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心理治療的發展
作者: 蔡榮裕 / 5676次阅读 时间: 2007年11月04日
来源: 台灣精神醫學會2001.12月份通訊專欄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ih(C9cH!A#D4F

台灣精神醫學會通訊2002.02月份專欄心理学空间CM)[1mYC
本土的心理治療發展:
f y(y n? oZt0評介「避開空無感:探索覺得一無所有時的防衛(1)
Uz y$lZ0--By Ricky Emanuel (2)」
:y Hj'A0O1B)T*RO0
V XQ-D$h6V0台北市立療養院 蔡榮裕心理学空间4tQ3jt L

W7E"s^8mF&C` R0心理学空间Z7l/Bq_~$]
多少時候,當夜深人靜,心中卻無來由地感到空無;多少時候,走在擁擠的街頭,心中突然昇起莫名的孤寂;多少時候,坐在你面前的個案,已經談了很多話,卻更覺得空洞感;多少時候,你坐在個案面前,寂靜彷彿變成某種吞噬物質的黑洞。或許如同R. Emanuel在文中提及的,我們將會動員內在的種種機制,讓自己很忙碌或者變得什麼皆不在乎似的;這些形容在所謂的大眾心理學裡皆已是老生常談的感覺與印象了,何以他的這篇文章又能刊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這本具有某種官方指標意義的雜誌呢?
qBm!V5G,zl+C0心理学空间h1T%w k A\)V.mry%v
心理学空间@+RF1@r F.R
嚴格說來,R. Emanuel並未發現前人所未觸及的深層情感,亦未有驚人的觀察,但作者則是回頭反思這個老生常生的空無感(sense of void)的主題,依循著英國克萊因學派(Kleinian)的臨床經驗與理論思路,再次加以整理並提供案例來豐富想法。想要論述老生常談的事,而又要有新的觀點原本即是不易之事,尢其是這些空無感在文學藝術作品與傳記或哲學裡,已經累積了相當豐富的文明資產,精神分析做為處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學科資產,它能貢獻給我們對於心靈研究的什麼想法呢?如果精神分析仍只是指出這種常見的空無感,卻又無法提出不同的洞見,那又何須精神分析的介入呢?心理学空间5R:g }'\ ['NE

*?4M:pZkN6Z0
bV5Ze9C$Wr0R. Emanuel的思路主要是以英國克萊因學派的幾位健將為出發點,並意圖與佛教的空的概念加以評比,雖然整體上作者並未走得很深入,然而在過於浪漫化或者過於疏忽那種空無感的兩極裡,如何讓這個議題仍能使我們有新的體會呢? 並再次豐富精神分析的後設心理學 (meta-psychology)的內含(3)?
$v!Y5Dw'PEu0
\{3or;`9BX%c/v a#\0心理学空间-gqj#xG4m p
對於後者,R. Emanuel在本篇文章裡的貢獻較有限,但對於前者的疑問,作者是較有貢獻,並在文章裡引入E. Bick對於嬰孩的原始焦慮裡感到會崩解成碎片的假設(4)、W. R. Bion對於「無以名之的恐懼(nameless dread)」(5)與「非存在的領域 ( domain of the non-existent)」的描述(6)、J. Steiner的「精神的避難所( psychic retreats)」(7)、D. Meltzer的「The Claustrum」的概念(8)、與B. Joseph描述其個案自小時候常重覆的夢見「從球體裡滑落而陷於某種相當可怕的一無所有裡」(9)等思路做為體會與了解空無感的徑路。相對地,R. Emanuel在文中是更著重引述Bion的觀點來表達想法。然而,這些術語皆只是一種「再現( representation)」而非那種空無感本身(10),因此我們仍無法說我們已直接觸及空無感之本身。接下來我僅略舉一些內容來讓讀者有所想像。
.C`:JQ-Ng0
3h-c@tq{,~0心理学空间'd"~M v!s }
B. Joseph(1981)提及個案「對我們描述某些類型的苦痛,覺得那種苦痛是相當難以描述的感覺。他們無法了解這種苦痛的特質與本質,也覺得無法清楚地對分析師表達那種經驗。它似乎總是與身體有關,也可能與某種失落感相關,然而這些似乎並非我們所定義的憂鬱:它含有焦慮的情感成份,但它不能被視為焦慮感。」(11)對於這種說法,我們也許覺得是相當含糊不清的描述,而使得我們會很希望趕緊找個特定的名稱,來形容這種難以名之的感覺,然而,當我們硬套上術語後,即是個案的內在心理感受?心理学空间3s0q5?,?5_:v

2V1`"U"vA${q&Ee8I JX0
+J\i7\"k7d0「十五歲的男孩…,每天花好幾個小時欲設計船隻的細節,因而在他的空洞生活裡也幾乎排除了其它的事情。他沒有朋友,在學校的表現亦不佳,亦有懼曠的焦慮。他將自己的船隻設計送至製造鐵達尼號的船廠。在治療的過程裡,後來漸知道他是害怕像鐵達尼號那般『被困在洞中』,而沈浸於完全的空洞感裡。」(p.1079)R. Emanuel試著以Bion(1958)在 “On Arrogance” (12)裡形容這是個案無法內化(introject)一個具有功能的Container/ Contained的系統(13),因而無法處理他自身的焦慮以及懼曠的感覺。心理学空间WsR1f `3It
心理学空间!M#_M(SKI3cJ
心理学空间7X%TcA8OD$M_
如前所言,這是皆是常見的生命現象,R. Emanuel雖然在文中亦列舉了幾個案例來說明,然而,在一般人亦是常見的現象,我們可以視若無睹,或可以做些事讓肌肉感到自己的存在(14),或者喝杯酒讓興奮的神經提醒自己猶有感覺,或者可能心慌張起來彷彿世界末日就坐在你的隔壁,只等你來敲門。也許很多人早有這些感覺,或者在很多個案身上觀察到這些現象,而已有如下的觀點了。例如,覺得那並沒有什麼稀奇之處,只要不管它就好了;或者我們可能忙著以看開點來慰藉個案,但我們的慰藉卻毫無作用,僅換來個案的更覺得空無,而再次要你給他們更多有用且有力的建議與安慰,但你卻愈來愈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彷彿自己的熱誠皆被對方的空無給吸光了,只想趕緊結束該場治療,卻又覺得愧疚萬分;或者覺得那不是值得注意的感覺,我們只要試著不理會它就好了。
;W["V|9WW0
d{#q/~(@F0心理学空间3Jk!Y+xp;l%Bo4d`K
然而,這種意圖「不理會」的反應,常只是當事人在意識層次上的意圖,但在潛意識層次裡則是充滿了複雜的防衛機制。例如,R. Emanuel提及某個案在治療過程裡,重覆地提及20幾歲至35歲裡所發生的不幸事件,陳述時就好像那些事仍如昨天發生般,也常表示想忘掉但卻又揮之不去,個案的重覆陳述裡似乎流露著處於一無是處與一無所有的處境裡,是否個案對那些事件仍感苦痛,但內在世界裡卻歡迎這種苦痛所隱含的自虐與虐待的特質(15)。或者如J. Steiner(1993)所假設的,面對這些苦痛,由於某些高度結構化的病理結構的運作,使個案退回到內在的避難所裡,以避免相關的被害或憂鬱的焦慮。
N3w"]#F }c&| D)q0心理学空间Q.V3NdCI DS
心理学空间3f:B$kY8R#yEWlvs(y
通常如果焦慮感有明確的源頭,治療者與個案皆會覺得較有事可做之感,而不至於太覺得茫茫無方向感;但對於個案所陳述的空無感的焦慮,由於常無法很快確知它的源頭,而容易陷於不確定的不安裡,儘管可在意識的認知層次上做些事來稍緩解這些空虛感,然而,它可能仍如影隨形。哲學、人類學、社會學、文學、美學對於這些感覺皆有其論述的觀點,但精神分析對於彷彿無來由的感覺,或所謂的free-floating anxiety似乎更有發揮的空間。基本上,精神分析並非以趕緊找來東西將那空無感填滿為目標,而是去了解其中所可能隱含的內在意義,這就需要時間來建構它的歷史故事(16)。
&B+ro1q qU&M6f0心理学空间S$Y3s.Q;k*C(Ec
心理学空间%|9Ss0hz)[!e a&}
至於R. Emanuel意圖以佛教的「空」的概念來比擬前述的個案處境,我倒不覺得那是容易探究的主題,作者的描述也仍只是表淺的類比論述而已,仍猶待更深入研究。心理学空间v8\,v L(dq-E@7_

6U4@;Qr;Ai ?#i_0心理学空间"~8S4xs.SA{$O
註:
Z m:a(R)? UDO9m6a0[%P0(1) 本文乃引介A-Void—An Exploration of Defences Against Sensing Nothingness。出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2002, 82:1069-1084。作者刻意以 “A-Void”做為雙重意義的表達,意味著 “Avoid the void”,或者更精確的說法是 “Avoid the fear of the void”。心理学空间-t7bg9~'i3t{1G:@+Q
(2) Ricky Emanuel是英國倫敦的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本文中的引述材料的來源包括W. R. Bion, D. Meltzer, J. Steiner, E. Bick等英國Kleinian學派的分析師。
%h@y0J&b `6C#X9}0(3) 誠如我們對於症狀的處理,並非只是視症狀為仇寇,以為斬除症狀就好了的態度,這種態度在精神分析歷經百年的臨床實踐與觀察,早已知只針對症狀對於處理人類的深層心理問題是頗不足的。因而抱持著探究症狀背後的潛意識動機,以豐富我們對於心靈的了解才是更重要的目標,而非只是硬以現有的後設心理學知識,粗暴地分析症狀背後之因,反只是造成個案對於分析的嫌惡感。
s3we0@bX T_0(4) Bick, E. 1968, The Experience of the Skin in Early Object Relation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49:484-6。心理学空间(G!i7N K7V*|z.b
(5) 請參閱Bion, W. R. 1962,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London: Heinemann。心理学空间BlK ff y+L&\A#{
(6) 請參閱Bion, W. R.1970, Attention and Interpretation. London: Tavistock。
}_be:iB1}v h0(7) 請參閱我於本通訊專欄在2001年裡兩篇介紹J. Steiner的概念。
0J*_)I3Gi(W$g\~0(8) 意指頓入修道院之意,Meltzer, D.引用此意象來描述人的認同感在潛意識裡如何固著於人格裡嬰孩般的部分,彷彿寄居且遊蕩於內在母性客體(internal maternal object)的不同空間裡而有不同的認同感。例如,在公司裡對上司顯得很卑躬屈膝,對同事很客氣,出了門見了狗卻想踢它。但運用前述這些抽象的理論說法乃是一個例子,將外顯行為置換於內在世界來重新思考,這是精神分析處理心理問題時的重要方向。請參閱Meltzer, D. 1992, The Claustrum. Perthshire: Clunie Press。
dJ6G"`}0~8J0(9) Joseph, B. 1981, Toward the Experiencing of Psychic Pain,in Psychic Equilibrium and Psychic Change,P.96,London: Routledge。
sZ8jg&V0(10) 誠如那只是手指用來指向月亮,但月亮本身仍還在遙遠處。關於「再現」的精神分析概念,請參閱Laplanche & Pontalis, 1973, 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 pp.389-390。
TvAS Ys?'MZ0(11) 請參閱註(9),P.88。心理学空间#w c]}+S/UB'h}v
(12) In Bion, W. R. Second Thoughts, pp.86-92, London: Heinemann。心理学空间;f.?5|9q8F$c#J4{s:@$u
(13) 這是Bion W. R.所發展的重要概念之一,主要是假設人的內在世界於生命發展過程裡,所建構出來的某個「容器」般的心理機制,具有容納且消化種種內在與外在焦慮的功能。這與Winnicott, D.所建構的 “holding”的概念有所不同,但由於中譯名詞之不易形容,而使我們易誤以為它們是相同的術語。Winnicott所建構的概念較強調環境因素,因此常是使用 “holding environment”這樣的說法,雖然也是以象徵的說法來運用這個術語,而不必然僅指涉外在環境。心理学空间i{G.Bd uO
(14) 關於人如何運用肌肉做為一種彷彿是另種皮膚的防衛(skin denfence) 以緊筐住某些強烈的情感,例如恨意,進而建構人格以及使人得以有完整感。請參閱註(4),pp.484-6。
vo-l?:U%E)Y:V0(15) 讀者請謹慎,勿將此視為意識作為而粗魯地過早跟個案分析此種假設,而讓精神分析再招不必要之惡名。
#i+n9J2j*M0(16) 關於精神分析對於個人潛意識心理史的建構,如同人類學家意圖在遺跡裡重構人類的早期史,請參閱Freud, S. 1937, Construction in Analysis, S.E.23, pp.255-269。

#I n$K8}{#F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導讀——佛洛伊德是誰?——一個仍有論述空間的歷史人 蔡榮裕
《蔡榮裕》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在台灣的發展»

 蔡榮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英國倫敦Tavistock Clinic精神分析研究、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
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監事
專長:精神分析、心理治療與精神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