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儒家文化背景
作者: mints / 35686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9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3gY5}"lu

心理学空间J7o6Q2`oG0^.g'A

iC%q~!f'c ~l$@6}0

Z'a,] p:u^*OSp0心理学空间av.m\*TQ$JI

/tV~R-lBF$v_?$F0

第五章 对儒家文化的反思

V*J!Gy&E0

j I:v(N)vL3K0

$o,y]!{a A0

$n5V"NQ*{+u n0H0一、对儒家文化的辨证思考:

+VW'q/tv/`W0

g7? j u dZ'}0如果沿着上述思路走下去,

!KUE^6t#N]0

kx(xU4|8p)r]x0势必留下这样的印象:儒家文化已经穷途末路。尽管我们对儒家“天人合一”,“人人合一”的思想有过批判性的剖析,但从辨证的角度讲,这种思想观念也在昭示着人们将自己融入人群中,融入自然中。这也意味着人在追求自已的独一无二性时,要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这种认识是对人作为一种存在的理性思考。但是,现代心理学提供给我们这样一种健康人格模式:共生(合并)------分离(独立)-----整合(合并)(指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因而,儒家的“人人合一”尚必须经历从最初的合并到有独立的自我意识,最终回归到“天地人万物”一体的状态。这样的“天一合一” 才如钱穆先生所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全体的贡献。在这种前提下的“人人关系”才能有既能站在对方角度体验对方,又能保持自己独立意识的共情能力。

7l9In{+e gMF0心理学空间3FU q bs U'?

我们也应看到正是儒家文化有对“神性自我”的追求以及过份的耻感,才决定了在西方文明介入的一百余年,中国人能以这种外来文化作为一个他者,一个参照作出深刻的反省,才能使中国人“知耻要强,人生向上”[林语堂,2000]走出“亡国灭种”的灾难。所以美国学者黑子刻思考:“为什么有些社会比另些社会更有效地应付了它们所面临的问题?”他一反韦伯的观点:“韦伯要解释的是中国为什么要失败,而我们要解释的则是中国为什么会成功。”心理学空间D(jx}H(QS E

)[$_U QG HLT0他认为:儒家人格被一种需要依赖其社会上层以求得权威指导的沉重焦虑所支配,这种焦虑与紧张的心理基础是刺激中国文明转换的一种“内部动力”。

;W:z4~"N q1y FU"s0

m%g.j1u:dL9oRh0从临床病例来看,自恋型人格中深层的对自我不确定的焦虑感,对权威过份依赖的恐惧感以及对赞美的无限的渴求导致了这类人无满意感,他们要用不断的成功来获得他人的认同。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的每一个被研究者都是事业的成功者。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是沙莲香认为的中国人近百年奋斗,自强不息的动机。心理学空间"wc4G.}3Xu3_3{#~ ni!Y

心理学空间WgXuGF$h

所以第三代儒家的代表杜维明先生认为,一个现代意义的儒家社会是既以它所信奉的“为已之学” 的价值观和不断“自我实现”的道德律令为基础,又能对人的尊严,自由和独立等价值观高度重视。这是对儒家文化未来发展的期望。

_tdT.vMI0

#g+FF5]&R%d1TW0我们不可能将我们的文化抛弃,但是,它正在经历着激烈的认同危机。心理学上讲,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到某一阶段会发生一种“认同危机”,就是人的自我定义问题---我是谁?我是什么?我到底做了什么,应该作什么?这种危机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很大创伤,也可以使人变得更成熟,更深沉,更有自信。诚然,我们的文化正在经历这种认同危机,要达到文化认同还须我们对传统进行自觉的,群体的,同时又是批判的继承和创造。[杜维明,2001]

Z,je7ij*Oc-m\0心理学空间7VXy:@'aVsGi

二、对家庭中人际互动的思考心理学空间 V"c,YiF5T

G\ [G.K&^pEH0

5C%Y~M7wL0心理学空间@ `CgK%m5I H$s%Rz

我们的观察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尽管经过百余年西方文化的洗礼,中国人的家庭观仍坚如磐石地挺立在中国人的意识和潜意识里。家庭生活仍是“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梁漱溟,2000]

{&LJL3Sz'Oo0

o6pb kvB0

#\GAet s0心理学空间a-d3fq.|QsP1x#^xs

由于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的次序和规范也是家庭关系法则的扩展和演变,人们对家庭关系的意识是人际认知的前提。而且,家庭和国家存在同构效应。所以反省家庭社会化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注入新思想、新观念尤为重要 。由此引发笔者对家庭人际互动的几点思考。

I'S"{"al-J6b)C0心理学空间7`~&Cj B'V K/k

1.在家庭互动中客观地看待人性:

?&i1p5f q$P K;Z6bo0

9k+\f'fc%|+B4D3~2C W2iT0心理学空间-D@0C(X0m

)x'jWtp\B0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使人们遭受了心灵上的巨大冲击。他认为人的心理存在本能的,冲动的,潜意识层面,它们直接决定人的行为,而且往往强于理性的力量。这一冲击让人感觉到人在自已家里都不是自已的主宰者。[高觉敷,1985]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免偏颇,但他揭示了人性中的非理性部分,即人类不可能完全由理性控制。儒家则相反,认为人的理性可以控制非理性的情感,也能使人通过“修齐治平” 而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圣人”。心理学空间wH1mgs3T _

![vu9ZDeN{2Y0

oYv)W!JSs'W0

f&jY9Z_euv'zL0我们遵从这样一种观念:人有非理性的本能情感,但在随后的社会化过程中,有追求人格完善的理性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发育的逐渐成熟对人格发展的意义尤大。

U-nO%_*ENx6V0q2y7a0心理学空间$FK R'c%I3^I@"tk1D

心理学空间u.oh0iuUO

心理学空间V @ v*QA C u

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障碍最大的症结在于情感的扭曲,它来自于童年的创伤性经历。这来源于孩子在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养育者的言行告诉孩子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对的。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期遭遇的重要事件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如案例A,一个五岁的孩子在路过坟埸时的恐怖情感是多么自然,但是他的父亲的呵斥让他感受到这种情感流露的可耻。这导致了A在以后的生活中一直在为克服自已的“脆弱”奋斗。儒家崇尚理性,贬低情感的价值观数千年来在中国人的心理上占居着主导地位,理性已上升到与尊严,力量和权威等同的地位。屡见不鲜的家庭教育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情感外露是不成熟的表现。“对生活和人性的老成的理解现在是并且一直是中国人理想性格的根本”[林语堂,2000]

4M9}Y1g Oo0

1gu$E*Mb^0这样教育的结果会让人对自己自然流露的情感感到羞愧。心理治疗室里的许多来访者的共同控诉是:我不会哭,我不会去感觉,我象是失去感觉的行尸走肉……。心理学空间;tX8F Fs*h/o!v%H

5IuQM'P8u@Yz$T ~5R.F0

,k"s1}jp!RXC0心理学空间q eH5ROj*N5J#| ?

当人将理性上升到无限的高度时,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如何面对自已的非理性行为,当这种文化价值又不给人退路时,唯一的出路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被研究者们的父辈是怎样将他们过份理性化后的愤怒在家里发泄的。心理学空间$W*~r w#p;c*o

er__3}/} Ld0

A0C cy9y;W v\0

!x g}*y%XW0所谓自恋型人格障碍一个基本的心理病理是:将人性中的脆弱,自私的一面压抑起来以一个过份理想化的幻影替代。这样的结果是他们既不能宽容他人也不能宽容自己。

8|%BSz'a&w0心理学空间`-A N/hi5J(jrIBGZ

^'HXpT d-^-tJ$D ^9H!F0心理学空间*o JC O e%TK*U

所以,在早期的家庭互动中要让孩子自然地去呈现自己,少一点说教。养育者对自己人性中的暴露的脆弱要有勇气去面对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去真实,去爱,去宽容。

He-?B T}0心理学空间z*r~Gy Fg

2.建立自我界限

tZ v? b0心理学空间 S6Ciw4i*Pa

T&o+y,e-?7["oa0心理学空间E Bo&V&@T3aNgv[

一个心理学界公认的事实是,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中自我界限不清。这表现在父母过份地干预孩子的生活,为孩子作出几乎所有的选择和决定。诚然,养育者在孩子未成年时,需要给予孩子诸多照顾和帮助,但这与“我的即是你的”有很大的区别。这种人与人之间缺乏自我界限的人际关系与儒家缺乏对个人承诺的“人人关系”( 即个人只是复杂人际关系中一个点)有关。但是,对个人权力的尊重,对自主自立的要求巳势成必然,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篇章。这种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从小做起,按照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在个体与养育者的互动中,养育者如果充分尊重了孩子个人的权力,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学会这种行为。人有了这种自我界限后,就会更加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因而也会相应地负起自己的责任,就不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也学会了区别哪儿能够界入,哪儿是禁区的未来社会交往规则。

V$GN"UJU/Q0

7r$AN [w0心理学空间@6o1Tu0KV9x9?

idp+D9\0^0在中国家庭目前出现的普遍问题是:父母将自已对生活的欲望放到孩子身上,并按照自己认为的好坏去安排孩子的生活。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世代相传中也延续着人类的理想相传。在这种两难境遇中,我们还是要去尝试尊重对方的决定和选择,还是要去明白,作为一个个体,会有与我们不同甚或对立的想法和感受,并要学会去尊重他。

e^/t&N&r/Gxf-D ?Q0

/B*@2BMC a03.培养共情能力

3f v`5cg!rBD0

2i3vJw~i/}a I0

-vW@|.E]7B0

:}0q n?.H&c`$P0共情是现代心理治疗的一种态度。它指的是一种能体验别人的苦和乐的内省力。共情甚至被要求为一种做学术研究的能力。在心理治疗里,治疗师共情的理解能帮助病人受伤的精神状态的康复。

#g.e S6v;bP"^hdA0

h g x_P T0儒家传统的两个基本价值观是:“己所不欲,勿施予人”“

y g[x3t0ep ~'L a0心理学空间[!wJ X$B'Z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传统美德表达的是:自已认为不好的不要给予他人,自己想要的也要想到他人想要。这种以己推人的美德尽管我们仍称其为美德,但是这种思维模式是以已为中心的。这种模式缺少一种站在他人立场了解和体验他人的能力。我们常把这种能力称为共情。因此儒家价值观因缺乏这种能力,我们因而不认为它是共情的。第三代新儒家对其重新作出的注解是:我以恕道待人,对我来讲很好的东西,对我的亲友就不一定很好,应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其他人的情形是如何。[杜维明,2001]这是较共情的解释。

F8GO4v UB5d0心理学空间&F nR/WT

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我们的家长一副悲痛无辜的样子:我将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们,处处为他们着想,不光得不到感谢,还要说不好。

0I?"K5`5J{4U?^0心理学空间 m6K;`CY5g[,D

W:]&e7S)ng+{0

{.t#} I1xF9`0我们要探究的是:这种为他人好的想法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有过去生活的影子,过去未满足的欲望潜意识地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并将这种欲望投射到他者身上。如果是这种情形,这种好实在与他人无益,还要让他人背一个感恩的负担。这叫虚假的利他行为,这叫没有共情的能力。

i ll+N w0

%Q N _AWV7B0心理学空间t4y/H*@Ze

~r4b b+N_/I/j;f7_0所谓共情能力的培养,要注意人与人之间有我他的不同,不同的个体由于时代的不同,个人经历的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甚至性别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欲望。共情能力是建立在站在他人角度理解他人的基础之上。我们有了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才能去发展真正的利他行为。这种能力的获得才可能帮助我们去尊重个体生命的独一无二性,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平等,尊严,独立以及理解与宽容。这是种美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它的实现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l A:cO)W(h1~0

p-TB1^T3f2yb*}M0

4T9l&T)?#Rz2q2q&s0

&a7H/K^0AbsN$[k0

0E \'U CI])KQ0心理学空间3UF*Q @;YH1}

结语:由于类似的研究在国内是个空白,而国外的研究又由于文化的不同给参考带来困难。加之这个研究设及多个学科,本人知识贮奋的局现,因而这是一个不成熟的研究,它只能算是一次探索。它的意义在于第一次讨论了自恋型人格障碍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因,并认为其与某些儒家传统价值观有关。且提出了这种价值观是通过家庭作为中介而内化到家庭成员的人格中去。由于时间、经费的原因,样本少,故说服力不足,研究结论的真实可靠程度有待进一步考察和进一步大样本研究。心理学空间NFezN0os!~`b

心理学空间Ro7zb$h"dr

心理学空间 i/eJ^7oZ/[d.W

附录心理学空间,V5k M*WS:~$T1m.h

心理学空间|F{k0G

一、 注解:心理学空间T^8^J B

心理学空间.VQp(br

自身客体(selfobject):个体潜意识地利用另外个体的生命力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这是一种不成熟的人际关系,来自于生命的早期,个体潜意识地利用养育者来安慰自己未能整合的分裂的情感和弥补精神结构的缺失,并指导行为。

iUZQAO.o0心理学空间:zb:y:]o:K [

共情(empathy):是一种能站在对方角度体验他人苦和乐的内省力,这种能力的中心是去理解他人的复杂行为和这种行为的意义。

L8Q^F;BxXtt/Jb0

||;Xlsn4eFR!z0反向形成(turning against the self):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表现为与他者相对抗却又不敢去表达自己的反对态度,而将这种态度转向于拍打、撞击或伤害自己。

C;C.O/L0N m0心理学空间;~-P)^m DL!Z:R;g.d7bW7s

投射(projection):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使得个体将个人的欲望或冲动投射于他人、他事或外界的其他事物。心理学空间.C:Ev n5N8sBl@V W

n-r'i/l\ x0

jN6NhNN(u7?0

B#b'N ?/}0hU0

"zE pF.vpm'@0心理学空间,o)O0|/p{4aNQ6F$d

二、主要参考文献

5j![ xpAzOr1tp0

ube-CC0a01.《社会学》第十版 美: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X8Iy!_-_$V%y0

+| {c*\;ogic4g02.《中国的婚姻与家庭》第一版 邵伏先著,人民出版社1985

4JT%f s1aF)Q7S0心理学空间#l?6}F4w7}^9v

3.《现代社会调查方法》风笑天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心理学空间j"z TSz c~,X%HM

心理学空间 [V2WtF s

4.《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陈向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9u Q*nA)@/c#O1v0

{ehAR ~05.《新教伦理与资本主文精神》德:马克斯?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三联书店1987心理学空间%ox:f]/t/e&bs

心理学空间W G7_]/Jys

6.《儒教与道教》德:马克斯?韦伯著 ,于晓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5

'I;vc uSh0心理学空间\ U C_F/Acjy7d

7.《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杨鑫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心理学空间Z%N/{7^$Q L@0\

a4f"PZ*_"c%R08.《中国人》林语堂著,学林出版社2000

@-p~h8mVFsxd!L0心理学空间5}X~Q9I2Kr

9.《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学林出版社2000

NP/UO$er2T0

u;f aZeCw010.《中国人百年---人格力量何在》沙莲香等著,新华出版社

I;C \Gu |0n0心理学空间)U;T-B/A(E0l:kW7H

11.《中国社会文化心理》沙莲香等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eE Z/NN*}.["FS0

p*^b G_(DNBR G012.《中国社会与现代化》韩明谟等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8

7We+?u:h7s0

m5V-o [$K013.《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杜维明,朱汉民,肖永明编选,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D*r-TT'Z0

*}z"xr3j!x_K @R014.《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心理学空间S8~O z9K/G W

c\;t#I*H.z Q015.《健康心理学》1例自恋型人格障碍报告,罗小年等,1999年第7卷第3期

)p2@!XwN7I0心理学空间 fZ|8x1}*IT;yu~

16.《略谈儒道平衡治疗》李孟潮,往来心理治疗网站2001

AJ}.`P#n5f0心理学空间 L-cJ!o!P.HG

17.《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U]6U X3lJq0

HSl/W5]#^!s$H l[*mi018.《儒学在现代中国》宋仲福等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心理学空间n G3K0BBb

心理学空间,_h_.h8z!@w)wh8S

19.《四书五经》陈戍国点校,岳麓书社,1991

1f.kpY#n3]0

o:X#mJci4k`020.《弗洛伊德文集》车文搏主编, 第二卷., 长春出版社, 1998.650—676.

[Ks,?[0

&?)D,w*B"~%W^ c8C7Kn w021.《流变与走向》李惠国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8H7?/V%BId|\0

W K5]G$?]7vV2XN022.《中国镜像》王岳川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心理学空间/U%F^O9I\b+{

1P/Wo&s(F1Kh*s;y L:@/A$Nvr023.《精神分析概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 1985

/p3C1yh b8h)Ml/T1E0

SQR^7rC+j#T024.《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霍妮著,冯川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心理学空间e ^y6U7Z#n

心理学空间O*VrWuYf

25.《健康人格》美:悉尼?乔拉德,特德?兰兹曼著,刘劲等译,二十世纪 文库,1990心理学空间j [5l4t[9mL"z

P9m1o3jMsl026.《社会心理学导论》英: 威廉?麦独孤著, 俞国良等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心理学空间Qr4Y]Y$v5^L

$W#uO9V`027.《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9/14心理学空间 d-|eu(e D1{

7o|3AWtM/A+vh028.《社会化与个性发展》美:E齐格勒等著,李凌等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8

tFWE$Q"rg:v^~0

rc/I,@l"q029.《人格心理学》陈仲庚,张雨新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xT.mU!t/Q&W0

3` WWD2B g-@,GPeE9K030.《积极家庭心理治疗》德诺?佩塞施基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社,1997心理学空间't @ L\.Y oO O'm H

心理学空间t+Z'a `1Z

31.《文明及其缺憾》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OV%SH6|xig2}0

VRS O]:R{}032.《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墨子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心理学空间1O6x5b'g%n4R

心理学空间(Y co"vk'B4G

33.《中国之伦理精神》林存阳等,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K"Y.{Au Dq.dL$d7P0

\Oh8~ I4g:UI034. Kohlberg, The psychology of moral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1984

cc0H p@t[4^0

~XLa2Y+g!S o"j035. Heinz.L. Ausbacher. The significance of Alfred. Adler for the Concept of Narcissism.Amj Psychiartry. 142. February 1985,203-207心理学空间K:y"N1hH k"B

心理学空间 eu,L A/p7h`

36. Stephen A.Mitchell.. Freud and Beyond—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analytic Thought Published by Basicbooks 1995.149—169

zw(t2\}1KQp:s0

:NE8F)~)K)y-{e'zb037.Moore and fine. Psychoanalysis:The Major concepts Yale University,1995.229—251心理学空间(K+c!MR E kV/S

心理学空间!I/g9U5_q:}n

38.Heinz.Kohut. The analysis of the self.Internationl Universities Press,Inc.1974,1—143.心理学空间 ^ N;W"L2O ZF

B9d Ivu039.Heinz Kohut. The disorder of the self and their treatment: An outline.Int.Psychoanal .1978心理学空间g-k'?H&a

心理学空间OWl)J d

40.Otto.F.Kernberg. Severe Personality Disorders. Yale University,1999..179—209心理学空间;kCrew d!u-w"hf*w

心理学空间l7GUTj}P#By

41.Henry M.Seiden. The Narcissistic counterpart. Psychoanalytic Review,76(1),Sping,1989,67-

7rI9Xi:T6Hg&oA0心理学空间;U Jo |0u-]'Vjc5R&N

42.Randolf. Alnes.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turbanies.Psychoanalysis Rew 6,1983,97—110

IRlR5V"|5W0

6B%mzJa(QX7}}'P:D043.Sidney.Weissman .Psychiatry in the new millennium.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1999,25

V i6n(a2pr!rBu0

Cj"O{O)X$G044.Johan. Gedo. The evolution of psychoanalysis—Com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Other Press.1999.119—129

fk^ n3Y0心理学空间ix9~{.q:w wj^{Z

45.Otto.F.Kernberg. Love relation. Yale University.1999,143—163.

/kZ$Yt8z/Rz2k(u0心理学空间I0fO1j ^Xi

46. Gerald. Adler. Psychotherapy of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patient. Two contrasting Approaches . Amj Psychiatry 143:4.April.1986,430-436

8e5l B5D2e0

CV.U2S#YH CsL-s047.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658--662心理学空间n$fO8dIj!vqy ^

z#m8Kp*Y1c_ B048.Miriam Elson..The kohut seminars On self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with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Norton Press 1987心理学空间6\!@t,vw5r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新书《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童俊
《童俊》
文明与进步已能去承载理想主义»

 童俊

中德首届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1998至2000在美国TUFTS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并接受心理治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