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发现:超人电影戕害青少年心理健康
作者: 徐晶慧 / 9528次阅读 时间: 2010年8月27日
来源: 中国经济新闻网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6i!H hfm`:f:[

好莱坞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形象一直非常受大众欢迎,从超人到蜘蛛侠,无一不受到男孩子的追捧和效仿。但最新的一项心理学研究却表明,这些惩奸除恶的银幕大英雄却不利于男孩子的成长发育,更不利于当代社会所推崇的宽容友爱,以及不那么大男子主义的男人形象。心理学空间!];a$] ~l/P1z,}d

“现在电影中的超人形象跟过去漫画书中的差得可太远了。”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校区的心理学家Sharon Lamb说,“现在电影中的超人更像是一个动作明星,他们从不停止实施暴力的脚步,而且为人好斗,爱冷嘲热讽,很少提及人类行善的美德。”心理学空间9w.E]'bKr h7M$s

~YMG2\RR#MaR0“而当他们脱下超人制服的时候,也好不到哪去。比如钢铁侠,就是个喜欢玩弄女人,炫耀财富,并借助高火力枪械维持自己男人形象的家伙。”心理学空间tZY;qqD:TB#w
心理学空间F4QOZ,x{!W"NTDs
过去漫画书中的超级英雄的确也跟犯罪分子作斗争。Lamb说:“但是这些超人脱下制服后,都是一些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烦恼和缺点。这才是值得男孩们学习的东西。”
FR})Dp't2C~n v0
V,L0s\2G@B0为了弄清媒体和商人是如何影响男孩的,Lamb和她的同事调查了674名4~18岁的孩子,走访了购物商场和销售人员。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商人利用了男孩子在青少年阶段进行自我认知的需要,将一种狭隘的男子汉气概贩卖给他们。Lamb的研究小组将这一结果公布在第118届美国心理学会(APA)年会上。心理学空间2u+b8K _'[4|.w"Uh
心理学空间:BD M*gA3K%\Y&f
“现在的媒体误导男孩,要么就做个大英雄,要么就永远当个逃兵。”Lamb说,“逃兵痛恨学校生活,逃避责任。当个逃兵并不费劲,但这并不应该是男孩们应该追求的目标。我们想知道是否这些电影教给孩子们通过逃避来‘维持脸面’,最终影响了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
8I$lLxU^0心理学空间 Bn rZ#j'K m?M
Lamb表示,引导男孩们远离这一类型的影视作品,并鼓励他们发现这些信息中隐藏的谎言,能够帮助他们少受这些不良思想的毒害。心理学空间t8[%P+T+m

w0tu6~,a7w0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Carlos Santos在426名中学男生中测试了他们抵制一些陈腐的男子汉特征的能力,他想知道这样的做法是否能够影响这些男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学空间3_/[D}$yU*Sn

m"P(T"T'V5c0在这些男生从6年级升到8年级的两年间,Santos观察了他们是否能够拒绝染上一些所谓的男子汉气概,比如情感上的高度克己自制,机体上的肌肉强壮,以及社会交往中的离群索居等。
/E S]Vw0心理学空间[;X u*}*I
这些受试的男生来自不同的种族。20%的人是非洲裔美国人,9%的人是波多黎各人,17%的人是多米尼亚裔美国人,21%是华人,27%是欧洲裔美国人,还有6%来自其他的种族。Santos试图找到不同的种族之间在抵御这些男性特征时有什么不同,以及家庭和伙伴关系是否能加强抵制的效果。心理学空间.j;A-rw YU

`,IzEJ\ J/C*jXJ0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种族的男生在抵制能力上表现相当,这就打破了过去认为某些种族的男性不善表达感情、大男子主义的说法。心理学空间 YIP9^8u+S \

R(P k'h/C%Z1XJ!|;t0Santos发现,男孩的年龄越大,就更有可能表现出强硬和孤僻的一面。但如果这些孩子和自己的母亲、兄弟姐妹以及同伴一直保持亲密关系的话,他们就不会出现这种倾向。相反,如果这个男孩和自己的父亲关系较近,就更容易出现上述状况。心理学空间1?C3i+pQJc

HL3daZ%c0“如果想让这些男孩过上更加和睦的家庭生活,以及拥有更为健康的友谊,医生和家庭疗育师就应该引导父亲教育自己的儿子,让他们认识到尝试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的重要性。”Santos说。他发现那些抑郁的孩子更容易变成大男子主义者。
B3u VVi/G"vo0
{:{Lg0D,J?$@0研究也发现,那些没有染上所谓男子汉习性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更高一些。而且随着男孩们进入青春期,他们抵御这些习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也慢慢将他们推向了心理疾病的边缘。心理学空间 @4[\`~5E;EaE
心理学空间 Nb2| N+pg$Ab [ n"aQ
“因此在孩子成长的早期进行这样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健康状况和社会交往的质量。”Santos说。心理学空间)T*Ke2} MF
(责任编辑:徐晶慧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12
«Youngest in class get ADHD label 科普新闻
《科普新闻》
2009中国十大科学新锐»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