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新客体”出现
作者: 荣伟玲 / 5061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7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当“全新客体”出现
'G:X"GU&d+CGC1kO0OA3R)_0
,Q%@\H#C0^0  荣伟玲
eKh Sbi)G2Rz0
B$iJOU\0  我这里说的“全新客体”,是指主体碰到了完全不符合其过往经验的新客体。这类全新客体的出现,会对主体形成心理上的冲击,因为笔者假设成人具有把遇到的人在心理上和旧的客体进行比较和归类的特征。
xAM0]8[f Hi g0心理学空间 ]#A4f U%s+LE
  笔者假设,心理健康程度越低的人,对“全新”客体的接受程度就越低。即使是心理健康高的人,要真正把一个“全新客体”纳入心理现实中,仍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心理学空间1T)m^$~W

,}pQ!iS(_K0  下面分别说明:心理学空间4Cd*YoO1M du

SJ1T{c]{?C0  如一个女性把所有的男性归为三类:想和自己发生性关系的,自己想与之发生性关系的和漠不相干的。想和自己发生性行为的,她会向对方要钱;自己想与之发生性行为的,她会想给对方钱,以抵消的方式来保持心理平衡。如果碰到一个始终关爱她,但却并不想与她发生性关系和金钱关系的男性,这对她来讲就是一个全新的客体。心理学空间-pvHq:qI9{#C
  
I6c(J{4M'@1kp X7GN0
2Y{&Z0|J F1N0  再举个例子,有些人把他者分成两种,一种是比他强的,他会嫉妒,同时接受控制和表现为顺从;另一种是比他弱的,他会趾高气扬并且试图去控制对方。如果出现一个人(如一个治疗师),让他感到力量明显比他强大,但却并没有试图去控制他,他首先会觉得迷惑和不可置信,接着有可能感到的是惊慌,甚至是痛苦,因为他既有的心理现实面临着冲击。这时候,他会抵抗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一定要把对方归于控制和被控制中的一种。他可能会诱导治疗师去控制他,如果不行的话他也许又会试图去控制治疗师。假设治疗师一直“不上当”,各种归类的努力都宣告失败的时候,要么,他就放弃治疗,把对方的言行做出歪曲的解释,骗自己说全新客体和全新的体验都不是真实的,从而维护自己既有的心理现实;要么他只能痛苦地开始尝试开放自己的体验,接受不符合他旧有心理现实的新现实,这时候,新的客体意象才会开始建立起来。
5P6P8SJb+b(\N$L,z0
jyh#D5GF#_8K0  即使对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全新客体在建立之初,也具有不稳定性。
7yCqq)^Z(e0心理学空间/M/`;E K8W
  在和全新客体接触之初,主体仍然会受到冲击。无论是积极的冲击还是消极的冲击。如发出“天下还有这样好的人”或“天下还有这样坏的人”的感叹。笔者发现,在和“全新客体”暂停接触的时期,主体会对记忆中的客体意象进行重组,变为和那个真实客体有差异的“半新客体”。心理学空间;~ X&|-M1{"gIT)x
心理学空间6|DFHX/y2nj:E
  这一“半新客体”结合了主体以前经历中一些相关客体的特征,进行了组合和再造,运用了回忆、联想和想象等思维方式。如果主体所接触的这个真实的客体的质量次于主体回忆里已经存在的相关“旧客体”,则主体有可能会无意识地自动提升此客体的质量,对其进行“拨高”式的修正。如果这个真实的客体的质量高于主体记忆里相关“旧客体”,则主体会无意识自动降低此客体的质量,对其进行“贬低”式的修正。心理学空间%H Y x2AF]S8k
心理学空间yN3^\,j y*z
  这一次修正是为了适应心理现实所做出的努力。
-^4fO vB u6q-m{0
'J(xc/jjtn0  然而,对于这个真实客体真实的回忆(感受和评价)依然存在于主体内部,只是潜伏下来。如果重新与暂时分离的真实客体进行再一次接触,此真实的回忆会重新被唤醒,又来重新修正心理学空间h'm~ G|F!_
  “半新客体”,回到真实的感受和评价中。
3IF*A? \0心理学空间3v{:b!\ChKIo-r
  这一次修正是为了适应社会现实所做出的努力。心理学空间2Xo`l1S _$B
心理学空间3^,[ z8Kq9p
  当与“全新客体”进行不断的接触中,如果主体放弃了防御(如投射、歪曲等),开放自己接纳了“全新客体”的存在,并将此新的情感和评价固化下来时,主体本身将不得不发生改变。因为在他心理上产生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新客体意象,接纳此客体意象代表着容纳了新的类型进入内部,修改心理现实的同时也必然修改了自己。

s:p;ncXN,M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论客体关系的改变对治疗进程的影响 荣伟玲
《荣伟玲》
唐诗宋词中的男人和女人们»

 荣伟玲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硕士研究生,德中精神分析连续培训班成员。历任重庆荣格心理咨询所心理咨询技术总督导、成都博时心理110咨询中心主任、成都心理咨询师联合会会长等职,有多年从业经历,是国内较早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型心理治疗师。研究方向为宗教哲学心理学。http://blog.sina.com.cn/weiyinj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