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大腦,與快樂的科學-明就仁波切在紐約上州蓋瑞森學院一週閉關記
作者: 金吉祥女 / 21828次阅读 时间: 2009年8月29日
标签: 佛陀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HnKEJd0心理学空间4U-nK3k5c&MR1r%C+m|{"k
第三天 7月1日星期天心理学空间E;Sfn,C{[0}

Vo r m N NT&Ta0早在報到首日,我們就有幸先睹仁波切即將問世的第一本英文書的部份草稿。這本書的書名為“生活之樂 --- 揭開快樂的秘密和科學”(The Joy of Living --- Unlocking the Secrete and Science of Happiness),此書的執筆是艾瑞克‧史汪生(Eric Swanson)。心理学空间G |,sD#XI y x

h `d!E3?T0艾瑞克在導言中說明原本的構想只是想彙編仁波切散佈在世界各地的演講和法教,但這個計劃卻像滾雪球似的愈滾愈大,最後擴充為一本內容豐富有趣討論禪修與科學的書。雖然我們目前手上的文稿只是全書的20分之一,但仁波切的詳細譬喻加上艾瑞克的生花妙筆,已經讓我們讀得欲罷不能,等不及明年三月份的新書發表。心理学空间 j2Qe;V5m9| H

.A3K ^ {x|-Y.D8I4B#xLR0今天早晨的課,仁波切講的即是這本書的第一章節 ---旅程的開端。仁波切向我們描述了他的出生地 ---尼泊爾的山中,離西藏邊境只需半天的路程。他的童年便是在尼泊爾的山中度過;每一天早晨起來,看見陽光照射在山頭,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陽光由山尖慢慢擴充至山腰,乃至整座山。除了童真的歡樂,仁波切在小小的年紀就深為莫名的恐懼和焦慮所困擾。甚至到了13歲那年,開始進入3年3個月的傳統閉關時,恐懼和焦慮仍然時時如鬼魅般地跟隨著他。第一年的閉關是他此生最艱苦的日子,特別是和大家一起修法時,仁波切的肢體僵硬,頭腦昏沉,再加上一波又一波恐懼和焦慮的來襲,使得他幾乎精神崩潰。第一年苦苦捱了過去,他面臨重大的抉擇:一是從此躲在自己的小房間裡,不和其他人碰面,以度過剩下的兩年;或是認真地接受父親和上師的法教 - 那即是所有問題都是源自於自心的壞習氣。仁波切最後選擇了後者,在連續三天三夜若不成功誓不起座的禪修中,運用上師所教的方法,終於明白了“自心”的本質,從此克服了恐懼和焦慮。而接下來這幾天的閉關課程,仁波切要傳授給我們的,即是這些禪修技巧!有了仁波切這段精闢的引言,人人都為之精神一振,興趣高昂地想學習這套讓仁波切遠離恐懼、明白自心的解脫之道。
Qf']vUk vF0
`6\ Q6yb#g;T0~0仁波切接著解釋,我們修行的立基之處是佛性。我們對佛性的渴慕就好比是出外覓食的母鳥,不管飛得多遠,不管遭遇到什麼事情,時時刻刻,念茲在茲的就是回到自己的巢穴中,和幼鳥相聚。佛性所代表的是無上自在自如的喜樂。如何知道佛性存在呢?由眾生一致地追求快樂、遠離痛苦的願望,就是佛性存在的最好證明。佛性具有三大特點:空性、明性、和明空不二之性。空性並非頑空;空代表了無限的可能性, 和無窮的潛力。明性可在細分為兩部份:自覺性(self-knowing) 和自現性 (self-expression)。明性當中的自覺性俱有自我覺察的能力,但明性卻將自覺性錯認為有“我”的存在;而明性中的自現性俱有自我顯現的能力,但明性卻將自現性錯認為和自己無關的外相,以致有人我立斷的二元觀。這個“我”和“外界”二元的分界是造成焦慮的根本原因。若能明白萬法皆空,所有法並非真實獨立存在,則能昇起真正的智慧;若能明白萬相皆是自性的表達,萬相沒有人我的分界,則能昇起真正的慈悲;若能明白明空不二,那麼就會俱有廣大無邊的力量和能力。
\%G*{0@LZ:|)w r2gi-G0
F9Y:Q0~9Of6x9llU0m0有位女士問及,禪修中若覺昏昏欲睡,該怎麼辦?仁波切回答應以昏睡的感覺做為禪修的所緣對象,在覺知昏睡的感覺中進入睡眠,這即是睡眠禪修之法。如何知道我們是在做睡眠禪修,還是一般的睡眠呢?若是睡眠禪修,應會有兩個徵兆:第一個徵兆是無夢;第二個徵兆是當我們從睡眠狀態中醒來,就如同由禪修中醒來一般,覺照力仍然存在。心理学空间 wK&_tVh;s)O*C
心理学空间s)u b%Dz
除了運用昏睡做為禪修的所緣外,其他一般人急欲擺脫的感覺,也都可以作為禪修的對象。比如說痛的感覺,以“痛”來作為禪修的對象。但是有兩個要點必須注意:首先必須要接受“痛”的事實(而非想去除或逃避它);再者,要專注在痛的感覺。依此禪修可以讓自己放下對禪修過份的期待或恐懼,而能真正讓身心舒展開來。
+V^D T:mF2Z{0
B#aFle"u0今晚的科學課是由安童。拉茲博士主講,講題是“探討禪修對心智、大腦活動和健康的可能影響”。安童首先介紹過去20年來科學界對佛學的研究和探討,接著介紹了一系列他和瑞奇所做的科學實驗,尤其是2004年所發表的一篇引人注目的學術論文, 題目為“長期禪修者於心智訓練時同步自發性迦瑪腦波的高度活動(註八)”。迦瑪腦波是腦波的一種,振動頻率介於25到70赫茲;過去許多的科學實驗發現迦瑪腦波的產生和腦部活動如專注、記憶,和意識認知有很大的關連。進一步講,迦瑪腦波的產生源自腦神經元的同步共振放電,而腦神經元的同步共振被認為是高度意識活動的表徵,並且可以產生神經末梢連結的變化。當平時看似各行其是的腦部活動,在意識的影響下,產生和諧同步共振,同步放電的結果,迦瑪腦波於是焉產生。所以測量迦瑪波的變化成為研究腦部活動的一項工具。這篇論文中的實驗測量了兩組人員的迦瑪波,比較它們在禪修當中和平常狀態的變化。一組人員是8位喇嘛(包括明就仁波切),平均具有15到40年的禪修經驗;另一組人員是由10位學生組成,他們之前沒有任何禪修經驗,只在實驗的前一週接受短暫的訓練。受測試人員所做的禪修為“無緣悲心”的禪修,亦即沒有任何對象限制,沒有任何條件要求的慈悲心的禪修。心理学空间BM+k7De d{
心理学空间`DsSW
實驗結果可由兩方面來分析:第一,比較禪修和平時狀態迦瑪波的變化,8位喇嘛組當中,有3位喇嘛在禪修時迦瑪波是平時的強度的2倍以上,而有5位喇嘛的禪修當中的迦瑪波是平時強度的3倍以上。相對地,10位學生組中,只有2位學生在禪修中達到2倍以上的迦瑪波;第二,比較禪修中,喇嘛組和學生組迦瑪波強度的不同,喇嘛組的平均迦瑪波強度是學生組平均強度的8倍!其中,表現最好喇嘛的迦瑪波強度是表現最好的學生的迦瑪波的13倍!這些精細的實驗數據證實了禪修的訓練並非單純是心情上的放鬆自在,而是對大腦活動具有鉅大而深遠的影響。
o9[ Y!w-o0心理学空间-mlkEhv0b"xd
而這些,僅僅是佛法與科學聯手演出精彩對手戲的開端而已。佛法渡眾生離苦得樂,而科學,用儀器揭開了這古老的幸福快樂的秘密。

y&A9ef"d@ O2R0心理学空间*qI!dn9?6TPm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佛陀
«大乘佛教的慈悲观及其心理治疗中的转化作用(济群法师) 佛教与心理咨询
《佛教与心理咨询》
慈心观在创伤治疗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