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见证——美国的同性婚姻势不可挡(二)
作者: 马晓年 / 4734次阅读 时间: 2010年3月01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ZpY A}0||sFc

现场见证——美国的同性婚姻势不可挡(二)

/v-aG.G n6D n ]1O E*b:l0 心理学空间8S i3\6H!V7E

盛况空前的婚姻庆典心理学空间o+i!@5{ k2TE$j!D

心理学空间S V/ry8t+kv/Y'v

尽管各国都有人组织过集体婚姻之类的活动,但那只不过是人为安排的出于各种原因的仪式,虽然也热热闹闹的,甚至可以搞得多么豪华,但这次出现在马萨诸萨州坎布里奇(又称剑桥)市政厅前的结婚景观则完全不同,没有任何人组织,全凭自发的举动,那种欢喜若狂的情绪绝对没有任何作秀的意味,它真正地感动着每位亲临现场的人。人们非常高兴的说,过去发生在市政厅前面的总是抗议和示威,唯独这次是一个例外,难得的一次狂欢节般的盛典,就像除夕之夜的狂欢一样,今夜无人入睡。据说,为了应付蜂拥而来的同性爱侣而赶印新的婚姻登记表,连复印机都用爆了。心理学空间Q FI^*`)T9s

心理学空间){xE&P*~)y&b

在广场的对面也有七八个抗议者举着标语牌静静地站立着,他们对记者诉说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结婚的定义本来是一男一女的事,我们不反对同性爱侣结合但是请不要使用婚姻的称谓;更保守的人则认为允许同性结婚是社会堕落的表现,一位美国妇女甚至把美国国旗踩在脚下,我们问她为什么和国旗过不去,她情绪非常激动地说,“因为这个国家不值得她尊重了,完了”。一幅标语牌上竟然写着“感谢上帝给了美国911”,另一幅标语牌则把同性婚姻比作爆炸了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简直就是一场悲剧。很快,在抗议者的旁边马上集合起一些支持者,看来他们是临时的举动,所以标语牌都是草草书写成的,不像抗议者事先就做了精心的准备。在支持者的行列中我们还发现了一块专为同性恋开办的教堂的标语牌,他们还向四周的人们散发教堂的宣传材料和名片。不过所有的抗议者和支持者都显得那么平静,没有辩论,没有争吵,真正体现了美国是一个可以自由发表见解的国家。不过,当局也不是坐视不管这样一个上万人欢聚的事件,起先是交通警察维持着广场前道路的畅通,后来则派防暴警察把抗议者与欢聚的人群隔离开,到了午夜,才把道路阻断,让车辆绕行,但自始自终,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和任何混乱,只是曾和平地“请走”少数的抗议者。

~IMK2F PR.n0

*k!I{-D*K0在当晚的现场,我们也采访到这样一些伴侣:他(她)们虽然来到现场,但只是表示一种道义上的支持,自己并没有结婚的打算;也有的人表示我们还年轻,刚念大学二年级,根本没有结婚的思想准备,所以也不会赶时髦;还有的人顾及到爱侣双方不在一个城市,只是保持松散的相互关系,现在他们备受鼓舞,准备回家认真考虑结婚问题,不再犹豫了。

:W7Y6lT'X ])H9T0

j!MCL Me0幸福的第一对,“我们就像一天连赢世界大奖赛和斯坦利杯”

0Q:u_P1sF3h%b0

?7SlA,yO-Z0现场的采访表明,同性爱侣们真的能走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玛西亚·汉姆斯和苏珊·心理学空间!BV9Y l9s4} dN

心理学空间 {uo-T\0k

谢泼德女士在一起生活已经27年了,她们有幸成为马萨诸塞州第一对或的同性婚姻证书的同性爱侣。她们说我们真的感到十分幸福,我们就像一天连赢世界大奖赛和斯坦利杯。她们是24小时之间就在这儿占位子了,当时曾引来一些驻足观看的行人。她们是几个月前就知道可以登记结婚的消息的,而不少人则刚刚知道有这样的好消息。她们打算在9月份为新家庭举办一次象样的狂欢聚会。她们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耐心等待后,在在场群众的阵阵欢呼声中于16日晚10时30分和排在她们之后的总共260对同性爱侣们一起进入市政厅内并逐级而上到婚姻登记处的厅堂里的。厅堂里为他(她)们准备有发泡的苹果汁和喜庆蛋糕,楼梯栏杆上系着一朵朵的白色婚纱花簇。在完成每对申请结婚的爱侣必须缴纳的15美元费用和填写完婚姻证书的申请表后,凌晨刚过,她们举起右手,成为在执行官员面前宣誓结婚的第一对同性婚姻伴侣。当她们从市政厅走出来之后,立即被记者和摄像机包围了个水泄不通,实际上这两位中年妇女是被记者们夹持着一步一步挪动的,我也有幸挤在记者堆里拍下一张张难得的照片,真实记录了她们那幸福时刻。其实他们领到的不是结婚证书而是一张像收据一样的小卡片,真正的结婚证书要到三天后才能拿到。根据记者的要求,苏珊·谢泼德女士不时地把那张卡片掏出来,挥舞着让记者拍照。后来我请她再次掏出来并摆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以便我能近距离地拍照这张卡片,她十分合作地让我近距离地拍到卡片上所写的具体内容,这是真正的记者们没有抢到的珍贵画面。据当地报纸17日的消息,还有成千对同性爱侣将在当天白天办理结婚手续,人们普遍期待取消从申请到领取结婚证书的3天等待期。

q _H8e{U"D{8K*T0

G\-a7_g:[+@017日上午8点多,我再次来到坎布里奇市市政厅,欢庆的人群已经散去,

O{eK M]6q*Z0 心理学空间0g|"v;a:Od+U il

但是媒体还没有消停,各电视台的转播车仍然停留在原地,甚至在阳光业已普照之时,照明灯仍然没有关闭的打算。这时的市政厅不再限制人们的进出,所以我得以进到登记的现场继续我的采访和拍照,当地的记者们仍在紧张地采访等候登记的同性爱侣,不过,也有个别人拒绝拍照。心理学空间#s&s4Z4un

Ug;yB-y?6m0哪些人前来登记?同性婚姻人员构成分析心理学空间h1O&\f'x+T:}

7oZ-bkq*^ fZ*c017日的当地报纸已经对当天凌晨以来登记同性婚姻的人员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女同性恋者占66%,男同性恋者占34%,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的女同性恋者的感情更为专一与持久是不谋而合的。年龄在18-29岁的占9%,30-39岁的占26%,40-49岁的占39%,50-59岁的占21%,60岁以上的占4%;40岁以上的共占64%,接近2/3了,估计35岁以上的中年人能占到近80%。双方关系已经维持6-10年的占29%,11-15年的占19%,16-20年的占12%,21-25年的占9%,26-30年的占4%,30年以上的占2%,也就是说双方关系已经维持6年以上的占74%(约3/4),而双方关系已经维持不足6年的只占26%(约1/4),说明登记结婚者的绝大多数人并非一时激动或凑热闹之举,他们对此绝对有成熟的考虑,他们本人的年龄、生活经历和双方关系的持续时间都能证明这一点。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先前有过异性恋婚姻史的人占26%,目前身边有子女的占30%。心理学空间/u;x]*tJ3_9Fng o$_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现场见证——美国的同性婚姻势不可挡(三) 性心理
《性心理》
现场见证——美国的同性婚姻势不可挡(一)»

 马晓年


 马晓年,出生于1945年,1969年华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1981年华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82-1983年在英国进修。
马晓年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