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幸福么?
结婚后会婚姻中携手相伴、白头偕老。有些伴侣能够不离不弃、执手天涯;有些夫妻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冲淡了曾经的激情而劳燕分飞;还有些冤家虽然依旧能够维持名义上的婚姻关系,但彼此之间已经没有什么美好的事情了——争吵和冷战成为了家庭中的主旋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每个家庭的婚姻状况各不相同呢?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并进行了一些研究。
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并不是所有夫妻都能在美满的幸福婚姻的秘诀
我们都知道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看来,不幸的家庭更加复杂一些,因此,心理学家打算先找到破坏幸福婚姻的罪魁祸首。
心理学家Markman及其同事Clements于2004年招募了100对伴侣,并持续的跟踪他们的婚姻状况——研究历程从赤绳系足开始跟踪,一路越过小别胜新婚的热情、跨过七年之痒,一直持续跟踪了13年后,这100对夫妻结局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20%的夫妻已离婚;举案齐眉的伴侣约占60%;还有20%的伴侣在这十三年里经历过一次婚姻危机;也就是说,13年是一个界限的话,有两成的伴侣终将各奔东西,还有两成并不乐观。
Markman对比了最终结果和婚前的调查数据后惊奇的发现,所有幸福与不幸之结果早有天意——即,早在结婚之前,这三类夫妻就已经出现了差异!例如,离婚夫妻在首次访谈中就出现了消极的互动方式:他们出言不逊、态度尖酸刻薄,而在彼此在精神上没有支持。对此,心理家给出的解释是,如此的互动方式会“侵蚀”婚姻的基石——相互美好的印象和对婚姻的憧憬在反复的侵蚀过程中破坏殆尽,无法继续一起生活。
Markman还发现了其他的一些消极因素:成长史中无法抹去和改变的部分(父母离异、不同的宗教信仰、前任带来的子女);人格特质(对自己的防御、消极互动、自恋或自大),以及对未来的不同想法(宏大而不切实际的憧憬、不忠等等)。
Markman认为,以上的三类消极因素很难改变,好消息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彼此的互动方式,抵消这些不幸的因素。那么,什么是积极的互动呢?
积极和消极的互动
心理咨询中有一位很出名的人物,他就是约翰·戈特曼,他的传奇之处在于,只要和一对夫妻进行一次访谈,他就能够预测他们未来婚姻的走向,而且,准确程度八九不离十。这其中的秘诀就是前文提到的夫妻互动方式。戈特曼在访谈中关注的的重点是以下五个方面:(由于理论太过赘述,小编找了《大话西游》中几段走心的台词扎一下心):
婚姻戈特曼在婚姻咨询访谈中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