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回来了?
作者: 王浩威 / 6519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9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q&}!K\Y:f0
Gi c&|4} is0五月四日,加拿大中部Manitoba省一位名叫大卫利马(David Reimer)的卅八岁男子,在家自杀。
9I|k't#|8Yy0心理学空间.? w%w n4sg5B_&R:k
这消息刊上纽约时报是一个多礼拜以后的五月十二日。那时,我刚刚退出纽约,退出了将近一星期的美国精神医学会的年会,回到台湾开端整理许久未用的电子邮箱,上上网络,才看到这一则新闻。我查了一下google搜索,发觉西方各大报几乎都刊出这消息,甚至刊头下着充满印象深刻的标题,像「后现代受害者」之类的。心理学空间 _ vKQb
心理学空间B u9K2[0m3HdN
死亡就在年会进行中途发生。我不晓得事后看到这消息的美国同行们,将如何看待这消息。我在台湾某一报看见刊出小小的外电译稿,可惜编辑似乎也不甚理解这一切的背景,没有剪裁到应有的重点。
o2Z/m2S:?d0心理学空间L#| MD|kcr-}.j
六、七○年代性学研究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有一位「琼安∕约翰」(Joan∕John)的知名实例。他原本是双生男孩中的一位,刚出生的包皮手术却不小心将他阴茎截断了。父母在当时最具权威的性学专家约翰曼尼(John Money)心理学博识的强力建议下,采取最彻底的变性手术。所有男性相关的生理结构全去除,这位男孩也就变成女孩。心理学空间mQ3e9c mu

f sM%x3By b0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曼尼博士原本就因性学理论而闻名,这时,又因为「琼安∕约翰」的实例更是声名大噪,几乎当时所有的流行杂志都做了专访。只是,在曼尼博士的版本里,似乎像童话一样「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这样美好的结局,跟后来的发展却不同。心理学空间^ xI.L!A{E
心理学空间#eQ9s)x&@6f1A^
原名为布鲁斯利马的小孩,强制变性手术后变成布兰达。尽管这一路的成长有曼尼博士安排的谘商辅导,可是,不安的情绪却还是日益增加了。
Y;Fr'\0e8YO@ rt0
I8b f1R?7w9o0大卫还是上学、任务和结婚,继续他的生涯。直到2000年,他的故事被写成《性别天生》(As Nature Made Him,台湾中文版由经典传讯出版),于是「琼安∕约翰」版本的「布鲁斯∕布兰达」故事才被广为知晓。这本书出版四年以后,大卫自杀了。没人知道为什么,外电引述他妈妈的话:「大卫从峦生哥哥两年前去世以后,伤恸一直无法平复。」当然,也提到他最近的失业和离婚。心理学空间 Wl%m,k1]]B

i(b,w5Bn0每一则新闻都提到曼尼博士。虽然没有直接指责曼尼博士,所有的论述还是充满了暗示,譬如「受害者」之类的字眼。只是,曼尼博士还是当今性生理及心理权威,性学教科书上还是永远占着一大块的位置,任何谈到性别选择的的学术讨论都还是引用他的理论--尽管证明这理论的「琼安∕约翰」个案早已被质疑,甚至是证伪了。心理学空间 [M o c"@a

:VL6anW8`7M)GT^ @k;s0大卫死了,曼尼还活着,还是像大明星一般四处活耀。几年前台湾主办亚洲性学会议,他还是风采翩翩地担任大会演讲者。心理学空间A U9H/s'j ]D

Qe9s,n(vSd0 
q.@OZ9Q0心理学空间%p r"vqNg*m"`/RN
心理学空间e z7LU$u&t.n1K
心理学空间r{ Z5jkN
科学家自以为振振有词的理论,从来不会因为一两个个案的牺牲就被否定。科学家虽然自称是科学的、实证的、或证据根据的(evidence-based);可是,在真正的「科学世界」里,从来都没有卡尔.巴柏所谓的证伪(falsification)就足以推翻科学论述的理想状态。真实世界的「科学」,其实是由政治经济所建构的,包含国家的势力和跨国资本等等。心理学空间F?d2F;?\N5z
心理学空间f\+Jhdv ?V
弗洛伊德与科学之间关系的讨论,也逃不过这样的建构。心理学空间+@,B;S ceO\
心理学空间*\@^8]"QWp^
1895年,弗洛伊德选择「精神分析」这个字眼代表他的理论以后,但在《梦的解析》(1899/1900)出版之前,他写了一篇长文〈心理学作为一个科学的方案〉(Psychology as A Scientific Project),很清楚地将自己定义在广义的科学领域中。心理学空间{W$p.Lo:u
心理学空间)J8_L&_]O+Q
任何稍稍涉猎相关数据的人都知道:弗洛伊德原本是想从事神经生理学研究的,只是犹太人的身分加上门第不高才迫使他走上临床的执业生涯。在那时代,精神医学和神经医学还有相当高的重叠(事实上,这两学科在临床上完全分开独立也是在六○年代左右-五○年前-才真正完成的事),开业医师这样的科学家或专业人员在贵族阶级还没消失的社会里,只是与市井商贾地位相当而已。心理学空间c+HHQ-]x7RX
心理学空间P^qD{m-m
弗洛伊德终其一生,一直都是以实验室外的科学家自称。对他而言,精神分析永远是科学。他自己曾说过,如果神经学、神经生理学或其他脑功能研究够发达,精神分析所谈的一切都是可以用这些实验室科学来有效性。后来,当弗洛伊德成为许多争议的源时,许多评述者都提到类似的观点。譬如在1979年,Frank J. Sulloway(台湾曾翻译他另一本书《天生反骨》,平安文化)甚至在书名上直接题为《弗洛伊德,心灵的生物学家》(Freud, biologist of mind)。
7w/At6p{I!DU-A?0心理学空间)}(Q1xA/m@
弗洛伊德自以为精神分析是科学范畴内的活动,可是「科学」却逐渐不认为如此。所谓的「科学」,逐渐将弗洛伊德一步一步逐出「科学」的领域。心理学空间$I-g.X'ClgB

;Z)r6ev0Pz:bQ0科学原本是十分崭新的观念,至少对人类历史而言是如此。它是如此年轻,甚至是不断进化,以至于我们现代人听到牛顿竟然也是炼金术士,忽然有精神错乱的困惑感觉。对牛顿而言,炼金术原本就是科学中的一部份--这是牛顿认为的,几乎也是那一时代所有参与科学活动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只是,如果我们愿意多一点历史观去思考「科学」的观念,就会发现:所为「科学」和「非科学」,原本就是在某一些所谓「客观的标准」,随时代的推进,不断重新在两者之间十分粗暴地划下界线。炼金术因为相信化学元素不变的现代化学观念而遭逐出科学的领域,可是后来对元素转换生成的发展却间接呼应了当年炼金术的某些观念又是有可能的。可是,现代科学家几乎是不会再去看几世纪前的炼金术典籍,甚至是普遍罹患历史失忆症,彻底遗忘曾经有过的这一段化学科学史。
@+np$zU5B0心理学空间1A?#s M,tP
「科学」和「非科学」之间的划分是十分任意的。虽然表面上有方法学的检证,深层有科学哲学的辩证,可是,在现实世界里,被划进科学内的,可能是杀人或致成死亡的理论,譬如曼尼博士的性学;被划为非科学的,可能是昨日科学家奉为圭臬的。心理学空间X)^(d/B*KG3^E
心理学空间7e*fq Yku)s_R6^
 
F k&f L.YJ0i+|3p0心理学空间1[t!~o!H

5q%[ [bI0心理学空间Uu5Hym6e5q
弗洛伊德是幸运的;或者说,精神分析或心理治疗是幸运的。这些理论一直活跃着,甚至在「有生之年」看到狭义的科学又重新张开双手欢迎。
} u4k4^M0bd0心理学空间 pzg0A[
1992年我在旧金山参加当年的世界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听到一场Bessela van der Kolk博士谈心理创伤如何改变大脑细胞的活动状态。这在当时还是十分崭新的论述,心理活动竟然能造成脑神经生理活动的永久性改变。当时,他在结语时表示,也许除了创伤,还有许多心理活动可以改变大脑,譬如心理治疗。
9w~"m h m0心理学空间y;V P Te|8_1d
今年参加美国精神医学会年会,获得Adolf Meyer奖的Glenn Gabbard博士在演讲《Mind, Brain,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中,一开场就表示:如果创伤可以改变大脑,心理治疗就有可能改变大脑。这些年来,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可以通过脑部图象的改变而证实,已经是确定的事情了。Gabbard在演讲中进一步指出,边缘性人格违常的个案,在深度而长期的心理治疗后,如果个案的mentalization的能力改变,也同样在脑部图象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心理学空间8[p6tiE0]
心理学空间3iZ R S7Jv;niX
Gabbard指的是精神分析式的心理治疗,特别是Otto Kerberg, Peter Fonagy和Anthony Bateman这些人近年来结合边缘性人格违常的精神分析和脑部图象的研究。想想看,像Otto Kerberg这样,弗洛伊德理论中最重要观念的移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模式(transference-based psychotherapy),反而成为图象医学的研究兴趣。这一切好像又回到从前,回到弗洛伊德当年所讲的一切:精神分析的一切,如果脑神经的实证科学更发达,就可以科学地见到了。心理学空间t$H7r7c/Vv

O&Z4N+R| H\0弗洛伊德回来了?也许应该说,弗洛伊德从没退出,是「科学」回来了。心理学空间n X-qST3CnxA
心理学空间,X4^*iE(|_+w5N:ot
本文原刊载于2004年科学人杂志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活着,其实有很多方式 王浩威
《王浩威》
《殺人之門》書評»

 王浩威

台灣南投人,一位經常出沒在極緻藝術殿堂和前衛怪誕廢墟的觀眾。偶而寫寫評論和文學創作,剛好是專攻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師,目前專職從事心理治療。著有《一場論述的狂歡》、《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海岸浮現》、《台灣少年紀事》、《台灣查甫人》、《憂鬱的醫生想飛》、《打開情緒 Window》、《與自己和好》等。

專長

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
心理學
社會學
個別心理治療
家族治療
社會或文化精神醫學

學歷

高雄醫學院(現為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科醫師代主任(80.10-84.6)
臺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84.10-87.9)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88.3-90.3)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90.8-93.12)

現任

財團法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90.11~)
台灣精神醫學會心理治療學術研究組召集人(92.11~)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96.12~)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心靈工作室負責人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

相關著作

一場論述的狂歡
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
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
海岸浮現台灣少年紀事
台灣查甫人
憂鬱的醫生,想飛
與自己和好
阿米巴詩選
非洲黑人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