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十)
作者: 陳政雄 / 7178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21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 陳政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

-P)NSp }B(p:t$z3b0定境的修學這種修行方法,歐美人士稱之為「mindfulness」,有人將其譯為「正念」1、「內觀」2或「靜觀/專注覺察」3。定境的修持,不可否認的確實可以讓一個人產生心情平靜、情緒穩定的效果,心思也會因為在經過覺察的練習後,漸漸收攝、不再散亂,而產生了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因此對於長期處在五光十色的環境中、隨逐於五欲六塵4醉生夢死而心地遭嚴重染污的現代人而言,這種修持確實可以產生短暫的煥然一新的感覺及效果。因此除了被西方人士拿來應用在減壓治療身體方面的病痛之外,也有美國的心理治療師參考佛教止觀5及安那般那6的修行原則,再結合西方認知心理治療學的理論及技巧,另行創出一套名為「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DBT)」7的治療模式,以這一套治療方法來幫助邊緣型人格障礙及其他不容易治療的精神心理疾患的個案。心理学空间h8k/|U/Y TT;d;w

;i2r!MrX"t x'Pv0上面所提到的這一些方法雖然都被提倡者理解為禪(勉強可稱之為世間禪),但其實只是定力的開發及應用,雖然如實去作可能可以讓這一世的身心獲得預期的安樂及自在,但是就如前文所曾提及認知心理學家的看法,我們可以覺知到的心行變化只佔了心識活動的5%,因此不管如何的努力去作靜觀減壓的課程,充其量也只解決了我們可以覺知的那5%的煩惱與痛苦。可是,其餘那不為我們所覺察的95%的心行變遷,不會讓一個人煩惱、痛苦或傷心欲絕嗎?依常理推論也知道不可能不對我們造成影響,甚至其影響程度可能還遠遠超過我們所能覺知及駕馭的部分。再說,即便有人對於能學習駕馭這5%的心行變化已經覺得此生足已,可是這一些修行的結果終究都是無常的生滅法,一時間有效果的方法,到下一個階段又會失去其作用,個人的情緒仍然會因著變遷不息的外境而一直波動,即使是看似康健的色身也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敗壞,更何況是念念生滅的心行呢?人這一生的苦是沒有止息過的8,更何況每個人還有未來無量劫的生命在等待著我們!佛法談的是永無止息的生生世世,要能實證那一個不生不滅的真實心之後,才能因而如實修證直到成佛而獲得究竟的解脫及安樂自在。而這一個目標,也只有透過禪宗這一教外別傳法門,才比較可能達成!心理学空间LunX v%yK

3vP7N#U_ }0在當前的醫學領域中,心身症(psychosomatic disorders)的治療於近幾年逐漸受到各科醫師的重視,甚至已經有精神專科醫院開始定期邀請國外心身醫學方面的專家來臺灣舉辦研習9。在臨床的實務上,雖然這一些國外的專家並沒有完全採用靜觀及專注覺察的作法作為介入的手段,仍然是以傳統的心理治療及放鬆的技巧作為治療策略,但在實務上已慢慢將這一套以佛教禪定修學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治療方法,納入正統的醫學領域內。這一種變化,應該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因為人們已經慢慢意識到,傳統唯物觀點的西方醫學,已經遇到了相當大的瓶頸。尤其是當醫學水平提高到一個程度,可以讓個體不再遭受疾病所帶來的死亡威脅時,心靈上的健康安樂就成了一個無法避免、必然要面對的問題了。因此,不但國外的治療師開始轉而向東方文化求取心靈靈藥,甚至臺灣醫學界的龍頭老大——臺大醫院,也率先在其整合醫學中心,成立了靈性諮詢門診(包括了佛教諮詢及基督教諮詢兩種)10。這一個改變,預告了唯物觀點的西方醫學及心理學,已經逐漸失去其主導權的命運,也宣示了一項重要的訊息,那就是全人的治療,尤其是以身、心、靈作為主軸的全人照護,是不可能將宗教所探究的心靈現象排除在外的,否則要談身心靈的真實安樂,就真的是天方夜譚了。心理学空间\}Yd8N

心理学空间 SO5S/v'i Jz7v-jJ

談到心靈喜樂的良藥,靜觀及專注覺察的作法,或許可以讓以身體化症狀為主的心身症患者獲得較大的改善;但是對於身處在這個變動不安年代的現代人而言,外在環境的誘惑這麼多,社會又經常發生重大事件,再加上年年天災地變,煩惱深重的人是逐年在增加(從持續升高的自殺率可以瞭解到這一點)。針對這種深重的煩惱,靜觀及專注覺察的作法,是否足以讓這一些身陷心靈災難中的現代人,抵擋得住意根末那識的攀緣執著性所帶來的影響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近年的媒體披露,西方國家正加緊投入大量的資源,以增加心理諮商治療師的人力11,由這一現象我們可以推測,逐年增加的心理情緒困擾問題,已經讓政府感受到其對社會成本的負擔及社會安定所帶來的壓力了。但是,這種大量增加諮商師人力的作法,其成效會如何呢?恐怕仍然會相當有限!因為以西方心理學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各種治療學派,其所探討及對治的,其實都不離六識心(尤其是意識)的功能範圍;可是會造成個人煩惱痛苦的根源,卻是末那識意根。意識心固然也會造成煩惱,但是,意識心之所以會造成煩惱,也是因為意根末那識在其背後掌控的結果;如果只改變意識心的心行,仍然還不是究竟根本的作法,就如同發燒的時候給予退燒的藥,而沒有去根治發燒的原因,怎麼可能產生根治的療效呢?即使是精神分析這一種鑽研深層心理、強調其所對治的對象是潛意識的治療模式,也是見樹不見林的。弗洛伊德提出「潛意識」的理論,所企圖指向的對象,是人身上一個隱微的心識;然而從唯識的觀點來看,弗洛伊德所企圖研究的對象,其實應該是唯識所探究的「意根末那」這一個心,只是西方心理學者從心理運作的現象上來想像及推論,應該要存在這麼一個隱微的心識,才能合理的解釋人類心靈狀態所呈現出來的複雜性。但是,現象上的觀察終究是很有限,而且也常常會有錯誤的12。因此意根的體性及功能,以及意根對一個人所能造成的困擾,不是研究精神分析的學者所能想像的,更談不上要對治了;相反地,佛教唯識經論中對意根末那識的解說,卻是清楚而確實,函蓋層面既廣大且深細,又有明確的實踐方法可以遵循。依於唯識學的義理來真實參究及修學,才可能對治意根的習氣所帶來的困擾13心理学空间4Z{4gC4dwia

心理学空间+qO)F+i~;ZT

那麼,究竟該如何來對治這一個遍計執著的心識呢?在《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一般簡稱為《楞嚴經》)的經文中,談到了一個方法,或許可以提供給忙碌的現代人來修學14。在《楞嚴經》卷5中有一段被通稱為〈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經文提到:

~NQ nn"^ ?e!ke8C6J0

W `_ mxS/P0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心理学空间Y%n] F*Q%|

#j ]'o)~dzSDY0經文大意是,藉由「念佛」這一圓通法門的精進修學,可以達到制心一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程度而深入楞嚴大定,甚至進而證入無生法忍。需要提醒的是,此處所提到的「念佛」,並不是一般人所認知的「持誦佛號」的「唸佛」,而是「憶念於諸佛」。心理学空间 tpitL$U8N

心理学空间T6S? ~[/L

當我們憶念一佛或一菩薩時,心中沒有名號聲音形像,憶一佛、想一佛,而無他念,便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如此簡單而又清淨,何樂不修15心理学空间E1qoH/L x

)K Ri#Iu P0當我們藉由念佛法門而能心無他念,都攝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時,就能讓我們不管是在行住坐臥的活動中,或是靜觀、專注一念的打坐中,都能隨時保持一心不亂的定力,自然就能逐漸減少意根末那對外境的攀緣了。由於:

ND2zrw;jh0
心理学空间!V$P*E&|'C3?

此法是直接由意根——心念入手,非由舌根耳根轉入意根,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斯為第一」,可知此一念佛法門是無相的、是修定而入的淨土法門。也就是去除形像、語言、文字、名號,而直接以憶佛之心來念佛。必須是以此憶佛之淨念相繼不斷,才能稱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若有其他任何念頭乃至佛號出現,都不能算是淨念相繼。以此憶佛之淨念相繼不斷故,最後能「入三摩地」,若上上根人,乃至證得五蘊空的究竟解脫境地,這是唯心的淨土,究竟的淨土;此即大勢至菩薩所說的念佛圓通法門16

|O@:^~)|6a0

c:`NUnaj0至於這無相的念佛法門該如何修學才能成就?才能利樂自己克服意根計執攀緣的困擾,甚至進而能利樂自己所諮商治療的個案呢?有興趣瞭解者請自行上網參研相關資料17

:E|0T rD3II9s0

V(]7c+Jq0參考文獻心理学空间/R&K-jr(zp

  1. 「八聖道之一。離邪分別而念法之實性也。起信論曰:『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引自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八聖道也稱為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及正定八種解脫道的修行方法。坊間亦有相當多的相關書籍出版,如《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德寶法師著,賴隆彥譯,臺北,橡樹林文化出版,2003),《正念的奇蹟︰每日的禪修手冊》(一行禪師著,何定照譯,臺北,橡樹林文化出版,2004)等,可自行參閱。
  2. 內觀,「梵語 vipas/yana^。音譯作毘婆舍那、毘婆遮那。即觀、觀法與正觀。即不向外求而深自內省,使內心趨向於真理之觀察,亦指佛教一般之實踐修行。其與修觀、觀心、觀念、觀想、觀行之語大同小異,然實質重心有所不同。」(節引自《佛光大辭典》)
  3. 例如在美國麻色諸塞大學醫學院,就成立了「Center for Mindfulness in Medicine, Health care and Society」,這一個靜觀中心是由Jon Kabat-Zinn, Ph.D.教授於1995年所成立,是專為臨床上有身心症狀的心臟病、癌症、愛滋病、長期痛症、腸胃炎、頭痛、高血壓、睡眠失調、焦慮及驚恐症等病人,提供減壓的課程來幫助其在病情上改善。這一套治療模式也有不少臨床上的研究資料發表,證實其有實質上改善的效果。如果以mindfulness-based作為關鍵字在Google學術搜尋上查詢的話,有將近3000多篇研究資料或出版書籍的相關資訊,可見在近幾年以靜觀減壓的方式來減少現代人的緊張、焦慮及種種精神官能症症狀,已經逐漸成為可能會上癮的藥物、昂貴的心理治療之外的另一個選擇了。目前市面上也有Kabat-Zinn教授著作之中譯本,有興趣者可自行參閱《當下,繁花盛開》(2008,臺北:心靈工坊)
  4. 《大智度論》卷17〈1 序品〉:「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齩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CBETA, T25, no. 1509, p. 181, a13-20)這裡所說的五欲指因染著色、聲、香、味、觸五境而起的五種情欲;另外也有說五欲為「財欲、色慾、飲食慾、名欲、睡眠欲。即:(一)財欲,財即世間一切之財寶。謂人以財物為養身之資,故貪求戀著而不捨。(二)色慾,色即世間之青、黃、赤、白及男女等色。謂人以色悅情適意,故貪求戀著,不能出離三界。(三)飲食慾,飲食即世間之餚膳眾味。謂人必藉飲食以資身活命,故貪求戀著而無厭。(四)名欲,名即世間之聲名。謂人由聲名而能顯親榮己,故貪求樂著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謂人不知時節,怠惰放縱,樂著睡眠而無厭。〔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十七、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四〕」(參考自《佛光大辭典》)
  5. 「為佛教重要修行法門之一。其所代表之意義,及諸經論所闡釋者有下列數種:(一)為天臺宗之實踐法門。止為梵語 s/amatha(奢摩他),觀為梵語 vipas/yana^(毘婆舍那)之譯;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而貫注於特定之對象(止),並生起正智慧以觀此一對象(觀),稱為止觀,即指定、慧二法。又作寂照、明靜。定、慧與戒同為佛教徒之重要實踐德目,如阿含諸經對此多有論說。」(節引自《佛光大辭典》)
  6. 「阿那波那(術語)A^napana,舊稱安般,安那般那,阿那般那。新稱阿那波那,阿那阿波那。譯曰數息觀。數出息入息鎮心之觀法名。大乘義章十二曰:『安那般那觀,自氣息繫心數之,勿令忘失,名數息觀。』安般守意經曰:『安名出息,般名入息。』智度論慧影疏六曰:『阿那般那者,阿那名出息,般那名入息。』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阿那波那,此云數息觀。』舊俱舍十六曰:『若風向身入,名阿那。若風背身出,名波那。』俱舍論二十二曰:『言阿那者,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同光記二十二曰:『阿那,此云持來。阿波那,此云遣去。』」(引自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數息觀是禪定的修持方法之一,指計算出息(呼氣)或入息(吸氣)之次數,令心攝於一境,以對治散亂心的修持方法。
  7. 這一套治療模式是由美國的心理師Marsha M. Linehan於1993年所發表,乃是結合佛教的禪修以及認知心理治療的技巧而成。DBT的課程中需要學習四種重要的技巧,mindfulness則是四個課程中最核心的部份,是藉由觀呼吸、覺察心念的起落、不執著於任何一種生起的覺受以及定心等技巧,作為這一套心理治療方法的基礎課程。
  8. 《雜阿含經》卷1:「如是,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99, p. 2, b9-14)釋迦佛降生人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將佛法分三個階段的講說來圓滿其化度眾生的因緣。這三個階段就是一般佛教界所謂的初轉法輪、二轉法輪及三轉法輪。初轉法輪所說的是現象界的法,亦即四阿含諸經的內容;二轉法輪所說的是法界實相如來藏的總相,是對第八識的體性作一個概論性的說明,這一時期的經典就是《心經》《金剛經》等般若經;第三轉法輪所說則是法界實相如來藏的差別相及深細相,是對第八識的體、相及用作深細的開示,這一時期的經典就是《解深密經》《楞伽經》等方廣唯識經。佛在初轉法輪講四阿含等經時,講的是解脫道,也就是如何出離生死輪迴之苦的方法。由於是講出離生死苦的方法,因此佛在經中開示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也解說苦集滅道四聖諦的具體修行。由於現象界的世間法是一定會生滅變異的,也就是無常的,而無常的法只會為人帶來煩惱及痛苦,因此有情眾生必然會因為世間法的無常生滅性而深陷於無止盡的煩惱及痛苦當中。
  9. 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10. 中醫藥、芳療……臺大整合醫學今開張
  11. 英國增加撥款擴大心理輔導與治療
  12. 精神分析企圖從各人所表現出來、而可以被觀察的心理運作現象來探究「意根末那識(被弗洛伊德稱為潛意識的心識)」的存在及具體功能,其實會遭遇到相當大的困難。就如同建築師要從一堆火災後的廢墟中,重建這一幢建築物的原來樣貌一般,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除非這一位建築師曾經看過火災前建築物的外觀及內部構造,或者他擁有這一建築物的建造藍圖,否則要從殘缺不全的斷垣殘壁中,拼湊出完整的建物,應該是癡人說夢,終究會流於想像與誤謬。而諸佛,就是具足了知「意根末那識」大樓真實相貌及完整結構的建築師,諸佛所教導之相關法義,就是「意根末那識」大樓的建造藍圖及具體功能的說明書。只有依止於諸佛之所教,才能真實了知意根之功能體性;只有依經依教精進真實修學,才能對治意根末那的習氣所帶來的諸種煩惱,也才有真實的解脫與安樂可言。
  13. 之所以說可能,是因為還涉及到個人的業報因緣以及精進程度而定,每個人的獲益會出現程度上的差別,但是只要確實努力的實踐,終究不會唐捐其功的。
  14.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源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五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此經乃是修定學禪者必讀經典,簡稱『楞嚴經』。經中二十五位菩薩各述自己的修行方法,其後由文殊師利菩薩評論,認為對於此世界眾生而言,觀世音菩薩之耳根圓通法門最為殊勝。唯時至今日,去聖日遠,而社會型態亦逐漸轉變為繁忙多事的生活方式,再要尋求以前農業社會的那種安閒清靜生活似難可得。是故現代人若修耳根圓通法門,每日最多亦不過一至二小時而已。除非善修靜觀之人,並能尋找到若干方便善巧之方法助行,否則不易成功。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在楞嚴經中之評論,認為是僅次於觀世音菩薩之耳根圓通法門;末學以為此法最適合忙碌的現代人。」《無相念佛》平實導師著,正智出版社(臺北),2006,頁6。
  15. 《無相念佛》平實導師著,正智出版社(臺北),2006,頁35。
  16. 《無相念佛》平實導師著,正智出版社(臺北),2006,頁39-40。
  17. 無相念佛》,《念佛三昧修學次第》,事實上資料歸資料,實際上該如何修學才正確,才能得力,也是要有老師來教導,無師自通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有心修學者,不妨考慮參加共修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九) 陳政雄
《陳政雄》
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十一)»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