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善与恶
作者: mints 编译 / 4514次阅读 时间: 2020年12月03日
标签: 共情 善恶观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3W5l%Q!EK:O-p\EB0我们往往认为共情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拥有共情能力是一件好事,我们也应该主动培养这种特质。心理学空间ZyRG)O"B

心理学空间'{ mO8D:J"[f&q

但是,心理学家对共情有着不同的态度。心理学空间 j/M(Ba0I*h2|){

)O:M"Y?5Gqd&r1O0斯蒂芬·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认为,共情是一种善举,很多社会问题都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共情能力,因此他认为共情是人类进步的必要条件。但是耶鲁大学的保罗·布鲁姆在《反对共情》中认为共情是很多不公平、不道德现象的主要诱因之一,而且相比于带来的积极作用,共情带来的消极作用更为普遍。

E8D] JUx.n F0

斯蒂芬·平克和保罗·布卢姆心理学空间.h0M&Q"wz/Ye

hfSKi6B8oR&[0那么,我们应该相信谁?为什么心理学家对共情有着不同的看法?近期发表在《人格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2Sut6e}HA0

I8w]!vX%Bq0尽管大家都觉得富有同理心的人比较温和。但是共情也会发生在一些偏激的政治场景中——当我们看到有人对那些持有偏激观点的人表达共情时,就会产生厌恶感——这表明,不是所有人都会认为共情是一种纯粹的美德,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共情的对象是谁。心理学空间Hd }_X#dZn q

心理学空间hd a*QTw1yD

心理学空间 }CF!mwpc

&GB-q H\+q5] w0心理学空间h _g4?%l+Gv-G n

研究方法心理学空间c yM-B5p6G(Rj4b

心理学空间YG g6W[)TZ E4p&[

在第一个研究中,研究人员向464名参与者展示了Ann(共情目标)和Beth(共情者)第一次见面的情况。心理学空间$z!qLu3]d

F/y oP V,^._d}M0Ann有两个身份,其中之一是儿童医院医生;Ann的同时又在一个白人至上主义团体中工作。

I/U'{0[C o0

&H4O#C8V:w#W0Ann在实验场景中的两个身份心理学空间[l:K"{Wj

心理学空间+U}-U:M8_#O

然后,参与者观看了两人之间的对话。Ann告诉Beth,自己为一群人策划一次活动时,工作压力很大。心理学空间_)NL5s ` y6R!E:fE`(UD

6[3N&jDr*k(KYpd0在两人的交谈中,Beth一直都很“共情”Ann。有些参与者认为Beth共情了Ann的感受,而其他参与者则认为Beth没有做出共情性的回应。最后,参与者需要指出他们有多喜欢、尊重、信任Beth;他们愿意和Beth做朋友的程度;以及他们觉得贝丝有多体贴、有善良,理解能力有多强。心理学空间Gc5l0Wu*K Y

.]:nl0~G Zb!q0研究概念模型图,大多数共情研究关注的是共情者和被共情者之间的关系。但是这项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共情行为在二元体外之层面的影响。即,观察者如何评价共情者。心理学空间 pO;}.Xn-N1~7K|#h2a4D5t _

Wang, Y. A., & Todd, A. R. (2020). Evaluations of empathizers depend on the target of empath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37/pspi0000341

RXp F|9XZ;}.@0 

w/wvS8Pq4vjD0心理学空间*E}:X oV7z*I%q

研究结果心理学空间aW r-`5d/q

E)e7EE!v K:o[;j0正如预期的那样,当Beth共情医生身份的Ann的时候,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更尊重和喜欢Beth,认为她更热情。然而,当Beth在共情白人至上主义身份的Ann的时候,参与者表示不喜欢Beth。

(E"wWA9N0

8s}0ax{,tvb+YM0即,这取决于Beth共情的对象——尽管她富有同情心的语言确实让人觉得温暖。这些结果在第二个研究中得到了复制。心理学空间 ^G-C r ri;p

心理学空间 s Y}t1K:L;XU&c


;koyV-y$?1Wh-f0

,e,?i'oN'J7\"`0

vxtTpf{0共情道德观的相对性心理学空间E rI5B8Q1X

心理学空间;mg5S2_7H

很显然,如果一个人对白人至上主义者表达了共情,那么,人们显然就不会喜欢那个人。这项研究为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共情提供了一些启示。心理学空间~e.c)b`5d

心理学空间1h4r^!Z,{y-J3t

如前所述,共情往往被描述为一种简单的道德善行——我们应该无条件地为之奋斗。但研究结果显示了一种更为复杂的情况,即共情的道德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种相对观体现在人们对Beth温暖和热情的人格特质的感受中——即使参与者不喜欢或不尊重Beth,他们仍然认为她很温暖。心理学空间$W l`G0c%s8r3v\or

心理学空间't t2Ri ki,I2?v

我们往往认为同理心是两个人或两个群体之间的事,但我们很少从第三方观察者的视角研究同理心。正如研究所显示的,了解共情的更广泛的社会背景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共情的真正效果。

Q;\(};{o'`}m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共情 善恶观
«Nature:大脑中的“解离”回路 科普新闻
《科普新闻》
科学家发现了控制恶心样反应的神经元»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