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科特(D.W.Winnicott):具独特观点的小儿科医师
作者: 转载 / 22212次阅读 时间: 2009年8月28日
标签: Winnicott 温尼科特 够好的母亲 全能幻觉 过渡性客体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QsIUp&aj(rP0
ms3`e9RqrX|/Q0一、导论:
a(O`(v~K0

e$Y%D9Qh0温尼科特,一位英籍小儿科医师,从1930年代写作直到1971年,最少也可列入客体关系理论家的一个方便分类中。他的许多着作及理论都是开始于无线电广播讲话或专业性演讲,因此具有一种闲谈话家常及非正式的调调。虽然大部分都不含专业术语,他的风格可以是不精确且有时是令人困惑的。他有时从梅兰尼.克莱茵那边借来一些用词,但他也会引用一些用语以他的用意来使用这些语词,诸如够好的母爱(good-enough mothering)、包容性环境(holding environment)以及胡乱写的字(the squiggle)。温尼科特的出现是透过他的着作及临床上的诸如亲切和蔼、温和关切甚至是好玩的人而使他大受欢迎。心理学空间&L7H1I"\s _ A

V!V"AQq0  温尼科特死于1971年,享年74岁。他是位小儿科医师及精神分析师,在伦敦的帕丁顿.葛林儿童医院(Paddington Green Children Hospital)从医四十年。他是在1930年代间进行精神分析而受了梅兰尼.克莱茵的影响,当时她是位督导主治医师(Khan,1971)。在他繁忙的小儿科兼精神分析师生涯中,温尼科特照顾了成千上万的母亲和她们的孩子,他自己曾说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几乎从没注意到敌军的突袭,几乎所有时间都耗在精神病患者的分析里"(1945/1958g,p.145)。心理学空间ydobFy(z
心理学空间 ^ e3z0E2ko,Fm&p
温尼科特并未建造一正式体系,而是在基本上把其关怀投注到孩童发展的某些特定领域上。温尼科特的创新理念之一是强调环境与演化中自体之间精微细致的平衡性上。他对自体发展的创新观点其实是海因兹.柯哈特某些观念的概念上的先驱者。本章将检视温尼科特的用语与概念以及他有关亲子照顾及发展历程、精神疾病及治疗等的理论。然后会有一个案研究及对温尼科特着作的批判。
lT F.S:S#{E8X p0心理学空间$z3M WO(Z+rDu
二、关键概念:心理学空间,H"Ov(~2g,_ V

b L3bwT o01.环境与本能:心理学空间!t_+DN S LA(M

4J S?m&hR o#p3Giy0温尼科特强调自体形成时的环境重要性,他说环境,当它够好时,会促进婴儿的成熟过程。婴儿依赖环境所带来的粮食(),而环境(在母亲的身上)则会针对婴儿不同的需求自行调适。随着成长,婴儿会慢慢地不那么依赖环境或母亲。
+^'oIIj0
%n{b ]3r1E h0温尼科特并不拒斥弗洛依德关于本能以及个体内在动力的理念,他是把其观点转移并集中重点于孩童与环境间的互动。此一观点是把本能的发展放在一个社会的与互动的脉络上,其结果是把对年幼孩童的情绪发展的理解几乎完全是以孩童和母亲间的关系而非以本能的角度来看待。此一和环境间互相关联性及其重要性的强调和弗洛依德强调本能的发展是一个很明显的背离。成长所迈向的一个成熟指的是社会性的(以关系的角度来界定)而不仅只是本能性的。
4I i%r.dK6u `0
7a&U&a4V!g{02.促进发展的环境
c6GmDtT9E!B7V0心理学空间3?^L^W"Y ]g
环境的状况,不论是好或不好,都会形塑婴儿的发展。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母亲的照顾。温尼科特(1963/1965g,p.85)说:"最初,母亲本身就是这个促进发展的环境"(Winnicott,1963/1965i,p.239)。此促进发展的环境其特质即是"调适"(adaptation)。温尼科特即使用此一名称来描述"环境"对婴儿需求所做的调适。婴儿的需求及成熟的历程才是中心重要的,而适应它们则是父母的责任。也就是说,开始是母亲要全然施予到婴儿的照顾上,然后慢慢地她要朝向"去适应"(de-adaptation),即一种重新对本身自主独立性的主张。
n~Q8C3\qVK:WL\!^0心理学空间q.I9m3[-EQ(k2H
换不同的话来说,促进发展的环境给予婴儿一种全能的体验。婴儿开始和主观性的(subjective)客体建立关系;亦即,幻想或心理客体(mental objects)。然后婴儿做了一个很困难的过渡转移,并藉由心理上创造和再创造该客体的一项历程来开始和"客观所感知的客体"建立关系。一个好客体必须是由婴儿出于需求所创造出来的。当该客体从主观性的改变到成为客观所感知的时,孩童乃逐渐离开全能的阶段(Winnicott,1963/1965d,pp.180-182)。心理学空间V"Q5^*{!h8F
心理学空间[aR VkP?[
3.(有关)全能的幻觉
%u.IX/ONI?9O9ch0心理学空间%NAx1I.z.s B R
在成长最早期的阶段,婴儿和现实是亮无关联而必须(自己)去创造世界的,而确实也是,不过其资源非常少。婴儿身边所能有的一项资源即是幻想或幻觉。由于有像"饥饿"这样子的一种本能张力,婴儿乃随时准备好相信某些东西是可能存在的,所以婴儿可以幻觉到某一客体而且可以对某种客体具有一种神奇的寄望。好的母亲会带着她的乳房来让婴儿可以发现到它。
:F.~ua/i0心理学空间]B EoK@~B!]
在婴儿这首次且原初的和外在现实的关系这个关键阶段中,它就好像是两条线(婴儿的需求及环境的预留准备)从相反的方向进行过来,彼此互相愈来愈靠近。如果这些线有某些重叠或相会面,婴儿会有某一刻的错觉,经验到婴儿或是视为一错觉或某一件属于外在现实的东西。母亲允许婴儿为所欲为主宰一切,而婴儿的主观性客体将附着在那如果一切都顺利的那个客观被感知的乳房上。所谓进行顺利或健康的意思是母亲配合着婴儿的冲动并让婴儿宝贝能有那存在在那里的错觉(例如乳房或是一只让人舒服的手),而那里的错觉则是由宝贝所创造出来的。
T,fX7`5tQEX(}0
1ze*s.mGj[;S L04.够好的母亲心理学空间 \,~-?qU
心理学空间 }-u2@m({
温尼科特引用"够好的母亲"这个令人注目的字眼(1962/1965f,p.57)来描述如何充份提供孩童使其人生有一个好的开始的亲职功能。温尼科特以弗洛依德并没有真的在做的方式来强调"环境与父母"(environment and the parents)为适应婴儿及婴儿需求其所扮演的重要性。弗洛依德并未忽视父母的重要性,只是较倾向强调婴儿的内在世界及本能需求。
OI(g7p3MC6ZBf?0
&AD,ao V8E(mt.T2w0够好的母亲能够充份提供孩童在发展的某一特别阶段中和母亲间建立关系时所需要的东西。母亲则根据其孩童各种不同需求随时调适及改变,然后慢慢地这成长中的孩童会减少其依赖。为了要强调对母亲所要求的改变,温尼科特用了"原始母性预设想法"(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1963/1965g,p.85)这个名称来描述母亲预设其婴儿需求的想法,而这在开始时常像是她自己的一部分。孩童的成长常是因应母亲她自身独立性的重新开始(resumption)(1963/1965g,p.87)。逐渐地,当婴儿成长且发展了,就出现人际间的改变,即对母亲的要求可以少一点,当她的婴儿宝贝成长得更为独立时。
8] W!U"y{HfO l0心理学空间nO)yq0rI-p7S]:`
够好的母亲如要成功适应其婴儿,就必须去符合且培育婴儿的全能性需求。母亲要成功且重覆不断地去符合婴儿的自发性姿势或把婴儿的感觉性幻觉当真(1960/1965e,p.145)。这促成婴儿的全能感,婴儿乃开始相信有一外在现实,那就好像很神奇,好像做起来似是在其控制之下(因为母亲可以成功地去调适婴儿的手势姿态和需求)。
X5`j,a8i|0心理学空间VI?D&s@4iK
婴儿逐渐地发展出那凭空显现实际上可得东西的能力,而够好的母亲必须继续不断地提供这类经验,来喂食婴儿那种自恋性全能(narcissistic omnipotence)的意识感。然后婴儿可以沉着地享受那种全能创造性及全能控制的错觉。不只是有本能满足所带来肉体上的体验,而且还会有一种情绪上的联合以及开始相信现实里确实有某些东西是人们可以寄予错觉的。这时可以采取最后一项步骤,即逐渐放掉全能感以及当婴儿开始体认到该错觉的要素并且建立和现实间的接触时能逐渐去除掉该错觉(Winnicott,1948/1958f,p.163)。
/{;x[:hx-r0心理学空间7w/L^7B.c H*i
5.真自体与伪自体
/a#k }q g[%k7R0
K7iIq3|4|/B0在讨论环境对婴儿的适应的重要性时,温尼科特讨论到真自体与伪自体的看法,这两者都是从孩童和环境互动中发展出来的。在放掉全能与错觉的历程中婴儿的自体会有怎样的后果呢?透过婴儿的冲动(由母亲所遇见及确认),婴儿发现了环境以及那"非我的"(not-me)世界,而建立了"我"(me)(Winnicott,1950/1958a,p.216)。当母亲让婴儿发现并开始和客体(乳房、奶瓶等等)达成协议时,也就开始和客体建立关系。
}O-d(K vn-[;~0心理学空间_(G+]EX
照顾的母亲也必须保护婴儿免于受那婴儿所无法了解的世界来的并发症和冲撞侵犯。如果环境不是安全的,婴儿可能以服从配合来回应。这种服从配合可能会导致婴儿孤立于它本身自发性的及赋予生命的核心之外(Winnicott,1948/1958f,p.171)。当没有"够好的母育"(good-enough mothering)或当母亲并未符合及履行实现婴儿的全能感时,在客体关系的最早期阶段就会发展出伪自体。一旦婴儿的手势姿态一再地被错失掉,母亲就会代替她本身的手势姿态,而由婴儿的服从配合来加以契合(Winnicott,1960/1965e,p.145)。
;^3fzt\Q,AylB4{0
k/O|1zn%@(A0E0当母亲的调适不够好时,外在客体的精神集注并未开始发动,婴儿仍然是孤立的且是虚伪地活着。一个伪自体服从性地对环境的要求加以反应并且建立起一组伪关系(a false set of relationships)。伪自体把真自体隐藏起来而无法自发性地行动。只有真自体是自发性的且能感受到真实或真诚。有一个伪自体的存在会导致该人感受到不真实、徒劳无益、在关系中无法真诚。心理学空间9U5U(w.P,}.W}c*ul(j

p9fG:K0f06.客体
,n)Ft$cHG*SO0
.^3M|Kw%]Z0虽然温尼科特从梅兰尼?克莱茵处借来了诸如"客体"这样的用语和概念,他却倾向赋予它们他自己的诠释和意义。因此,他用了"主观构想的客体"(subjectively conceived object)(1960/1965j,p.45)这个词,这和克莱茵"内在客体"的概念很相似(Winnicott,1951/1958I,p.237)。此词和"客观所摄受的客体"(object objectively perceived)相对比,那是指一个外在客体或某一真实的人。
Tf|$EBy0心理学空间9FO&_qyo
心理学空间 To2G.KzLg$I
温尼科特相信婴儿的发展是和一主观的客体建立关系开始,然后慢慢建立起和一个客观所摄受的客体建立关系的能力(1963/1965h,p.224)。够好的母育,特别是抱持(holding),可以让婴儿从与母亲的融合及合并(fusion and merger)关系转移到和她个别分离并有能力建立客体关系的状态(Winnicott,1960/1965j,p.45)。藉着"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hips),温尼科特意指和那已有一各别存在的外在客体建立关系,而该一存在是处于那主观性的、幻想性的个体所全能掌控之外(Winnicott,1963/1965h,p.224)。当个体成熟时,他会逐渐能够真诚地和客体建立关系、和现实也能有活生生的接触、感觉真实且活着,觉在世界上是真实的,且感觉到该世界是真实且真正的。
D8d"t G?Xle&z0心理学空间f'G7f'W7Mn2e&w
在发展的非常早期阶段,存在着一个两体(two-body)关系,而在较后的阶段,即伊底帕斯期间,则是三体(three-body)关系为主要主宰者(Winnicott,1958/1965b,p.29)。原先的两体关系是由婴儿及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组成。温尼科特相信在最早期的阶段是不可能有一单体(one-body)关系的,因为独处的能力是一种非常精微练达的现象,只能在三体关系建立之后才能来临。独处端赖在个体的心理现实中有一好客体存在(Winnicott,1958/1965b,p.32)。心理学空间@#k%i#YY |,z!{

xp5k0U$c*B x%U0H0在描述这个好的内在客体时,温尼科特沿用了梅兰尼?克莱茵的语文。好的内在客体可以指好的内在乳房或好的内在关系。具备好的内在客体及对内在关系的自信,可使个人即使在没有外在客体及外在刺激下仍安于满足。"成熟及独处的能力意味个人有机会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经由够好的母育建造出一项信念"(Winnicott,1958/1965b,p.32)。心理学空间b$E!VT+k
心理学空间G,?*hba
对现实的全能控制意味对现实的幻想,是一种试图去处理内在现实或逃离内在现实至外在现实的方式。事实上,个体是经由为了逃离内在现实而经心营造全能的幻想以便达到外在现实(Winnicott,1935/1958c,p.130)。温尼科特举了许多例子。孩童当他以一种保护的方式来处理外在父母时,可以同时具有潜意识虐待性的幻想来对抗那内在父母。一位外向的冒险家可能是一位为逃避内在忧郁症的肤浅人格特质的人。一位国王之所以得到很多外在的尊敬可能是因为在许多人的内在现实里,那内化的父亲被杀死及砍头,而这个内化的人被人格化为人们可以尊敬及服侍的一位真实的人(Winnicott,1935/1958c,p.131)。
'Y3F3EA%]z0心理学空间4fd8?I'{ ]
7.过渡性客体
,P8] sOk4X d*L$W0心理学空间0SKO k'J,N
温尼科特对客体关系理论最引人注目的贡献之一是提出"过渡性客体"的概念,这是介于主观性客体和真正客体关系之间的一个中间性的经验领域。过渡性客体并不是一个内在的或主观的客体,它不仅是一个外在客体;它是第一个"非我"所有物(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一个常见的过渡性客体是一张柔软被毯--或一件尿布或一件旧衣服。包括在过渡性现象中的还有婴儿的呀呀学语、一种作态行为或某个孩童本身还未被认为是属于外在现实的身体部位。对婴儿而言重要的是某种成为它入睡时令它非常舒适安慰的事物或声音或作为对抗焦虑或寂寞时一种具保护性的事物或声音。
}7~sV X0心理学空间x(R|x;W_ J
过渡性客体及过渡性现象(transitional phenomena)(一种比过渡性客体更宽广、涵盖性更大的用语)是属于那个中间性的经验领域,是内在现实及外在生命都有其影响力的。婴儿正从全能控制(幻想)传到藉肉体操弄(现实感)来控制,在这当中孩童需要错觉以便创造一个部分主观部分以现实为导向的中间情境。因此,被毯是真实的,是客观可感知的事物,却被当作在婴儿所控制之下令人舒适的乳房。过渡性客体既不是在婴儿神奇的、全能的控制之下,像那内在的、主观的客体会(诸如错认乳房为婴儿身体的部分),也不是在外在控制之下,如真实的、外在的母亲般(Winnicott,1951/1958I,p.237)。
S2WYoN!CFP0
(}wrJF:L4T-E0
Q)`}Pi0三、发展历程与亲职照顾
Ec"U8X}!z^8e%N0心理学空间W%if4~:Xj$P [)k9e8t/|"^
温尼科特曾大量且广泛地写作关于亲子互动,并且对关于孩童发展历程有重要的创见。当温尼科特集中探讨关于母亲与孩童时,他到处观望并从各不同角度或观点来检视景像。然而,他的著作并未把这些不同观点整合成一个可以细心加以实现的连贯体系。惟他确实观察到许多互相关联的历程,强调孩童的发展跟其与母亲间的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他反复交叉的主题是环境对孩童发展的影响,他对发展的界定是以孩童和环境——即父母——间关系的角度来看,而对温尼科特而言,父母其实指的不外是母亲为主。
c6Mr(O/T#S?p6d0心理学空间+H'y zbJ
当温尼科特戏剧性地说道“没有所谓婴儿宝贝的事”(1952/1958b,p.99),他意指不管什么时候你看到婴儿,你就会看到照顾它的母亲。没有了母亲的照顾,就没有婴儿(Winnicott,1960/1965j,p.39)。婴儿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反倒是一对亲职配偶的重要部分。年幼孩童的发展无可逃脱地和亲职照顾连结在一起:“婴儿与母亲照顾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单元”(1960/1965j,pp.39,43)。因此,温尼科特强调情绪成长并不那么是个体本能生命的一种进展,而毋宁是一种从依赖到独立自主的一项人际成长。“在最早阶段中不管如何描述宝贝,除非是和母亲功能有关联,否则是无价值的”他这么写着(1962/1965f,p.57)。事实上,温尼科特对发展的各不同阶段有点不那么在意,并且考虑“各阶段间的分割毕竟是人工的,只是为了方便行事罢了”(1960/1965j,p.44)。
)ewg:t*x2m9~u0
+T pU.a/y1N-g0孩童是在够好的母育环境中发展的,是从原初未整合状态进展到一种有结构的整合,可以有发展客体关系的能力以及“与它共处生活”(living with);也就是说,与整体的、外在的客体建立关系(Winnicott,1960/1965j,p.44)。婴儿从绝对依赖(absolute dependence)游历到相对依赖(relative dependence),再到独立自主(independence),而这三种依赖大约和三种重迭的母亲照顾阶段相对应,即:“抱持”、“母亲与婴儿共处生活”及最后的“母亲、婴儿与父亲共处生活”(Winnicott,1960/1965j,p.43)。
f;S z3l] d0心理学空间7M d hWq"UDn L&qJ)o
在温尼科特所探讨的发展历程中还包括:成熟历程、亲职照顾方式、成熟历程与亲职照顾方式间的连结、依赖方式以及自我发展等,将在下列中一一探讨。心理学空间7}6N3M"St^sy

9N-D7CD r01.成熟历程:
_)MNB_0心理学空间?"C6l}`)Hs*]&b
成熟历程,或称发展阶段,是和亲职照顾连结一起的,也是孩童为向前发展所传承下来的先天倾向。这些历程包括整合、拟人化(personification)以及客体关联(Winnicott,1945/1958g,p.145;1952/1958b,p.226;1962/1965f,p.60)。
0K$@W-?!GQ0心理学空间0ca&C"?4U1]&p"WU8M
整合(integration)意指个体的组织性愈来愈强致形成一个独立单元,因为人格并非一开始即是一完满自足的整体。拟人化则指个体的心灵(psyche)开始在身体内定位(localized)。客体关联(object relating),对温尼科特而言,必须是和感觉到真实以及与环境中的真实人物、实际客体相关联;当然,这和客体关系作为一内在历程的通常意思是不相同的。
#JC&_H4B(iP0心理学空间;l,D1Y&H sTnn {.@%d
2.亲职照顾方式:心理学空间[M l+zSF/{:{+a&fT

!v/M Q-vJ$F/l0孩童的成熟历程是藉亲职照顾来促进完成的。在亲职照顾那样的环境中,它提供了抱持(holding)、处理(handling)以及客体临在(object presenting)(Winnicott,1962/1965f,p.60)。心理学空间6ffv|1S`j
心理学空间.p$^2~W,J
抱持是一种环境供给(environmental provision),同时也是亲职照顾的某一阶段或时期。因此,抱持所指的不仅是身体上对婴儿的抱持,也包括整体环境,是“在与之共处生活”的概念(及阶段)之前可以促进其成长的。
6g;oIxR#wr0
[ _"Cq9B/ccn0在抱持阶段中,婴儿是和母亲合并在一起,还无法感受到客体对其自体是外在的(Winnicott,1960/1965j,p.44)。逐渐地,婴儿从一个未整合的状态变为一结构化的整合(状态)。婴儿成了一个单元,一个人,不折不扣的一个个体,有一个内在和一个外在,二个我和一个非我(1960/1965j,pp.43,45)。婴儿进一步发展出建立客体关系的能力,从和一个主观想象客体间的关系转变到和一个客观感知客体间的关系。此一发展和婴儿从与母亲合并(的关系)变成与母亲各别分离,或者是和她以一种各别分离或非我方式建立关系非常密切相关连。成功达成此点乃使婴儿从“抱持”阶段移转到“与之共处生活”阶段(Winnicott,1960/1965j,p.45)。“与之共处生活”是当孩童可作为一个体而和母亲作为一外在于且各别分离于该孩童自体的一真实客体相互关联的阶段。心理学空间 K~C}#{&|G"q&M
心理学空间&Yt(d ybpD3~ w)H
3.成熟历程与亲职照顾之间的连结:
J7|sz7Rj0
H#`pVc0  婴儿的成熟历程是和亲职供给的种类与质量息息相关。因之,整合和抱持密切连结、拟人化和处理密切连结,而客体关联则和客体临在密切连结。
tq.M(sa2|A0心理学空间 Px(f&I e m
 3-1.整合与抱持(Integration and holding):心理学空间E5D`2h] sF5@

e J0m-}"`0  整合和抱持(所具有)的环境功能密切连结(Winnicott,1962/1965f,p.61)。抱持包括整天整体常规的照顾,特别是对婴儿的身体抱持,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有些成年人并不知道如何抱持一个婴儿,使婴儿感受到不安全而经常哭啼(Winnicott,1960/1965j,p.49)。抱持可促进整合,它使婴儿成为一个单元或单元本身,一个生活在它整个身体中的全人。而整合,把婴儿所有心理碎片(pieces)放在一起,是心理断裂与解组(fragmentation and disintegration)的相反。心理学空间`2z-h2[O'O*Z^u
心理学空间 og)Q`)}7@o

$oIh2Q.nwz0抱持环境的主要功能是把婴儿所无法处理的冲击或会使孩童把自己关闭起来或使有被灭绝感受能减少到一个最低限度。一个成功的抱持环境是可建造出婴儿心目中真实且存在的正向感受。简言之,好的母职照顾可把婴儿带向作为一个人的存在(Winnicott,1960/1965j,pp.47,49)。心理学空间"d1o E4t i'r

?*|7D{'IyQz0温尼科特认为母亲部分是以镜映婴儿(mirroring)方式来挑起婴儿的存在意识。(此看法使人想起柯胡的镜像环境;或许他是从温尼科特处吸取灵感的)当小宝贝看着母亲的脸时,它所看到的是他或她自己。因为当母亲看着她的小宝贝时,母亲的样貌和她在小宝贝身上所看到的有所关联(例如,她在孩子身上得到的愉悦会从她的脸上反映出来,而婴儿可看到那份喜悦而感觉到它自己是喜悦及好的)。母亲把小宝贝自己的东西回给她的小宝贝。它就好像是小宝贝当它在看着母亲的脸时,如同在看一面镜子,看到镜中的自己。“当我看到我自己被看到,我就存在”(Winnicott,1971a,p.114)。因此,在情绪发展的早期阶段,一个很活生生的部分是由环境所扮演的,而那部分事实上是婴儿本身还无未能将之与本身做区辨的。
+f*v1wQh0心理学空间 EW3[|~#fz2B
 3-2.拟人化与处理(Personalization and handling):
(K/Xu:Z)u1I/k)_3r0
YO2v.RWg:K4C ^0  环境供给是一种亲职照说男问剑?纱俳?”Ρ醋晕疑硖宓囊恢旨崦芙岷稀5备改盖综s触或温柔地处理小宝贝的身体时,小宝贝的“这个人”(person)就落实到它自己的身体内,去养育一身体自我以作为小宝贝自我的的一个根基。身体上的处理可以把小宝贝的自我与“这个人”和身体、身体功能以及身体感觉以一种舒适且熟悉的方式连结在一起。温尼科特使用“拟人化”的字眼来描述这个用各种不同本我驱力与满足把自我和身体连结在一起的过程。如果这自我与身体间的坚密连结一旦失落掉,就可能导致非现实的奇怪感受以及无法和自体踫触、与自己身体有着距离的感觉。温尼科特使用“去人化”(depersonalization)这个字眼来指称这种自我与身体结合的失落,虽然在精神医学中这个词的意思有点不同且比较专精细致(1962/1965f,p.59)。心理学空间A+v@Gv.Y1mg
心理学空间F.rVB3KcH
 3-3.客体关联与客体临在:
%D+]Fd].A0心理学空间0r r2t\g)ay
  此类亲职照顾包括母亲以一种可形塑小宝贝如何与外在现实及外在客体建立关系的方式来呈现客体(乳房、奶瓶等)(Winnicott,1945/1958g,p.152)。小宝贝会发展出一种源自某些需求的模糊期望。够好的母亲会呈现出一种符合小宝贝需求的客体,然后小宝贝会开始精确地需要她(母亲)所能提供的东西。例如:母亲有个含乳汁的乳房,而她会喜欢用她那乳房去授乳她那饥饿的小宝贝。母亲需要去形塑婴儿到底如何与这个外在客体相处。需要有个错觉让婴儿能够把乳房当作本身的幻觉或是一个属于外在客体的东西来体验。婴儿在其兴奋及有所准备时必需到乳房处来,以便当实际的乳头出现时,那就是婴儿所曾幻觉到的乳头。以这种方式,婴儿开始建立能力凭想象造出实际上可得的东西。母亲需要继续不断地提供婴儿这种类型的经验,让小宝贝似乎得以创告客体并主动地参与它本身的本能满足而不是把它们强加其上(Winnicott,1945/1958g,p.153;1962/1965f,p.60)。
5CJ,zH4D(jn0心理学空间QF;Pf O.}Y(H
在这里对小宝贝而言,某些不满足是有助于其情绪上的成长。当孩童仍和其母亲融合一起时,本能的满足和定位或安位(locating or positioning)客体没有什么关系,而不满足则把客体放置(placing)在原来其放置的位置上。也就是说,挫败会挑起攻击,这有助于放置客体而和自体分别开来。挫败有助于教育孩童关于一个“非我”世界的存在。例如:一个令人满足的喂食似乎使客体离开而不带一客体精神集注,因为虽然本能满足及满意是好的,它们却和客体的位置不相干,所以婴儿乃继续处在一种融合的状态中(Winnicott,1963/1965d,p.181)。心理学空间*A4LRs K;B)@+fY

(n+Xu+F q0温尼科特用“自我相关性”(ego-relatedness)来指婴儿与母亲的关系(Winnicott,1958/1965b,p.33)。温尼科特相信这是友谊所用以建立的材料,也是转移现象的母质所用以建立的材料。婴儿的自我不成熟性由母亲的自我支持来加以平衡(Winnicott,1958/1965b,p.32)。只有当某人对婴儿而言在旁随时可用,不必提出要求,婴儿才能发现它本身的个人生命(而不是个伪自体)、才能感受到真实,也才能发展独处的能力。当内在精神现实中所体验好的客体愈来愈建立起来,婴儿乃具备能力独处,即使没有外在客体也心满意足。
La i,X,f Y*u!h0
)x&n2aZ!J {&pRN6DfG.o04. 依赖:
x2z^]:]mK0
7Ff)wNv!J-Lv0温尼科特解说发展的另一种方式是用孩童对母亲依赖性质程度来看。年幼孩童的发展阶段和母职照顾的种类、性质与程度交错纠结。三种依赖的类别是绝对依赖、相对依赖与迈向独立。心理学空间2pY1kVTn#k

b#} h}+e+Z K"b3W0 4-1.绝对依赖:
f#Z[7\|s0b M-L-bWT0心理学空间? Ta{Y;Bdn
  在婴儿情绪发展的最早期阶段中,母亲是促进(发展)的环境,她是处在“原初母性先决要务”(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的状态中(Winnicott,1963/1965g,p.85)。在婴儿头几个月大时,它的母亲整天都沉浸在她的小宝贝中,那看起来就好像是她自己的一部分。小宝贝是绝对依赖其母亲甚至到根本不自觉母亲的照顾,而在许多情况下母亲由于和她小孩间的密切连结关系而处在一种依赖的状态。她供应其食物、帮它测试洗澡水的温度并提供婴儿它所需要的环境。她努力不让现实冲击到婴儿身上。心理学空间!{:Vq;~.m z
心理学空间fJM.ztk4[
  在绝对依赖的这个阶段中,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需要全心奉献到婴儿的照顾上。当她能适应婴儿的成长时,母亲慢慢地会重新开始她自己的生命和独立性,当她的小孩迈向愈来愈多的独立而成长时。心理学空间P)s:iO7J$Ne

/B L`CLu I0 4-2.相对依赖:
e!i B,}+R |7X0
0snS)_:O5a*vW0  在相对依赖的状态下,孩童开始觉察到它对母亲的依赖,这样的觉察乃产生焦虑。这是一个在母亲这边愈来愈少适应(adaptation)的阶段,即当母亲逐渐回复到“做她自己”(“being herself”)或当她回复到她生婴儿之前的她自己时(Winnicott,1963/1965g,p.88)。早期心智上的理解使得饥饿的婴儿延缓及知道厨房的吵杂声其实就代表食物快要有了。孩童现在也知道母亲是必要的;现在孩童在意识上自觉对她的需求。此阶段大约历经六个月大到一岁多。
I!}L#] }@@4_df0心理学空间up5rwF,| q5D | ~E
婴儿逐渐地达到整合,这使婴儿成一单元或单元自体,一完整的人,有一个里面和一个外面,一个有活生生肉体的人。个人的心理现实是位在里面;而外面意味着非我(Winnicott,1963/1965g,p.91)。“我”的建立包括“其它所有是非我”(Winnicott,1962/1965f,p.61)。心理学空间 @DPO.h

;uZ+Q%?6O0“抱持”在环境上的功能可促进整合,这里有一个意味是说“我被某人看到或了解到我的存在”以及“我拿回了(如同在镜子里面看到的一个脸孔)我所需要的证明,即我已经被确认是一个存在实体”(Winnicott,1962/1965f,p.61)。这是柯胡(Kohut)“镜像”(“mirroring”)概念的一个令人惊讶的先驱者。长久以来,正常婴儿都不会在意它是许多小东西组成或是一个完整存在实体或它到底是生活在它母亲的脸面里还是在它自己的身体里。慢慢地,婴儿在正常情况下会在心理上有一个人(的形像)把它的所有片断收集结合起来成为自体整合(self-integration)(Winnicott,1945/1958g,p.150)。温尼科特曾提到一位成年的个案,他以一种未整合的方式讲出他这一周来所有日常生活上的细节一直到所有事情说光了才觉得心满意足,而心理分析师则觉得没有任何疗效,除了病人需要被一个人—即分析师知道他所有的支离片断。心理学空间 K5Z1l/[1lE V7F9I
心理学空间0G)I+],zC5H7w"h1D
当然,整合是和断裂(fragmentation)及解组(disintegration)相对反的。以解组作防卫是在完全缺乏母亲这方面自我支持(matrnal ego support)导致浑沌(chaos)下的一种主动产物,而该支持是为了要对抗在绝对依赖阶段中“抱持”的失败所导致那难以想象的焦虑(Winnicott,1962/1965f,p.61)。
i { y `W4Ndo0
-zV;Rl.`@0 4-3.迈向独立:
/CDV#qlE ~Q3r'mE0心理学空间D6[QmY,p+wPe
  婴儿会发展出各种无需实际照顾的方法来做事情。孩童所发展的心理机制及心智了解,并且更涉入社会。孩童发展出一种真正的独立,以其个人存在屹立在那总是宽广的社会生活世界中。此阶段所描述的是学步车的辛苦挣扎以及历经青春及青少年期所必经的阶段(Winnicott,1963/1965g,p.91)。心理学空间nTh1p(Us ?
心理学空间+[L9Qw'J*n$z:N
5.自我的发展(Development of the Ego):心理学空间9Q9lAM3Q$e
心理学空间 v])kaj nS6K-WT:U5V
另一个温尼科特检视发展的方式是考虑自我的发展情形,他认为是受环境的影响。有时候他称之为小宝贝的发展,有时候又叫做自我的发展。如温尼科特所使用的方式,自我一词描述的是“人格成长的部分,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倾向整合成一个完整单元”(1962/1965f,p.56)。
vaX F$w4Ay*ST0心理学空间,]*nozp(X;[f3b|
不同于弗洛依德,他视自我为从原我处浮现出来,温尼科特却说在自我之前并没有原我。自我在自体这个字有相关性之前很久自我就把自己拿出来供研究,在自我之后自体才到达。对于是否自我从一开始就存在的问题,温尼科特的回答是自我开始时,它就开始(1962/1965f,p.56)。
YQ5o ~ If eD0
$x!e4@'gJ01.精神疾患:心理学空间Oc:R6V:\4aF
心理学空间6j(`9?qz_ o
温尼科特在一段间内曾用各种不同的观点来探讨精神疾病,他强调要把一个复杂的主题化约为单纯用词的困难性。在他早期的著作中,温尼科特在他的分析上很接近弗洛依德及克莱茵,但他逐渐发展出他自己的取径,强调孩童环境上的匮乏。由于在孩童照顾方面的失败,孩童的自体可能不是真正的、自发的或整合好旳,以致孩童会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焦虑。
2{)f&u}_g9b:BrA!}0心理学空间 q5v~8Pu&qe@
普遍而言,温尼科特强调任何分类都应根据环境扭曲及匮乏其程度及性质。他以早期婴儿成熟发展历程的相反方式来看待精神疾病(1963/1965I,p.241);也就是说,有一些环境上的阻碍影响了婴儿本来固有的成长。在他晚期的著作中,他把精神疾病分成三个类别:精神官能症、中间型(反社会或行为不良)疾病及精神病。
S(R`(qKF+K0
6y$Y+V Xm q)z#w01.精神官能症:
e CYo`;JIaQ0心理学空间1AKW0iLlYK
“精神官能症”一词是用以描述那些已经达到伊底帕斯情结阶段的人们所罹患的疾病。在此一情绪发展及内在力量(strength)的层面上,个体具有一个完整的人格并有能力去体验三个全人(whole people)之间的关系而不只是两人(two-body)关系而已。温尼科特假定这样的个体是相对而言正常的,而环境的供给则好到足以让他们的人格组织成有能力去防卫对抗焦虑与冲突。温尼科特看待这部分的障碍为正统弗洛依德学派分析的领域范围,而他自己特别的专业领域则在精神病(1960/1965j,p.218)。
(JnUGAm?6ke[%h)@0心理学空间]B?x@8U(|
2.中间型疾病:心理学空间\ax#C5j_,\

6Rv,a {Yf"gr2PY0中间型疾病或源自一个原先是好的然后出了问题的环境领域而有的精神障碍。它的产生在它容许孩童发展一自我组织,但却在个体能够建立一内在环境,亦即成为独立,之前它的成长停止了。此类剥夺产生出具社会病态的、行为不良的或反社会的人。这类人抱着社会(环境)亏欠他们某些东西的态度。心理学空间NZ;q U(yltyzj

|+Yw%{rIX.m03.精神病:
lz~#EEI0心理学空间5Dl M)j'`8O
温尼科特宣称“精神病”来自环境上的一种早期剥夺或失常(failure)。此种环境供给上的失常是这么样的干扰了成熟发展的过程以致孩童无法达到整合、拟人化以及客体关联等这些重大的成熟发展过程。心理学空间%E x gF Y!ijq

.H ["Qu G/l$D@0MJ0环境对促住成发展过程上可能出现功能失常情形。在生命的最早期阶段,人们的心理健康已然种下基础。环境并不会使人们成长,但如够好的话,可促进个体的成熟发展过程。要促进这些成长过程,环境必须以够好的方式去适应成长中孩童各种不同的需求(Winnicott,1963/1965h,p.223)并促进某些特定的成熟发展过程。环境如无法去适应孩童的需求将干扰正常成长过程而无法建立一个可以继续存有的自体(a self that goes on being)(整合),以便达到和肉体间舒适的一种和谐(拟人化)并且发展出和客体关联的能力(客关联)(Winnicott,1963/1965h,p.227)。
.T0l"z8T7sy0心理学空间8\1g.N'F6jX!p3v#e
“崩解”(disintegration)是“整合”的相反,而程度较轻的崩解是“分裂”(splitting)。打破肉体与心灵间的连结是(depersonalization)或某些心身症。成功的客体关联意味把客体的观念和对母亲全人的一种感知结合在一起。成功意味感受到真实、感受到世界中的真实以及感觉世界是真实的。成功的客关联其相反是“失真感”(de-realization),或感受到不真实并丧失和社会现实的接触。
'?%hY]wW)k P0心理学空间/F%p0~4h)w`B
五、治疗:
8w#I.`(~,}G n0
心理学空间w'BKb d0CwG
如果精神疾病和早期环境失常有关而导致徒劳无益的感觉及伪自体的发展,那么治疗就必须反其道而行。治疗要再生早期的母职过程裨产生一种真诚的、健康的真自体。温尼科特对治疗的概念和他对环境必须供给成熟中孩童的重要基本东西的了解息息相关。
x iF@"l0心理学空间)_deg;znP
治疗师必须了解做为一位案主他的感受如何。治疗师要接纳自己成为案主生命中的一位主观客体,而这有可能使其变成为案主的爱的客体而不会行动外化出来或者是这成为案主的恨的客体而不会有复仇念头。治疗师必得承受案主的不符合逻辑性、含混性以及为了帮助一个退化之故而而特具的意义(Winnicott,1963/1965h,p.229)。心理学空间b&d_,p4I3X(b
心理学空间&^7@P4hra8B
治疗是一种具控制力的退化。也就是说,治疗状况、专业设施以及治疗师的耐心与可靠都促使婴儿病人的一种退化。退化是一种整理好而回复到早期依赖以及环境失常的阶段。它不是回复到本能生命中的某个较早点(阶段),而比较是迈向一种重建依赖性的倾向(Winnicott,1959/1965c,p.127)。心理学空间){}7f:^v*wJX!g
心理学空间N5T&{;@F&F
治疗中的疗愈并不是治疗师所做的,而是案主在依赖关系中透过自愈而达到的。治疗的目标是藉提供一早期自恋或全能的成功经验来使早期情绪上的失常得以解冻。治疗中,当创伤性的早期因素以案主自己的方式,在个人的全能感之中,进到治疗材料里面来时,就能产生改变了。那原先失常环境的某,些面向被重现重生新经历,只是这次环境不是失常而是成功地促进了那些成长与成熟所原已传承的各种倾向(1959/1965c,p.128)。
2@S!f:PP5F;@`0
x.J8~&xc5J K0治疗师促成案主的退化以便他能够再生较早期婴儿经验并矫正那些发展上的缺陷。个体因为治疗师以一种可靠的、耐心的方式提供正确的环境以及必要的环境供给(Winnicott,1960/1965j,pp.37-38)。
_"KGlc*_ V&z C Xn-F0
/A'mNa)B!|0当独立性增强时,就会体验到进展,而治疗师乃能协助个体的真自体去符合有限环境上的失常而不会去动用防卫机制去要伪自体来保护真自体(Winnicott,1954/1958d,pp.286-287)。所有这些都要重复再重复,就像够好的母亲也必得为她的婴儿重复给予好的经验一般。
V.E c3R-s#D1AVX0
?CHe7c'sC3@]0温尼科特有一个案例是提到他如何试着对一位青少年个案的婴儿需求做响应。这位不太情愿来看病的个案打电话来问温尼科特是否可以在隔天——星期六看他。这代表着对这位名气大又繁忙的小儿科医师来讲是一项多少有点奇怪又不切实际的要求。然而,温尼科特知道他必得去符合这样的要求,因为是来自这位男孩的暗示而温尼科特想要去配合他,就像是成功的父母想去配合婴儿需求般(1948/1958,p.168)。温尼科特会借着配合个案所需要的那类治疗师然后来促成某种治疗性的氛围,而治疗师也会藉配合那个角色来试着促成一种退化作用,至少在治疗的早期阶段要这样。心理学空间8t jSM }p"M!s9EQ

1B1Wg$RD,Y"C}v01.涂鸦游戏(The Squiggle Game):
Z)r1k!d:z d \8rH0心理学空间*AoYq"K}5e5Y\
温尼科特发明了一种画图技巧用在他和孩童一起做的诊断与治疗上;他称之为“涂鸦游戏”(1971b)。这个游戏被温尼科特用来作为和孩童建立接触与沟通的一种好玩的方式。心理学空间Ii P*p!Ib1v F'cQ
心理学空间@%W+wqf0d-[o
根据温尼科特对发展以及环境扮演角色的理解,这游戏要温尼科特和孩童带着纸笔一起坐下来。温尼科特会闭上眼睛在纸上画下一些线或胡乱涂些东西,然后小孩要在这些在线把它变成某些东西——比如一只免子、一间房子或任何东西。然后换孩子涂一些鸦,由温尼科特把它们变成一些东西。逐渐地,温尼科特就会拿出孩童透过画图所呈现出来他或她的人格特质及所关心的事物。
&JH&@X9KiLlv0心理学空间 CV EnaGp"HOM,J
温尼科特注意到孩童们经常在来到他的办公室做第一次会诊前的那个晚上梦到他。他了解这个想象性的梦代表他们对他的态度。他就配合进入这样的主观性客体的角色;也就是说,,他在这头两三次的治疗性会谈中成为他们所需要他成为的样子,以便进到他们的内在世界中,这样的方式非常类似于一位母亲去配合婴儿那自发性的姿态手势来的暗示。孩童相信他或她可以被了解及帮助,而温尼科特进入孩童的世界正强化了这样的信念。觉得被了解是会让孩童在情绪发展上所有一个紧密的结的松散上起了一个很大的进展。
@u2C$QJ a0
l6NV"p*~4x-}XRk0在描述许多他利用这个技巧的个案上,温尼科特传达出他那和孩童一起工作时好玩和有趣的特色。根据在孩童治疗上他长期以来的努力,温尼科特利用一个可爱的影像来描述他和孩童在一起那似乎毫不费力且充满直觉性的治疗技巧;也可以说在治疗的技巧上,他是奏着音乐前进而不是有气无力拖拖拉拉的样子。
%YlD1wEZNf0心理学空间E sGF Yw
2.案例研究:心理学空间3Ie5rL+x,S
心理学空间t]} T'm"x4_&L
下列的案例研究是有关温尼科特对一位成人而非孩童的治疗取径(1954/1958d,pp.255-261)。然而,其基本的取径仍类似,是根据温尼科特对环境在人的发展上所扮演角色的理解来做的。温尼科特提供一个抱持环境让其退化到发展上的一个依赖性上,而这个发展点是案主所需且比较想要的再生。当这位特定个案退缩下来或情绪不在场时,温尼科特有办法把这样的退缩转换成治疗上可以去修通的一种退化。这个转移是从伪自体变成真自体。
~ jo ]RJg,X0
cuv"BD~2J0个案是一位男性医师.是位类分裂-忧郁型且已婚有家室的人。个案有过一次崩溃,感觉到不真实且丧失自发的能力。有好几个月他都没办法工作。虽然还能够加入别人起头的谈话中,个案却没什么朋友,因为他太令人厌烦无趣且无法有当下的自发性。
rhI,tZ\9v"a0心理学空间!L"wbFK,s@(p
在某次会谈中,个案在躺椅上向后伸懒腰,他有着幻想想能够绻缩起来并转到躺椅的背面去。温尼科特觉得这样好似可以避掉痛苦的处境。个案同时也用手做个旋转的动作来表示他那绻缩而成的位置。温尼科特对这动作的诠释是认为它意味着某种个案不甚察觉的东西,即这中间有着某种媒介物。个案回答它就像是车轮在转动中的油(1954/1958d,p.256)。温尼科特乃发展出这样的念头认为有个媒介物在抱持这个案,而治疗环境有能力去适应个案的需求,纵使个案只是模糊地察觉到而已。
'G6I#p H-e0
5y-nYE7Z%`Kp/Z uu0个案做了一个梦把他所不再需要的盾牌扔掉了。这乎反映出温尼科特的能力能在退缩的时刻提供一个合适的媒介物。温尼科特借着把该媒介物放在退缩自体的周围,然后将之转换成一种正向的治疗性的退化。个案从他原先逃避的地方因有了这样的感受而觉得安全起来。心理学空间2g)dZ3Q*QiJl1N2Kl
心理学空间e_f |#IWs6F
温尼科特开始去看这位个案到底需要他成为什么样子。个案是非常依赖的,而这带给他痛苦。当个案接触到他对母亲依赖性时,他可以对着温尼科特生气起来,此时温尼科特扮演着那够好的父母在回应孩童的手势姿态时的角色。心理学空间j9c&` se

/r9Vw{-?I%m{ ?0另一次,当温尼科特在说话时,这位个案提到他的思潮到处乱想,他觉得他在很远的地方,在一个工厂中工作。温尼科特做了一个诠释,他已经从他膝上跑掉了。这点巧妙地表达了个案情绪发展的层次,即在退缩状态下他在情绪上像个婴儿而躺椅曾是治疗师的膝。治疗师把他的膝给了他让他能回过头来,也供给该媒介物让他可以四处动动。心理学空间.h-Qh8~MRIXU

#j_z$dt1e+MCL0又另外一次,个案提到他在家里或和朋友一起时一直无法自发性地和人谈话。他只能在两位别人负起进行谈话责任的时候加入。如果他有些意见时,他会觉得他是在夺取父母亲类似的功能,但他真正需要的却是能被父母确认为一个婴儿。心理学空间 B k ?7e Z
心理学空间'^|}5S_"@Y*D/G
个案害怕他有可能发现到他曾突然间亲吻了一个人——很可能某位踫巧在他旁边的人,甚至可能是位男人。现在他开始沉浸入治疗的情境中,感觉像是在家中的小孩,而如果他脱口说话,他必会因进入父母的角色而犯了错。他觉得要能达到拥有一自发的手势姿态是完全无望的。更进一步的联忌是有人们在门内门外出出入入。温尼科特认为这和呼吸有关。一些想法就像呼吸一样,也像孩子们。如果一位治疗师什么都不做,个案会觉得想法就像被抛弃掉般。这位个案的恐惧就像是个被抛弃的小孩、被抛弃的意见般,或就像是一个没有被成人捡拾起来加以响应的小孩浪费的手势姿态般。
+VDC @s2J~ZP6B0
@wI8waFU'B0在另一个情况下,当个案谈到从未真正接纳过父亲的死时,他说他头痛了起来。温尼科特的诠释是个案他有需要将他的头像自然般该如何抱持而能被抱持,如果他是一位有压力而不快的小孩时。个案逐渐理解到她父亲确实曾抱持过他且安慰过他,而现在没有人要抱持他的头并在他哀恸时安慰他。重点并不在于温尼科特事实上有无抱持过个案的头,而是温尼科特在他需要时能立即理解他。心理学空间m"e*_!rz7te
心理学空间k*W0Jt!C)Y
在退缩状态时,个案是抱持着自体,而治疗师需要把该退缩状态转变成一种治疗师能抱持住个案的某种退化状态。退化作用是对过去某人需求未能给予足够响应的一个矫正的机会。治疗师需要深入了解个案并透过诠释性的说法来传达给该个体。正确的诠释说词能给个案一个抱持,这让个案退化并能依赖在治疗师身上(1954/1958d,p.261)。治疗师对个案似孩童般的需求的认定(validation)乃影响到且巩固到那真实且自发的自体的存在。治疗师对个案其愿望的需求之响应,就好像母亲对小孩手势姿态所做的响应般。
&s#C"z:Uf ]#Oz!q0心理学空间Doj#D_/fM
个案总需治疗师是全能的,知道并能告知他所需要及所害怕的。个案经常都知道这些感受的,但重要的事是治疗师需要知道且把它们说出来。个案的伪自体以及防卫可能会分了治疗师的心,但治疗师必得很惊觉到这点而能不必被告知即能看到中心课题(Winnicott,1963/1965I,p.237)。
YMR;Y:r0[0
d-r ~x3w0六.温尼科特的评估与批判:
O F I l ic+J0
Q#CL!r ey0弗洛依德与克莱茵的理论曾重大影响且丰富了温尼科特他早年的生涯,但在他晚年的著作中,他讲的是自己的声音且做出对有关人的研究的原创且重大的贡献。虽然他的想法并不构成一个体系,它们却提供有关孩童发展的原创性识见。温尼科特在有关母亲与孩童间互动是如何促成或妨碍孩童发展这方面提供了一些独特观点。心理学空间:OSg9l-xY@,\"N J
心理学空间X1j:x {YT9w
要把温尼科特的想法和别人的概念关联在一起是不容易的,因为他一边成长一边改变,也因为他有时对理论展现出一种随意性而使读者不安或如大梦初醒,诸如把克莱茵认为很重要的点给忽略掉,他曾说:“但谁管它呢?”(Winnicott,1962/1965a,p.176)。哈瑞‧甘翠普宣称温尼科特用了弗洛依德的用词并说“他不再真的相信它了,特别是“原我”(Id)一词在他的看法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它只是习惯罢了!”(Guntrip,1976,p.361)。温尼科特也曲解了古典弗洛依德的概念去配合他自己对精神疾病的分类,诸如当他说古典弗洛依德有关精神官能症的概念并不必然是疾患(Winnicott,1956/1958e,p.319)。心理学空间l5NQt8Z6WH%X!L

7c*hUb8U }:F9k,W0大约和温尼科特同时期的是W.R.D.费尔邦,他是不列颠客体关系学派的另一大将。虽说他分享了许多费尔邦不满意弗洛依德的地方,温尼科特强烈地批判了费尔邦欲取弗氏理论而代之的试图(Winnicott & Khan,1953)。温尼科特更进一步发现费尔邦没有整合他的理念让它进到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中的领域里所犯的错误。这是很稀奇古怪的,因为温尼科特用任何标准来看都不是一位正统的弗洛依德学派,但他和精神分析主流学派的关系对他而言确是很重要的。
2K f/y!~p&e?k0] c0心理学空间8]$cWV]e*E:u
温尼科特在许多方式上丰富了那个主流,以其和孩童间创造性的治疗工作以及其关于发展的原创理念,这些都超越了弗氏对本能的重视并预见了柯胡有关健康自恋以及自体重要性等等的理念。心理学空间0_Sq'k ln$P?t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Winnicott 温尼科特 够好的母亲 全能幻觉 过渡性客体
«对温尼科特的几个重要概念的理解 温尼科特/溫尼考特
《温尼科特/溫尼考特》
抱持《我和你:人际关系的解析》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