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婴儿的心理发展和教育
作者: 陈会昌 / 110585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8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7e.H!u4_Pf}E`0多大的孩子能认识妈妈?心理学空间b&~7dfH _9|O)B

h'u X&ZWC8`0     1 孩子多大认识妈妈?
[*OQ3c5iz'n5W0心理学空间\r/XxfT3^)sN Z
        每个做妈妈的都希望孩子尽快认识自己。但新生儿是谁也不认识的,他们什么时候开始认识人脸,什么时候开始认识自己的妈妈?上期文章中我们曾介绍美国心理学家弗朗茨在60年代的研究发现,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就对人脸图最感兴趣,但新近的研究证实,2个月以下的婴儿并不能区分人脸图和假人脸图,他们看这两个图的时间差不多,这是因为,这么小的婴儿还不能看出图形里面的详细特征,如人脸中的眼睛、眉毛、鼻子、嘴等细节。到2-3个月时,婴儿看人脸图的时间就比看那个假人脸图的时间长得多了。您自己可以做一个实验,把自己的2张同样的人像照片拿给3个月的孩子看,一张是正的,一张是倒的,您会发现,孩子看那张正的照片的时间更长。这说明3个月的婴儿已经开始认识人脸图了。研究者还发现,3个月的婴儿能分辨出两张陌生人照片之间的不同,哪怕这两个人长得相似,他们也能认出来。也就是在这时候,他们能从好几张女人照片中认出自己妈妈的照片,因为他们看自己妈妈照片的时间比看陌生人照片的时间长得多。5个月婴儿的本事更大,当你多次给他们看一张照片之后,下一次,如果你给他们看同一个人的另一张照片,他们马上就能认出来,知道这是一张新照片。
6p^0~uH\*Ae0
I8k6_f D0G v0    2 孩子多大知道大人的表情?
b%~Pg|1l0心理学空间"XgpVo5Z8_)mn.\
       爸爸妈妈每天和孩子在一起,会表现出各种丰富的情绪表情,如孩子听话、讨人喜欢时,大人会高兴,孩子哭闹时大人会不耐烦、生气,孩子生病、发烧时,大人会害怕、恐惧等。大人以这些情绪、表情和相应的语言、动作和孩子交往,从而促进了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也推动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过去我们常常认为,婴儿是不懂得大人的情绪表情的,只有到一定年龄,孩子才懂得大人的情绪。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们对大人的表情却早就开始知道了。近年来,心理学家对不会说话的婴儿进行了很多有意思的研究。他们用习惯化-非习惯化的方法,给婴儿看人的各种表情的照片,发现,4-7个月的婴儿就能识别大人的高兴、悲伤、生气和恐惧等面部表情。但这时候的辨认还只是出于认知角度,他们还不能把照片上的表情同真实生活中成人的相应情绪联系起来。7个月以后,他们开始知道,像高兴、惊讶这些是“好”情绪,而悲伤、害怕是“坏”情绪。即便这些表情由不同的人以非常轻微的形式表达出来,他们也能识别。要知道,婴儿能够“看懂”成人的表情和情绪,是非常重要的进步,这种能力将推动他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帮助他们调节自己对环境的探索。
`'o6Lnr"v%wN0心理学空间(n%lb N W\|M
       3 婴儿的形状常性和大小常性
4shF.}Am B0心理学空间/NA"{ A'J_aY@ E2j
       当我们在房间里从这头走到那头时,房间里所有的东西与我们的位置关系都在发生变化,从正面看一台电视机,屏幕上的人是直立的,当我们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时,投射在我们眼睛的视网膜上的人的图像也“躺下”了,但我们并不会觉得电视里的人都躺下了,还是知道他们是直立的。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形状知觉的恒常性,简称为形状常性。心理学空间4fL }4x2i4S D

!Z%y&B!_hVU {0       同样地,当我们在大街上走时,街上的人们与我们的距离远近不同,距离500米远的人,投射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图像还没有一个小米粒大,但我们绝不会把那个人看成是米粒大的一个人,还是知道他是一个身高和我们差不多的人。这种现象叫做大小知觉的恒常性,简称为大小常性。形状常性和大小常性对人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这种知觉的恒常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没法正常地做一切事情。我们就会把远处的汽车看成一个玩具,把远处的大人看成一个小孩子。
:l7m6h Q6p _0

心理学空间(NApO-v!y,r
图1 新生儿大小常性心理学空间$Tk5i.v J

心理学空间6S*\%S+TM*Z$I)U
       那么,婴儿是什么时候形成这种能力的?实验证明,刚出生的婴儿就具备了形状常性,就是说,这种对物体形状的知觉,天生就有了。但是,对大小常性的知觉却不是天生的。心理学家在一项实验中,让几个月的婴儿坐在婴儿车上,在距离婴儿60厘米处放一个大模型人,等他们看够了以后,第二天又在距离婴儿40厘米处同时放两个模型人,其中一个就是昨天那个,另一个是一个按视觉比例缩小了的模型人,根据“非习惯化原理”,婴儿应该对新奇事物感兴趣,如果他们花更多的时间看那个较小的模型人,就说明,他们知道那个大模型人是他们已经看过的,也就是说他们具备了大小常性的知觉能力(见图1 )。结果发现,6-8个月的婴儿已经稳固地具备了大小常性知觉。如果把这两个模型人在婴儿眼前做远近移动,那么,4个多月的婴儿就能产生大小常性了。这一发现证明,大小常性是以深度知觉为基础的,4个月婴儿已经产生运动深度知觉,所以在模型人移动时,他们表现出大小常性知觉能力,6个月以后,婴儿才初步形成双眼深度知觉,所以即使模型人原地不动,他们也具备大小常性知觉了。
eu(k&l iY0心理学空间%wD'XKV"O'Hq1~Iv"E5]
       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当孩子3-4个月时,应该多让孩子看移动的东西,比如,把孩子的玩具在他面前移动,给孩子买一些会自己移动的玩具等,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深度知觉和大小常性知觉的发展。
t;f,g-j8vG9o0
Vg)jb7XaKJ0       4 玩具和书“粘”在一起了吗?
#K%fazp J2J-z_0
Xf0tO&sL:ip^0       心理学家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当孩子长到5、6个月时,在他们眼前悬挂一个非常好看的玩具,大多数孩子都会努力地去够摸那个玩具。但是,如果把这个玩具放在一本书上,或者放在一个枕头上,孩子就不再直接够摸玩具,而是去够书或枕头。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我们把玩具放在书或枕头上时,他们不再认为玩具是一件单独的物品,而是把玩具和书、玩具和枕头看成一个整体,以为它们“粘”到了一起。
|G1N ?,rI0心理学空间+KW0vN}5h
       对我们大人来说,这好像有点不可思议,难道孩子真的这样“傻”吗?是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对我们大人来说,一个物体即使和别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从视觉上看很难区分的事物(如一座大楼前面有一座小房子),我们也知道它们是各自分离的、独立的,各有各的边界。这叫做对物体的独立性和有界性的知觉。当我们做出这种知觉时,所根据的是物体的形状、结构、颜色和我们对物体的透视特征。5个月以前的婴儿还不具备这些能力,所以他们会把放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东西混同为一个东西。特别是当这些物体静止不动时,他们更难区分。6个月以后,婴儿才逐渐地形成了对物体独立性和有界性的知觉。
O@\q x:VxKh0
kA TI[W+h[(at0       这样的研究结果同样启示我们,千万不要把小孩子眼里的世界看成是和成人眼里的世界一样的。当婴儿不具备相应的认知经验时,他们还显得非常幼稚可笑,需要我们成人去训练、培养,有的放矢地促进他们知觉能力和整个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心理学空间-B^,xC;Bh4ge

:{9_K%CP-nA0把孩子抱到大自然中去心理学空间p5E CI`
心理学空间 ]1Q:vP1U'x
       眼睛是人类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最重要感官,而视觉则是婴儿出生后,所有感觉中成熟最晚的。现在让我们从下面的表中看看婴儿视觉的发展轨迹:心理学空间8r7jqR5f.q \;`jy

r4rd a.^D0

 

?S] \/d,L0

视 觉 能 力 的 发 展心理学空间mCD"yG/a7s

出生~1个月

LGV(sM(d%k-u0

1 能看出简单的、具有强烈对比性的物体特征(如黑白格的棋盘)

-h ]5HY3Z$Pv,p*B%x0

2 喜欢看大的、粗线条的图形

KZ;`(qxP^ku.M0

3 表现出形状的恒常性心理学空间liS(`6h l2ac4|

4 能对运动深度情境做出反应(能在运动中发现周围东西的远近)心理学空间+]+K Fc)b/?@Cy*~

23个月心理学空间:o }T%p-k

1 眼睛的聚焦能力接近成人心理学空间xTr9p t7d

2 能认出光谱中的全部颜色

A~ }*I K,^&M_)i0

3 出现双眼深度视觉

J8i)e#qcc s*X4?WC0

4 视觉的对比敏感度的发展导致婴儿喜欢看图形的细节

(lT0n7J2l0

5 对图形内部的形状特征感兴趣

](R4J-j^7b4Q.r*B0

6 能发现整个形状的结构心理学空间6Bk9hEa

45个月心理学空间\U P8Q$CW

1 能像成人一样对颜色进行归类心理学空间)Of&Y}-U

2 出现双眼深度视觉(利用两眼与物体距离不同发现物体的远近)

W3n2B:H2x;x? a0

3 初步形成视觉的大小常性(同一物体不管远近都知道是一样大)心理学空间Spb K#{Gys8yr

4 当物体运动时,能把该物体从背景物体中分离开来

bG!|-V-@0

68个月心理学空间}9y"qd5w5O!Dph

1 视敏度从出生时的20/660发展到20/100,已接近成人心理学空间w B@-cS

2 能以平稳、细腻的眼动跟踪运动的物体心理学空间SKt*RX w1v.zI~.j

3 能看出图形的边界

5rmM@&q(n0

4 即使物体不运动,也能根据其特征把它从背景物体中分离开来心理学空间$f#s0AdT1ShThb}/o~

912个月

&n `(Y @/Jj2V\ Q0

能提取出一个完整图像的信息(如用手电筒移动地照一只大象时,虽然不能照到大象的全身,也知道那是一只大象)

n0EYUD+F4Y0

Z n [ YkT Ev0    综合知觉
#Sx4r$R X*`y`0
'j.Vqd _{\S0       当我们感知周围世界时,大多数情况下不仅仅是单靠眼睛看,或单靠耳朵听,而是边看、边听、边接触、边闻味道,也许还要用嘴尝尝,这种多感觉通道相结合的知觉就是综合知觉。例如,当我们鉴赏一盘菜肴的好坏时,常用“色、香、味”来进行综合的判断;当我们学习外语单词时,最好的方法是听、读、写并用。那么,一岁以内的婴儿具备这种综合的知觉能力吗?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证实,婴儿从刚刚出生,就是以这种综合知觉来认识世界的。当产房里的新生儿听见旁边有人说话时,他们会一边把头转过去看(虽然他们还看不清楚),一边听人说话,还舞动着小手,好像他们想用手摸旁边的护理人员。这充分说明,人感知周围世界的综合知觉,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遗传密码编好程序的行为。
n"SUg"f^0心理学空间3L] { b{9y,Rd
       为了证实婴儿的综合知觉,聪明的研究者把1个月的婴儿分成两组,分别给他们含两种橡皮奶头,一种是光滑的奶头,另一种是不光滑的、有小疙瘩的奶头。当两组婴儿用嘴熟悉了这两种奶头之后,研究者把两种奶头同时拿给他们看,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吃光滑奶头的那组孩子,用更多的时间看那个光滑的奶头,而吃带小疙瘩奶头的孩子,用更长的时间看那个带小疙瘩的奶头。这说明,尽管一个月婴儿的视力还相当差,还不能把眼前的东西看得很清楚,但他们却能用眼睛看出自己用嘴熟悉过的奶头是什么样子。心理学空间-k&Pt!].Q1]k
心理学空间&N2yT9uq2mH/M
       还有一项研究更有趣,研究者同时给4个月的婴儿看两张照片,一张照片照的是两块石头相碰撞,另一张照片照的是两块海绵相碰撞,在出示两张照片的同时,同时还模拟声音,但只模拟一种声音,要么是石头碰撞的声音,要么是海绵碰撞的声音,结果,几乎所有听到石头碰撞声音的婴儿,都把目光转向那张石头碰撞的照片,而所有听到拍打海绵声音的孩子,都把目光对准了那张海绵碰撞的照片。心理学空间rS3Te^

D&I"h? e/D7hOg"L0       研究还发现,4个月的婴儿能把成人发音时的口型与发出的不同元音相匹配,而7个月的婴儿能把不同的表情、高兴或生气的说话声音与说话者的面孔对得很准。
Tns5r E"Nr.Im0心理学空间t_ m@k:|X
       虽然我们说婴儿的综合知觉是天生的,但这只是说,他们天生就具有把不同的感觉通道同时加以利用的倾向,并不是说他们对任何不熟悉的事物都能天生地用综合知觉进行感知。实际生活经历对他们也非常重要,想想看,如果没见过火车,他们怎么知道火车是怎样“叫”的?如果没摸过玩具熊,他们怎能知道小熊的毛是毛茸茸、软绵绵的呢?但是您还会发现,婴儿通过感觉和知觉来记忆事物的能力真是太强了,大多数婴儿只要见过一次火车,就能记住火车是怎样飞快地跑,怎样“叫”的。
t\ BDQ&b0心理学空间0NrGmf
       综合知觉对婴儿来说太重要了,它帮助婴儿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序的、可预测的生活环境大世界。
/E7~+HN!M5C0
@ ?9KAY3C"q/y&\0       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您就知道了,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应该抱着孩子多多地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环境,给他们的容量巨大的感知觉仓库里,存储更多的信息资料,这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好的早期教育。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道德发展心理学 陈会昌
《陈会昌》
陈会昌教授个人简介»

 陈会昌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系、荷兰莱顿大学心理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系高级访问学者。

陈会昌心理学网站
提供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心理咨询服务。

http://weibo.com/u/141436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