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与混沌:混沌是自恋的伪装
作者: mints 编译 / 1840次阅读 时间: 2022年7月12日
标签: 混沌 假自体 自恋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D _5{\X%[T}*v.F0自恋者往往喜欢含混不清、混沌的状态。

e{(W)c7u qi0

gt!C_UO} B0混沌是自恋者最好的朋友。如果没有一种普遍的无序状态,自恋者就无法像其他人那样轻易地控制他人。有序,会让自恋者丧失控制力,剧本也无法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混沌和自恋总是相伴相随的原因。

C[7GU fN:f/e0心理学空间;[:\5{ hR,Sz,[H

我们都知道,自恋者的典型特征就是过度夸大自己。自我夸大不是过度的自爱,这种对自己的夸大认识是一种虚假的自我伟大感。自恋者渴望脱颖而出,甚至更进一步的占据更高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往往超越了他们的能力。

&X4S`e E1K&KW1hA0
混沌是自然法则,秩序是人类的梦想。——亨利·亚当斯

xZC$v*Wpi5Z0恰当的自恋,对成年人是有益的。它有助于维持个人凝聚感,让人们觉得自己的存在是稳定的。心理学空间Yo0X)B[ J

+Wu*^&v.Hd0然而,当这种虚假的自爱过度泛滥时,它就会导致病态自恋。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自恋者无法评价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其他人只是他们用来寻求优越感的工具。

fh2Qhe0V Om0

.QdJH8I0自恋混淆了真实与幻想

W(y f Ze$?+qJ6`i0心理学空间"J-EP3V6qv k


6Gi"T'Cp\t0心理学空间^bath5g

心理学空间{i5Td*vqm:QB0w

混沌与自恋心理学空间`8S!?]{y W;P%dk!N

心理学空间-bd!}0c:Uea?

病态自恋者的言行,往往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自我优越感。心理学空间` YO5w"pi.iG7ch L

zH^n;P,rbi}#pD0由于内心的幻想和他们身处的真实世界之间存在差距,他们无法精确的分辨真伪是非,于是他们就会用混沌不清的描述,填补这其中的鸿沟,并且种下了混沌的种子。心理学空间o*Pf0UQ H3I(n

心理学空间9G?x ?b

其好处是,自恋者在混沌状态下“成为了某人”,并且能够在混沌中更好地控制他人,心理学空间$v.l5K ~^5j0z

@ vA3D'Q'H0有些老板/领导会发布一些不精确的命令,例如,“今年的目标是超过我们的预期";"同时要满足公司的若干目标",这样的命令混杂了很多要求,混沌不清——让人困惑不已。心理学空间u&bO0KEm

心理学空间j svO/w

如果事情仍然顺利,所有的荣誉将归功于老板。如果他们的员工犯了错误,那么他们就会利用不明确的命令/方案,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PrXi6ss;\1y0心理学空间 C&`{[h M,L

混沌给自恋者带来了更多的余地。

O)R&oaJT x0

[`/iQ hk?a5s0自恋者也会在更熟悉或普通的情况下制造混沌。他们告诉你的是一件事,而做另一件是另一件事。

2OX_Ht1p"wiE0心理学空间#dWG&E3A?Lo#tam

例如,他们告诉你,他们会帮助你,但是当你需要他们时,你却找不到他们了。他们承诺自己会在某个时间到达,但是时间到了,人还没来。

"e*G7dItO"qw W)\0

R.NOf'beld0随意许诺、总是迟到是自恋的重要特征。他们眼里只有自己、不管别人。玩弄你的期望,让你失去平衡。他们散布混沌,并通过混乱获得对其他人的一些控制。心理学空间opCwK]dA

l4G7c1uXag0
7co:GC#C0

-['\Q^S%\A%f0

RK@8A'{nS~b)T0自恋者的剧本心理学空间B.N?'r7c zs

3z w!f.{)X@N1X0在病理性自恋的情况下,混沌往往伴随着一出出的戏。

"~)c@kXfatH0心理学空间Mk#mzh%b^V


3C9K/?1Z cfbUph+S0心理学空间UE0}kn T9}d[n

心理学空间0l7Yn6Ck `z9mm

我们之前提到的老板/领导表现出的愤怒和担忧往往给人虚假的混沌感——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会表现出悔恨或歇斯底里的惊讶。他们会掩盖自己的hun混乱,让人觉得造成这种不确定性的人并不是他们。

D7e4{-G/K^$Ki0心理学空间lTf0W*x%a

因此,当他们未能履行责任时,他们不会道歉。相反,他们会让事情变得非常戏剧化。以至于到了最后,他们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才是无辜受害者。他们会说,他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无法承受不好的结果带来的压力心理学空间he't:x4fp"@R

0} sH^u*v0究其根本,他们就是要创造一个虚假的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中,他们会“觉得自己”控制了整个世界,其实他们并没有这个能力。

x1D ? JJcbN!S[H0

8Y8lz|+UXTJh}7~D0当他们在潜意识里知道自己无法控制局势时,碍于面子又无法逃脱,就会说一些模棱两可、混沌不清的状况,这显得的他们仍然在承担责任(而潜意识里,他们早就想好了退路),他们会觉得这就是自己负责任的方式。

[;Kl:aF ?b;}0

|O[u{(ll0事实上,这种暗戳戳地让事情变糟,更加不负责任,结果就是害人害己。

MAo}e0

#o^`0r9y2zrh0自恋的人觉得世界就是自己的舞台,他们有很多混沌的原则,这样就能在想象中控制剧本的发展,并且在这个虚假的舞台上戏剧化的展示自己的情感

T C!u{{g t qKE0心理学空间 S z-UU5Go%Q4N


P?(M ug*?mM3G0

9}!UT5\-A0G0心理学空间%kn+C{d[K8M

混沌对他人的影响

OF$K7lF'N0

"?4u"ku-UK.m0在某种程度上,自恋者利用混沌穿透了他人的心理防线,将其藏在他人内心之中,并试图控制之。

| Wi,|:gp#db0

&y"Fg4nU2i0他们的无意识往往会精心地设计各种情境,由于这种控制是在无意识层面上发生的,因此会让其他人mo'mi莫名其妙地感到的紧张。

tl7cz-E0

o"V2oRE R0自恋者想让周围的人和他们一样变得疯狂。如果他们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们就达到了自己真正的目的——控制他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甚至不惜采取各种伎俩或其他恶意行为。而制造混沌环境就是必要的前提。心理学空间7vY:ouc"n/k%B/B\)O

Edhh3|ZP0然而,这种心理现实总是有两面性。一方面,自恋者在散播混沌,操纵他人。另一方面,自恋者是自身混沌的受害者。心理学空间's;T\xR!~I1t

3Zs8S?o_9}Z @0心理学空间s]M ?8E6`L_
心理学空间1{*Pb!RZ/G9?v2Op

w!CB,M|/v6a|f!Z0自恋者内心的混乱心理学空间w$N5B?t

心理学空间 lSpX_|R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混沌的心灵是未分化的表现,就像婴儿还没有和母亲形成清晰的心理边界一样,更无法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与此同时,他们会在妄想中控制母体,这就是自恋者之所以喜欢混沌不清,并且乐于在此之中控制他们的无意识的心理动力。心理学空间 m-E,z#s` d.Y#UvF

"g-W%@e9A0在现实中,自恋者更容易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失望和厌倦。换句话说,他们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心理学空间'lJYS bs

心理学空间'g J2[}G@g-f)U

夸大的自我幻想往往会被现实无情地摧毁,这就是他们受挫、抑郁的原因。心理学空间/oR-b6jt*B[,`

@*NH,O!E0可以说,他们被困在自己的内心之中。他们无法与周围的人建立深厚或有意义的联系,他们的心灵寄生在他人之上,并试图操控他人。他们设法操纵他们,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渴望的形象。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很容易感到自卑,对生活缺乏兴趣,感到沮丧。这就是自恋者的困境。心理学空间T$?I']|p i)I

{z!`x K5N0心理学空间?8S)K9TM7pm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混沌 假自体 自恋
«伊卡洛斯综合征(Icarus Syndrome):自我毁灭的无意识冲动 自恋 Narcissism
《自恋 Narcissism》
讨好型人格的5个迹象»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