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攻击性的心理动力学意义
作者: 施琪嘉 / 10054次阅读 时间: 2003年8月28日
标签: 动力学 攻击性 青少年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1f(`H(M&g.|(uD$X0

FE3Y0[a:K$YK;{,_0

.@\ o_Ep0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很多关于青少年攻击性强的报道,有的人提出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缺乏与人交流,自私、心胸狭隘而导致的行为结果的观点,这一观点并不令人信服,因为早在40年代就有的研究证明,多数独生子女富有同情心、大方、愿意与人交往。所以一旦出现个别独生子女发生极端暴力行为就被渲染成普遍现象的报道是不科学的。问题在于哪怕是发生率很底的极端暴力行为,由于事先没有任何预兆:孩子平时很听话很乖,成绩良好、顶多就是有些孤僻、父母将之视为学习刻苦,无暇顾及学习以外的事情,突然间,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孩子变得父母不认识了,他们不再好好地走在父母设计好的轨道上了,开始逃学、撒谎、甚至威胁自杀或行使自杀行动,严重时就发生了类似于徐力的事件。这就象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本来努力防守的后卫突然拼命地朝自己的球门踢球,比赛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了。心理学空间/{i;l/c9Ow8p Wz-t0v"}

ll-l Ke(_[&PYM6P0人们比较容易看出比赛中异常的端倪:吹黑哨、打黑球等,而对孩子突然出现的异常则感到费解。其实,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攻击性并不单单就是暴力行为,攻击对象也不总是外人,而且,青春期的攻击性的表现各式各样,一些症状早在发生极端行为之前就已经出现,只是人们不注意罢了,甚至,有些异常的行为是被社会所要求的,或至少是在此种要求下形成的结果,因此,理解孩子攻击性的含义就能理解孩子压抑的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心理动力学认为孩子现时的思维和行为无一不打上过去经历的烙印,因此,适当的家庭教育和社会引导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和成熟的转变相当重要,下面我将对一些常有社会公认的“观念”从心理动力学角度加以分析,看看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孩子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心理学空间p5b"U%@Sb

.v'uz(Ga%UG~0过分的刻苦也是一种攻击

j;ilG!I4O*f%q0

Rn7p)o B5Z0人们对于学习刻苦的孩子通常是赞不绝口,殊不知 “刻苦”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代表了自我惩罚。如一个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女孩A,漂亮、文静而有些刻板,多年的成绩名列前茅使得她更加努力地学习。进入大学后A发现同学们比她都要快乐,同学之间的关系相处也比较融洽,而她自己仿佛成为了同学中的“外星人”,由于成绩优异,她被邀请到学生会工作,她将自己在学习时特别认真的态度带到了学生工作中,弄得同学十分不满,给她一个绰号“冷面怪仙”,她对处理同学关系显得一筹莫展,尽管A认为她是在努力地改善这种不和谐的关系的,最后A觉得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找到慰籍,于是就更加努力地学习。在寻求医生帮助时已经有多年的强迫行为,如反复关门、反复拧手巾、睡觉前反复看窗户是否关好、床底下是否有人,就诊原因为学习注意力不能集中,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来思考如何避免自己苦恼,改善失眠状态。A的生理发育正常,家庭教育偏于传统。在与治疗师会晤四小时后,A开始回忆起她自小就深爱着其父亲,从小与父母在一起看电视时,经常随父母一起看台湾言情片,家人也喜欢订阅关于《知音》、《家庭》之类的杂志,从中了解了一些关于男女恋爱的知识。初中时突然开始害怕自己的父亲,害怕自己被父亲“强暴”。说到这个感觉时,A回忆到:她当时觉得父亲对她的喜欢是“带有性色彩的喜欢”,A将此感觉告诉了母亲,结果母亲十分生气,并斥责了A,说她不该这样想。在高中学习最紧张的时候,A紧张得睡不着,不喜欢父亲呆在家中,其父心疼女儿,只好经常找机会出差。治疗师了解到,A现在正在恋爱,而且在性方面把握比较严,于是想到,A的症状实际上是与青春期的性心理发育有关的焦虑,因为学习成绩一贯优良、在学校、家庭里从来都是为人夸奖的好孩子是不该有那种与性有关的想法的(没有过性幻想的青少年几乎没有!),这种道德上引起的羞耻感首先是以“投射”表现,即不是我有这种想法,而是父亲有这种想法,父亲是孩子当然的投射体,早在幼年时,很多女孩就说“要找爸爸那样的人结婚!”那时她们并不觉得这样说有什么羞耻感,而是作为一种对父亲的热爱。需要指出来的是,在青春期,性生理的发育程度快于性心理的发育程度,这样就能理解为何在青少年中产生性幻想的情形十分常见。由于受到来自于社会、主要是来自于家庭的影响,在这些欲望被压抑的过程中很多能量就以转向自身的攻击性而得到表现,比如A十分刻苦,不肯放过一分一秒时间,这种过分的刻苦是对自己的一种攻击!在潜意识中,A害怕其他杂念(在我们看来主要是能带来羞耻感的性幻想)侵入其思想中,刻苦学习、取得好成绩,就能证明自己不是坏孩子。等到真正恋爱时,面临发生真正性关系的危险时(就诊前一年开始恋爱),以前的道德约束感重现,这次,A觉得自己撑不住了,于是决定做心理治疗。从这个例子看出,成绩优良、学习刻苦并且获得好评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丑恶”的一面,是自我惩罚的一种变形,想想“悬梁刺股、卧薪藏胆”的典故,就更能明白苦自己,是为了赢得更大的获益的道理,这种“获益”就是心理平衡!明白这层含义,就能因材施教,使社会形成一个能正当传播性知识的宽松而不淫狎的环境,从而从心理上减轻青少年的自我谴责倾向。

!n$j[fcD`X7@0

)X5K?CG D]1E0咬东西是嘴馋、习惯不好?咬指甲与美观有关?

aSpA6EH/_'v0

c&o1^o3}0i;y;u0许多孩子啃铅笔头或咬指甲,这在心理防御机制中被称为是“攻击转向自身”。其产生的过程为孩子在幼小时,由于引起孩子愤怒或仇恨(分离或生理上的不满足)的对象十分强大,孩子会把自己想象成欲攻击的对象加以攻击,这种情况通常见于生活能力不能自理时的幼儿,比如一个还未断奶的婴儿在母亲越来越多地离开他/她时(如出生后2-3个月),他们表达愤怒的方式就是啃、咬再次凑近的乳头,如果再往后发展,则吸吮自己的手指或足趾,在大一些的孩子喜欢拆散玩具也与对亲密的对象发泄不满有关。笔者曾经见过一个男孩将自己的十个手指头咬得血迹斑斑,其母半夜偶然起床看见她儿子开着灯坐在床上津津有味并且全神贯注地啃着手指,问这类病人通常不知道疼,为什么啃也说不出以为然,他们只觉得啃了后心里舒畅些,许多女孩也有这样的行为,父母在教训孩子时说:都这大了,还象孩子那样嘴馋,吃什么不好,去咬铅笔头,咬指甲!对女孩则是威逼利诱:妞妞,别咬那儿好不好,咬在你的手上,疼在妈的心里,你的手烂成这样怎么见人……。上面所说的男孩成绩很好,在医生那儿接触也未发现人际关系接触不良。在谈到自己的父母关系时他回忆到父母总是因为观点不合而发生争执,并最后把他给扯进去。从他开始记事时就被造成这样的印象:他是引起父母发生分歧的导火索!母亲平时有些焦虑,对孩子的生活以及教育的关心细致而琐碎,并有些神经质的固执,父亲则经常不在家,对孩子宽容但有时又过于简单而粗暴。孩子在这种家庭气氛中长大,也形焦虑的性格。开始时表现为学习时胡思乱想,比如“我为什么会眨眼?我眨眼时为什么感觉不到?”,伴随出现的就是啃手指的行为。我们理解这个男孩存在着自身整合不良,即他在潜意识中接受了自己是造成父母不合罪魁祸首的观念,并因此而将所有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一方面,他在学习上争取做个好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对想象中自己躯体“坏的”部分的啃咬达到了惩罚自己、取悦父母的目的。所以说,“啃手指、咬铅笔头”的孩子是将青春期的冲突(学习成绩下降、早恋、与父母观点不一致等)所唤起的“愤怒”、“不满”以固着的早年未决的退行方式的加以表达,这句累赘语句所想表达的意思为“早年的不良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在孩子现在或今后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虽然,通过行为治疗可以治愈部分患者,如告诉这男孩:你做得好,我想手指甲的味道还是不错的,不然你不会这样费力地去啃,你能不能以后将手指甲吃一点进去,最好,连脚指甲也一起吃!与其说这男孩症状的缓解与此“反常处方”有关,还不如说因为治疗师与孩子间建立了信任的关系,孩子在这种安全的环境中感受到信任,因而症状缓解或消失。

4B5{5ul8sW6As0

I/] P-v4noIR0最后谈谈极端暴力暴力行为的含义。徐力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很难理解为何一个孩子会对自己的母亲下得了重手,我在前面谈过,孩子对强大的“客体”的愤怒会通过内心中将自己分裂成“好”的和“坏”的两种人格,对“坏”的部分他/她会试图加以分离。现代心理学证明:神经贪食症、长期便秘、腹泻等症状均与愤怒的自身表达有关,吐出的东西或通过肛门排出的东西代表着坏的部分、必须被分离出去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两面三刀”、“笑里藏刀”来描述有意掩饰自己真实动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这些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有意的、有目的、有倾向的。美国电影《鸳梦重温》讲述了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人的故事,一个人可以以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生活,这是无意识的,是分裂的两个人。徐力在平时是个很老实的孩子,他的异常表现也可以潜意识的“分裂”来解释,在事故发生之前,徐力的母亲曾因为徐力喜爱打足球回家晚了而用竹棍一下一下地敲打她的腿部,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徐力在用榔头敲打其母亲的头部时类似的方式,在徐力的潜意识中,他将自己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母亲,做着同样的事情,在这一时刻,徐力是分裂的,他变成了他母亲(与攻击者认同)!同时,徐力将自己的情感“隔离”,这样,他才能心安理得地做完这一切而不考虑其后果。美国人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用摄像机将一个平时对孩子粗暴的父亲试图逗孩子的场面录下来分析,由于这个父亲是个酒鬼,平时不怎么管孩子,5个月的孩子在被父亲抱起来时就明显表示出抗拒,在神态上已经显示出不高兴,如挣扎、哭泣等,当这个父亲不甘心自己逗孩子能力这么差而坚持继续刺激孩子时,婴儿突然表现为头向后摆、眼睛紧闭,仿佛僵死过去,他将自己隔离在环境以外以能抵御情感愤怒而无法表达的无能,如果这个孩子在发育时经常受到这样的“关注”,他以后会发展为严重的人格障碍。我相信,如果父母只以自己的情感要求为主要注意力,而不去关心孩子们在想什么,那一定还存在许多“隔离”着的徐力。基于上面的解释,看起来是偶发的事件也就有着其发生的必然性了。

E'v x!ax9x NR0

LJB6h v0青少年的暴力行为还有许多表现方式,但从心理动力机制来看,这些方式无一不与“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相关联,未雨绸缪,作父母的难道不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吗?

5k3fF fFh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动力学 攻击性 青少年
«傻子的快乐 杂文
《杂文》
性的笑话——谈谈玩笑的攻击性»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