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后,您将能够:
• 了解CPTSD和突发事件之间的关系;
心理治疗中的当前问题和实践。
• 认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PTSD)之间的区别。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诊断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符合ICD-11原则——诊断应简单且具有最大的临床效用。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ICD-11提案以供成员国评论,该提案首次在主要诊断系统中引入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要求包括当前再次经历创伤事件、故意回避、当前威胁感和功能损害的证据。CPTSD需要同样的证据,但除此之外,还需要自我组织障碍(disturbances in self-organisation, DSO)的证据,包括情感失调(affect dysregulation)、消极自我概念(negative self-concept)和关系障碍(disturbances in relationships.)。ICD-10、DSM-IV和DSM-5中的定义更详细的记录了这其中分歧的基本原理(Brewin 2013、2017)。
“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词首次用于描述创伤的幸存者所经历的反复、长期的综合征,包括情感调节、意识、自我感知以及与行为人和他人的关系的改变(Herman 1992)。
儿童虐待、家庭暴力、酷刑、战争、监禁)(WHO 1992)。
在此之前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诊断。一个是ICD-10诊断灾难性之后持续性人格变化(enduring personality change after catastrophic experience, EPCACE),该诊断描述了自我组织中的障碍,这种障碍有时可能源于难以或不可能逃脱的多重、慢性或反复创伤(例如另一个是未另行规定的极端压力障碍(disorders of extreme stress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DESNOS),该疾病被纳入DSM-IV(APA 1994)的附录中。使用48种可能的症状对DESNOS进行诊断,分为6个量表和27个分量表(Pelcovitz 1997)。用于儿童的一个类似诊断是发育性创伤障碍(developmental trauma disorder, DTD)(Ford 2018)。
早期的这些阐述方式带来了许多的实际困难(Resick 2012)。包括大量的候选症状以及与其他诊断的实质性症状的重叠,如DSM-IV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和边缘人格障碍(APA 1994)。还缺乏证据表明,这些阐述方式与慢性或反复创伤有独特的联系。目前尚不确定这些阐述方式是代表复杂而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还是不同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尽管经常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合并)的综合征(Ford 1999)。与此相关的是,有人指出,复杂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只是创伤后反应之严重程度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一种定性的单独障碍。
专栏1:ICD-11 CPTSD的定义和诊断指南释义
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Complex post-tractional stress disorder,CPTSD)是一种在暴露于一个或一系列具有极端威胁或恐怖性质的事件后可能出现的障碍,最常见的是长时间或重复性事件,难以或不可能逃离这些事件(例如酷刑、奴役、种族灭绝运动、长时间的家庭暴力、反复的儿童性虐待或身体虐待)。同时需要满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所有诊断要求。此外,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是严重和持续的:
1)情感调节问题;
2) 认为自己被贬低、被打败或一文不值的信念,伴随着与创伤事件相关的羞耻感、内疚感或失败感;
3)难以维持人际关系,以及难以感觉与他人亲近。
这些症状会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严重损害。
诊断指南
暴露于典型极端或长期性质且难以或不可能逃离的压力源,例如酷刑、集中营、奴役、种族灭绝运动和其他形式的有组织暴力、家庭暴力以及儿童期性虐待或身体虐待。
呈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在当下重新体验创伤,回避引起创伤的事物,并持续感知当前威胁)。
在压力源事件发生并与PTSD症状同时发生后,情感、自我和关系功能出现持续性和普遍性的损害,包括持续认为自己被削弱、失败或一文不值, 维持关系的持续困难。维持关系出现持续性的困难。
与CPTSD相关的压力源常常具有人际性质,即人类虐待的结果,而不是自然行为(例如地震、海啸)或事故(火车失事、机动车事故)。除了PTSD的典型症状外,复杂PTSD的特征是情感、自我和关系功能方面更持久的长期问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往往同时出现。
ICD-11的CPTSD与Herman(1992)的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概念、ICD-10的EPCACE和DSM-IV-TR的DESNOS有关,并与他们共同强调了自我组织的持久变化,以及这些变化通常是由于暴露于难以或不可能逃脱的持续或多发创伤所致的期望。与EPCACE相比,CPTSD并没有将这些症状描述为人格变化,与DESNOS相比,CPTSD症状数量相对较少。CPTSD在三个关键方面也不同于之前的所有阐述方式:
它需要PTSD特征的三种症状群:再体验、回避和威胁感;
- 它建立在症状特征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创伤暴露类型之上,以及
- 功能损害明确被确定为该障碍的一项要求。
- 这种更清晰的定义解决了许多阻碍“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问题。
自从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诊断开始,首先,ICD-11明确地将CPTSD定位为PTSD的独立诊断(一个人可以被诊断为PTSD或CPTSD,但不能同时被诊断为PTSD或CPTSD)。其次,CPTSD必须包含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部分相同的证据——在当前重新体验、回避和威胁感。因此,它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共同明确地关注在意识中突显的特定、可识别的创伤事件,而不是对极端创伤的非特异性反应。最后,慢性或反复创伤是CPTSD的风险因素,而不是必要条件。承认CPTSD与严重创伤没有必要的联系,这意味着可以在单一创伤事件后进行诊断(尽管这种可能性较小)。
小测试(单选)1、 ICD-11 CPTSD可在以下情况下诊断:
暴露于:
a 反复的创伤
b 儿童虐待
c 任何创伤性事件
d 任何令人不安的事件
e 慢性创伤
2、以下哪项不是ICD-11 CPTSD的公认伴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