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中接电话的动力性问题
作者: 曾奇峰 / 7584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8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心理学空间,]5RxoSL4h,dp
设置中接电话的动力性问题心理学空间HN} ?oY
 心理学空间'n)t ^RGI
施琪嘉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430030心理学空间&D6S:m DF-X
 
E}1z9HTR0 Setting is a very important definition in the psychoanalytic situation, as Freud described(1925d): We shall be justified in assuming that nothing will occur to him that has not some reference to that situation. Therefore the reaction of a patient who acted out or dropped out when it was ringing and the therapist had have a talk with someone else in the therapeutic situation should have its dynamic meaning.
5u0ng+zXu n j|0 Keyword: psychoanalytical situation setting psychotherapy心理学空间cx P)tAe5}/m
 
.zF1n$Vwk-I0 摘要:设置是心理动力性治疗的重要概念,弗洛依德对此曾有描述:倘若不是在此种设置下所提供的一些环境,病人就不会出现这些反应。 因此,当治疗过程中电话铃声响起、治疗师接电话并与他人交谈时,病人出现“见诸行动”或脱落的表现就可以从心理动力的角度来加以理解。心理学空间5Z2U/S V F8b!{)y
关键词 心理动力性情景 设置 心理治疗心理学空间o~lv,T
 
vTHl;{0 设置(setting)1是心理分析情景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弗洛依德在谈到设置时说到(1925d)2:这似乎令人吃惊,由主观通过精神分析的基本规则来观察自由联想的形式应该说是达到了其意料之中的目的,即将受制于阻抗的、被压制的信息呈现于意识。然而,我们应该明白:自由联想并非真正自由,在分析情景的影响下病人仍会保留其尽管不愿面对的、其精神活动中特别的主观成分。我们应该设想,倘若不是在此种设置下所提供的一些环境,病人就不会出现这些反应……,病人表现为批评性回绝,多在告之其精神分析基本规则时发生。一旦病人了解了设置,并克服了其拘谨后,其阻抗便会找到其表达的另外涵义。
G6_7w*qs$O|0 心理学空间a8K1i.L5IeD`5t7U
由分析师提供恰当的环境尤其重要。精神分析治疗并非简单提供潜意识向意识转变,或延伸病人的自我,提高其自主性的环境。分析师所提供的设置应是有助于分析过程,帮助自身分裂的概念进行融合;在发生防御过程后可重新进行设置。Rycroft(1985)3指出分析师进行设置的能力不仅仅取决于其“正确”解释的技巧,也取决于分析师是否具备持续的兴趣、发展与病人的关系的能力。
HJ,I6dC2P_0 经典的设置包括:让病人躺在床上,医生坐在病人的后方、规定治疗的时程和频率、房间的布置和收费的协定等。由于治疗由预约而设定,故治疗师的电话铃可能在治疗期间响起,在国外,虽然有秘书代接,但也有许多私人诊所的开业医生必须自己接电话(在欧洲,心理分析性治疗以私人开业医生为多),在我国,一些地方对于设置不太讲究,在治疗过程中也不排斥接外来的电话,一般来讲,在治疗中不宜接电话,除非是出于迫不得已的原因。在治疗过程中安静地倾听十分重要,这时是需要杜绝来自于外界的干扰的,如当病人在与治疗师数次接触后已经建立起逐渐稳定的治疗联盟,病人准备谈及困绕自己多年的“隐私”或病人在回忆到过去的经历产生非常痛苦的感觉时治疗室的电话铃响了起来,不是病人的勇气会被打消,就是病人产生极其反感的想法:治疗师是天下最无情的冷血动物!客体关系的理论学家认为,多数前来治疗的病人的核心问题就是与他人发生交互作用的问题(寻找客体并与之建立关系的力比多为天生的、可以对今后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动力) 4,电话是人与人互相联络、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因而当治疗中电话铃声响起时、治疗师接与不接就有着动力性的意义。心理学空间R7X-g ]9D$r1Q
比如一个因受依赖与自主冲突困绕的青年男性,自小就按父母的安排刻苦学习、成绩优良,平时接受的教育是谦虚待人、从不当面顶撞父亲和对他人表示不满,但父亲粗暴的教育方式和母亲无休止的唠叨给他的影响在高中时爆发,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开始反抗他的父母,其方式为拒绝工作、用母亲唠叨的方式来唠叨其父母,不断地寻找心理医生并将他们换掉。在来笔者这儿就诊时病人已经换过5个心理医生,并对我说:医生,您是我在反复打听后确定要找的医生!在进行了4次治疗后,病人开始有转变的倾向,如离开多年的家独自到学校住宿、开始与同学接触而非缠着父母唠叨、开始在家中试着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而非一味白吃。病人在治疗中表现得如一个守规矩的小学生:准时、恭谦。在第5次治疗中治疗师接了一个中途打进来的电话,病人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在结束时说他会跟我打电话再约下次就诊时间,病人在在此之后杳无音讯。间隔半个月后病人重新与治疗师预约了治疗时间,在这次治疗中病人表示了对上次治疗师在治疗中接电话的不满:你们医生让我们什么时候来我们就什么时候来,早来就在门口等着,你们高高在上,在治疗时接电话,而对我们病人的讲述无动于衷……。病人表现得与以前的礼貌、规矩截然相反。
6Ot+Q r,NY0 追溯起来,治疗师中途接电话唤醒了病人的愤怒,从移情的角度来讲,在治疗联盟建立时,病人就确定,他所找到的是一个能够理解他、帮助他的“父亲”(在病人的内心,一直在寻找着这样的一个幻想的客体,并在早期反复失望),因此他也表现的十分合作(一个“好病人”就象当初是一个好学生一样),虽然这中合作也是一种阻抗的表现,就象当初他不得不接受父亲的要求努力学习一样,在恭谦的背后是蕴藏着反抗的欲望的。医生接电话的行为表示与病人以外的他人发生了联系,在病人的内心是一种对他的“摈弃”,这个“父亲”的形象由好的变成了坏的、由和蔼的变成了粗暴的,他自己的角色也由好学生变成了不听话的孩子,这是一种自恋性的症状:如果我不能相信别人,那我只有相信自己!电话成为这个病人表达攻击性的扳机点:首先,病人脱落数周,然后,病人在接下来的治疗中说由他来决定打电话预约,仍是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实现了控制治疗师的目的,事实上,在后来,病人承认,他不打算再来治疗了,如同以前病人受到的“情感创伤”一样,“你们抛弃了我,那我也选择抛弃你们!”理解此点相当重要,因为就是通过这种重复的方式病人不断地转换治疗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病人也不可能在社会上形成稳定的关系,所以,澄清这一点可以“纲举目张”。以后的讨论围绕着“分裂”的话题展开: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的代价为强烈的不满和愤怒的压抑,特别是病人的父亲对他使用的暴力使得病人不能确定他在现实中一是应该以父母的乖孩子出现呢(学习好以取悦父母)?还是应该以他父亲的粗暴的形象出现(与攻击认同,病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其母亲进行了暴力性的攻击);是一直呆在父母身边(因而不工作)呢,还是应该离开父母自己生活(所以一直对父母出现抗拒的行为)。与病人谈如何来正常表达攻击性便成为治疗的重点。
)^"S2S#No N4A#I3NR0 当然,治疗情境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均可以成为移情阻抗的表现,不一定非要通过接电话来诱发攻击性,作为心理治疗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与病人共情的能力。如在另一个治疗情境下,治疗师对自己反复必须接的工作电话对一个因抑郁而前来就诊的病人说感到抱歉,病人很礼貌地说没关系,在下面的治疗中,治疗师谈起: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会感到不适,为什么您表现得如此的恭谦?病人答曰:其实在您接过几次电话后我已经对您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我觉得您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专业,但如果您不提,按照我的为人准则,我是不会说出我的不满的。我对人一向彬彬有礼!治疗师感觉到病人的恭谦下是很强的阻抗,如对人的不满通过“反向形成“的礼貌加以表现,在对病人谈到此点时,病人理解到,由于早年父母关系不和,她长期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需要在矛盾中取悦父母,一方面母亲事业上很强,经常抱怨父亲的无能,另一方面,父亲也在她耳边经常谈论自己的不幸,事实上,父母自她记事起就已经分居,病人在事业上很成功,但在婚恋上屡屡遭挫,通过反向形成的方式,如孝顺、经常陪母亲逛街,病人隔离了自己的不满,病人意识到,自己的痛苦来源于不能真正地在心理上脱离父母、脱离家庭,因为这样就会引起内疚和自责。
,D1f$Y{v0 虽然接电话有这样那样的动力性的疑惑,但仍不是个应该提倡的设置,因为治疗师的反移情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行为来怠慢病人,如在治疗中不经意地表现出漫不经心(接电话)、或者因接电话而产生内疚,因而显得对病人过于热心等等,这些治疗师本身的问题均需要在自我督导中解决,而非是以病人的“见诸行动”为代价。心理学空间 j$pT-S*m
 心理学空间sd2r7v-nDy2S

iu8B"? o.]'w|!]%AW0
.k!`0x_(JL Cq^0 1 Sandler J,. Dreher A. U.: The patient and the analyst, P15. Karnac Books, 1992. London.心理学空间"X(o ~:CrZ
2 Freud S(1925d): An Autobiolographical Study. Standard Edition, 20. London: Hogarth Press.心理学空间'|w jr1QA
3 Rycroft, C.(1958): An Enquiry into the function od words in the psychoanalytical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9: 408-415.
f.R S#x!U&HD+L4u4`2g5v*n0 4 Eagle M. 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sychoanalysis. P2-16, 1984.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Q-M!{"OXh t!v0}E'g-q0
(As/wX6E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神情内敛与心理动力学理论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内驱力客体关系和主体化»

 曾奇峰

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首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曾在德国精神卫生机构进修两年。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1988年)。中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学组副组长、华中地区组长,德中心理治疗院(在德国注册的机构)中方委员之一,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精神医学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QQ:3046521800
电话:027-85308050
微信私号:zqfxl2014
微信公号:zqfxl2013
微博:http://weibo.com/u/2301865564


曾奇峰心理咨询中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