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自我发展——三位儿童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
作者: 郭本禹 / 13387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02日
来源: 四川心理科学 标签: 精神分析 马勒 斯皮茨 雅各布森 幼儿 自我发展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E J#hpPI+WI0弗洛伊德逝世以后,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代表着正统的精神分析运动的新发展。德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哈特曼继承了弗洛伊德及其女儿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最终建立了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在传统精神分析学与儿童心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哈特曼建立自我心理学体系后的数十年间,西方涌现了许多新的自我心理学家。他们不象弗洛伊德等人那样主要以成人为分析对象,而是以儿童为分析对象。他们主要研究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对象关系。所以,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家又称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斯皮茨、雅可布森和玛勒三位儿童精神分析学家都是把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作为出发点,在其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各自关于幼儿自我发展的观点。心理学空间^#Ing9Rlem
心理学空间 [ec.F*G
一、斯皮茨的观点
b5A;fg1M:d e0心理学空间Q,{3f'|;@

'Jk$a+X_l$NB0雷恩·斯皮茨(R.A.Spitz,1887-1974)生于匈牙利,1910 年获匈牙利皇家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来又分别获布拉格和美国纽约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1933-1938年任职于巴黎精神分析研究所,并先后做过纽约市立大学和科罗里达大学的临床精神学访问教授。1950-1952年任纽约精神分析协会副主席。主要著作有:《是与否:论人类交往的发生》(1957)、《自我形成的发生场论》(1959)和《生命的第一年》(合著,1965)。此外还有60多篇论文。

)e t S m$?0心理学空间P@} c4Qm

斯皮茨在40年代进行过住院致病和孤儿忧郁症等研究,后来他的研究重点转向自我形成的发生场理论上。他在哈特曼的理论基础上,阐明了从新生儿开始的亲子关系中构造他的关于自我的发展展过程。心理学空间uh c'Zd

p(I.?.G)C?5\3f&`+_ g!aC0斯皮茨认为,从婴儿到对象形成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婴儿在外部行动中看到各个不同的指征(indicators)。指征是内部变化发生的外部信号, 相应地, 自我构造中就出现了不同的精神构造者(organizer of the psyche)。精神构造者是他从胚胎学中借用来的。原义是指在胚胎发展中,一个散发着影响的中心点,在构造者未出现之前,移植组织采用周围组织的特性;在构造者出现之后,移植组织就获得了“构造了的”同一性,就能采用自己的独特形式。斯皮茨对婴儿自我构造的3个阶段进行了描述。

{Y"s&r:[2|0心理学空间8c1S2H.~*g qa0\

在第一阶段,婴儿刚出生不久,只有一种混浊的一般机体感觉,随着母亲奶头的得到与失去以及满足与挫折的不断适合,即开始了初步的辨别性感觉。到出生后两个月,他开始对运动着的母亲面孔发出微笑。这种微笑反应就是第一个精神构造者的指征,它表明精神构造者已经把感觉和意向性联结起来,从一般机体感觉转向距离知觉,心理能量由内部向外围贯注,这是对象关系的开始。

C*O @9P)aP0心理学空间U'k?F,Dh"f

在第二阶段,随着婴儿的认识能力不断发展,他开始认识了他的母亲,母亲是他力比多合适的对象,看到其他生面孔就哭叫,这一现象叫作“第八个月焦虑”或“陌生人焦虑”——说明对象关系达到新的水平,获得了精神结构的第二个精神构造者,而“第八个月焦虑”就是第二个精神构造者的指征。心理学空间W@q)g!@6z

z e Hb+X%y~P!K0在第三阶段,随着婴儿移动的增加,触觉经验减少了,但对母亲的需要却未减少,母亲的声音重要起来,语词也参与交往。儿童开始叫“妈妈”,这个词包含着复杂的感情。另外婴儿急需表示他抽象的思想。第一次抽象常常就是说“不”这个字,伴有一种摇头的动作。这就是第三个精神构造者的指征,它标志着词语交往的开始。斯皮茨认为来自母亲的“不”,都构成一次挫折,给儿童带来一种对自己活动的攻击和禁止的体验。这一阶段在第15个月左右。

5Tz'tHIM&B0

T7_A,QW0总之,在斯皮茨的理论中,新生儿自我的正常发展就是这3 个精神构造者依序的不断构造过程,儿童的对象关系和自我逐渐在人类和社会的方向上发展起来。相反地,如果不恰当地建立一个构造水平,那就会在日后导致发展上的异常现象。心理学空间t @/De eb O@
心理学空间-^ Q[b X p
二、雅可布森的观点
\ h7b%H_&M Y0

9NN {5C)Bmf0

RY"Psa+mTi0艾迪丝·雅可布森(E. Jacobson, 1897-1978)生于德国,30 年代她在德国接受医学和精神分析训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她移居美国,开始在纽约从事私人开业。她最重要的研究是在40年代到60年代进行的。 她的主要著作有《自己与对象世界》(1964 )和《忧郁症》(1971)。其著作颇为晦涩难读。

(W3Xnu"G*QR.O0

r+}t0y P;G0雅可布森对精神分析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妇女忧郁症的形成及其表现;二是分析儿童自我的形成,阐述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模式。

2kS"J/CX^5?0

3i`%?7Q$Wq2x.L3{0雅可布森为了在其理论阐述中不至于把自我与自己体验着的对象与现实的对象发生混淆,对自我(ego )、 自己(self )和自己表象(self representation)作了明确的界定。她指出, 自我指的是一种心理结构,自己则是个人身心的总和,而自己表象是自己在自我这个心理结构中的反映,或叫作“内心表象”(endopsychic representation)。这个表象有时是个人意识到的,有时是意识不到的。心理学空间B p*nE*\'X ~$B

:m0\Jy)ssw0雅可布森的理论是从哈特曼的“未分化的基质”概念展开的。首先她扩大了哈特曼的这一概念。她认为,未分化的基质不限于自我与伊底。力比多和攻击这两种内驱力在最初也是未分化的,它们都包含在这种身心基质中。她把这种基质称之为原始的心理生理自己。雅可布森认为,婴儿生命最初几周的内部心理生活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她把这一阶段称为前共生阶段。这是在自己对象表象融合阶段形成之前的一个短暂时期。在这一阶段中,机体的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着婴儿的内部心理过程,婴儿的力比多只能静悄悄地通过生理渠道向内部贯注。这一阶段的第一个外显表现就是愉快的情感。由于未分化的心理生理自己既标志着自己表象又标志着对象的表象的始发点,因此,力比多能量向自己和对象上贯注原本是同一个过程。她认为,这种内部心理结构若是倒退回去或是衰退下去,就会产生我向综合症。在母亲与婴儿关系影响下,婴儿逐步形成了一种融合不分的自己对象表象,也就是说,婴儿的第一个内部心理结构开始诞生,这时婴儿就进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拖延时间较长,一直要到婴儿能将自己表象从对象中分离出来才结束。这一阶段在儿童的发展中很重要,因为正是在这一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婴儿才能区分出自己和表象世界来。雅可布森提出,这一阶段如果长期地或病理性地停滞下去,那么就会导致儿童的共生性精神病或忧郁性精神病,也会导致成人期的精神分裂症。

0Xx,M2b X9nbO/i3R0心理学空间N$W)Lg)m7s1S;[

随着机体的成熟,婴儿的未分化的内驱力能量就发展出力比多和攻击两种内驱力;而且这些能量向外发泄的途径也就逐渐敞开。未分化的自己表象,如果投入攻击驱力,就会与投入力比多驱力的自己表象相对立,正是在这一点上,对象关系的内部世界就包含了“好的”和“坏的”对象表象了。在发展过程中,儿童总是通过心力的内投和外投过程,力求保持自己表象和对象表象之间的好的或理想的关系,而把自己表象与对象表象之间坏的关系排斥和投射出去,这时便进入心理发展的第三阶段了。在这一阶段中,特别是到了大约2—3岁的儿童,还会发展出一套理想化的自己表象和对象表象。这是由于当儿童的自己表象和对象表象逐渐更现实化时,他便会经受到各种挫折,体验到炫耀、自制、嫉妒、竞争、失望和失败。正是由于这些感受,才促使儿童能辨别他自己的和别人的情感,检察外部的和内部的现实,并在这个基础上把一些好的和坏的自己表象和对象表象加以整合,建立起理想化的自己表象和对象表象,进一步把自己从对象中分化出来,促进自我的自主。因此,雅可布森认为,如果发展正常的话,理想化过程就会使幼儿向超我形成迈进。如果误入歧途,就会导致忧郁性心理病理症状的出现。心理学空间)D%O.?|2KPv'u Q `.O:O

心理学空间#E/fO7K&};Tuz

发展的第四阶段是以对象恒常性为标志,大约在4至5岁左右开始。这一阶段的幼儿,理想化了的自己表象和对象表象已被整合成为自我理想,而自我理想又被掺合成为超我的一个部分。只有到了这个时候,自我和超我才可说是真正分化出来,从而完成了自我、伊底和超我三分结构的建立,而且,正是由于自己表象和对象表象的分化,致使自我与外界现实和伊底的界限渐臻巩固,因而自我的界限也就更分明。雅可布森指出,如果自己表象与对象表象重新融合,就会造成自我界限的破坏和现实检察的丧失,这时的儿童就陷入病理状态了。心理学空间D(C#]`;{

心理学空间hS OM|

总之,雅可布森提出了一个包括对象关系在内的精致的自我心理结构的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具有综合性或整体性特点,它给精神分析学家解释病理的和正常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确切明了的理论依据。这正是她对自我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因此克莱尔(M.ST.Clair)指出:“由于她对古典精神分析观念进行了修正,所以她是一位影响了许多现代主要研究者的重要人物。”心理学空间iU#rcs;g _3b4FI"G

8b,\-Y1_Ro/B4j0三、玛勒的观点心理学空间/B6kuk2Ss b

5M1? z-[gY0心理学空间 nR'hjjJ

马格尼特·玛勒(M.Mahler, 1897-1985)生于奥地利。本世纪30年代她在维也纳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工作。1938年移居美国纽约,成为美国精神病研究所纽约儿童服务站的一位咨询人员。50年代她在纽约市儿童管理中心从事儿童观察研究。她的主要著作有《论人类共生和个体化的变迁》(1968)和《人类婴儿的心理诞生》(合著,1975)。心理学空间+k)Dk&nkd"Jj

VU1iE'n$q7].{0玛勒的工作对儿童心理学贡献很大。玛勒和斯皮茨一样,也是在哈特曼理论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试图深入地描述婴儿自我发生发展的过程。

A9A P|#x0

-M9nOo2P.|JYuc0玛勒在她长期观察积累大量论据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常规的发展阶段序列,用以刻划儿童从诞生到成长为一个人或者走向精神异常的过程。她首先把婴儿头3年的发展划为3个阶段。心理学空间4c?f%MA1`2e!v

1n7?8X,k%Y_8\6e0心理学空间9y l0~@.V _Y d|

Zt*I8su:I,^6M0

w*K H-Z o5pC01.我向阶段(0—1月),婴儿在一种原始混沌的无定向状态中度过,满足需要是属于他自己唯一的我向(autism)范围。婴儿没有目的,不能区别自我与对象(母亲)。心理学空间z%@tKB!g$q

F]A~ yl%H0
@.Sm;a!ZBL-P?0心理学空间;M!V7t7_ g;X

心理学空间.] FQ]C6Q"vnt

2.共生阶段(2—4月),随着婴儿开始区分快乐的经验和痛苦的经验,他能模糊地意识到其满足需要的对象,共生阶段就开始了。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婴儿对母亲对象还只具有一种模糊的认知,婴儿自己与母亲之间还没有真正的分离。不过婴儿从母亲对他的各种需求的控制下,不断经历愉快和痛苦的经验,从而开始对自己的身体的感觉与外界对象的感觉加以区分。本体感受的出现,意味着婴儿自我内部核心的形成。

X4Lg:i QP9B @!f_%L0

n8?0T |#f-J!o0心理学空间 U@t&CY*zK

(?(yX7OK0

Fm fUl;|-E~03.分离——个体化阶段(5月—9月),婴儿能从他与母亲的共生中分化出自己身体表象。玛勒观察到从第6个月起, 婴儿表现出各种新的行为,如抓母亲的头发、耳朵、鼻子,将食物塞进母亲的嘴里等等,这就显示出婴儿自己与母亲的分化。到了第7或8个月,婴儿开始将母亲与别人进行比较,出现了一种新的“查对母亲”的行为模式,当他看到不是母亲而是别的陌生人时,就会产生惧怕,激起一种“陌生人的焦虑”。总之,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成就就是婴儿的积极的分离机能开始发展起来了。

/C@2oU^0心理学空间 C@-x@T#hU@!H

(2)练习的子阶段(10—14月),这一阶段的特征是, 婴儿最初把兴趣专注于母亲所提供的物体上如玩具、奶瓶等,但主要兴趣还在母亲身上。与此同时,婴儿也逐渐发展了运动协调能力,他可以探索周围的世界了。这时,当婴儿一旦与母亲分离,也可以接受他人作为替代。

?3Bo W"c+L%K0心理学空间*e2HQ&Z-k*Bw*mg

(3)协调子阶段(14月—2岁),这时儿童更能觉察到与母亲的分离,但也更能利用认知能力来抵抗挫折。协调阶段是一个矛盾的时期,婴儿往往会产生一种协调危机。一方面随着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儿童要求独立,他想避开不愿依恋母亲;但另一方面,他同时似乎又会重复出现“陌生人的焦虑”,显示出羞怯腼腆的情感来。精神分析史家范因(R.Fine)认为:“从理论的观点看,她(玛勒)的主要贡献在于协调危机的概念,她对此给予很大的注意。”

X0eQ p6Y rz0心理学空间o ]IZ1y5j

(4)分离——个体化本身子阶段(2—3岁),这一阶段母亲的表象作为一个外在的实体已经在儿童的心理上得以巩固,儿童自己的个性也就随着这种认知能力的增长而开始出现。这时,作为交往工具的言语能力已经占主要优势;游戏也更具有想象性和目的性;随着母亲的来来往往,儿童的时间概念也有了特定的意义。

%AaT6ly$R2R0心理学空间"H:X'X/_9bB6c]

总之,分离——个体化阶段使儿童形成了自我概念,产生了一个具有稳定意义的“客体我”,即得到自我的同一性。玛勒认为,在儿童的发展中,既要使儿童的自我能够同母亲分离出来成为一个自主的动因,又要使儿童能够利用母亲这个有力的助手认识外界事物的意义,否则的话,就会产生儿童自我的病态现象,成为我向的或共同的精神病儿童。

qD z:?CN,G6s0

;I#U;j;gn.{Gn0

_Gd%f j8qdU0

:P4|/HIy/x4~8\0玛勒在与同事长期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婴儿自我发生发展模式,既精致详细又令人可信。克莱尔指出“玛勒的发展模式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具有前伊底帕斯时期的里程碑的意义”。克恩伯格则认为她的理论填补了精神分析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裂隙。心理学空间1H$B Zw&Lc:f.sC

心理学空间3b|xG(A

以上介绍的3位自我心理学家斯皮茨、雅可布森、 玛勒都各自描述了幼儿自我结构化的全过程,对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作出了各自的贡献,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向儿童心理学发展。但是,他们的理论都主要揭示幼儿早期的身心发生发展过程,把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局限于人生的早年阶段,而且他们都还是在心理性欲范畴内去阐明自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他们也都把自我及其机能的发展限制在个体的范围,以先天的“基质”说明后天的人格发展,没有把心理社会的因素归纳入他们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去,所以从根本上都没有摆脱精神分析学传统思想的束缚。这样就限制了自我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学空间2`2g2~o[7f%V&B6x

心理学空间_z8i*c9J9P6{%O$y2z

收稿日期:1998—05—21

e-{J7I$Qi[CfJ(K0
心理学空间w E$FSW6y|F
幼儿的自我发展——三位儿童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
;|*GO.~1U X%l1T&f,G8B5h0心理学空间fu,X6m!H.^
论文作者 郭本禹
"~hC%} h!qS_P0论文关键词 幼儿/自我发展/斯皮茨/马勒,论文来源 四川心理科学,论文单位 成都,点击次数 8,论文页数 37~40,46页1999年心理学空间 FQc"v(h\)mv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代表着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学的新发展,它试图把传统精神分析学与儿童心理学结合起来。本文介绍的三位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斯皮茨、雅可布森和马勒都提出了各自的关于幼儿自我发展的理论,分别描述了幼儿自我结构化的全过程,对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进一步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向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空间EhJFl9GDh-~})lz

心理学空间W;w#SV6Ga&_!s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精神分析 马勒 斯皮茨 雅各布森 幼儿 自我发展
«生命的第一年——斯皮茨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雷诺·史必兹 | René Spitz
《雷诺·史必兹 | René Spitz》
发展自我心理学:勒内·斯皮茨»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