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大腦,與快樂的科學-明就仁波切在紐約上州蓋瑞森學院一週閉關記
作者: 金吉祥女 / 21804次阅读 时间: 2009年8月29日
标签: 佛陀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p*fUj7ibRu0
)P6` x1`9bF+s0第五天 7月3日星期二
v gJ?[2A8hR&_4l0心理学空间M6F ]b,ti.S
仁波切開示用“疼痛”來作為禪修的所緣。如此禪修的要點是,首先要能接受疼痛的事實(不能心存逃避或厭惡);再者,要專注於疼痛的感覺。如此,可能會有四種可能的體驗:一者,疼痛消失了。二者,疼痛似乎轉移到別的地方了;比如說,由膝蓋跑到背部。事實上,並非疼痛真的會移動,而是先前膝蓋的痛消失了,而背部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痛,現在卻被察覺到了。三者,疼痛並沒有消失,但疼痛的感覺被轉化了,它由以前一種不可忍受的疼痛變化成可以接受的覺受,就好比是在你以及疼痛之間出現了一個緩和的空間。四者,疼痛加劇。心理学空间tq6{ Q$p~!R L@.n

n$V pi*WF6X)t0其他如何情緒都可以像運用“疼痛”一樣,作為禪修的觀照對象。唯一要注意的是,若情緒太過強烈,則需要先引用另一個技巧。比如說,憤怒可以是作為禪修的對象,但若你的憤怒太過強烈,則你要先刻意培養另一種情緒-例如欲望,先用欲望來作為禪修的觀照對象,等到憤怒的強度稍為降溫後,再引用憤怒來作為禪修的對象。
e/p!cJ.sI\U-h0
1^+c1W{r hWv0除了情緒外,空性也可以作為禪修的觀照對象。在禪修前,首先要對空性的概念有所了解,然後禪修時,安住於對空性的了悟之中,逐漸地,我們在禪修中會對空性有直接的體驗。
%v/th2W }v[0
4w5{4UVJ0仁波切接著開示慈悲的意義和訓練。慈悲是內心真正開放時的一種特質,那是一種隨時隨地準備要幫助眾生,隨時隨地關懷眾生的苦難的一種情懷。慈悲心的訓練可以淨化我們的業障,消除眼前的障礙,以及防範未來的障礙。慈悲心的訓練有三個階段:首先是一般善心、善念的培養。應思維何為己所欲及己所不欲的事,也應思維快樂痛苦皆存乎一心;然後將己所欲的推及到自己的親友身上,明白這些也是他們想要的。同樣地,己所不欲的也推及到自己的親友身上,明白這些也是他們不想要的。如此訓練,一般的善心善念即可增長。第二階段是將第一階段的訓練擴充至所有的眾生,而不在僅限於自己的親友。最後一個階段則是菩提心的萌芽,明天會有更多關於菩提心的說明。心理学空间+V#p8_X-BC
心理学空间4E1Z,s5k*Xv8j
晚間的科學課是由物理學家艾爾擔綱演出。主題是古典物理學和量子物理學導論。艾爾和瑞奇年齡相仿。他也是在求學時代就曾到印度尋找生命答案的熱血青年之一。在印度時,一日目睹日落西山的瑰麗偉大,而立下志願,此生將為了解萬事萬物的奧秘而活。回到美國後,他選擇了物理作為他的主修,因為物理學成功地解釋了許多的自然現象,也成功地運用在科技的發展上。研究所時代,他開始被禪宗所吸引,曾經練習過禪修,但畢業成家後,他中斷了佛學的接觸,全力衝刺於他的學術研究活動;在學術地位獲得穩固後,因緣際會地他又開始與藏傳佛教結上緣份,開始探索佛學和物理學之間的關連。心理学空间;Pe&})H#G(t KT k

#mg/y4gn[0古典物理學成功地解釋了許多巨觀的物理現象。譬如蘋果為何從樹上掉下來?為何地球繞行太陽等等。只要給定一組初始值,例如物體的初始位置和速度,在沒有其他外力的干擾下,這個物體將來在任何時間點上的位置和速度是可以完全預測的。也就是說,古典物理學認為物體的位置和速度是可以被準確測量的,而未來物體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準確地被描述預測出來!心理学空间^Q+tG(jk.f3L:j F#Y

D Id6CK^f{0但是古典物理學卻無法用來解釋微觀的物理現象。問題的癥節在於,當我們要觀察的物體變得愈來愈小,觀察者的測量行為開始影響被觀察物,使得測量無法很精確。例如我們想測量一個電子的位置和速度,如果我們先準確地找到它的位置,則我們無法準確地知道它速度,因為我們在測量它的位置時,無法避免地影響到了它的速度;若是我們先準確地得到它的速度,但相對地卻又無法準確地得到它的位置。這種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難題是微觀的本質,物理學中稱之為“測不準原理”。受限於“測不準”原則,所以量子物理學不再用古典物理學宿命的語言來描述未來,而是用“可能性”(或是機率)來描述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E0g(K-b2B'e8_M0
*f2R Ze n;B0b0在微觀的的世界裡,觀察者的如何觀察被觀察物,會影響被觀察物的狀態。因此,觀察者和被觀察物不再是獨立不相干,反而,他們是命運的共同體。心理学空间 }^8I.l0{H.]
心理学空间E)IRP0^Mhp
我從艾爾對量子物理學的解釋當中發現,禪修的經驗也有類似的異曲同工之妙。或許這個看不見、摸不著,但又主宰著我們的“心”,有著類似量子物理學的特質。在禪修中,我們“看”(觀照)著一個念頭時(念頭也是心的顯現),念頭並不會定著不動,它或者消失,或者轉化成其他的念頭。因此,“看”的這一個動作,當下影響了我們所“看”的這個念頭,亦如量子物理學中去測量一個物體的時候,受測量物當下的狀態被改變了。而我們在禪修中,用何目的動機去“看”,也決定了我們將會有如何的體驗。當我們用“空性”的體悟去看,我們得到的是智慧;當我們用“明性”的體悟去看,我們得到的是慈悲 --- 而當我們用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去看時,我們所看到的,是所有一切眾生皆是為佛。

i1h X/wD\0

(M"[y3\,~_{i%N(]9l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佛陀
«大乘佛教的慈悲观及其心理治疗中的转化作用(济群法师) 佛教与心理咨询
《佛教与心理咨询》
慈心观在创伤治疗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