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十二)
作者: 陳政雄 / 5997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21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1RBqW0?;s(o0「客體包括內在客體和外在客體。內在客體指的是一個心理表象(mental representation)──一個和他人有關的影像(image)、想法(idea)、幻想(fantasy)、感覺(feeling)或記憶(memory)。外在客體則不同,它指的是一個真正的人或真正的東西」1顯然的,客體關係理論所區分的內在客體與外在客體,是以心/身或精神╱物質的界線作區隔,或者也可以說是以唯識學所討論的心法與色法來作區別。而如果從唯識的觀點來看,不管是內在客體或外在客體,都攝屬於相分。唯識所探討的「相分有兩種:外相分及內相分。外相分即是眼所觸色塵、耳所觸聲塵、鼻所觸香塵、舌所觸味塵、身所觸觸塵。內相分則由如來藏配合外塵而現起,復由外五塵所生諸法而現法塵相分。」2心理學所談論的客體,不管是物質性的外在客體,或精神性的內在客體,都是個人精神能量投注的對象,都會對個人心理歷程的發展產生影響。尤其是談論到以對象為主的客體關係時,更注重生命初期前幾年的關係──也就是嬰兒與母親或其照顧者之間所形成的關係。換句話說,客體關係所關注的,是自體與客體之間的關係好壞以及所產生的後續性影響。一個小嬰兒(自體)在出生後就會與照養他的母親(客體)形成某一種互動關係,而這種生命早期形成的人際關係的好壞,則是這一個小嬰兒日後心理歷程發展的藍圖3。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一個人的精神心理疾病可以追溯到嬰兒時期所形成的客體關係,因此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的作法,是扭轉及改變個案在其生命歷程早期所形成的不良、變質的客體關係,認為只要能改善被扭曲的人際互動關係,就會產生治療的效果。

dB:@7Fgs0

j qC/P:Nq/t0從以上的敘述可以知道,西方心理學將內、外在客體當作一種真實來看待,因此才會將人的煩惱痛苦歸因於扭曲的人際關係或其他特殊的成長經驗,但是唯識學卻不這麼看待人的煩惱。心理學所談論的內外在客體,是從個體我為主的角度來衡量其所接觸到的對象及衍生的情緒、感受、想法;而唯識所探討的內外相分,則是從人的五浮塵根(五種感覺器官)、五勝義根(大腦)與八個心識,分別與外相分或內相分接觸之後生起了別性,並因此而衍生出種種心所法(心理活動內容)的過程,以探究內外相分其本質的虛妄不實性、無常生滅的苦性。心理學把人的一生當成唯一的真實來看待,因此將此時此刻感受的滿足與煩惱痛苦的解除,當作其學科建立的重要目的;而唯識探究內外相分的道理,目的是要讓眾生瞭解外在的人、事、物或內在的精神、心象,只是第八阿賴耶識藉因緣和合而生的夢、幻、泡、影4,是會變異而不可能恆久長存的,因此不要執以為真實而陷在六塵境所掀起的煩惱塵埃中。

/Z$|4[V5p/SchE |+u0 心理学空间;Ou T/} cG*JU

客體關係心理學認為外在客體與內在客體,及其所形成的互動關係,是讓所有人愛恨情仇的真實對象,因此窮其一生之力就是要與這一些客體存在所帶來的不良關係對抗5。客體關係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煩惱痛苦來自於出生以後扭曲的客體關係,但唯識則認為人的煩惱垢在其出生前就已經相當深厚了。之前文章曾提過,對一般人來說其出生前的中陰身,會因業緣而現起什麼樣的境界6去入胎,通常是與該中陰身自身的業報以及與其未來世的父母之間所曾結過的善惡因緣有關。但是善惡因緣的不同,其實是千差萬別的,有些親子間的因緣是大善、有些親子間的因緣是大惡;有些親子間的因緣是善多惡少、有些親子間的因緣則是善少惡多,有些則是善惡均等,有種種的差別相不一而足。這些過去生所結下的善惡因緣,在嬰兒出生後,就會逐漸因遇到適當的情境而現行,導致嬰兒與母親、父親或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依著過去世所結善惡因緣的果報而出現必然的結果。需要說明的是,這裡所謂的果報的必然,聽起來似乎是命中注定而永遠無法改變7,但其實這種必然性並不一定函蓋這個嬰兒的一輩子,不過至少在其成長過程中的某一段時間,確實會以如此的方式來酬償彼此之間的業報。雖然說因果業報的定律是「如是因、如是果」,但如果在這個嬰兒的成長過程中,他本人或諸如父母等其他人因為某些因素的緣故,引發他們在觀念上起了變化而讓他們彼此的互動關係出現了不同的作為8,這種業報關係的必然性就有可能會改變。這種佛教所說的「因緣果報」9的現象,就會使得親子之間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改變,於是一個人的命運也就會轉往不同的方向發展了10!親子之間是如此,同樣的,這一個嬰兒在長大的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其他客體,彼此之間也同樣存在著這種「因緣果報」的關係。是故這個小孩出生後的親子互動關係的好壞,以及後續與其他人關係發展的好壞,有彼此之間過去生所結的善惡因緣的因素在影響、有彼此接觸磨合過程中,所累積形成的業之因素在影響、也與彼此是否有因緣接觸佛法,如實瞭解因緣果報現象之後,積極累積善緣來轉業的因素在影響,並不能那麼單純的就歸因於自小的成長過程中,人際互動關係的扭曲或發展的異常。從這樣的觀點立足而建立正確的知見之後,要談煩惱痛苦的對治,才不會偏離了方向而徒勞無功了!(待續)

6p&DrpP0 心理学空间 LpR4tu9Z,n

參考文獻

:`v7X2gZ0
  1. N.Gregory Hamilton原作,楊添圍、周仁宇譯,《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實務》,心理出版社(臺北),1999,頁7。
  2. 《真實如來藏》,平實導師著,正智出版社(臺北),2000,頁200-201。外相分是我們的五官所接觸的外在環境的刺激,以及包涵有這一些刺激的種種訊息。例如眼睛所看到的青黃赤白等顏色,就攝屬於色塵。眼睛能看到一個人,或看到一顆蘋果,是必須要有「光亮」這一個條件存在的情況之下,藉由眼球接收物體反射的光線,以及眼識與意識的了別訊息,才能讓我們看到那是一個什麼人,或者那一顆蘋果是紅的或青的。同樣的情況類推到聲塵、香塵、味塵及觸塵也是如此。因此外在環境中所存在的色、聲、香、味、觸五塵,就稱為外色塵或外相分。心理學所談論的物質性的外在客體,不管是一個人、其他物種的有情生或土木瓦石等無情物,基本上就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所構成的物質性存有。但是我們的心識無法接觸物質性的法,必須要將物質性的刺激訊息(外相分)轉換成心識所能了別的種種訊息(內相分),有情眾生才能對環境刺激產生反應,也才能有情緒、感受及想法。內相分函蓋的內容很廣,除了由外在環境中所接收而轉換的訊息及意識心所生起的情緒、感受、想像等內容之外,也包括了定境中的悠閒法塵,都攝屬於內相分的範疇。因此可知,客體關係心理學所談論的內在客體,只是內相分所函蓋內容的一小部分。
  3. 母嬰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一種無法避免的天職或宿命,因為小嬰兒一出生,必須要靠母親的餵養及照顧才能存活。在古典的客體關係理論裡,其所談論的母嬰關係之最初客體,所指的就是嬰兒每天所接觸且可以提供他奶水的乳房,因於對餵養經驗的感受而潛意識地形成好的乳房或壞的乳房的印記。學者認為嬰兒是從母親以乳房餵養他的過程中來分別及形成好母親或壞母親的印象(亦即好的客體或壞的客體),而這種印象則會銘記形成他未來與生活環境中的其他客體互動時所依據的藍圖。因此從客體關係的觀點來看成人的精神心理疾病問題,就是根源於嬰兒時期所形成,而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扭曲、變質的客體關係。
  4.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CBETA, T08, no. 235, p. 752, b28-29)」「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維摩詰所說經》卷1(CBETA, T14, no. 475, p. 539, b13-21)對此段經文內容有興趣者,請參閱《維摩詰經講記》第一輯,正智出版社(臺北),2007,頁308-323。
  5. 客體關係理論看的是關係,因此雖然談論的是一般人所追逐的外在客體,但其實真正有關鍵影響的是內在心理狀態滿足的尋求。換句話說,一般未修學真實佛法的人這一生,幾乎都在尋找能滿足其內在心理需求的關係或內在客體,而心理學也是從這一個層面著手來解決個案的心理遺憾。事實上,心理學或諮商治療所觸及的層面,是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解決及滿足,但是這種種能夠滿足個人需求的關係,如果從唯識的觀點來看,也都離不開前面文章所提過的意根相應的我癡、我見、我愛及我慢這四種根本煩惱的範疇。心理學上滿足這種需求的作法,其實會讓這四種煩惱更為加重,反而是在滿足了某些需求之後,其他的煩惱會接踵現行而又再度出現需求不滿足的渴望。這種無止盡的對關係的渴求,就會像熾熱的火焰焚身一般,讓一個人的愛渴永遠無法消除而使得煩惱終無止息之日。如同《說無垢稱經疏》卷3〈顯不思議方便善巧品〉所說:「如春陽炎,遙看似水,諸熱渴惱鹿,多奔趣之,非水水想,名渴愛生。諸有為身,從諸煩惱渴愛所生,亦復如是。」(CBETA, T38, no. 1782, p. 1039, b25-27)。因此從唯識的觀點來看,必須要斷除意根對這四種根本煩惱的執著性,一個人才有可能獲得真實的安樂。再者,有許多人這一生的煩惱,並不在於關係的不能滿足,而是在於對生命及存在的意義之疑惑無法解答,或者是對死亡的恐懼無法消除。像這種煩惱,恐怕也不是客體關係心理治療所能根本解決的。
  6. 《大寶積經》卷55:【如是中陰欲入胎時,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無有福德,二者有大福德。其無福者覺觀心起,所見境界便作是念:「我今值遇風寒陰雨,大眾憒閙眾威來逼便生恐怖,我今應當入於草室及以葉室。」或隱牆根,或入山澤叢林窟穴。復更生於種種諸想,隨其所見便入母胎;大福德者亦生是念:「我今值遇風寒陰雨,大眾憒閙眾威來逼亦生恐怖。」即上高樓,或登大閣、或入殿堂及以床座。亦生諸餘種種之想,隨其所見便入母胎。】(CBETA, T11, no. 310, p. 322, b17-27)。由經文內容可知,眾生入胎前所經歷之境界,也是會因福德差別而有所不同。
  7. 「業有定業與不定業之別。定業,指必受異熟果之業,有善、惡之分,故惡之定業必招受苦果。然眾生若能感念佛菩薩之厚德,心不猶豫,發願淨信修行,則現世惡報及來生,得以佛菩薩之力轉其定業,不使受苦果,而速證無上菩提,此即定業亦能轉。」(節引自《佛光大辭典》)。可見不定業可以因為改過遷善、懺悔彌補、改正觀念、行善等等而改變業報關係的必然性;而定業若因發淨願修行而感得佛菩薩加佑,也是有轉變的機會。
  8. 舉例來說,西方學派心理諮商治療的作法,常常在處理親子互動關係上的摩擦時,會設法讓雙方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看待衝突的本質。可能媽媽一直覺得孩子不努力、不認真,讓她含辛茹苦的辛勞付諸流水,而對孩子感到失望;而孩子則認為媽媽過於強勢,只是一味的要求自己達到其要求,卻不曾認真去瞭解自己的能力,其實是達不到媽媽的期待,是不可能代替媽媽來完成她未了之心願的!藉由治療師的介入處置,讓雙方都能比較客觀的來看待彼此的狀況及需求時,體諒的想法就會取代原本一味指責或逃避的態度,於是親子之間的關係就能逐漸的改善;而從佛法修學的觀點來說,這一位媽媽如果因為孩子帶給她的煩惱與痛苦,在尋求解決的過程中有因緣遇到貴人,進而修學真實佛法而成為一位正信的佛教徒,她就會瞭解到這一位從小就很難帶養、甚至經常惹事生非的小孩,是因為過去世彼此之間曾結下過惡因緣,因此小孩子在出生後,才會一直出現這一些讓父母傷心、痛苦的作為,以酬償過去世彼此之間惡緣的業報。有了這樣的知見後,這一位媽媽就會如實的依經依教,並依真善知識的教導去懺悔自己過去世所造作過的惡業,也會在這一輩子儘可能的與這一個孩子結善緣,期待彼此能夠有解冤釋結的機會。因此日常生活中即便在遇到孩子出現很不好的行為時,也不會輕易的動怒去責怪孩子的不體諒或不成材,更不會因孩子的惡劣作為起怨懟心或瞋恨心。因為這一位媽媽知道,孩子會做這麼多的壞事,會這麼讓父母傷心,除了彼此之間過去世所結下的惡緣之外,這一個孩子在過去世自己也造作了不少的惡業,這一輩子才會因為習氣種子現行,導致他從小就表現出這麼多的惡劣心行。基於佛弟子對眾生的慈悲喜捨,這一位媽媽就會在佛法修學上精進努力,以修學佛法所得之福報、功德及智慧等善巧方便來利樂自己的小孩,引導他漸漸熏習善法、伏除惡法,甚至引導孩子也共同來修學佛法。如此一來,雙方所結的惡緣就能逐漸轉變而讓親子關係改善了。
  9. 一般人都知道佛教講因果,以為佛教的因果就是「因果業報」,但這種觀念其實並不完全正確,佛法的生命觀其實是「因緣果報」。由於一般人誤以為佛教講因果業報,因此會認為佛教是宿命論的宗教,認為只要造下什麼因,就必然無可避免的要受什麼果報,但事實並非如此。佛教認為眾生在生命流轉的過程中所需要承受的業報,除了要看其所造作的業因之外,還涉及到緣的問題。這意思是說,同樣都造下一個因,但在不同人的身上的果報,並不會都一樣,因為這中間還有當事人造下因之後,後續又作了什麼事情這一個緣的因素在影響。同樣的因遇到不同的緣,其果報的酬償就會有差別。舉個例子來說,某甲與某乙都欠某丙一千萬元,甲很有誠意的去找丙商量討論,希望讓他能按月償還債務,雖然每月償還金額不多,但丙看到甲有還錢的誠意,心生慈悲而欣然答應。某甲因此可以在心安理得、又不會有太大的經濟壓力之狀況下,逐月還清債務而安然過生活;然而某乙在欠下債務後,不但沒有如同甲一般主動商量還債,反而是刻意躲避,甚至是使用不法手段,暴力威脅某丙不得向其催討債務。某丙因而一狀告到法院而查封了某乙的財產以清還債務,甚至某乙還因使用不法方式恐嚇傷害某丙而被判刑入獄。因此,同樣是欠下某丙一千萬,但兩人的下場完全不同,這中間影響的因素就是那個緣,也就是造下因之後所作的後續行為,是可以讓果報的酬償產生不同的變化的。雖然是如此說,但大家不要誤會,以為「緣」介入之後就不用再受果報,就如同前面所舉的這一個例子,甲與乙都還是要償還欠某丙的一千萬元,只是償還的方式不同。甲是輕鬆自在、心安理得的還,乙則是滿懷悔恨、痛苦萬分被法院以強制逼迫的方式償還,所造作的業終究都要酬償的,絕無僥倖可言。
  10. 說到命運,順便談一個近年來出現的現象。這幾年在坊間出現了一本大力提倡「心想事成」法則而相當暢銷的書──《秘密》,宣稱可以奇蹟式的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令很多人趨之若騖;另外也有強調「你創造你自己的實相」(You create your own reality)的「某某心法」,吸引了很多陷在身體病痛以及心理苦惱當中的現代人修學。「You create your own reality」這句話如果是翻譯成「你創造你自己的現實」,倒是與唯識所說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以及佛法所談的因緣果報法則並不違背,因為事實上一個人現在所經歷及感受的種種事件及生命歷程,甚至是命運的演變,確實是過去世的自己造作善惡業後所酬償出來的結果;但是如果將這一句英文解讀成自己可以創造實相,因此生病了不用怕,遇到困厄了也不用怕,只要自己運用「當下就是威力之點」的信念,就可以創造出另一種自己期待的「實相」。這種「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還真的只能說真是無可救藥!表面上一直在告訴其隨學者生命會無止盡的輪迴,每個人來到這地球上都是來當「實習神明」,但其實骨子裡都是不信因果的「撥無因果」論者。試想,如果自己可以任意隨心念創造實相的話,還有因果可言嗎?這一些「心外求法」的外道法門,乍看之下好像有其效果,但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這其實只是利用不同的緣來改變該有的果報所呈現的樣貌罷了,稱不上是什麼奇蹟的。你所能獲得的,也都是本來就會出現的;而所謂的可以改變,其實也只是讓其出現的時間順序作不同的排列組合罷了!西方人不能如實瞭解生命運作的法則,隨學的人也沒有智慧簡擇,才會出現這種拿著雞毛當令箭的現象。其實只要能對佛法有如實的瞭解及正確的修學,都會懂得基本的「因緣果報」道理而可以善加運用的!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十一) 陳政雄
《陳政雄》
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十三)»

 陳政雄

台北市立療養院住院醫師
台北市立療養院主治醫師
美國密西根大學附設醫院自閉症特別門診進修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身心障礙鑑定學障組委員
財團法人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