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背景下的精神分析感受
尹力 作者: 尹力 / 13282次阅读 时间: 2010年10月23日
标签: 精神分析 尹力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w-Q0z\(q4W!D

 尹立 (分析心理学博士后)心理学空间&s&je@h.d

@TByH0我从1999年末开始接受霍大同教授的精神分析,做分析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解、认识自己,同时也为寻找一种适合现代人的佛教修行方法。在此之前,经过了硕士阶段三年学习后,我感到自己已经能够在理论上把西方哲学、医学与佛教、道教、中医等贯通起来——以佛学为媒介,自己原来学习西方哲学、医学时感到的疑团、不足在理性层面得到了澄清和弥补,同时一直似是而非、神秘莫测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到了相应的理性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感到不足的是,无论中西,学术、宗教的最终归宿都在于能够带来实际生活的改变,正像马克思所说:“哲学家的目的在于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具体到佛学、医学,均以人类身心的具体改造为皓的,理论认同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还是后面接下来的实际身心改造过程。心理学空间v E+@\-q0P^fYA
心理学空间4H H8fIf9U
就中国佛教,尤其是汉传佛教而言,缺少一种能在现代生活方式下普及的、行之有效的身心改造方法。传统的修持方法:念佛、打坐、参禅、观心、持咒等虽有一定效果,但对当前生活方式导致的较为浮躁的心态而言,总感力度不够,且形式又与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无法产生传统的修持效验。佛教学者已经多次论述到这一问题,我本人在学习佛教的过程中对此也深有感触。从自己所实践过的目前一些佛教修行方法看,都有不适应自己身心状况之处。一般说来,它们都会产生一些静心的效果和身体气机反应,但对大幅改善自己心理状态作用不大。这样,充满人类智慧的佛法只能起到一种较为空洞、乏力的宗教慰籍、静心作用,其本有的认识心灵、解脱烦恼、主宰人生的真正内涵却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寻找一种既能够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又能够尽快自识本心的修行方法,成为人间佛教能否真实展开的关键。在这种背景下,带着上面的愿望,我接触到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空间+W.Nnz-K]h{q

:](f6qL"wI-e_0接受第一次分析使我突然有一种天高地阔、胸怀宽广的感觉,心中涌跃起一阵阵不可抑制的喜悦的冲动。这种心灵开放的觉受自己原来在修行藏传密法中有过,但只是随着修法的进程呈现出来,其来源的心理机制一点儿搞不懂,总掺有一种神秘感,无法切实把握。而在首次分析结束后这种天高地广的状态因何产生,是什么问题得到解决所引发的心灵感觉,却一清二楚,毫无神秘可言。在接受分析前,我对精神分析理论了解泛泛,仅似是而非地读过几本书,既不理解,更未接受,根本不知道如何用精神分析解释自己出现的这些心身现象,但以往的佛学理论却使我一下子认同了这一状态,并做出了解释:通过言说的方式,原来隐蔽在心里的混混沌沌的感觉现在被明确表达出来,从此不再是一种莫名地驱使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而是坦坦荡荡地暴露在自己面前,被自己明了、体认。在被明了的一瞬间,那种由无明导致的情绪的内在驱力一下子冰消瓦解了,原来地顶在心中紧绷绷的感觉便顿时散开,心中空旷了许多,“自我感”也就此矮了一截,自感身体重心下沉,离大地更近,脚下变得踏实而轻快。第一次精神分析给我带来的巨大震撼和欣喜,再结合自己原来学习的佛教理论,直觉使我感到已经接触到了一条在目前生活方式下切实可行的迅速改善身心的道路。
2t/s9@)B[W Lo/w,rw0心理学空间:L~4^p;^ h/@
从佛教来说,它以解决人生烦恼为根本,所谓“烦恼众结使”,即指人生的各种情绪纠缠在一起,驱使着每个人不能自由、自主地生活,陷入烦恼之中,成为烦恼结。这些烦恼结缠绕不清,人们无法明了其真相,因而无法摆脱,是为“无明”。佛教认为无明为人类烦恼之根源,只有消灭“无明”,从“无明”转“明”,明了自己各种烦恼情绪因因果果的真相,才能彻底将其摆脱。精神分析通过将个人潜抑的思想、情绪说出来的方式,把“无明”状态下的烦恼显露出来,为意识所明了,正是符合了佛教的这一根本原则。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产生治疗作用的基础在于使无意识内容意识化,这一过程其实正是佛教由“无明”转“明”的过程。(不同的是,佛学“无明”转“明”是在本体论意义上进行的转化,精神分析由无意识变为意识被认为只是心理现象层面的过程。)具体来说,分析的过程也正是佛法“四圣谛”的真理展现的过程。四圣谛中的“苦”主要谓人心不能自主、自在而被驱入生死之流,“集”谓此种痛苦乃是众多因缘集合而成,“灭”谓佛教的目的就是要息灭这些痛苦,达到自识其心、自主其心的状态,“道”就是由“苦”通向苦的寂灭的道路和方法。从一个分析进行的实际过程看,分析伊始感受到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和情绪,促使自己有一种表达的愿望,不说出来就会感到压抑、痛苦,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以不能自主为主要特点的“苦”的感受。在情绪的驱动下,接受分析者讲出来很多东西后,伴随情绪舒解,逐渐感到自己所谓“苦”的内心的东西其实是由说出的这诸多因素引发的,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由此领悟到“苦”不过是一种“集起”的结果,自己的情绪本无实性,原是因缘合和,是一场“空”。顿时这一胡乱缠绕在一起的情绪之结消散无余,再也无法成为驱使自己心理活动的动力——一种烦恼就这样自然熄灭了。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灭”。而以上“无明”情绪通过语言被表达出来,被意识明了,终而归于无形的过程,正是四圣谛所谓“道”的含义。佛教常以光明照破千年黑来比喻烦恼的熄灭,在分析进行的过程中,这也是一种最好的比喻。“无明”情绪一旦被意识明了,就如黑暗被光明照亮一样,永远不会再退回到“无明”状态。从“所知"的一面说,当情绪被表述出来,还原成一系列的事件、过程,而不再具有所谓的“个体”特征,体现的正是佛法“缘起性空”理论所描述的世界真相。从“能知”一面说,世界的事件、过程体现在人类心中,在未被明了时,作为情绪支配个人生活,产生烦恼感受;在被意识明了后,转化为生命自在的游戏,快乐体验的源泉,佛教“万法唯心”含义的由此得到体现,心理学空间S&K1ii to3Qs}b

8`%_WgN"Z0l8X0传统佛教“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最终在禅定生起的高度清晰的觉照中观察自心变心而了悟其真相,摆脱烦恼束缚。传入中国后,由地杰人灵的中华文化熏陶而成的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参禅悟道之风遍布华夏。在现代生活方式下,能够“持戒入定”者微乎其微,凭借自然之灵气直契本源更是难上加难。精神分析采取的这种通过语言直接表露内心的方式,一方面因无须入定,绝大多数人都可轻而易举采用,另一方面,它在诉说过程中调动了人的舌识(说话)、耳识(听见自己声音)、身识(说话时肌肉在运动),意识等六识中的四识共同作用(有时付出现幻视、幻嗅,故眼识、鼻识亦可参与进来),比只用第六意识观照极大增强了参悟的心力,会很快产生效果。在一次次通过自由述说袒露自己的过程中,一个个的烦恼结被逐渐打开,生活日益轻松自在。在现代社会,精神分析所提供的方法的确可以帮助佛教更好地达到解脱烦恼的目的。
HOB t3t-Ho$m#UX0心理学空间 t6Z/_[8oL
为此,我决定正式接受精神分析。在以后两年的分析过程中,我对于精神分析与佛教关系的直觉得到了进一步证实,自己过去对于佛学的很多单纯理认识在分析过程中获得了体验性认同。另一方面,精神分析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细微的各种生理感觉和反应、由精神分析导致的对很多社会心理概念的重新认识和界定以及精神分析本身由于理论不够彻底而致的各种表面上的分歧,从佛学方面看来,却显得极易理解。心理学空间#WE|_ o/}P`U

c/D6n ~8f@c vE Ad0例如,传统弗洛伊德派精神分析对注重语言作用的拉康和注重原始意象的荣格学派持一种敌视态度,令人对精神分析有“狭隘”之叹。但从佛学看来,它们只是从不同方面强调了人类生命的三种非常重要的内容,弗洛伊德强调了生命的原始动力——性,佛教也认为它是轮回生死的动力,激发并利用这种人类本有的生命能量乃是佛教普度众生的手段;荣格强调了生命律动中必然出现的各种意象内容,佛教称之为幻相,荣格学派分析这些幻相,并利用它达到心理稳定。佛学中无论显密教派都在以各种幻相为观想方式进行修炼;语言在佛教中被称为“戏论”,所谓“戏论”者,只有假立的名目,并无实际内容,这与拉康认为语言只有能指没有所指同一意趣。同时,佛学理论和拉康学派都认识到,利用这种语言的游戏,才可以摆脱语言的束缚,因此,拉康强调精神分析的治疗就是语言的治疗,佛学则大力提倡所谓文字般若。在生命的律动过程中,作为能量的性,作为展现方式的各种幻相和作为意识把握方式的语言,一直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样态,因此无论对于佛教还是精神分析,利于它们达到治疗效果乃至最终摆脱烦恼,乃是一自然而然的趋势,三者在精神分析中,其实也象在佛学中是并行不悖而相互促进的。佛学以“戏论”明了“幻相”,使生命本性的力量不受压抑束缚,自由自主的呈现;对精神分析而言,从弗洛伊德到荣格再到拉康的发展,乃是它了解人类心灵之路的必然走势。心理学空间"bl'\ Kt0I
心理学空间9a/}!KU j3E:SC'I D/y?
佛教背景下的精神分析感受心理学空间naW#KVri5C v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精神分析 尹力
«简析佛教对性欲的态度 尹立
《尹立》
精神分析与佛学的比较研究»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