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大脑中的“解离”回路
作者: mints 编译 / 4723次阅读 时间: 2020年11月26日
标签: Nature nature 解离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我们经常会沉浸在一本经典小说或白日梦中,这些情况并不稀罕,也不特别令人担忧。但令人不安的情况是——这种感受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觉得自己已经从思想或身体分离了出来——解离体验。

*H`6~+m)d/c m(M0生物工程、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研究员卡尔·戴瑟罗斯(Karl Deisseroth)博士说,2%到10%的人会体验到这种神秘的解离现象。心理学空间,OL-gm?

3US}c'`3K!P0戴瑟罗斯说:“这种状态通常表现为我们常说的灵魂出窍感,例如,在自己的身体之外看着自己的身体或思想的一部分,而且你并不认为你看到的部分属于你自己。”心理学空间WX_ @$\2t4Xk

心理学空间X*Ct)w?

戴瑟罗斯说,每四个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中,几乎有三个会在事件发生期间或在随后的几小时、几天和几周内进入到一种解离的状态中。心理学空间's;|.jxRU:W

心理学空间%AX0VEUG

有些人在经历创伤后会出现这种解离体验,大多数人会在创伤后的几周内自行消退。但是,解离可能会成为慢性心理疾病,而且解离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其他神经精神疾病中具有高度破坏性。

j0d;y/U#Q*t0心理学空间Gg5Pc.EnSP]

由于我们无法知道在解离触发生时,大脑内部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大脑在维持解离状态时的状况,所以几乎无法知道如何阻止解离发生。

9HF3QY C,a|0b)A0

:}hw$Qr5U!h+Q1G^P0

4Tr7P"\UYh;rJ0

vP*H%[Vf0现在,Deisseroth和他在斯坦福大学的同事们9月16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解离背后的分子基础和脑回路动力学。心理学空间F@YT'z+{ [/O

心理学空间5o/w|#H^;j

Vesuna, S., Kauvar, I.V., Richman, E. et al. Deep posteromedial cortical rhythm in dissociation. Nature, 2020 DOI: 10.1038/s41586-020-2731-9

9Ug#u[ It0心理学空间?_2E.{-O*dJ$MB._

这项发现表明,特定细胞组中的一种特定的蛋白质在解离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更好的、针对性的(例如,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边缘型人格障碍和癫痫等其他疾病引发的解离的症状的)治疗方法。

W'?1F Ch6Li"Tu0

iP:F%o5sX pr;p0Deisseroth说:“这项研究已经确定了大脑回路在主观体验中的作用。这项研究不仅具有医学上的意义。而且该研究还引发了深层的哲学问题,即‘自我是什么?’ 这也是法律和文学界的一个大问题,甚至对我们反省自己也很重要。”

d%I}S_9@ S;A$_'y0心理学空间,Z!N.{P?(f%^`

执业精神病学家Deisseroth,D.H.Chen是该项研究的资深作者。其他主要作者还包括研究生SamVesuna和博士后学者Isaac Kauvar博士。心理学空间1[X"iGX%i3z e

ADo5kx)ZfI0
@F)hK3mof6w0心理学空间^e[ [5P}-o

#a`prC,X;DA0病人的解离感心理学空间G;d$A0i;M[5s2@

.? md;Ey[`3r FK#a"h0研究人员不仅通过观察老鼠的大脑和行为绘制了解离的大脑回路,而且在治疗慢性癫痫患者的过程中也绘制出了这种状态与大脑之间的联系。心理学空间*@Ve%syP7l

'mXKH9e @ f|0癫痫患者在每次发作前都有一种解离的感觉。(这是癫痫发作的先兆)病人在形容这种先兆时,觉得自己就像飘在飞行员的椅子外面,看着仪表盘,但并不控制仪表。

5q5IyPc DFC:ZO8Q9a`0心理学空间 ]*xR._ J+b/Q

研究人员记录了病人大脑皮层的电信号,并对其进行电刺激,试图确定癫痫发作的起源点。在这个过程中,病人回答了一些和自己感觉有关的问题。心理学空间q{\ On{ZN'\v

M7`^x QM.EPKxoj0该研究的作者发现,每当病人要发作时,他们不仅会体验到解离的先兆,而且病人的后内侧皮质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电活动模式。这种电信号的特征是,神经细胞以3赫兹或每秒3个周期协同放电。当这个区域被电刺激时,病人体验到了解离的先兆,但是不会发作。

`'u$ld{L j1\H0心理学空间#r!Yz8Md

心理学空间SIjPoB4F#K

TH6JA'X3OHI}3XE0心理学空间;`yD?8l9?A

氯胺酮引发小鼠解离心理学空间4[W%P3Y2U R`:[0oeK

@S"O y2X-f:M0科学家们研究了氯胺酮对小鼠的影响。众所周知,这种药物能够诱导出产生解离状态。老鼠无法描述他们的感受。但在合适氯胺酮剂量下,他们的行为表明他们经历了一种解离——对传入感觉的感知与对这些感觉的更复杂的情绪反应之间的脱节。心理学空间F\h"?5|hx

,}d M8jw2X#P2H0将小鼠放在55摄氏度的电热垫上,小鼠会出现轻弹手爪等反射动作,这可以反映出小鼠正常的感觉疼痛能力和运动能力;也会出现舔舐、逃脱等自我保护行为。但是在氯胺酮的作用下,它们并不会舔爪子让自己冷静下来。心理学空间if{4B@D

Y!VM.c*[ i;S0心理学空间.a7zzP9]8_k!Z im

?g4D]Ei0心理学空间1dQbM^G

用光遗传学诱导解离行为心理学空间1mN[+fO t,YY

心理学空间&G b1{6Q}]&r e

我们知道,光遗传学是一种使科学家能够利用光刺激或抑制神经元活动的技术。为了研究老鼠的解离现象,研究人员利用光遗传学对老鼠的后内侧皮质的神经元进行刺激。心理学空间^_hVO

l0qX)A4ZM0研究人员发现,在3赫兹的光脉冲可能会导致无药动物的解离行为。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一种特殊类型的蛋白质(种离子通道)对小鼠的解离行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蛋白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心理学空间(OfM)r5]

心理学空间P/A3x1]XvOd8Z

心理学空间 OT'xj:N1t,hu {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Nature nature 解离
«Nature:人类大脑的语言通路可追溯到2500万年前 科普新闻
《科普新闻》
共情的善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