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中的爱与恨
作者: 荣伟玲 / 6890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7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0j-P bpk0  世界的本质是矛盾。
`(q"v qR!R:D0心理学空间XD%z&r:m
  开天辟地之处,原始人类群居在一起。他们没有自我意识,只有集体意识。没有自我意识,就没有亲疏之分,原始人类在混沌中结合为一体。积攒多,要瓜分;能力长,智慧生。随着原始人类生产能力的进步,不仅私有财产产生,意识也开始分化。“我们这一族的”――“我们家族的”――“我们俩的”――“我的”。我的猎物,我的能力,我的情绪,我的看法,最后个人有了专属他的意志。分化,分化,分化带来更多物质上的好处,行动上的自由,和更多聪明才智,然而,在我们终于摆脱了蒙昧混沌的原初结合的同时,人类再也不能摆脱这种更为深沉的痛苦――意识分化带来的分离焦虑。从那一刻起,一直到今天,人类的灵魂深处,从来没有停止过回归集体意识的深深渴望!就象我们离开母亲子宫的那一刻起,老到七八十岁了,躺在病床上叫的仍然是“妈妈!”心理学空间!Y r z#o kdL0Jo
  尽管我们不断地采用加入各种组织,信仰宗教,追赶流行等方式试着回归集体意识,通过恋爱、性交或施虐――受虐来企图和别人建立更深的连接,但萨特终究说了:“他人就是地狱!”连接的尽头必然是还是无法遏止的对分化的渴望,表现为背离和批判。此欲望的消解带来彼欲望的滋长,无法同时满足的矛盾性愿望带来一切努力的徒劳和失望的必然。
,o*[h6{ s QMSU0
`.P'O(iY$bi0  正如马克思说,“无产阶级憎恨社会化大生产,而又依赖它。”历来,依赖和憎恨就是一对双胞胎。
p&g/KB;E2g2P0心理学空间DJ2Rba%L }
  当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陷入了永劫不复的矛盾中。脱离妈妈的身体,我们才能获得我们自己;脱离妈妈的身体,突然的环境改变带给我们焦虑。分离焦虑,从那一刻就开始埋下了伏笔。于是,我们哇哇大哭,来到人世。心理学空间CIyk ?!}6HLB
  造物主赋予母亲以母性,我们在母亲乳汁和爱的喂养下成长。妈妈的乳房是我们和“混沌整体”的连接处。它安抚了我们的分离焦虑,在妈妈温暖的怀中,我们得以安睡……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婴儿会长大,长大到两三岁时,我们明白,妈妈是妈妈,我是我。我饿的时候妈妈不一定饿,我哭的时候妈妈并不一定难过。我们是独立的个体。――焦虑,焦虑,失去和妈妈连为一体的幻想,我们竟然是独立的个体!独立,带来孤独无助感。天真的孩子,把父母当作全能的上帝,上帝居然也有照顾不周的时候,失望带来的怨恨在潜意识里滋生……
bn s]sBf8@0  分离,带来了爱和恨的双重情感。人类的心灵,在离开爱的对象求独立,和依恋爱的对象求安全当中挣扎着成长。心理学空间2n"jt4x@-pE#p.[IA ?

P'y&o/^ zl2R0  另外一种与之相关的现象是人们在情感上的所谓喜新恋旧。为什么人们会在新恋情中陶醉的同时不愿意放弃旧有的,看似已“缺乏吸引力”的婚姻呢?长期的婚姻带来从属于某一种关系或某一人的特性,这种感觉在赋予安全感的同时与我们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意志相背,喜新,是内在渴望获得关系之外的独立感,这种对自由形式的渴望,产生了对原有婚姻的恨。恋旧,是放任独立的要求得到满足感后对“联结体”的回归。脱离和回归的愿望此消彼长,循环产生,外显在妻子(丈夫)和情人之间徘徊的行为。每一次离开妻子都开始了着对妻子新的爱的酝酿,每一次回到妻子的身边都是累积恨的发端。如果徘徊被迫停止,当事人只能选择完全离开或完全回归妻子时,其情感在反复中维系的平衡便被打破。回归妻子以后,并不会更爱妻子,虽然当事人说不清为什么,但他会有攻击妻子的愿望,无论是外显的或着潜在的。离开妻子以后一段时间,潜抑的爱反而会冒出来,让那个选择了“放弃捆绑”的人无法自解。心理学空间b JH'Q9TP/Xc
心理学空间5@9u"r6T;k6X
  甚至在更为平常的行为中我们也看到了这种徘徊在接近与回避之间的行为。朋友之间的相处,当亲密到无话不谈的地步时,难道不曾产生曲折地表现出来的攻击愿望?当曾经亲密的朋友因着心头的隔阂疏远了一段适当的时间时,回归的愿望又会重新从心头涌起,隔阂突然变得不再重要,我们能够记忆起来的,只有友谊。心理学空间3nBi0WCg
心理学空间'~ u }Uu9[d
  心理的本质是冲突。

7i&a;VV0u6X3h2H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人有疯狂的权力 荣伟玲
《荣伟玲》
论客体关系的改变对治疗进程的影响»

 荣伟玲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硕士研究生,德中精神分析连续培训班成员。历任重庆荣格心理咨询所心理咨询技术总督导、成都博时心理110咨询中心主任、成都心理咨询师联合会会长等职,有多年从业经历,是国内较早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型心理治疗师。研究方向为宗教哲学心理学。http://blog.sina.com.cn/weiyinj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