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和内疚的心理学研究
作者: mints 编译 / 8064次阅读 时间: 2021年2月06日
标签: 道德发展 共情 内疚 羞耻 原罪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羞耻内疚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空间m`3g,E1k:`1vPf/Nv
Annette K.merer 文心理学空间J-]lY#D#texG
Mints 编译
UQ%TLr0
"l,r5^^"f T?0

@m'CB*r1I%^ Oh0

,TCIoS%@ L0每个人都有都羞耻的时刻,也许是因为自己穿着泳衣的样子,也许是害怕别人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当我们暴露在别人挑剔的目光之中,似乎就丧失了保护的屏障,在缺乏安全的羞耻中,甚至胃部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我们觉得自己渺小、犯了错,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心理学空间V9`R%])E

]&~~9f{#]y0虽然羞耻感是人类从古至今普遍存在的情绪体验,但是人们又很难解释清楚羞耻对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影响。好在心理学家发现了羞耻的内在心理基础和原因。心理学空间d?!g6u9C.m

心理学空间Fs(T/Y2S%x


4b9|,Y}m8f)w0心理学空间q$nPgH;?W]%W

+@uK l/qs#[o0心理学空间;a5n0z W_3zn r2v,r ]

心理学空间!P$t.fC F[V,KA

羞耻有损健康心理学空间5JF {_0g

心理学空间ZiMf\)uK$]6h

柏林自由大学的哲学家Hilge Landweer认为羞耻是很多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羞耻的时候必须意识到自己违反了某种规范,而且他/她也必须认为这种规范是值得的、有约束力的。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会为自己的过失感到羞愧。

6[[jGx0Oa|0心理学空间G)hee E,D1g

在某些场景中,羞耻甚至都不需要持有反对意见的人在场,只需要在大脑中想象别人的批判就会感到羞耻。心理学空间5qh;tk Sn E%R.`

XgY,Z+^\U5{0在此情景下,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父母的责问:“难道你就不觉得羞耻吗?”心理学空间.q3U d];F;I

心理学空间 Tf}+Qd-HpS

的确,我们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内化了父母的这些告诫。并且童年时父母的教诲,传递给我们的社会规范和经验会持续的对我们产生作用,伴随我们成长、老去。心理学空间&{2P}5N8AW3N;I fR

(v"tIc}2p5VS1f0

;|'a9Ijkn%b0

"D+Xs\/a0乔治梅森大学的琼·唐尼在羞耻领域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她和休斯顿大学的Ronda L.Dearing等人进行了多次的合作,研究发现那些有羞耻倾向(shame-proneness)的人往往更自卑。而且,适当程度的羞耻带来的自尊的自卑可以保护我们免于遭受太过强烈羞耻感的伤害。心理学空间_{}3ix}:I$L\

B+V q,e%k"uau,hT0心理学空间 d"Fv%Y;nTB^

心理学空间-UlQ8iQ3~-[

羞耻往往会带来自卑感

G7Q0DM%Fi G0

,X"iAZG`/a D0在2009年的一项研究中,多伦多大学的Sera De Rubeis和安大略省皇后大学的Tom Hollenstein专门研究了这种特质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该项目招募了大约140名11~16岁的志愿者。研究发现,那些表现出更焦虑情绪的青少年,往往羞耻感也更重一些,羞耻倾向和焦虑症之间似乎也有联系,比如社交焦虑症和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更多的体会到羞耻的感受。贝勒大学的Thomas A. Fergus和他的同事在2010年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

({8l aZ;DVpv0心理学空间 h S-HS]:}

心理学空间+r'Al)w~ ?2l L1p
心理学空间kOfdL+Mw;[%HR

4hg"io"g;?0

Ek8k0I,vRC8U`|#E0

$F(^)HR0m(vh'}0性别和年龄差异

t\ ~&zd`L;|0

nOoYG4TU3e P+n02010年,由伯尔尼大学的Ulrich Orth领导的一个心理学家团队招募了2600多位13岁到89岁之间的被试。这些被试大多数人生活在美国。心理学空间3Sn\#X#h3H#Vv"e

心理学空间'pG[JP N8mg M

研究发现,不仅男性和女性表现羞耻感的方式不同,而且年龄似乎也会影响人们是否更容易体会到羞耻的感受:青少年最容易产生这种感觉;中年至50岁左右羞耻感倾向降低;在以后的生活中,人们更加容易感体会到尴尬的情绪。

&h3U V8b u&H\2A0

v4_"? }} Ui0作者认为这些变化是人格发展的结果。

*g x'u y'_l ~ R b m0

)[0S |L_,yQZW2@0y0青少年和年轻人的身份认同尚未完全形成;此外,这一年龄段的人还应遵守被社会界定的地位的各种规范。当青少年无法确定自己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外部问题时,可能会让他们更迅速的体验到感到羞耻的感受。

k.F?9u)k$Y'`d0

;CPa5Y;]]#c0D!c0相比之下,人到中年,我们的人格逐步成型,适应社会规范的能力也越强,这些规范对我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心理学空间,\7[i:s%i#n e w

%m8sW7[G ^{ c7l] g0然后,当我们进入老年阶段后,又会担心容颜衰老和身体的衰退,我们又开始有了(尴尬的)自我意识。心理学空间8R/? AU5Q dK\K-v

心理学空间0N K W.` JC|/idLq

心理学空间 qd,YC`zl

oQFkXE zw9i lf0

O:B/Yi:w3|"eM0

.ez;n G;U.T5k0

nX2b8p,E)]!}nX t!r0内疚与羞耻心理学空间Uy0s!Oh%Jd

心理学空间3tCW Q }l-s

据推测,人类感到羞耻是因为羞耻能够将某些进化优势赋予了我们的祖先。例如,羞耻可以鼓励个人遵守社会习俗和工作,并以此维护社会稳定,从而潜在地促进一个群体的福祉。心理学空间.pF9E#} }

.K;Fjs0lK@0然而Tangney和其他人认为羞耻感会降低一个人以社会化的建设性方式行事的倾向;而内疚感会促进人们的社会适应行为。

,@s"qzS~tU0心理学空间xIF^)Y[

人们常说羞耻和内疚好像是一样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空间$?9i.^lyE

心理学空间:V+Q5L]I6Gj:d

与羞耻产生的机制一样,当我们违反道德伦理宗教规范时就会产生内疚感,内疚的批评我们自己。心理学空间R[ n2BTr

)woOeta Q0羞耻和内疚的不同之处是,当我们感到羞耻时,我们会以一种消极的态度看待自己(“做了一件可怕的事!)而当我们感到内疚时,我们就会对某项特定的行为持有否定的态度(“我做了可怕的事!”)。我们感到内疚,因为我们的行为影响了别人,并且我们觉得自己对此负有责任。心理学空间 JV'Ms}'j$q*h

8J6N]i!h:e%M g*o2`P;O0Tangney和她的合著者在2005年的一篇论文中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

,u]vxE2}z*c0

r EIH)QQ-h.RT0B0

Z@:c@+r.w0
一位员工,因为隔夜酗酒,第二天上班迟到,被领导训斥。如果他更容易感到羞耻,那么他可能会想,“我真是个失败者;我就是没法和大家一起工作。”而容易感到内疚的人更可能会想,“我会为迟到而感到难过。我给同事带来了不便。”

+C'u O1IV1oP0

cYZ0Y7S5f-I'Z4|,L,S0心理学空间F+E%QfVh+J

羞耻感会让人痛苦和衰弱,会影响一个人的核心自我意识,并可能引发消极的自我挫败感。相比之下,内疚感虽然是痛苦的,但是,内疚感更能够激励个人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改变自己、弥补自己的缺陷。”心理学空间$Pck#h/Hq I


1X|(? B9w4^,l\&y0心理学空间zk3AO'q!Ys {#Mo v

就像天真无邪的孩子一样,
4X1o{:qr-WDrt0没有共情能力的人不会感到内疚。心理学空间rK.?EW KGx#_+q


q|1K5Zh0

U P$P2}s|'{ ] u0心理学空间},U1f x]g)L^

除此之外,内疚感是一种呼唤,需要他人的共情,希望他人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这种情绪。

KE ?h"HwU;n0心理学空间f:l$Qei9cr~

具有这种特质的人有着更好的承压能力,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观点采择能力),表现出更多的利他的行为和亲密关怀行为。

|8T8M^$N-IKYl0

8o)c_![+JL7WS0事实也的确如此,只有当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痛苦或伤害时,我们才会感到内疚。这就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没有共情能力的孩子不会感到内疚。

_\4j8FUG0心理学空间B$t HK,hd g

内疚会阻止我们伤害他人,并且为了共同的利益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当我们感到内疚时,我们会把目光转向外部,并且寻找一些方法扭转自己的不良行为带来的伤害。当我们感到羞耻时,我们会把注意力转向自己内心深处,更多的关注自己内心的情绪,而较少关注周围发生的事情。心理学空间~[ E_ar'_rf

z{1Z?J!y0当我们感到羞耻时,会回避他人的目光心理学空间,^%qc,QGQ%j

心理学空间6CRGpV%L1F6C5u

]I4to"T3AxB0心理学空间 k$J5^7p^p

Matt Treeby于201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明确了内疚和共情之间的联系。在此之后,他和墨尔本拉筹伯大学的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首先测试了受试者的羞耻或内疚程度的倾向。然后让363名参与者观察的面部表情,以确定这个人是愤怒、悲伤、快乐、恐惧、厌恶还是羞耻。事实证明,内疚倾向的志愿者能够更为准确的识别中的情绪:他们的情绪识别能力比羞耻倾向的志愿者更强。心理学空间 y0N$_A+jJ

心理学空间M+Cx-_.`^I*\

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内疚感和羞耻感常常同时发生。很多人在内疚的时候也会有羞耻的感受,这是因为他们自己秉持的标准和导致罪疚的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心理学空间 E l-T2_D!C{

EH5RS/tr p0内疚感和羞耻感之间的联系,会随着我们不当行为的故意程度而增强,同样,见证这些行为的人数,自己目击者的重要程度也会增强内疚感和羞耻感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伤害了他人,同时,受害者拒绝了我们的道歉(甚至也不责备我们时),羞耻感也会增加。心理学空间r'j;W(G+p+{

uVrB,yngW0

/W4lONQ7x0心理学空间+T*B7X%cQ)d:F}3MJ+N

心理学空间[K(Ip/J
心理学空间%m7M?xb*a|yVNf

y]%n S~i\G}/jv~0无法摆脱的原罪心理学空间(Z ec3x*k

心理学空间A)w&yBU S$J&h;PC

在圣经中,赤裸身体是羞耻的根源。创世记提到亚当和夏娃的故事:

uZ7_!dq$G6C0
【创2:25】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
心理学空间"HP'R+@ot

当他们背叛上帝的旨意,吃了知识之树的果实时,情况就改变了。从此,他们为彼此的仪态感到惭愧,

`:Z7r oI(d5l0
【创3:7】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
心理学空间fb}}^ \2suV

圣经对于裸体可耻的解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如何处理人类身体和性的社会规范和习俗。尽管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对一个人是否、如何、在哪里以及在谁的面前可以脱衣服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当我们违反准则时所感到的羞耻感依然存在。

_-G6V Z ]|,D#e^0

*Q t,{+e!O+G:h#MU.@ [0

v"Ts }A/DQ0

P-iY;FY0心理学空间\ ~+b B/Yi\

心理学空间UM#W/v;t}(c\0F(V

摆脱罪恶感往往比克服羞耻感更容易,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我们的社会提供了很多赎罪的方法,包括道歉、支付罚款和服刑。诸如忏悔之类的某些宗教认罪仪式也可以帮助我们处理罪恶感。但羞耻感更持久顽固的原因是:和接受自己的(过错)相比,为自己的过错道歉会更容易一些。心理学空间)ze&E9~0d{-o#Q8d)G'?

心理学空间%Y|.j ~;z F

有些类型的内疚可以像羞耻一样具有破坏性,即“自由飘荡”的内疚(与特定事件无关),以及对自己无法控制事件的内疚。但总的来说,羞耻感往往是一种更具破坏性的情绪。心理学空间vc(DN1e-tLnK

心理学空间Sb5B:j}"g/lQ

因此,家长、教师、法官在控诉时,最好采取建设性的行为,最好避免羞辱那些违反规则的人,进而选择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弥补自己的过失。心理学空间Y:Zw5l|j.t

'N1k m*p-WRG$|[0心理学空间RAx ZN;`)Wn

作者Annette Kämmer是德国海德堡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的心理学家和名誉教授。
k,{i)PD8^0译者mints是精神动力学、图式疗法整合取向心理咨询师。咨询预约请加微信mintschen
心理学空间]-R8q j"X

心理学空间+Y [a.Lga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道德发展 共情 内疚 羞耻 原罪
«父亲的行为和孩子的问题 科普
《科普》
社区融合与社会决定因素:从机会到健康»
延伸阅读· · · · · ·

 陈明

清华大学经济学专业,创立心理学空间网。

二级心理咨询师,以精神动力学、图式治疗和慈悲聚焦疗法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支持、成长和人格内省的体验。
咨询预约加工作微信:mints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