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忆亲友对心理有帮助吗
作者: 刘晓祯 / 4376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01日
来源: 北京阿尼玛精神分析中心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3z.I_a7\v!O

  人的心灵是娇弱的,很多人不能承受亲友的离去,于是通过扫墓来象征:“虽然你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你,我们永远在一起。”尤其是有些地方给亲友变成的鬼魂烧纸钱等行为,更是在潜意识里把亲友当成不会消失的鬼神,相信他们仍然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因为人的心理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象征来容纳自己的,所以扫墓祭奠对于人们的心理象征化功能的正常运行有一定好处。心理学空间'^ZQaG[5h e

心理学空间`;Is!Mp m

  人们在清明节追忆亲友的时候,经常会感到亲友“好像仍然活着一样”。一方面,这其实是活着的人的一种幻想,觉得亲友宛如在身边。另一方面,亲友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们的音容笑貌、道德情操仍然对后人产生着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活着时创造的精神价值并未随着身体的腐朽一起离开我们,而是仍旧存活在我们心中。心理学空间@Z"\ mE;b.Na1n

心理学空间&[$B;F5t3`G!]v

  亲友的丧失对活着的人也是一种创伤,面对这个创伤,人们会经历从否认(亲友没有死),到认识现实进而哀伤,再到接受现实、哀伤缓解的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在否认和哀伤阶段清明的追忆是有必要的,而且,在已经接受现实、哀伤缓解后,纪念亲友也是有益的。因为当过往的丧失已经化为一种淡淡的哀愁时,人们也需要通过一些办法来寄托怀念的情思,这时,纪念已经不是为了处理悲痛,而是为了“常回来看看”,不忘记亲友对自己曾经的帮助,勉励自己在生活中多行善事,看开人生。这样的纪念,会使活着的人对人生更加达观,更不容易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容易使人们活得更加开朗。这种纪念也许已经不用通过烧纸钱、去陵园来表达,也许就是内心的一种情愫,好像“清明时节雨纷纷”,淡淡的感怀,也是人生的释然。

\6WRT.EM XXu*j#o0

4QZj.r+{ ym0  清明节追忆亲友的风俗,从社会的意义上来说还具有协调人们的情感、鼓励人们通过集体的方式处理情绪的作用。在这种集体的怀念中,人们对已逝亲友的追忆有了一年一度的纪念日,可以用符合传统的方式来适当的协调自己的情感,而且可以通过亲人一同扫墓、或者几个人品一壶香茗谈故人的方式,在社会化的情境中表达情感,寄托追念,这对于人的合群性,都是一种很好的帮助。

2t&e?)~;v-\0q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儿童梦游不可怕 刘晓祯
《刘晓祯》
上课尿急是因为恐惧权威»

 刘晓祯

刘晓祯,阿尼玛心理工作室专职咨询师,心理科普与心理文学自由撰稿人。

理论取向:从临床实践中发展出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精神分析结合认知治疗、森田治疗、家庭治疗、认知领悟治疗的整合心理治疗,咨询特点为擅长共情、擅长在情感的层面做工作。独创的以荣格分析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原型及家庭系统分析”很适用于帮助在恋爱婚姻和家庭关系中陷入困境的求助者。
咨询对象:恋爱与婚姻心理咨询(尤其是婚前心理辅导)、学生青少年心理咨询、人格障碍、神经症(如强迫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神经衰弱、恐怖症等)、亲子及家庭关系咨询、人际关系问题、适应障碍、心理减压等。
咨询地点在阿尼玛心理工作室,
预约电话010-52518317、13683003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