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难言之痛——博迪口吃症状的精神分析
作者: 吴艳茹 / 2115次阅读 时间: 2023年2月21日
标签: 国王的演讲 口吃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C,N0oZj `0心理学空间of ng_-\2h [qRL]

5}M wfv0v-?0国王的难言之痛——博迪口吃症状的精神分析

su8?H7x,a-Q%~0心理学空间Uieq3AR

吴艳茹 仇剑崟 张海音心理学空间4Y&]i0R| xs*j$yG0rb

心理学空间9Bx"qty;P9k6h

心理学通讯 2018,1(01),80-84心理学空间(P^+]\.e

心理学空间:II'tBsT

摘    要:

w1wD q(O*tu@0心理学空间*Rj+X0c f

本文从精神分析四个主要的理论流派: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理论的角度,剖析了《国王的演讲》中博迪口吃症状的成因和意义,以具体的例子展示了症状在痛苦关系中形成、在滋养性的情感关系中疗愈。心理学空间bW t7R$L4A*r

b~S _;Kd$a'u0关键词:口吃;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心理学空间r%Szh,r(eU4j2m

C1C.['r/c\,j p0心理学空间lc"x-n{R8n [a(sx

心理学空间gF;ru6{ j5Wy

1 前言

e8e2T"B-y$iM0心理学空间T7\4[.~1m}_

《国王的演讲》讲述了英王乔治五世驾崩后把王位传给了大儿子大卫,但是大卫爱美人和喜欢随性的生活胜于王位;从小罹患口吃的二儿子博迪临危受命,克服种种恐惧,在二战前夕的诡谲政治风云中,勇敢地承担了国王的重任,在心理医师、语言矫正师罗格的帮助下,发表了种种抗战演讲。其中最令世人关注的,当数他那带着决心、力量、勇气、信仰和仁慈的对德宣战演讲。该影片获得了201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个大奖。科林·菲尔斯在影片中细致地展示了博迪的心路历程。随着他和罗格关系的推进,其口吃症状也慢慢减轻,并得以疗愈。心理学空间 V0Q,\^+n:`:K9S

_3QW;Yhd-K#jWoP0影片展示了博迪两次失败的公众演讲,一次是1925年博览会的闭幕演讲,一次是1934年的圣诞演说。从博迪惊恐的眼神、沉重的步态、缩紧的坐姿里,我们都看到了他内心无比的恐惧。恐惧击垮了他,使得他无法完成意识里想要承担的作为王室成员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博迪在恐惧什么?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和关系亲近的人在一起时言语基本流畅的博迪,一到需要面对公众演讲时,就开始口吃,甚至完全说不出话来?下面,我们将从精神分析的四个主要理论流派的视角来解读博迪的口吃症状。心理学空间Om@*X'W

心理学空间*z"YSp%|%Q5[']w\%m

2 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视角心理学空间"pnSE#[ Ew

心理学空间D5\.Y@ \6x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理论。在他提出这个理论之前,人们认为自己的精神、意志可以主宰自己的行动,行为是受意识控制的。但是弗洛伊德说,意识只是冰山的一角,无意识里的欲望和情感才是真正决定人的行为的力量。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与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颠覆人类自恋、更新人类自我意识的三个划时代的重要理论。此后,弗洛伊德还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以快乐原则为主导,追求利比多的释放和愿望的即刻满足;超我是个体内化了父母的要求、规则和社会道德规范、准则。两者冲突时,由自我来进行协调,症状常常是冲突经自我协调后妥协形成的产物。

8r7Km `(M.B E0心理学空间3\OU MJ*Yx

我们来看看博迪的口吃症状。显然,博迪作为二王子,第二王位顺位继承人,在他的意识里,在他的超我要求里,他必须承担起作为王室一员的重要责任,其中之一就是进行公众演讲。可是,在他的无意识里,他对大众、对平民充满了深深的恐惧,这也是他人格中深层的、非常脆弱的一部分的体现。他说,“人们都在看着我,可是我对他们却一无所知。”人在面对陌生人、陌生情境时会本能地感到紧张,这很自然,但不至于到说不出话的地步。可是博迪显然是被恐惧给完全占据。恐惧的力量超越了他理智的要求,口吃成了他本我里想要逃避责任、让自己处在一个安逸舒适状态的最佳借口,超我对此也无可奈何:“不是我不愿意,实在是我不能。”所以说,口吃尽管让博迪很痛苦,但是也避免了让博迪去承担他承担不了或者隐秘地不想承担的责任,避免他去体验更大的痛苦:去面对内心恐惧、去面对自己人格中的脆弱、去面对生活/生命早期的心灵创伤心理学空间&y,~bj7QKlY eDK \

心理学空间3a Lv rvn9`f]E7Z

3 童年之殇:从客体关系创始人梅兰妮·克莱因偏执分裂位点的视角看博迪的口吃心理学空间$WGK_+YA

心理学空间 Lib2A.|d#s0d

作为王室成员,博迪要恪守皇家风范、维护皇家尊严,因此,治疗中不能说任何私事,这是他同意接受治疗的前提。因为谈及私事,常隐含着侵犯隐私、暴露不体面之事、引发痛苦情感之嫌。这种回避,与早年是否建立起对他人、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有关;在相当程度上,也是社会性人格或超我作用的结果。在社会层面上,社会文化总体上是功能性主导的文化,并不鼓励对生命真相的探索与呈现。博迪把心包在自己的壳里。但是在父亲过世的那天晚上,悲伤之下,他未预约造访了罗格。在酒精的作用和罗格的引导鼓励下,他终于唱出了伤痛的童年故事。言为心声,心伤堵住了,言语也不流畅了;而心门打开了,言语也跟着流畅了。心理学空间7Bl Ei)f&O'qKm&@/w h

0JG&[ k&vH6_0博迪的第一个保姆——他在婴儿期的第一个主要照顾者——喜欢哥哥大卫而讨厌他,会在见父母前掐他,这样他就会哭,哭泣的他就会很快被交还给保姆,而之后保姆会不给他饭吃,而且离他远远的。这是一个多么悲伤凄惨孤独的画面,那份痛,深深地定格在博迪的心灵深处。而这种情况,父母在三年后才发现。他现在,依然在身体层面保留着当年的痛苦记忆:胃部不适,这是对食物、对爱的饥饿,也是对痛苦的消化不良。博迪在社会身份上尽管贵为大英帝国的二王子,在最基本的人的层面上,在其婴幼期,却是一个在情感上缺少亲生父母滋养的可怜的孩子,而且还受到了保姆情感和躯体上的虐待。

ZnU+F3t3H5u0心理学空间u_%}fd5?`n-x

我们知道,对幼弱的婴儿来说,照顾者给他/她提供的世界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照顾者非常强大,可以拯救他们,也可以毁灭他们。婴儿饥饿时,哭起来声嘶力竭,因为婴儿无法忍受饥饿,需要即刻满足,饥饿会给他带来死亡或者被毁灭的恐惧,由此引发对照料者的仇恨。可是婴儿又无法承担自身对照料者的仇恨,因此会把仇恨投射给照料者,以其原始的心理认为照料者想要迫害自己。心灵世界中恐惧和仇恨循环叠加,这就是精神分析之母梅兰妮·克莱因提出的心理发育早期的偏执分裂位点的一方面。一般情况下,主要照料者都不会故意让幼弱的婴儿饿着,都会尽量去满足婴儿的基本的生理需求。这份爱意的传递、这份身体的满足——婴儿需要的满足其实很简单,又会让婴儿感觉到至福,感觉到照料者如此伟大,世界如此美妙。这是偏执分裂位点的另一方面。往往人们会强调前面的一面,但事物都是两面的。随着心理的发育,婴儿会发现让他陷入痛楚的深渊和感受至福的照顾者其实是同一个人,因此会对曾经那么仇恨照顾自己的人感到内疚,这时心理发育就到抑郁位点了。

:HxoUt s0心理学空间1I?lmkhtt2l

但是在幼小的博迪身上,保姆是惩罚性地故意让他挨饿。因为婴儿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心理界限或者心理的膜,他可以直觉地捕捉周围环境中的情绪气息。保姆的这种恶意的不满足所带来的情绪破坏力是巨大的,对幼小的博迪来说,保姆就是个强大的迫害者。他对她充满恐惧和被深深压制的、难以觉察的仇恨。三年来他只是被动地默默忍受着她的虐待,也许在年幼的他的心里,父母也不是可以照顾、保护、支持他的人,尽管他们在社会秩序上有着至尊的位置。你看,保姆就算准了,他一哭,父母就很快会把他交给她来抚慰,而不会自己来照料、安抚,这到底是皇家的规矩还是母亲的失职呢?而且还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察觉出保姆对自己儿子的虐待。他说他讲话很迟,三岁才开口讲话,是否他都不敢开口而要等到保姆被开除了才开口呢?保姆是照顾他的人,尽管虐待他,毕竟还是给了他一些照顾和保护。如果他真的开口告状了,爸爸妈妈会保护自己吗?还是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落到保姆手中被进一步虐待呢?可怜的孩子在那时缺乏情感上真正的父母,不讲话、口吃也是他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吧。心理学空间!h"J*^q)F.bw

8gv]W%T0可是,非常早期的饥饿感、恐惧和愤怒,如果没有在足够的情感滋养下得到面对和消融的话,会在我们的身体、情感池、行为中保留下来,成为心灵的黑洞。而且越是早期植入的信息,对一个人的影响就越是深刻持久。博迪的胃部不适和口吃的背后,是恐惧和更深的被隐藏的愤怒,在某种程度上是早期偏执分裂位点的保留,是对自己过去的记忆和忠诚。心理学空间+y"j2|EKcs

HULsP-^ me1i0为何成年后的博迪会在公众演讲时口吃得特别厉害?在精神分析的语境下,我们可以假设第一个保姆对博迪来说,就是平民的代表。保姆成了他年幼心灵中的一个巨大、甚至覆盖心灵天空的一个黑色的象征性符号。现实里皇家大院把他与平民的世界隔绝,在心灵层面上,为了保护自己,他也把自己与平民的世界隔绝了。当子人格在偏执分裂位点时,他是缺乏辨别和分化能力的。他说他完全不了解平民,并为要在他们面前讲话而恐惧。也许是他心里那个幼弱的孩子在恐惧着这些人,恐惧着这些人会怎么评判他、在幻想层面像当年的保姆一样在生理和心理上虐待他。尽管现实层面上这些人不可能在生理上伤害他,可是饥饿、恐惧和敌意在心灵深处留下的印迹,总是那么难以消除,且无意识地向外投射。他的恐惧使得他把皇室人员和平民分裂成不同的符号系统,而不是首先在人的基础上感受这被社会等级划分的两类人作为人的共同点:需要温饱与安全、需要保护与照顾、需要爱与归属、怀着希望带有恐惧、需要尊严不想被侵犯与践踏,等等等等。对平民,他总是恐惧和不信任。恐惧下的口吃,是他心灵中的黑洞,是人格中早年被伤害的婴幼儿在期待着成长和整合到他的整个人格中去的信号。

EK6g/L'\0心理学空间_8h*u i*Djw

4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视角心理学空间 O,g_'x4f

9~o5a?8^0大部分的来访者都是因为症状或者痛苦来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帮助,但往往随着治疗的进展会发现,这个症状背后更关乎的是他/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人格或者自体比喻为一棵树的话,树有树根、树干和各个不同层级的树枝。精神分析理论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不同层级:精神病性的、边缘性的、神经症性的,相对应的就是在树根、树干和树枝水平上出问题了。科胡特主要是在对门诊自恋人格或自恋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发展了自体心理学的理论。自恋障碍是在树干水平上出了问题,临床上,我们不会把影片中所展现的博迪诊断为自恋障碍,但无疑他的自体发展存在障碍。心理学空间 t~HW#C I2?

心理学空间o Y/eAb8h

怎么样算健康的自体呢?用通俗点的话说,健康的自体就是与原生的生命力相联结、依据自己的天性和灵魂,在与一个足够好的照料者的适切互动中,发展出一个与生命之根相连、和谐稳定强壮有活力的自己;有着源于内在的生命力和能动性,能够真正照顾、爱自己、为自己负责,也能够爱别人、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份责任感,是源于内在的主动承担,而非外在的要求或强迫。我们再来看看博迪。口吃的症状映射到博迪的人格上,就像在树干上蛀了一个空洞,甚至这个空洞有可能就蛀在树心上,使得他的整个人格显得脆弱、不和谐与不稳定。心理学空间p,N2A;JP6tD%v7{4f

)H2H(az"[;^N0怎样才能发展出健康的自体?让我们来看看小婴儿。他/她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地落在妈妈的眼里、心里,妈妈在心里有了孩子,孩子在心里也有了自己。在母子对视的每个笑意盈盈的瞬间,孩子在妈妈的眼里看到自己是如此的可爱,那份爱意的传动激发了亲子间更多的爱的能量和联结。而孩子的每个小小的成长,孩子头能抬了,手脚能踢了,能站了,孩子都会笑得很得意,很想让父母看到,心里充盈着喜悦和自豪,而父母心里也漾开了花,觉得孩子是那么的了不起。这是科胡特所说的核心自体的两大要素之一:夸耀表现性自体。同时,婴儿的吃喝拉撒、变换位置改变视角来看这个世界都需要父母的帮助来实现,在幼小婴儿心里,父母是非常了不起的,简直是无所不能,可是婴儿心理的界限并没有形成,他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父母的,父母的伟大也等于他/她的伟大,这就是核心自体形成的第二大要素:理想化的父母意象。可是,我们的小博迪,他的保姆在他小时候一直是偏爱哥哥的,他不仅受冷落还要被讨厌,在保姆的眼里,他不曾伟大过,甚至是差劲的;而他心里的保姆,更多的具有迫害者的恐怖特征,他不仅不敢和保姆亲近,还害怕保姆。婴儿在健康妈妈的眼里看到了自己,在不健康妈妈的眼里,看到了不健康妈妈眼里的自己,小博迪在保姆的眼里,看到的就是一个讨人嫌的差劲的自己。长大后,周围大部分人都觉得大卫优秀能干,博迪长期掩盖在哥哥的光芒之下,是否他们无意识地在演绎或强迫性重复着这个童年早期的脚本?为了存活,婴儿会去迎合、甚至认同他的主要照顾者,而压抑自己原生的欲望、情感、需求;如果这些不被接纳甚至被抑制的话,相当于把自己的生命力给扼杀了。生命之根被伤,生命之树怎能长得茁壮?这样的自体,怎么能承担起为民喉舌的重任?口吃成了对自己的保护。所谓有心无力,留下的只有叹息和伤悲。

&ss i2_5s)HG5mWX0

1OG| upRu)o05 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

]&IYQ1FN2{Nbk8H%r0

;tRqA'_j&p0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译为互为主体性,在哲学上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核心观点是主体间性比主体性更根本。通俗点的话讲,就是万事万物普遍联系,一切是因缘合和的结果;人和人之间、人和事之间,是讲求缘分的。症状也是因缘合和的产物,能由心所造,也能由心所撤。心理学空间?`"tH8u0^G_'jf

.jF3X*w;s0精神分析主体间性学派的代表人物斯特恩绕开了“主体”这个争论不休的概念,提出了主体感这个概念。他认为,婴儿到了7~9个月,意识到自己原来有颗“心”,而别人也有颗“心”,而且这两颗不同的“心”可以进行分享。在主体间范式中,两颗心的分享,是人的核心动机,这个动机可服务于其他动机,比如,小婴儿分享自己的饥饿感,是希望妈妈帮助给予他/她食物,但这个动机的终极目的是亲密,就如同雪中送炭的情谊会深深沉淀在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产生的联结感也更深厚持久。婴儿从7个月起,主体间分享就已经成为可能。妈妈在这个阶段对孩子的呼应还是不呼应、如何呼应,塑造了孩子与自己内心经验的关系,也塑造了孩子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孩子和妈妈也在这不断的互动关系中被塑造。不仅孩子诞生、成长了,女人也在孕育、照顾、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成了母亲,成就了另外一个身份。

D7vk|N9j:?0

,~4g1A,C%i3pM8wCna0对婴幼儿来说,分享和交流的是情感、是一些生活和心理需求的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是语言。也许我们还记得博迪在父亲驾崩后在罗格的引导下说出的那个凄惨的画面,这是定格于博迪心中的画面,也是深埋在他心中的无法言说、无人分享的最深的伤痛。被父母抱在怀里柔声细语地抚慰,感受到另一个更强大、爱惜、心疼自己的心在感受和包容自己的痛苦并祝福自己的快乐,这些很多孩子能享受到温柔、亲密、保护、在一起的感受,在博迪的童年早期是非常缺失的,他是那么的孤独无依。在言语产生之前,婴儿已经能敏锐地感知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并以当时对自己最佳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因为没有人真正的和他交流、分享,他在婴幼儿期就无意识地选择了缄口不言来保护自己,这也是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姿态。三年后父母发现了保姆的伎俩,换了新保姆,他的春天才悄悄地来临,他终于能开口说话了。但心灵深处无法言说、无法分享的痛楚,成了尘封的曾经孤单绝望的幽深之所,自己不敢去碰,别人也走不进去。这个自我保护的方式和相应的代价,就是折磨他的口吃之疾。

A0YMQ#kB7i)ia0

o3u R*B/^7I!up0口吃是博迪与早期照料者创伤性关系的产物,在其随后的成长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情感滋养来化解这个伤痛。而后面在和罗格医生的情感互动、分享中,博迪在公众演讲中的口吃症状逐渐消融。博迪可以说脏话表达他心中的愤怒、可以诉说他伤痛的陈年往事,罗格医生给了他一个呈现真实的空间,而真实具有真正的生命力。罗格医生给博迪提供了真正情感意义上的父爱,包括父亲的规则、妥协、爱怜、包容、鼓励、理解、欣赏、自豪等等。在这份滋养性关系的和煦阳光照耀下,覆盖着伤痛的防御一层层地剥落,伤痛一点点被诉说,也一点点被消解,内心那个尘封的恐惧的小男孩在父爱的陪伴下,也依着他本身所固有的生命力继续生长着。通过与罗格医生的关系,在一次次内心真实的碰撞、冲突与相遇中,博迪内心的关系原型也得到了改变,而他与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在影片中的最后一次演讲、一次关乎国家命运甚至关乎世界命运的对德宣战演讲中,影片的安排非常地具有动力性。所有的人都捏了把汗,博迪更是紧张。罗格镇定地和他说,“忘掉所有的一切,只是说给我听,说给我这个朋友听。”在罗格温暖、有力的陪伴下,演讲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博迪心中恐惧的小男孩和他位高权重同时也责任重大的国王身份衔接起来了。在大家的恭贺中,博迪第一次那么自信满满、坚定有力地携带着妻儿走向阳台,接见欢呼的大众。在走向阳台前,他回头寻找、望了一眼罗格,眼神里有喜悦、自豪,罗格朝他点了点头,就如同父亲在鼓励着孩子独立地走向社会,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当博迪在阳台上时,罗格换了位置,眼光依然追随着他,从沉稳坚定到渐渐泛出温暖的爱意。这份联结,这份追随的眼光,使得孩子可以勇敢地去放飞自己。

Ch{)U{[0

^;^K"RZy&\^06 总结心理学空间)J&Y'l2GCkq

'i.q?|F0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症状由痛苦的关系造成,也可以由滋养性的情感关系疗愈。症状尽管让人很痛苦,可是症状具有很积极的意义。它可以让人避免更大的痛苦、逃避超我所强加的社会责任,它曲折地展示了深埋于一个人内心中的真实。探索、感受症状所要向我们诉说的是什么,有助于我们去探索内心更真实的自己,去整合曾经不被重要他人接纳、也不被自己接纳的那部分脆弱、伤痕累累的自己,从而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产生更真切深沉的联结,生命也因此得以丰富、茁壮、绽放。心理学空间 x j!W9qU:t j!w.k5P

oYV'r8~e8S0心理学空间%KG7C5g:Ta M/h

心理学空间:O\zf8q7X%~ Eo

参考文献

#dz?xsa$r1S;l0

8wByr#q:^jQ e{0梅兰妮·克莱因,琼·里维埃.(2014).爱·恨与修复(吴艳茹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心理学空间!slN!YqPE3yLd.a

心理学空间M M8t \.W7EEI

Clair,M.St.(2004).Object relations and self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Belmont,CA:Thomson Brooks/Cole

+q4\z*M*Wty M0

I;x{sf.RP0Gay,P.(2006).Freud:A life for our time.New York/London:W.W.Norton&Company.心理学空间?+qg&P} hQN

&z4]u'h0BCsA9d0Mitchell,S.A.,&Black,M.J.(1996).Freud and beyond: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analytic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

n3VgNh0G-C0心理学空间9EC~ a B.LW,t v7j

Stern,D.N.(1998).Diary of a baby.New York:Basic Books心理学空间d~CAl!i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国王的演讲 口吃
«从《国王的演讲》看心理治疗过程 吴艳茹
《吴艳茹》
没有了»

 吴艳茹

吴艳茹,医学博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擅长个体动力性心理治疗。2004.8-2005.7年在德国、2011.11-2013.6在美国学习动力性心理治疗和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同时接受分析性自我体验。

精通英语,懂德语、法语。已出版多本精神分析方面的译著,包括个人译著《自恋——一个新理论》、《爱、恨与修复》、《孩子与你亲子心理健康系列——幼儿期》。全程参加了《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和治疗手册》这本书的翻译和校对工作。

擅长通过电影来进行精神分析方面的培训。在2010年IPA首届亚洲精神分析年会、2011年德国海德堡的心理治疗会议“身体与心灵:东西方的概念”上开设电影专场:对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精神分析解读。

在上海、北京、武汉、南京、包头、南宁等地进行精神分析专业方面的培训,内容包括《健康和病理性自恋》、《相遇之美——精神分析的主体间性》、《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动力性精神病理学》、《心智化理论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等。电影精神分析方面的专业文章有《幽闭世界的舞者——解读电影“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绝望中的挣扎——解读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忧郁的星期天——一首死亡与爱之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