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研究:理論與實作對話
作者: 馮朝霖•簡楚瑛 主編 / 6114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0月18日
来源: 應用心理研究, 第 12 期, 2001 冬, 23-173 标签: 质性研究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Y6f%mf*qb CU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作對話 
|4i.NTER0應用心理研究, 第 12 期, 2001 冬, 23-173 
WhD1d%S2D4Q0馮朝霖•簡楚瑛 主編
B'i"j~S(i"Z`,s0
pg.x[%k ])w8Z1w0狄爾泰(Wilhelm Dilthey)在構思精神科學(Geisteswissenschaften)歷史世界成立的理論基礎時,曾一語道破地說:「人沒有什麼本性,他只有歷史」!因此,歷史不僅是人性的舞台,也是存有(Sein,Being)臨現及開顯的場域,人研究歷史不僅試圖在尋找相關問題的所謂真相,其實更根本的旨趣乃是人自我了解(self-understandung)的嘗試與努力。狄爾泰意指的精神科學歷史世界包括了現代一般所稱的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全部領域,而狄爾泰為建構精神科學獨特的研究方法所提出的「歷史理性」詮釋學方法理論包括了生命的「體驗」(Erlebnis)、「表達」(Ausdruck)、「詮釋」(Auslegung)等重要概念,這些概念乃是「生命史」(life story)研究的基本構成要素,並成為往後各種取向質性研究之濫觴。在「後-主義」(postism)時代,研究方法典範的多元性必定會越來越明顯,因此在眾聲喧嘩的氣氛中,邀請學術同行一起進行各種可能形式的交會與對話應該具有一定程度的意義,這也是本次專題的緣起,而我們也相信這應只是一個小小的嘗試。
L\'l1F5F T,\0
v trX2zQk SL0本專題第一篇論文〈質性方法中的參照推論分析〉原為2001年3月在政治大學舉行之學術研討會的英文專題演講稿,由馮朝霖翻譯為中文,作者Rainer Kokemohr(德國漢堡大學教授)乃是狄爾泰門下嫡傳Ernst Lichtenstein的學生,對於質性研究的理論與實踐之關鍵性問題及挑戰具有非常明確的洞察,因此已經嘗試開創新的方法取向,具有可觀的啟示性。他主張傳記研究作為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試圖分析個人的敘說(narrations),以期了解人們如何藉由意義的連結而建構他們的社會世界,傳記研究學上最為困難的方法論問題就在於:在理解陌生人的傳記敘說上,如何避免範括,而能確實理解他人或他文化的真正思想?傳統上,文化相對主義與普世主義代表對此問題的兩種極端回答。為了脫離其困境,本文提出「參照推論分析」(inferential analysis)方法,並以作者在漢堡大學所做的兩個案例,作為實作分析的文本,最後在呈現「遍在式參照推論」與「獨一式參照推論」的對比中,理解個人生命意義的建構與社會發展兩者之間的互動(辯證)關係。
2L+mOEChC dV0
9bU?+xp7Z0本專題第二篇論文為政治大學哲學系汪文聖教授所著〈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旨在對胡塞爾的超驗現象學與海德格的詮釋現象學方法做一比較與釐清。在過程上,乃針對本土心理學運用詮釋現象學方法的一些研究,先闡釋其理論背景,再介紹其運用實例,且試從中析出其所探討的意義結構之可能性條件是存有之自身顯露。但鑑於本土心理學研究者對於從敘說的描述到本質意義的構成間缺乏具體可循的步驟,而前述可能性條件應作為一種步驟的指引,該文續從胡塞爾的超驗現象學裡擷取方法步驟,以為借鏡或參考。作者留學德國多年,又長期專注於鑽研現象學,因此本文可說是質性研究理論與實踐對話之精心傑作,值得讀者細心閱讀。
1aEE^S){-B:W [0
y0rP AR Ce;y0第三篇論文〈心理傳記學的開展與應用:典範與方法〉作者是輔大心理系的丁興祥教授與賴誠斌老師,他們在心理學領域從事傳記學研究已有相當時間的經驗與成就,本文可說是一個階段的方法論反思。作者認為心理傳記學是有系統的及實質的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及知識將個人的生命轉換成一個連貫的故事。心理傳記學不僅是一種撰寫傳記的方法,也是一種研究心理學的方式。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介紹及討論心理傳記學及其方法。內容包括心理傳記學的定義、心理傳記法、心理傳記研究的爭議、心理傳記建構的歷程、心理傳記學的應用及可能的貢獻。本文並以一個國內心理傳記學的研究為例,論述心理傳記的研究歷程及研究反思。最後,心理傳記學作為一種理解個人生命的重要方法,本文討論其對心理學的貢獻和未來發展。
#~,h szD S^b0
7pz%o9\,N N.D`$@I0〈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是本專題的第四篇論文,作者熊同鑫任教於台東師院教育研究所。本文乃是作者作為生命史研究學術生涯的一個回顧,其兼備知性與感性的敘述非常細膩引人。作者認為生命史研究並不是一種新發展出的研究方法,然而,當我與之在1995年相遇時,對它的理論與方法運用的理解是由零開始的。隨著經驗的累積,漸次體認到這個方法在教育研究上的意義。本文是以個人在接觸不同研究生論文資料時的心靈起伏為基點,採用類似自我研究的方式,透過自我經驗的回憶與陳述,說明個人對於生命史研究的認知與理解,在自我對話的歷程中,再次澄清生命史研究對於個體生命意義探尋的價值。
Uk,TFLx7T0
DQfk| X~A0本專題最後一篇論文是〈一群「實習幼兒」的短期就學經驗:另類教育實習方式和方法省思〉,作者為台東師院幼兒教育學系陳淑芳教授。本文乃是「以師資培育者的角色說學生另類實習的故事」為敘說架構,報導一群師院學生以幼兒身份到幼稚園實習的歷程和學生對此經驗的詮釋,藉以探討角色置換實習對「學習成為老師者」專業發展的可能成效。本研究乃是由1位師院老師指導34位幼教系大四學生,進入東部地區10所幼稚園(34個班級教室)進行民族誌取向的質性研究,並透過合作行動研究的歷程,師生共同探究幼兒文化,並學習從幼兒角度瞭解幼稚園生活的意義。其中學生以參與性觀察體驗幼兒在幼稚園的生活;師資培育者則透過觀察與討論,與扮演者共同詮釋、理解和重建現場事件之意義。本文最後提出一些「應用民族誌引導學生成為教學現場研究者」的方法學問題,值得進一步省思。(撰稿人:馮朝霖,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质性研究
«青少年道德判斷、價值取向發展及其與道德觀念影響源之關係 教育与发展心理学
《教育与发展心理学》
父母控制与儿童顺从行为的研究综述»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