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表征 Self Representation
作者: 转载 / 7935次阅读 时间: 2021年1月23日
来源: 《精神分析圣经》 标签: 客体形象 自体表征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Z}M"Wzm

自体表征(Self Representation)心理学空间S7Y5z%T\gk#to'|U6F

心理学空间&zuD9e'hj%J|Q oj

除了客体形像或表征外,婴儿内在心理世界的另一面包括它本身所发展出来自体的表征。自体表征是小孩和客体或其环境中重要人物建立关系体验到的自体的心智表达(mental expression)。

i e's5UEs0

8Pc%\V Cp H l4\0婴儿在一开始时是无法区分客体与自体;客体似乎是自体的部分或某些面。因此,婴儿是无法区辨母亲的乳房和他们自己的大拇指,后者是嘴巴在意外情况下发现而加以吸吮的。逐渐地,婴儿开始去区辨客体与自体、非自体与自体以及客体表征与自体表征。

tgz cY&@7i RZ0

@q{7|p*h W4[*}0客体与自体的心智表征通常本身即依附着情绪能量(emotional energy)。在孩童发展初期,该情绪能量或情感负荷(affective charge)是一种愉悦或不愉悦感。造成婴儿不愉悦感的东西被纳入并内化为内在坏客体(inner bad object)。也就是说,它的心智不成熟度只容许婴儿以“对我有好处”(good for me)或“造成我痛苦”(painful for me)的主观言词来体验世界。孩童还无法区分内在坏客体即是外在世界中某位挫败或惊吓到该孩童的人。心理学空间Kk6u6~R

YWRF~0如果孩童感受到愉悦时,那么,由于那个令人满足的客体以及孩童的需求被满足了,孩童就是“好的”。如果孩童有不愉悦感受(由于那令人挫败或“坏”客体所造成之故)时,那么孩童在他或她自己的自体表征中就是“坏”的,而该孩童的需求很可能没有被满足。心理学空间!r-m C#lm C

} Ewe]6F7xq0「自体表征」是在形塑一个人如何和他人及外在世界相互关联。例如:某人白手起家终于致富,但他的自体形象可能没有改变,所以他可能继续穿着邋遢,因为他仍继续视自己为需要省吃俭用不要“浪费”金钱在自己的衣服上。一位客观的观察者会注意到这个人富可敌国,但是观察者只能对那个决定他如何花钱的那个自体来加以猜测其内在(自体)形像。

%B M6@2BM[A`0

%ZN%cmb8}1q8p0有些客体关系理论家强调自体表征经常其它的心智过程相互连结的现象,例如,投射与各种不同形式的认同与内化作用等。这可能牵连到在心智上把某个人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其它人身上,然后以该内在扭曲了的知觉感受作基础来对着他人做出行为。心理学空间5q!q#@'ClmB

j \9BQvUi0I6T0例如:一位精神异常的杀人犯,对着逼近他的警察开枪,并大叫:“杀了我吧!杀了我吧!我有罪!”他自己的罪恶感被投射到警察身上,而他要他们以他的罪来惩罚他。心理学空间[pgG(F|`,Z

心理学空间@*U8byU z4@N ^2e

另外一位不同的人可能不会用这种方式外化他的攻击感受,而是借着强烈的罪恶感把攻击指向他自己或是以某种自杀的方式对自己进行身体上的暴力攻击。心理学空间1bR&{}g H6m)o+\%N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客体形象 自体表征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变化 精神分析实操技能
《精神分析实操技能》
中立和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