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道德需要用头脑思考,而不是用心灵
Mo Costandi 文
Mints 编译
共情”概念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和有害的行为。
2018年,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保罗·布鲁姆在在接受Costabdi采访时谈到了道德、正义和公平感建立的复杂过程,他强调:过于狭隘的“Q1:我们从《反对共情》一书中了解到,像共情这样看似仁慈的情绪可以引发许多好的行为,但是,共情或许也可能是非常糟糕的决定和致命的错误判断的根源,这是为什么呢?
保罗·布鲁姆:人们都知道“共情Empathy”这个词的意义,有些人只是用共情来描述道德和善良。这没什么不好。在《反对共情》这本书中,我关注的是更狭义的共情,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感受那个人的感受。事实证明,共情能力是偏见、狭隘和短视的。
如果你的道德观建立在情绪共情的基础之上,那么,到了最后,你会更关心那些和你关系亲近的人,而不是那些你不太熟悉的人;你会更关心同宗同族的人,而不是族群外的人;你会更加关心有魅力的人而不是平庸丑陋的人。就是这些狭隘的共情导致了偏见,这对道德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共情也会让你失去基本的判断,如果人们以情绪共情的角度看问题,就会觉得1 比100 重要。(比如有些粉丝会攻击那些不支持他们爱豆的人。)
所以,只要我们状态不错、可以理性思考,我们就不会让自己的决定跑偏到用情绪共情做决定的路上。
Q2:我在读《反对共情》的时候发现,区分共情(Empathy)和理性同情(rational compassion)特别有意义,而且似乎很清楚,人们更需要是理性同情,而对共情的需求却很少。但我怎样才能把我的行为从共情切换到理性同情呢?
保罗·布鲁姆:一方面,有很多方法可以避免我们陷入共情泥潭。有些人甚至认为正念冥想是有帮助的——它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关心他人这件事,而不是去感受自己的感受到的情绪。另一方面,作为成年人,我们能够以一种更普通的、更实际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生活,我们只需要知道共情的弱点,并谨慎对待共情的不足之处就可以做到。
我可以用种族主义的例子做类比:每个人都有一些种族主义偏见,不管我们是否知道,不管我们是否想要这种偏见。如果我们想要防止偏见引发一些不道德的决定,那么,解决的方法,不是试图减少种族歧视,而是你要首先认识到自己的偏见会导致不道德的决定,这样你才可以采取有效的行动来对付你自己的种族主义偏见。
当我们共情的时候,我们需要当心,不要让自己陷入共情陷阱。
当一个政治家或有权势的人想说服我们支持某个计划,或去打仗,或攻击某个团体,并通过唤起我们的共情来做到这一点时。我想,我们可以先等一等,先问问自己:“这里发生了什么?我觉得自己被感动了,但是,这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