正在发生改变。心理学空间!|5`z0[8cp9j8r$G

K'rB!`I [0学术研究人员采用的欺凌定义指出,欺凌是不同程度的权力个人或团体之间的一种侵略形式。这种定义可能无法捕捉到欺凌可能对受害者造成的可怕损失,也无法表明人们当初成为欺凌者的复杂原因。但是,权力的不同,的确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心理学空间&OI,AqxAe-`h

心理学空间5I2pVY^Z.c}*k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典型校园恶霸的描述变得更加微妙。心理学空间0Gaj m1{ pU \

/Iv4?U4f2}&Zf:ymv0Espelage补充说:“欺凌也可能是非常受欢迎的人你正在欺负我,而我却不受大家欢迎,这种权力地位上的差异让我很难为自己辩护。”心理学空间d)m^`x E0d{Ys

心理学空间$p5y-tO'S"@5K;S7O

尽管家庭暴力和兄弟姐妹间的侵犯行为仍然是儿童成为欺凌者的危险因素,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在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如果去一所有反欺凌计划的学校,或者学校明令禁止欺凌行为,这样的孩子也就不一定会成为欺凌者。心理学空间jG? V%C

-Py(K\4Z)\7SK0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典型校园恶霸的描述变得更加微妙。除了直截了当的和公开的欺凌行为之外,研究人员已经将另一种更为阴险狡诈的行为纳入了欺凌概念之中。这些不择手段的孩子往往有更好的社交能力,往往很有魅力,也很受老师的喜爱,这与“鲁莽放肆”式的欺凌模式相去甚远。最关键的是,这些孩子可以随时开启和关闭他们的欺凌,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4R XP)x/TnQn!@0

[s0U9mw zF0“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欺负者希望成为人群的领导者。”Espelage说,“他们这样的这种行事方式就是要把受欺负的人推下等级制度。”心理学空间JY(GNZ:Hv:n

DLYK2z+yHLa0
&b,a!u.aCe+Ojx.a0

I6Bh.@U8I0

Wf'EV]0其他研究支持了这样的一种观点,即,欺凌行为更多的是欺凌本身,而不是他们的受害者。在对意大利和西班牙学龄儿童的一项研究中,参与调查学生们完成了一项作业——从欺负者的角度思考欺负情况。研究人员还让孩子们完成一份问卷,问卷要求他们把每个孩子分为欺凌弱者的人、受害者或局外人。

GAJBc,SC0心理学空间5K^:r#zV)t

那些被同龄人欺负的人更有可能会对假想的欺凌事件做出回应,他们的陈述主要集中在欺凌事件如何影响欺凌者自己(比如说:“我会感觉很棒,因为我得到了其他孩子的注意!”)或是体现了缺乏同情心的陈述(比如“我不觉得内疚,因为我会不去想这件事”,以及“我觉得无动于衷,因为受害者并没有遭受到痛苦”)。心理学空间[jJ5y hHz H

心理学空间N VxKu-J_*BXI0N

近年来,欺凌也呈现出新的形式。正如学术界先前所定义的一样,欺凌行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复地侵略受害者。但网络世界会让这种情况变得含混不清,因为仅仅一次网络欺凌就可能产生潜在影响。

&v#e)f X]p sC;c6f/r P0心理学空间F$H}w$C)x8M/}

“当你发布的信息已经给一百万人带来损失,是否需要再重复这种行为,才能算的上是网络暴力?”Espelage问。心理学空间's Lc;Xhc

心理学空间~ ea$Vk@bE

心理学空间 \7[0N+wMzi-I

f P@p } zQ0心理学空间p!k)u i-f,_

心理学空间 yv \?'Xlwug&B:_

事实上,学校欺凌和网络欺凌之间的重叠部分越来越多,一些研究者认为他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像——尤其是,现在孩子们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

9os3W$eu0心理学空间t_6M*?J{U:k6g8n

赫德斯菲尔德大学研究心理学讲师Calli Tzani Pepelasi说:“我在研究中发现,很多学校欺凌者会持续地在网上骚扰被欺凌者。他们可能坐在同一间教室里,但更喜欢通过社交媒体欺负对方,因为更多人的人可以在网络上看到他们的欺凌行为,他们会有一种虚假的名气。”

PS8}|k X0

GCSu6c2Xz002心理学空间S][ ^"a KotZ

Y B2DW"F|0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可能会欺负其他孩子,你该怎么办?心理学空间L_@gYPR)zO,^/|'j

心理学空间_;I8jx#h}o

第一步,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这些行为的底层动机。心理学空间6e)R%~R6x5{'o

5_ KD;e6Y?0“如果有人打电话给我,说你的孩子正在干这些坏事,我想(对孩子)说:‘好吧,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做?’”Espelage说。“欺凌者也可能是你的孩子……他们可能认为,这些是他们在学校应该做的。”心理学空间9k]vH9N/j~#aC

心理学空间4St8Y8T;x%KD

值得考虑的是:你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到你孩子的行为心理学空间 s(i/~ LQ6x*Q

6j \8J F4Y B5BK w"E0同样值得考虑的是你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影响你的孩子。“对一些父母来说,孩子的人际关系可能是在模仿对父母的行为。”她说。

Z']W'l*FQ0

)}1I(I:@(dC0解决学校欺凌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建立一个旨在促进同伴支持的伙伴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年幼的学生和一位学长结对,并且在他们开学时,向学弟学妹展示他们的能力。心理学空间:Oq9w+Q _9c%OIw

lhud'm/`6bF%L _0

《悲伤逆流成河》剧照心理学空间U%CcX K5F,\0a/_

心理学空间.oe j&Nsma2GY

Tzani Pepelasi说:“事实上,年幼的学生有机会模仿学长的正确行为”是这样该系统的优势之一。但在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上,拥有一个整体的校园支持环境也很重要。她说:“这需要大量持久的共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全体人员,要有一致的看法,如果没有集体的共识,这个系统可能就无法发挥作用。”心理学空间 G?:}R)O0E2W

心理学空间1kE.GP_3c w

Espelage认为教师和同龄人之间的牢固关系是关键。“我们的研究发现,共识性的链接和对欺凌问题的关注确保了每个孩子都觉得他们属于学校,因此欺凌行为会更少。”她说。

rL%l C6@ I{0

cG't&h G0不过,通常情况下,这种支持并不存在。2014年,Espelage和她的同事发表了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显示学校里的欺凌和性骚扰之间存在令人担忧的联系。报告显示,低年级儿童之间的欺凌行为往往与侮辱仇视同性恋有关,随后在高年级里升级为性骚扰。

)oi7@e1Y Gt0

^F^#B9q&~003心理学空间TTi;w'dK"m&U5F

心理学空间n Sb ?Y@,Bt

无论是肇事者还是受害者都不了解这些事情有多严重

1XBWB8\0心理学空间{duLY

但是卷入性骚扰的儿童——无论是肇事者还是受害者——似乎都不理解这些事件有多严重,也许是因为教师可能不会介入并阻止他们。心理学空间)F*i;[l{5k

心理学空间i+t5N].J)~!}3f(@

Espelage说:“从欺凌到仇视同性恋,再到性暴力,再到青少年暴力结社,这种连续不断的攻击是真实存在的。”

@%n+OjR2L0

3Oww{ _,Im,Z0至于孩子们离开学校后是否不会再受到欺负?Espelage认为有些人可能会继续这样做,或者为他们会寻找一个不同的发泄途径继续攻击他人,但并非所有人都这样。心理学空间uED0i8~l~|

心理学空间0X1]7g)d]y

Espelage说:“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某些(学校欺负者)的这种行为会变得特别专业,而不论他们的职业是警察、大学教授还是律师。”心理学空间:Ie5[}h(Xw#e4O

心理学空间tW ?L4_:|]c$f

然而,也许最悲哀的是:欺凌行为对受害者的影响可以持续几十年,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会变得更差。Youngz在中学期间被欺负,现在成为了一名哀伤康复专家,她希望能帮助其他经历过类似丧失的人。

w*{wE1t(u0

5G3iBEW6K/v0她说:“恃强凌弱之所以一直是欺凌的一部分,是因为这些人丧失了正常的感觉,失去了信任,失去了安全和保障。”

-bj ^ Z ^7a(PO6X[0

#y_~6j[0今年早些时候,欺负她的主犯通过facebook与她联系,向她道歉。当她收到留言时,Youngz感到很生气。“这对我个人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帮助,也无法减轻她带给我的给的任何痛苦。”她说,“我不知道,或许这可能会对她有帮助。”

#q"u@(Gs,M R'N1r|0

B WH[TsoxS)l0但归根结底,她认为道歉——就像对她生活造成如此负面影响的欺凌行为一样——其实更多的与欺凌者有关,而非她本人。

j K |!o H&RUMJ!l0

6Q6S!]t/rR0“我为她而悲悯,因为我可以理解她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她可能在家里也遇到了麻烦。”她说,“但我不同意她的所作所为。”心理学空间-c)fkc:d$K!r w-g[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霸凌 校园霸凌
«让父母开心,孩子就会幸福成长 社会心理评论
《社会心理评论》
煽动者通过激起愤怒坐收渔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